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几月生是孤寡命,最准的克死丈夫的面相

最后更新 :2021.11.30 01:03

女人几月生是孤寡命

农历九月过半,城区郊外,月夜之下的河边、路口常可见到一处处火光。翌日清晨,环卫工人的扫帚之下便多出些燃尽的纸灰。这是一些人在沿袭旧风俗:“十月一,送寒衣”——在给故去的亲人烧“寒衣纸”。

女人几月生是孤寡命,最准的克死丈夫的面相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十月》

中国人崇尚孝道,讲究“慎终追远”“永言孝思”,也不能忘却故去的亲人,也要有专属他们的三个节日: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清明节给先人扫墓;七月十五中元节放河灯、烧包袱,僧寺建盂兰盆会超度亡灵。十月初一给故去的先人“送寒衣”。给逝者送寒衣,是生者由自己的需求而推及先人的。

十月初一,古人称为“始裘日”。《礼记》:十月朔日“天子始裘”——天子从这天开始穿兽皮制的衣服。所以陆游《立冬日作》:“方过授衣月,又逢始裘天。”陆游诗中说的授衣月指九月。诗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冷风来了,天寒地冻了,没有御寒衣服,这一年怎么过?

授衣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置备”:“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九月天气转凉,妇女已经把布织好,可以将做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完成了。

一个是“授予”:据吴自牧《梦粱录·十月》记载,宋朝皇帝在这一天赐大臣锦衣以御寒,谓之“授衣”——“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后世多采用后一解释,将十月初一称为“授衣日”。北宋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诸军将校皆赐锦袍。”此说非常合乎情理:既然皇帝怕冷开始穿兽皮的冬装,岂能不顾他的文武百官以及守卫疆土的三军将士?《周礼·天官·司裘》记载:“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就是说,在冬季到来之前,主管的官员(司裘)便为天子准备好了皮衣,以备天子赏赐给大臣们御寒。

中国人讲孝道,阳世的人穿上冬衣了,自然不能忘记另一个世界的先人呀,他们也需要添置衣服、御寒过冬呀!于是,便把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称为“寒衣节”。谚云:“十月一,送寒衣。”

这个风俗当然是基于一种迷信,但是由来已久,或可追溯到周代。《礼记》中有孟冬之月“赏死事、恤孤寡”和“腊先祖”的记载。孟冬,即初冬。死事,指为国事而死者。“赏死事、恤孤寡”,意思是褒奖为国捐躯的烈士,并抚恤他们的家人;同时,还要举行祭奠祖先的仪式。

祭奠死者、为已逝先人寄送寒衣的风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市上就有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缎的,供人们在十月初一烧用。十月一日这天,官员百姓都像清明节一样出城上坟扫墓。

居住在元大都的同样流行着“寒衣节”的风俗。《析津志·岁纪》载,十月初一是时令的“送寒衣节”。大都城的百姓祭奠先人、上坟扫墓,叫做“扫黄叶”。“此一月行追远之礼甚厚。时思风俗,人伦之重者也。”追远,意思是祖先虽然远逝,仍须依礼追祭;祭,是为了“尽其敬”。元人有诗云:“十月天都扫黄叶,酒浆出城相杂还,爇送寒衣单共夹。愁盈颊,追思泪雨灰飞蝶。”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明代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明末人陆启法(1590-1648年)所著的《北京岁华记》中记载:“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泥骨朵。”骨朵,是古代一种兵器,形状如蒜头,用金属或硬木制成,安在长柄之首。所谓“豆泥骨朵”,有人解释为就是豆沙包,可备一说。不过,农历十月初一用豆沙包来祭奠先人,不知有何说道,这风俗到清代似已失传。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记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冥楮,即供“阴间”花用的纸钱。北京人这风俗沿袭至今。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给冥间的亲人烧纸钱、送寒衣自然是出于一种迷信。然而,“死去原知万事空”。烧“寒衣纸”的人们未必都相信幽冥之中有“阴间”的存在,未必相信死去的人还需要穿冬衣御寒。送寒衣、烧纸钱不过是个形式,其意义在于表达缅怀之情,寄托对先人的思念。但是在环境意识日益增长的今天,烧纸的形式会增加环境污染,毕竟是一种陋俗。人们需要用一种新的追思先人的方式,来取代烧“寒衣纸”的形式。

以上就是与女人几月生是孤寡命相关内容,是关于寒衣节的分享。看完最准的克死丈夫的面相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