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戍寅年那一年,戊寅年属什么生肖

最后更新 :2021.11.14 20:40

嘉庆戍寅年那一年

府城,海南一座古老的城镇。明洪武年初,琼州设府统领全岛,府治设于此,城名由此而来。民国期间改称琼城;建国后,琼城、府城、红城等交替更换,直至1979年3月才复称府城至今,它是琼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地域。

琼州府城池的城墙,从宋、元朝开始有所创置,至明清两代历经风雨,多次修建,石土结合,城池周长1253丈,高2.7丈,厚2.8丈,雉堞1843个,库铺57间,开东、南、西三个城门,城门上各置门楼一座,北无城门则建望海楼一座。南筑长堤,引南渡江支流为濠,四周构筑护城河。后又在城西门外增筑土墙380丈,作为子城。城池内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依地势和城墙,街道布局以东西向的今文庄路、忠介路为主线八巷十三街”纵横交错的城镇交通 络。也就是这些出名的街坊小巷纵横交错,为我们留下了昔日沧桑的历史足迹。,其余路巷多在南部辅开,逐步形成“七井八巷十三街”。

嘉庆戍寅年那一年,戊寅年属什么生肖

府城福地美食街

十三街

东门街。

是明代通向东城门朝阳门(也称永泰门、体仁门)的咽喉要道。现总长350米,宽6米,早期是泥沙路,两旁少有住户。后来周边人口增多了,形成集市,车来轿往,甚为热闹,称为东门里,而路名也沿此称。后改为水泥路面。街的最东端就是遗存的东城门,西接府前街。前年某单位出于好意,为保护古迹,出资修复了古城门,并嵌上一块石碑,名曰“唐代府城东门遗址”。唐时,琼州也好琼山也好,治所都不在此处,东城门实际上是明代才扩建开避到此的,说它是唐代遗址是不符合史实的。

府前街。

明时建,今琼山区招待所至琼山中学一带,是琼州府衙、府学宫所在地,府署门前大街就称为府前街。清沿明制,治所不变,府衙改为道台衙,府前街也改称道前大街。1925年府城扩建古道时,将此街命名为文庄路,以纪念琼山著名先贤、明学名臣、文渊阁大学士丘濬(谥号文庄)。1967年改称新华路,1983年复称文庄路。此前街道狭小,宽仅6米,两旁多为土木结构的低层建筑,以简陋店铺和居民点为主。1984年底至1985年上半年拆房扩道,加宽至24米,长650米,铺设混凝土路面,种树绿化。后逐年整治和改造,成为府城的主要街道之一。

南门街。

明代建。北起文庄路,南到鼓楼及至南城门,长260米,宽2.5米,明时是通向城南靖南门的主要街道,故称南门街。后因道从鼓楼石拱门下通过,人们顺其自然而改称鼓楼街。路面原为石板铺设,后被改成水泥混凝土把原有的青石板压在地下,就成为如今的路面。两旁多为民居,少有店铺。现已破损不堪。人们期望鼓楼恢复原貌,再观“海南壮观”、“奇甸文明”的好景象。街的前面原来有一座解元石牌坊,系明嘉靖四十年(1527)广东提刑按察使江克章为辛酉科举人张世衡所立。(举人当中之一位为解元)。解元石牌坊高7.83米,坐北向南,文革中被拆毁。街正中有座文明楼,又称谯楼、鼓楼。鼓楼下有个拱门,建于元代,时称谯楼。从现存的阴刻“重建鼓楼记” 石碑碑文看,“明洪武年间卫使于友创建”,即洪武五年(1372乙亥)重建,改称鼓楼,为三重檐yan楼阁。成化十七年(1481)“卫指挥李泰”增砌台基,楼内置铜壶滴漏以计时间(广州北京路拱北楼清末也有元代铜壶刻漏计时器)。至雍正十一年(1733)太守宗恩重建时,称文明楼。鼓搂三毁三建,最后一次是吴典(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翰林院编修)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带头捐资重建,改为一层楼阁,单檐歇山顶。1986年9月17日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古时具有巡更、报警、报时之用。也是文人墨客登高望远,凭今吊古,以文会友的绝妙去处。现已破损不堪。人们期望鼓楼恢复原貌,再观“海南壮观”、“奇甸文明”的好景象。南门街内还有座“三圣宫”,据清进士郑锡熊在嘉庆年间撰文敬书的“姓名流芳石碑”记载,自明以来已有之。南门街古时是府城繁华热闹的商贸之一,这得益于南门街是进入府城的通道。由于南门街地势较低,加上商贸的需要,所以,水井也是府城密集度更大的。不但有公用水井,也有私家水井,而且多集中在南门下街,据初步统计,仅是南门下街就有八口水井。除了柴行街口处、菜园子、现供销社后面有水井之外,张家的后面,黄、王家旁边,张、郭宅中都有水井。直到今天还存有五口水井。靖南门何时被拆,没见记载,有人在70年代爬上土城墙上玩耍还见有几门铁质土炮。

靖南街。

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明代古街,因靠近城南门(称靖南门,也称定海门)而取名。东起鼓楼街,向西可通到万寿亭和县前街,20世纪60年代琼台师范扩建,堵塞一段;南依琼台师范围墙;北边通至尚书街、打铁巷;全长只有140米、宽2米。现古道路面的前段是水泥混杂,后段自打铁巷起至琼台师范围墙仍为青石板路面。原靖南街有一座完整的石牌坊,坐西向东。深73厘米,宽173厘米, 现古道已敷成水泥面路,因此从水泥路到牌坊高度只为192厘米.。牌坊正面有石质匾额,阴刻有“靖南街”三个大字,匾的右侧刻有“嘉庆戊寅年(1818)仲冬月吉旦”,左边“有众街同建”。正面匾额的两旁还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文星连紫气”,下联“彩笔点青云”, 横批“瑞毓人文”,此横批饿位置在匾额的上方。背面刻有一副石质阴刻对联,上联“蟠身培地脈”,下联“得路跃天街”,横批“一登龙门”。由于碑坊上面长有一棵榕树,被1996年9月18日的台风刮倒,“靖南街”三个大字破碎成三片,对联也掉下不知何处,只剩下中间的横梁阁在两边的墙上。

尚书街(坊)。

清代建。北接文庄路,南连靖南街,间有一条东西向的横街。北高南低,凸凹不平,长240米,宽2米,石板路面。明年嘉靖四十年(1516)间,琼州地方官员在府署前为定安人南京礼部尚书王宏诲立“学士尚书坊”,街名便顺称为尚书街,牌坊就在街中间,坊高5.80米,“文革”期间已毁,仅存半截仰状莲须弥座的基础石于府前井边。现街东侧有两处古建筑尚立其间,与古街道相辉映,一处是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黄忠义公祠,祠门的正中有一石匾,为阴刻楷体横字“黄忠义公祠”,匾的左侧竖刻“赐进士及第護理湖北巡怃承宣布政使张岳松书”。定安人张岳崧是清代海南唯一殿试探花,也是古代科举以来海南唯一的殿试探花。只有经过殿试获得一甲前三名的,才有资格称赐进士及第。黄忠义公祠199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代黄氏族谱记载:黄忠义公祠创建于清道光辛卯春(1831春),以“忠义”命名是宋元以来琼地的黄氏族人供奉他们的共同“始祖”— 忠义开国公而来的。院落三进,规模宏大,是滨海南国极富特色的宗祠公馆。另一处是与黄忠义公祠相邻的、创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的“邢氏祖祠”, 亦称“邢知军书舍”,是邢氏族人为纪念万安知军邢梦璜(文昌人)而建。现也是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注:尚书街是否清代建,可商榷。

北帝街。

即今中山北路的北半段,南起忠介路东口,北至镇武楼(原琼山影剧院之处)。何取此名,不得而知,但从明代起沿用至民国十四年。民国十五年(1926)府城分段改建街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遂将北帝街改称中山路,又将中山路北端城墙打开,车马直通城外。1984年下半年,拆掉从文庄路口至府城中学两旁建筑物,截弯取直加宽,直通府城中学,是城区商贸繁荣的街道。1996年,中山路向南延伸,从府城中学穿膛而过,跨越美舍河,直通凤翔路,成为长约2000米,宽24米,贯通府城南北的主干道。昔日北帝街的古迹,除北端的中山亭(与街名同时命名)外,其余的已找不到它的踪影了。

镇台前街。

东起中山路,西至草芽巷北口,即原西城门顺化门(也称归义门)处。因今府城电影院处是清时的镇台署所在地,故称镇台前街。明时称何名,尚待查证。它是府城古今的商业集市,人流集中,居民点密布的主道。1925年,府城分段扩建道路时,为纪念明代著名的清官、“海南双璧”人物之一的海瑞,而以其谥号忠介命为路名。1928年,府城第二次扩建街道,拆除西城门改造景行街(东起西城门,西至小西门这一段),与忠介路连在一起,形成了全长660米,宽10米的府城之一古道。景行街从此消失。1967年改称解放路,1983年复称忠介路。街道两旁多属清代石木结构和近代南洋骑楼式的建筑,有明代古城墙、郑氏宗祠三城会馆等古迹,道路没有多大改变,房屋有些改造,尚有府城的古风,是历史街区的主要地段。

县前街和县后街。

琼山县旧县衙在府衙西南,即今琼台师范学校大门对面的琼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内。在衙前和衙后分别形成了两条街,县衙之南的称县前街,之北的称县后街,明代起至今都是这么称谓。县前街向南通向万寿宫(今万寿亭巷口火雷庙处),是府县官员和民众到万寿宫庆祝皇帝诞辰的必经之道。后来形成横直两段,一段与中山路平行的称为直街,北接横街,南至万寿亭巷,长70米,宽仅1.8米;一段称为横街,东起直街,西至县后街,长135米,宽2.2米。而县后街南与县前横街相连,北通忠介路,长110米,宽4米。两条街原都是石板路,今才改铺水泥混凝土。街旁有些房屋还保留不少低矮的清末民初建筑,显得简陋破旧,步行其间,仿佛古老的脚印还历历在目。

丁字街。

这是一条老年人才记得起的旧街,说它是街,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它北起忠介路口,南经琼台书院门口至万寿宫路口。中间处向东接连文庄路,形成丁字形,故称丁字街。而今此街已被中山路所取代了。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琼台书院奎星楼就耸立在丁字街旁,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昔日书院里书声朗朗,脍炙人口的《搜书院》故事就是发生于此,给四方游客留下美好的历史记忆。

学前街。

这是今府城地图上已消失的一条街。原在鼓楼前不远处的靖南门之东依城墙而行,长度约100米,位于县学宫(孔庙)前面而称之,也称“青云路”。今已完全被现代民居所取代,抹去了原街道的痕迹。上说十一街,都是在城池内的主街道。而在大西城门到小西城门之间,还有两条是出入城内外的必经之道,一条是通向南的马鞍街,一条是绣衣坊(北门街)。

马鞍街。

出大西门上景行街不远便转南而行,直至小南门,即今高登西街的三合井处,全长350米,宽6米,是明代就开始形成的石板路。相传琼州官衙内有大量马匹,都集中在今琼山纺织厂一带草地饲养,然后由兵丁经此道牵到城南郊外饮水和洗刷,久而久之,此道逐渐发展成为出售马鞍、马蹬等各种马具的商品街,民众便称之为马鞍街,北段美称金鞍街,南段称为银鞍街。而洗马的地方如今也踏出一条路叫洗马桥路。想起这些地名,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好象就在眼前。

北门街,即今绣衣坊。

明代建。按说十三街,除掉学前街或丁字街,知名度较高的北门街应在其中。北门街在府城大西门外,南向马鞍街,北对北胜街,接壤小北门,人们俗称北门街。说起绣衣坊的由来,有两种传闻,一说此街坊多出售以刺绣生员、秀才的服饰为主,遂称绣衣坊;一说北门这一带读书人甚多,逢年过节,这些读书人都装束各色图案的绣衣,各显荣耀。后来便把北门街改称绣衣坊,加上此处也立有一座绣衣牌坊,故绣衣坊也称北门街,自古相传至今。360米长的绣衣坊原来也是一条有特色的石板路,其命运与北胜街一样,给人们留下遗憾的记忆。街中有座绣衣石牌坊,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坐南朝北,仅存南面两条方行石柱,其他的已倒塌。坊高4.05米。据县志人物传记载,乡人为纪念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陈实而建。注:本人认为陈实1474年生,为什么到了150年后才在此街上建牌坊纪念他。

北胜街。

穿过绣衣坊街后,就进入北胜街。北胜街已属于城墙外之街,是府城的重要街道,它位于府城之北,是通往海口所城及琼州海峡的要道。明时,沿海一带常有倭寇、海盗上岛进城劫掠百姓。守城官兵多次在此地打击来犯之敌,取得胜利。这条街后来就被称为北胜街。后来,琼台驿迁建于西北隅土城外,其址就在北胜街道旁。琼州府治下的琼台驿,除了递送公文外,还是官员习礼和迎送官员举行仪式的场所。南来北往的官员在这活动后,必经北胜街古道,或向南入大西门进城,或向北经海口浦渡海上京。南起绣衣坊北至灶公庙长380米宽4米的北胜街,早时是一条典型的古道,皆用雕琢工整的长方形青石板铺成路面,经年累月,道中遗留着独轮手推车复辙的深沟痕迹,深约3厘米。1986年琼山县人民把它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前几年古道被人为改成水泥道,石板被扔在红城湖荒郊。历史印证的人文资源从此不能再生了。在街的左侧有一座三公祠牌坊,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四年(1695)重修,现祠已坏,只留一石牌坊,坐西向东,石牌坊也只剩两根柱。北胜街内现有一座赵公元师庙,建于何时已无法考证。

嘉庆戍寅年那一年,戊寅年属什么生肖

海口府城绣衣坊(北门街)

八巷

巷,亦称胡同、里弄,是大街之间互通的小街。府城的巷,宽度多在2米左右,多为居民点。

蛋巷。

府城最短最狭的巷,75米长,1.1米宽。清代形成,位于鼓楼街与尚书街之间,只有几户人家的门口对着巷道。因两边巷口小,中间大,似蛋形,而称为蛋巷。尔后中间处盖了房,蛋状变为狭长型,蛋巷原啥样,现叫人难于寻踪。

打铁巷。

北接文庄路,南连靖南街,长185米,宽2米,南低北高,是坡度更大的巷。传说清时有几家铁器作坊,制造家庭用品出售,打铁巷由此得名。如今“叮当叮当”打铁声已销声匿跡。但清光绪七年(1881)传入府城的基督教,今仍有不少教徒在此巷里的府城堂会中礼拜诵经。

仁和巷(坊)。

最弯曲的巷,原从靖南街西起,向西至琼台书院,后转北接道前街,四道弯,长380米,宽2米,石板路,以“仁爱和气”之意而取名,巷中最特色的有一古井“丹霞井”(东椰井),井深十余米,圆形井沿宽约1米,在石雕的井圈上,密密麻麻磨出了81道绳痕沟,最深的约有8厘米,现要再在上面挤出一条绳路打水,已无立锥之地。可见我们的祖辈生活是何等艰辛啊!

关帝巷。

人们最崇拜的巷。南起文庄路,北至抱珥山,全长105米,宽2.4米。抱珥山是府城的制高点之一,明弘治初,海南卫官兵将元时建在琼州军民安抚司之东(今琼山中学境内)的关羽庙迁建于此,后环山筑台,称琼台,并在琼台前面立琼台福地坊。关帝庙年年月月,香火不断,受人崇敬的关公被尊为保护神供奉。朝拜者便称此巷为关帝巷。1999年琼山市人民在原址上将已毁掉的关帝殿、琼台福地坊、琼台阁、福地轩等重建,再现了当年琼台的胜景。

少史巷。

按海南方言读起来最难听的巷:“臭屎巷”,但它的起名颇有佳话。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一夏姓大户在此居住,巷名便称夏宅巷。夏家后来去向不明。后又有一户大家搬至,其户在大陆的原籍祖先当过少史巷官职,他们在此定居后仍保持着少史巷官的遗风,所以人们把此巷改称少史巷。巷宽2米,长120米,是丁字街和县后街的通道之一。

草芽巷。

依西城墙而建的一条巷,是最有传奇色彩的巷。说起草芽巷,不能不说吴琠。吴琠,字国猷,号学斋,生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三十四年中进士,选翰林庶吉士。任国史馆、三通馆编修,四库全书副总裁和武英殿分校官,参加国史编纂,是清代海南人入翰林的之一人。父亲去世后辞官回乡,出任琼台书院主讲,致力教育事业,热心公益事业,极得乡人赞誉。吴琠祖父吴福,原籍琼山县十字路镇马定村,是个贫苦的农民,清康熙年间迁居府城今草芽巷附近一块野草丛生的破寺里安家,除豆腐谋生外,还割草卖给官衙的兵丁饲马。后来意外间在这块荒凉的官地里,挖到大批金银财宝,便成了富甲全城的大户。自从吴琠的祖父发了财,吴琠做了官,官场显赫,门庭兴盛,人来客去,车水马龙,昔日人烟稀少的荒地,便有不少人在此定居,逐渐形成热闹的街巷。由于此处原是长满青草之地,人割了草,马吃了草后,又长出嫩嫩的草芽,人们便将此巷称为草芽巷,寓意常青永春。如今的草芽巷,北端口与忠介路相接,明代修建的石城墙在巷口处,向南接通后来形成的小雅巷,长250米,宽4米;小雅巷直通县后街,其间就是十多间清代建筑组成的大院吴琠故居。

达士巷。

位于小西门内南隅,是石板铺设最完整的一条巷,属原琼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东起马鞍街,西至外巷(今称朱云路),长410米,宽3米,是全城最长的巷。传说很久时候,大陆一批移民迁居此地,其中有郑姓两大户人家,先祖在原籍当过将军,为耀祖光宗,把“将军第”石匾嵌于门口。至明嘉靖年间,郑宅真出了一位进士、官至江西督学副使的郑廷鹄,名声大显。据云,郑廷鹄后人于清初已将此处的土地给另一户不同族的郑宅。此郑宅也出了以躬行孝悌闻名远近的郑存礼“孝友公”和爱民如子的举人郑镇知县(郑存礼曾孙),由此小巷遂称“郑宅巷”。在前此后也有不少读书人和达官显贵、名贤绅士在此定居,于是清初又称达士巷。如明代誉为“岭海巨儒”钟芳的旧居遗址,清末民初琼岛文化突出承接者王国宪的故居等,都座落附近,为达士巷增添不少文化氛围。

双龙巷。

这是一条已被人遗忘的巷,位于鼓楼街之东,西端与靖南街相对,向东通过今区供销社、红城日用制品厂、印刷厂至府城之一小学。清代前此巷周围有科举考场、姓氏宗祠以及文房四室店铺等,是文运昌盛之地,不少读书致仕之人都想在这里发龙运、跳龙门,光宗耀祖,飞黄腾达,于是巷取此吉祥之名。而今这些古迹已完全消失,双龙巷也随之不见了。

嘉庆戍寅年那一年,戊寅年属什么生肖

海口府城达士巷

七井

这里所说的井,不是指人们开凿取水饮用的井,而是纵横交错,组成井字形的交通 络,也是古时做买卖所称的“市井”,造就了道路畅通、市井繁荣的城镇格局。上述八巷十三街,以南北向为纵,东西向为横,构成了府城的七大井块,从东向西排序分别是:

之一井块:

是南门街(亦称鼓楼街)、尚书街(纵)和道前街(今文庄路,下同)、靖南街(横)组成的之一版块,是繁杂的居民区。以蛋巷为横线,可再划分两个小井块。第二井块:

是尚书街、打铁巷(纵)和道前街、靖南街(横)形成的第二版块。以今尚书横街为横线,也可划分为两个小井块。本版块也是以居民点为主。第三井块:

打铁巷、仁和巷为纵,道前街、靖南街为横。版块内原为城隍庙、府城之一公园、琼台书院之地,今以工人文化宫为核心,是居民休闲娱乐的中心区之一。第四井块:

十字街(今中山路中段,下同)、县后街为纵,镇台前街(今忠介路,下同)、少史巷为横。本版块以商业为主。第五井块:

是丁字街、县后街(纵)和少史巷、县前街(横)组成的第五版块,是市民集中居住之地。第六井块:

是县后街、草芽巷(纵)和镇台前街、小雅巷(横)组成的第六版块,中间再以草芽横巷为横切线,可划分为两个小井块,本区域也是居民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第七井块:

是草芽巷、马鞍街为纵,镇台前街、塘圮巷西段和培龙市场南门(今扩展为高登西街)为横,构成第七版块。本版块以商店作坊、集贸市场为主,以居民点为辅,是老城区最繁华的地域之一。

这七大版块,体现了府城最基本、最有特色的历史环境风貌,保存着不少积淀古代建筑这个载体中的各种真实历史信息,为保护历史街区和古代民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 

嘉庆戍寅年那一年,戊寅年属什么生肖

海口府城换花节

以上就是与嘉庆戍寅年那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文物的分享。看完戊寅年属什么生肖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