双子杀手豆瓣(双子杀手豆瓣电影)

最后更新 :2022.07.14 13:52

“高帧率”技术是李安最近几部作品的关键词,但反响却不如预期。此前,李安接受媒体采访时,坚信采用120帧才是未来,同时他也承认,当高帧率与3D结合时,项目难度更大,自己把“90%的精力”都花在技术问题上了。

有观众看120帧《双子杀手》,感叹有种“回不去了”的感觉

不过,观众对导演的努力似乎并不买账。《双子杀手》电影在烂番茄的影评评价只有24%的新鲜度,IMDb也是5.7的低分,豆瓣目前还可以,有7.1分,但很难保证不随着时间下滑。难以想象,这是李安导演携手威尔·史密斯及克里夫·欧文在2019年带来的科幻动作电影成绩。

有观众看120帧《双子杀手》,感叹有种“回不去了”的感觉

IMDb上《双子杀手》得分5.7。

有观众看120帧《双子杀手》,感叹有种“回不去了”的感觉

douban上《双子杀手》得分7.1。

什么是24帧,什么是120帧

120帧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它会对导演和观众都造成挑战?

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我们对3D(与2D相对的立体效果)、4K(分辨率为4096×2160)已经熟悉,但对120帧,还有许多人不是很了解。

电影,曾被法国著名导演戈达尔称作“每秒钟24帧的真实”,正是因为电影出现以来,一直采用了24帧的技术。

何谓24帧?

有观众看120帧《双子杀手》,感叹有种“回不去了”的感觉

早期电影胶卷记录的逐帧信息。

电影的帧数,就是画面数。大家所熟悉的24帧电影,就是每秒有24格画面在人眼前放映,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形成了连续动作的影像。

帧数,不仅与拍摄有关,也与播放有关。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通常用24帧拍摄,用24帧播放(电影中表现快慢动作时拍摄的帧数会低于或高于24帧),这种主流技术参数设置,沿用至今。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突破24帧,追求更高帧数的尝试早已有之。所谓48帧、120帧,就是拍摄电影时每秒拍下48格、120格画面。

有观众看120帧《双子杀手》,感叹有种“回不去了”的感觉

120帧播放的画面。

有观众看120帧《双子杀手》,感叹有种“回不去了”的感觉

24帧播放的画面。

例如彼得·杰克逊在《霍比特人》中,就采用了48帧的拍摄技术,并在小范围内播放了48帧版本。

而李安近年来对电影技术突破的追求达到了极致,他坚信120帧是电影的未来,也因此制作了两部电影。上一部120帧的《比利·林顿的中场战事》问世时,中国还只有几家电影院能支持120帧的播放,而这次《双子杀手》上映,全国已有大量影院能支持。

要看顶配的双子杀手那就选cinity影厅。

有观众看120帧《双子杀手》,感叹有种“回不去了”的感觉

cinity官方影厅列表。

如果当地没有cinity,那就退而求其次看杜比影院,可以体验120帧的临场感,分辨率2k稍差但影响不大(注意是杜比影院,不是杜比全景声之类的普通厅)。

观众对剧情评价不高

李安用电影对观众提出了要求,而观众也用评论对李安提出了要求,豆瓣上《双子杀手》的最高赞短评如此说道:

热评里那一大段五星好评看的我都脸红 安叔这次确实是失手了 如果说比利林恩算讲了个好故事 那双子杀手真的不及格 剧情老套 动作场面算流畅 但是文戏太糟糕靠动作戏也补不回来了 希望早日回归华语电影 太想看到安叔拍华语电影了

另一高赞短评说:

哇靠这个炫技,真假史密斯的打架CG都不说了,这是一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都是弱光场景的3D电影,它不仅有120帧、甚至还有慢镜头的120帧(但整个荷兰也没有一块4K 120帧银幕,我看的只是2K 60帧。有些场景十分惊艳,例如大范围的海水、此刻尽丝滑的高速动作戏乃至摩托车上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令人感叹科技真的拓展了影像语言的可能性。只是这种新颖的表达的效果还十分有限,剧本和台词与其说是意料之中的烂(父子关系的内核还行),倒更有可能是对技术野心做出的妥协吧。

也有本地观众给出很高的评价。

在广州工作的摄影师钟先生看的是白云汇的唐德国际影城,杜比影厅120帧。他说,效果太赞了!从一开始就震惊,画面太顺滑细腻了,故事就仿佛在你面前发生着。这是以前游戏CG才有的效果,现在竟然在大屏幕出现了。“追车那场戏,我觉得我被按在了椅子上,太震撼。画面帧数高,一切细节都毫无拖沓地分毫毕现。和以往3D电影不同的是,现在的帧数不但高,亮度也很足很足,尤其表现在夜戏里,暗部细节实在是太饱满了,好到有点不习惯。看完后觉得,应该很难回头看别的电影,有一种回不去了的感觉。”

被问到“回头再看24帧的电影,是一种什么感觉”时,钟先生说,“要在同等条件下比较吧,还是习惯24帧但我会希望之前某些我很喜欢的电影(比如阿丽塔)能够有120就好了。”

不管怎么说,李安对于电影的执着仍然让人感动,作为曾经的文艺片导演,如今却走到了电影技术的最前沿,不管他的试验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令我们惊叹。

整理/采写:南都记者 方军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