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是谁创造的(直到宋朝卦图才开始出现在社会上)

最后更新 :2022.07.08 10:55

伏羲八卦(如下图一)又称为先天八卦,据说是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画成的。但实际情况呢?未必!

如果仔细翻阅北宋以前的典籍,就会发现确实只有姬昌做的“文王八卦”,而没有这个“伏羲八卦”。那这个伏羲八卦是怎么来的呢?

作为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先生,也叫邵康节,就是《梅花易数》的作者,是北宋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按照邵雍的说法,是他得了圣人(伏羲)的不传之秘,然后将它公布于世。因为伏羲生活的年代靠前,所以伏羲的图就叫做先天八卦图。而原来大家最常使用的周文王姬昌的图,就只能叫做后天八卦图了。

当然具体是否为伏羲将这个先天图(间接)传给他,这个无法考证。如果说是邵雍自己做了这个图,又为了彰显这个图的权威性,假借圣人之名,这个可能性也非常大。

邵雍说先天八卦的卦象次序,其实在《说卦传》里面就已经给出了,只是人们不能理解而已。我们翻开《说卦传》,果然有“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句子。

但这里面有问题,如果说“天地定位”,我们可以认为乾天在上坤地在下,那么“山泽通气”,怎么就右下和左上了呢?为什么不是艮山在左上、兑泽在右下?为什么不是艮山在左、兑泽在右?“雷风相薄”与“水火不相射”也是同样道理。

到南宋的时候,出现了一位更加重量级的人物,他是朱熹。朱熹依据的是《易传》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画出的这个卦象次序。

把汉字名称去掉,也许能看得更加清楚。如下:

“太极生两仪”就是生出一阴一阳;这一阴一阳各自再生出一阴一阳,成为太阴、少阳、少阴、太阳四象;这四象各自再生一阴一阳,就是八卦。

八卦之中,让乾位于南方正位,坤位于北方正位。乾系四卦(乾兑离震)依次排布于左侧,这个称为“天道左旋”;坤系四卦(巽坎艮坤)依次排布于右侧,这个称为“地道右转”。这样就成为了我们图一看到的先天八卦图。

​朱熹说这样的安排才符合自然规律,才是最正确的原则。而这样的原则也只有伏羲这样的圣人可以发现,所以朱熹坚定地认为邵雍传出的这个图,必定是伏羲所作。

现在我们虽然说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属于体用关系,即先天八卦是本“体”,后天八卦是本体的一个应“用”。但先天八卦出现的时间确实比后天八卦更晚,先天八卦的“本体”地位是在后天八卦应用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而不是反过来,有先天八卦演绎出的后天八卦)。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