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精细治理,北京胡同实现颜值提升——方寸之间 推门见美

最后更新 :2023.11.27 05:29

 

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的胡同里,树木亭亭如盖,胡同里的四合院古色古香,各家栅栏后,绿植枝繁叶茂,居民和游客在平整洁静的道路上怡然行走。

在北京,像这样美丽宜居的胡同还有很多,一条条街巷胡同,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如何既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以及城市更新的推进,胡同里的保护和治理越来越精细化,方寸之间的更新不仅让胡同的历史风貌得到恢复,而且实现“活态”传承。

2023年,北京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再启动,并将首次进行“最美庭院”评选。精细化的治理,让更多老北京的胡同颜值提升,居民生活得到改善,“面子”更靓,“里子”更实,方寸之间,推门见美。

留住风貌 守住记忆

从东四四条胡同的西口走进去,可见一座风格古朴的小楼,配上砖雕的对联和匾额,显得非常精致。这副对联写道:“镜里人是一是二,笛中意至妙至神”。横批:“光起万物”。这里在近百年前曾经是一家名为“恒昌瑞记”的店铺,既是百货商店也有照相业务,后来成为民宅。

“这上联说的是照相馆,下联说的是卖百货,作者把货品中的一个能发声的东西,也就是长笛单拎出来说,让人想象这里卖的东西有多么丰富。”北京市东城区文联主席张志勇在东四街道工作了10个年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熟稔于心。他告诉笔者,这副对联过去一直被水泥糊着,从外头看不见。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之后,街道请来专业技师,用小錾子、小喷壶、小刷子一点儿一点儿地给清理了出来。

行走在东四街道的胡同里,一个个门楼上精美的砖雕、镌刻的楹联各不相同,蕴含着过去院落主人的审美情趣,也饱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还有很多院子门口的门墩,形制不尽相同,却又充满年代感,对于居民来说,这些无言的伙伴是他们儿时的成长记忆。

“我从小看着这个门墩长大的,换它干啥!”居民大姐的一句话,让东四三至八条在修缮过程中保留了各个院落门口的门墩,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风貌,守住了大家的记忆。

“东四三至八条是北京古都一片典型的四合院区,胡同排列规整有序,四合院比例符合规制,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京腔京韵’。”张志勇说。正因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历史留存,东四三至八条于1990年被北京市列入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2015年,这里又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在逐步推进的胡同修复中,自觉保护胡同风貌的意识逐渐深入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北京”心里。

在东四四条胡同,东四胡同博物馆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参观。这是一座三进四合院,一进门就是一面影壁,雕刻着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意为“五福捧寿”。博物馆以胡同历史和文化为展示主题,走进屋内,非遗作品、民俗老物件,琳琅满目,多元的胡同文化和京味文化汇集于其中,真实地再现了老北京的生活风貌。

张志勇告诉笔者,东四胡同博物馆里的藏品,很多是由居民捐赠或借展的。“博物馆当初征集展品时,胡同里的居民们纷纷把自己的收藏拿出来,将家中‘老宝贝’捐赠给博物馆。”张志勇说,比如在垂花门一侧摆放的一个水缸,通体呈黑色,并附有铜色莲花、狮子头图案和装饰花纹。这件精美而富有年代感的展品,就是由东四八条的一位居民借展的。

除了合力打造这座富有京味文化气息的胡同博物馆,这里的街坊还十分关注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

“有一回,住在胡同里的一户居民,自家门楼房梁上来了一家‘新邻居’——筑巢的燕子,他担心会破坏街道刚刚帮忙修复好的门楼,就赶忙前来询问该如何处置,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不要去打扰燕子一家,就让它们在此处安家吧。”张志勇说,现在,这个燕子窝,已然成为檐上彩绘的一分子,凑巧的是,这幅彩绘上也正有一对喜鹊,直到现在,我们再去看,依然还可以看到燕子从门楼的窝里飞进飞出。

简约现代 美丽宜居

静谧舒适的院落格局、古色古香的影壁墙、青砖灰瓦的装饰风格……这些老北京胡同里的小院,是如何从拥挤逼仄的大杂院,变身为看着眼里美、住着心里美的宜居院落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改建过程中巧用新材料,在保证传统建筑结构不改变的基础上提升居民居住体验。”建筑师刘军对笔者说。

“现在很多人的住宅审美观念在改变,比如说传统四合院中被吊顶隐藏的椽子和望板,有人就希望能露在外面,一抬头就看得到,室内不再做吊顶,但是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不做吊顶的话,室内的舒适度无法得到保障,我们就想着能不能用新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尝试使用了新材料,效果还不错。”刘军说。

在探索传统营造工艺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刘军和他的团队遇到了部件容易变形的问题,于是创新性地使用了新型材料,在前檐木结构的各部件连接处运用柔性材料,增添柔性结构,改变了原来“硬碰硬”的连接方式,通过材料本身的延展性来应对热胀冷缩带来的建筑结构变形。这样的连接方式密闭效果也更好,提高了连接处的保温及隔音效果,从而使整个木结构建筑的保温与隔音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一些老旧的胡同院落中,还存在着供暖、下水、消防等诸多问题,如何把它们改造成为功能齐全、简约现代的居住空间呢?

在西城区的一处改造项目中,刘军的团队把有限的空间改造得能满足六口之家的居住需要,并且还具备现代化住宅的所有功能。

这处住宅占地面积仅有50平方米左右,设计师充分利用原有的坡屋顶,将一层改为两层,因为房屋主体为传统工艺的四合院建筑,房梁阻隔了二层空间的统一利用,所以在设计时,在一层东西两侧设置了楼梯,可以分别到达两个卧室,卧室之间设计了小门,方便大人照顾小孩。

为保证居住舒适度与安全性,室内还进行了保温隔热处理,并对地面实施防潮、对传统木结构实施加固等基础处理。电地暖、电动马桶、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等设备一应俱全,还保留了原有的坡屋顶,设计了天窗,天晴的时候,屋外的绿意与阳光可以洒满屋子。

再比如传统木结构在隔音上是存在问题的,特别是木头的隔音效果并不是很好。“在隔音的解决上,在木头和木头之间相接的时候,我们采用夹芯的方式,用橡胶垫去相接,这样就使得它没有缝隙,使得隔音效果更好。”刘军说。

有的胡同院落,经过改造后,成为呈现胡同肌理、文化风貌的公寓项目。

西邻东四北大街,坐落在胡同中的一栋精品公寓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里曾经是金隅集团所属单位办公用房,后作为小型旅馆出租经营,经过改造升级后,成为一座颇具特色的精品服务式公寓——“东四78号”。

“在风格设计上,我们结合‘国风静巷’的街区风格,使之成为集中呈现胡同肌理、文化风貌的公寓。”北京金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东四项目经理丁春祥介绍。

走进酒店院中,能看到院落中间摆放着石桌石椅,周围有绿植,脚下是规整的方砖,角落里,荷花在水缸中开得正好。今年初,位于公寓二层的Vibes咖啡正式对外营业。沿着旋转楼梯上到二楼,笔者看到,一位客人在咖啡桌上打开电脑办公,不时品尝一口手边的咖啡,咖啡馆外是一个露台,抬眼望去,青砖灰瓦、树影婆娑,曲折悠长的胡同景致尽收眼底。“Vibes咖啡在空间风格打造上希望能够与东四历史文化相融合,既古典又现代。”丁春祥说,未来,公寓将不仅为公寓住客提供餐饮休憩、商务会客场所,也为来东四街道休憩打卡的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综合文化空间。

在胡同治理改造中,很多胡同还通过统筹零散地块、闲置地、边角地、拆违空地等空间,让一批批“小而美”的小微绿地渐次亮相,口袋公园、屋顶花园、胡同微花园扮靓街头巷尾,让居民出门就能享受到绿色福祉。

走在东四街道的胡同里,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绿植、各色花朵,这些小微花园由社区居民悉心呵护,精心打理的绿植一丛丛、一簇簇,长得好不热闹,青砖灰瓦的老胡同,变得活色生香。

“咱们这每条胡同的小微绿地都各有风格,有的胡同主打葫芦种植,大大小小的葫芦爬满了藤架;有的种满了金银花;还有的小微花园直接以居民的名字命名,激发了居民认养绿地的积极性……”张志勇说,在东四街道,只要不影响邻里生活,不妨碍周围交通,居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装点胡同微花园。能在老胡同里拥有精致的小花园,设计建造之初还融合了居民自己的想法,街坊们都格外珍惜,还成立了“花友汇”,以花为媒,以花会友。

古建工艺 传承创新

200余件传统木工、瓦工的工具,制作精美的小式五檩柁木结构模型……走进位于东城区磁器口的京诚集团培训基地“工匠营”,一排排传统木工、瓦工工具映入眼帘。

“作为一支服务于首都老城保护修缮工作的修缮力量,我们认为,要在修缮中留住老房子的味道,‘老材料’的使用、‘老构件’的保护、‘老手艺’的利用非常重要。在这些因素中,传统建筑营造手艺,是最需要保护和坚持的技术遗产。为更好地培养古建工艺技术人才,深耕该领域的实践与技术传承,‘工匠营’应运而生。”北京京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永久说。

笔者看到,这里的培训基地内分为室内、室外两大部分。室外以各类工种的实操培训区为主,包括传统营造工艺的瓦、木实操及水暖专业。在瓦工专业区,有专门模拟的各类不同做法的屋面,形式多种多样。在木工专业区,有专门用于培训给老房屋“看病诊断”的训练场所,还有用于给老房修缮加固的培训场地。

在室内部分,映进眼帘的是整整一面木作工具展示,墙上摆放的都是传统工具,不但锯、斧、刨、锤、尺、锛、铲、凿等一应俱全,还分门别类地标注了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在室内中间,一组按1∶2比例缩小的小式五檩柁木构件非常精致,它一侧是硬山结构,一侧是悬山结构,整体模型斜面剖开,直观地展示了建筑构造及各部件尺寸关系。

在王永久看来,“工匠营”不仅是培训基地,更是教学、创新与交流之处。

在培训场上,老工匠根据工作经验,摸索编写培训教材,现场展示技艺,鼓励徒弟上手实际操作,指出一些步骤上的失误,以期下一次能够做得更好。

在教学课上,自2021年成立以来,“工匠营”已邀请50余位专家学者及一线技术工人公开授课,开展相关课程学习85次,讲座6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2676人。“工匠营”还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动手实践的场所。京诚集团已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高校结成合作关系,为师生提供实践场所。

当古老的四合院遇上现代新潮的装配式技术,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们想做的就是将更多的传统建筑构件变成工厂化产出的‘模型’,在施工现场只需完成装配工作,并将这套标准化、程式化的生产模式延续下去,留给后来人。”刘军说,这种新技术的引入,不仅意味着现场施工可以减少扬尘与污染,也可以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噪音,尽可能降低对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从经济层面来说,可以在缩短工期、提升改造效率的同时节省成本。

今年6月,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传统建筑营造研究与发展小组”成立。作为营造小组的秘书长,刘军告诉笔者,营造小组致力于传统建筑的综合性研究,探寻营造工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将团结传统建筑领域的学者、工匠及爱好者,针对除文物保护建筑以外的传统建筑,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还将以组织展览、培训、论坛为纽带向社会展示研究成果。

“历史建筑一面需要传承与保护,一面需要利用与发展,两方面需要并重。如今,历史建筑保护已经成为共识,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也得到了有效执行,但在利用与发展上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营造小组的成立需要把传统营造工艺传承下去,共同推动传统建筑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林楠说。 (叶晓楠 白家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