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斗牛节是哪一天

最后更新 :2024.11.13 17:55

斗牛节:多国共享的独特节日文化

一、引言

斗牛节,这一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节日,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深深扎根于当地文化、历史和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方到西方,不同国家的斗牛节在形式、意义和文化内涵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魅力。

二、中国的斗牛节

1. 苗族斗牛节

- 在中国,苗族有着悠久的斗牛节传统。苗族是古老的农耕民族,对牛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长期的农耕生活。苗家在对牛的敬爱与崇拜心理下,发展出了斗牛节。苗族斗牛节的时间并不统一,有的在秋收后,还有些时候也会举办。斗牛有耕牛兼斗牛和专业斗牛之分。耕牛兼斗牛平时用于耕田犁地,节日时参加打斗;专业斗牛则是根据各种条件精选出来的,平常不耕作,为一个寨子或一个家族共有,由专人饲养。

- 在挑选斗牛方面,苗家人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要求斗牛身体壮大结实,胸宽头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长挺胸收腹;体毛乌黑粗硬,舌尖带黑斑点打得凶;尾巴根大,尾巴长,尾巴下毛内尾尖又碰又斗;中蹄是整齐半圆,前薄后实便于打斗时用力;小蹄内靠善打等等,还讲究牛旋的多少、分布位置和相互照应的特征等。当斗牛节到来时,主人们会把牛喂饱,有的还会给牛喂上一、二两酒提神壮胆。斗牛场上,几十甚至几百头斗牛被牵来,有的斗牛身上配有牛鞍,牛鞍上插五彩小旗,两边挂满铜铃,还有的牛鞍上插着历届斗牛获得的奖旗,显得威风凛凛。斗牛的方式多样,有对直相距一定距离放手让牛狂奔相斗的碰牛相斗,也有碰斗牛与不碰斗牛相斗的情况。无论斗牛胜负,主人都会收到亲友们的礼物,而获奖的斗牛及其主人则备受钦佩羡慕。在斗牛节期间,人们看斗牛、看热闹、作客饮宴、谈情说爱,整个节日氛围热烈,往往持续数天之久。

2. 侗族斗牛节

- 侗族也喜爱斗牛节。侗族人喜欢斗牛为乐,多在春秋之季进行。不过南北侗乡礼仪各异,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南部地区每年农历二月、三月或八、九月逢亥那天为斗牛节。在这之前,后生们吹笙到外寨邀战。准备参战的牛王圈前,人们鸣锣吹笙放炮,生食鱼食祭祀通宵达旦。到了斗牛日,斗牛场上人山人海,牛王营地里旌旗环绕、戒备森严。午时许,斗牛队伍轮流入场示威,手舞写着牛王美称的码牌者在前开道,鸣锣鼓芦笙者随之,刀斧手举着金瓜银斧,寨老着古装持伞以护圣母英灵,后面的人群举着旌旗簇拥着牛王在炮声中入场。牛王头镶铁角、身罩红缎,背插令旗鹤尾,几个后生牵牛着在乐声和欢呼声中入场,人们护着牛王绕场三圈,高呼不止。

- 如果一方输了,他们的彩旗就会被对方的姑娘们全部夺去,需要通过赎旗礼和对歌的方式才能赎回。得胜的牛王被披上红布,以示庆贺。北部地区多以九月初九起放牛大打三天,称为鞍瓦,专斗的水牛称为圣牛。斗牛前,东道主寨派人到邻寨送帖请战,俗称订牛亲家。初九凌晨,各寨圣牛在炮声中出圈,向斗牛场边的主寨出发。各家各户闻炮声牵着自己的牛尾随。辰时许,人们向牛塘方向涌去,村寨要道和牛场入口都扎拱门,挂鱼藤草,帖对联。正午时分,三声炮响宣布鞍瓦开始,一阵锣鼓声传来,两头圣牛先后在拱门出现,然后开始激烈的争斗。

三、西班牙的斗牛节

1. 历史与起源

- 西班牙是世界著名的“斗牛王国”,其斗牛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时便有了斗牛节的雏形。最初,斗牛可能起源于牛崇拜或者直接起源于狩猎。根据记载,十二世纪时,骑士们骑着马并用长矛和公牛搏斗,除了证明自己的勇敢外,还可以取悦王公贵族。到了十六世纪,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为了庆祝小王子的诞生,亲手在斗牛场上杀死了一头公牛,这使得斗牛开始逐渐向民间普及。西班牙的斗牛文化在18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整个西班牙有无数个斗牛场,斗牛表演牵动着西班牙人的激情,斗牛士更是成为人们追捧的英雄。

2. 圣费尔明节(奔牛节)

- 西班牙的斗牛节正式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城的保护神。这个节日始于1591年,每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奔牛节的起源与西班牙斗牛传统有直接关联。据说当初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6世纪时,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后来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从每年的3月份一直持续到11月份都是斗牛节期间(除了年末的12月份至年初的2月份的三个月),这期间有开展斗牛表演。在奔牛节期间,如2024年7月6日举办盛大的开幕式,从7日至14日,每天早上8时会放出6头公牛,让它们冲到一条长850米、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追赶等在那里的冒险者。节日期间,人们还能观赏斗牛表演,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过,奔牛活动也存在一定危险性,自1924年以来,潘普洛纳的奔牛活动已造成16人死亡。

四、韩国的斗牛节

1. 农耕文化的体现

- 韩国斗牛节是清道的代表性民俗活动,代表着韩国的农耕文化。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农耕时代,起初是牧童闲来无事取乐解闷,后来发展成为部落或氏族显示势力的一种手段。韩国的斗牛节虽然不像西班牙斗牛节那样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但在韩国本土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它反映了韩国人民在农耕时期与牛的密切关系以及对牛的特殊情感。

五、斗牛节在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对比

1. 宗教与信仰

- 在中国苗族和侗族的斗牛节中,牛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受到尊敬和崇拜的对象,这与他们的农耕文化和传统信仰紧密相连。牛在苗族和侗族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家庭财富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所以斗牛节也是对牛的一种感恩和敬重的表达。而在西班牙,斗牛节虽然起源可能与牛崇拜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娱乐和展示勇气的活动,宗教色彩在现代斗牛节中已经相对淡化。韩国的斗牛节虽然源于农耕文化,但并没有明显的宗教关联,更多地是一种民俗传承。

2. 社会意义

- 在中国的苗族和侗族地区,斗牛节是一个集社交、娱乐、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节日。在斗牛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谈情说爱、进行文化交流等。在西班牙,斗牛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西班牙民族精神中勇敢、激情等特质的一种体现。韩国的斗牛节则是韩国地方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地域文化的传承。

六、结论

斗牛节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中国的苗族和侗族斗牛节体现了农耕民族对牛的敬重与感恩,是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交娱乐的重要方式;西班牙的斗牛节历史悠久,从宗教仪式逐渐演变为大众娱乐和文化旅游的重要活动,展现了西班牙民族的勇敢和激情;韩国的斗牛节则是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民俗传承。这些不同国家的斗牛节都以牛为核心,展示了人类与牛之间独特的关系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