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广州市区八十多公里,就有如此古朴的乡村//叶曙明

最后更新 :2023.11.19 06:48

 

作者 叶曙明

正果镇正果洋村的竹林村,是一条客家村,村民多姓王,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坐西北朝东南,是四合院式的布局,村后倚靠着一座长林丰草的山冈,日华初上,山风轻拂,林木摇曳多姿,一派生机勃勃。村内以香火堂为中轴,左右各有三座住宅,以横巷分隔。村的左、右、后是连体的环带屋,每间面阔3.6米,进深两间6.68米,一律是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脊,铺素瓦,青砖、土坯砖混合砌墙。

发号台

竹林村

环带屋每间向外的墙壁上,都开有花岗岩砌的枪眼,或长方形,或葫芦形。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村的四角,都建有一座楼高两层约7米的炮楼,以花岗岩为墙裙,墙体采用“金包银”的建筑工艺,即外砌青砖,内为灰砂三合土。人们把青砖称为金,把土砖称为银。在岭南的乡村传统建筑中,还有“银包金”,即内墙用三合土层夯实,再用青砖外墙垒筑加固;有些官宦富贵人家甚至还会采用“金包银再包金”。一旦有盗贼来犯,整座围垄屋就变成一个巨大的城堡。

竹林祠堂是围垄屋的中心,祠内供奉列代祖先牌位,五间三进,总面阔18.2米,总进深28.22米,占地513.6平方米。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中堂前为天井,前部与横巷相通,左右为房。后堂前也有一个天井,次间、梢间为房,明间安放神台。前部同样与横巷相通,左右为房。

正果洋村1939年曾是中国共产党增城特别支部的所在地。当时中共东江特委派郭大同到增城建立支部,统一领导增城、龙门两县的党建工作,郭大同担任特别支部书记。后来两广纵队成立,郭大同担任两广纵队教育长。增城的客家人,纷纷投身抗日战场。当时有一首客家山歌唱道:

我也唔系绣花娘,

针线原来好平常;

哥若全心打日本,

妹愿同你补衣裳。

正果洋村的旧建筑,至今仍保留较为完整,但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已迁往他处,剩下一些老人,守着日渐破败的老房子。他们都已年迈,银发稀疏,满面皱纹,仿佛与村里的老房子同龄。然而,也许他们就是当年出生入死的抗日老英雄,也许她们就是当年那些给抗日哥哥缝补衣裳的妹子,尽管现在他们闲坐自家屋前,不声不响,度着悠漫的时光,但只要他们一开腔唱起山歌来,还会是那么嘹亮,那么高亢。他们的骄傲,他们的美丽,永远地留在了围垄屋里,留在了蓝天白云之下,留在绿水青山的最深最深处。

与闽粤一些地区的客家围垄屋,动辄六七千平方米,甚至上万平方米相比较,增城的围垄屋,多数规模不大,有些堪称“袖珍”。比如小楼镇竹坑村下塘的围垄屋,建筑面积只有360平方米。

发号台

竹/坑/村/

竹坑村是一条客家村,据族谱所载,先祖显发公弱冠之年,赤手空拳,“只系条裤头带”,从梅县松源陂下张屋来到竹坑。时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当时竹坑荒无人烟,显发公被一位打香车的老伯收留,经过几年苦熬,攒了点钱,便把大弟登发公带落来共同创业。康熙三十七年(1698),即显发公到竹坑第17个年头,选在下塘开基建屋,然后,举家从梅县迁到下塘。

竹坑村的村民,以姓张居多,还有王、郑、黄、梁、蔡等姓,长期相处和谐。竹坑村围垄屋虽然“袖珍”,但一样有着月塘、围墙、禾坪和风水山冈,不仅有祠堂,而且有两个祠堂,一个“王氏宗祠”,一个“张氏宗祠”。两祠并排,供奉各自的祖先神位,百年来相安无事,全赖他们的先人曾立下“四唔好”(四不能)的乡规民约:“大房唔好欺负小房,人多唔好欺负人少,本地人唔好欺负外地人,大村唔好欺负小村。”

发号台

竹坑村风光

严格地说,下塘的小围屋不算典型的围垄屋,它没有建后围垄,仅宗祠两边各有一列住宅,住宅与祠堂的后部用围墙连起来。如今大部分的村民都搬到别处了,村里留守的人已不多。很多房子虽然已人去楼空,日显老态,却依然门墙相连,瓦面相接,就好像一群百病缠身的人,仍然手挽手,在风雨中互相扶持,与岁月的对抗,仍在胶着状态。

从增城的客家民居可以看出,传统的围垄屋也在不断地演变。除了“天圆地方”、“四合院”式的围垄屋外,还有一种“枕式围垄屋”,是从经典围垄屋形式变化而成的,即由半圆形变成直线形一字排开。如中新镇合益村永福魏屋、派潭镇鹅兜村陈氏碧峰家塾、小楼镇正隆村黄屋和正果镇旧刘村大夫第等。

值得一提的是,旧刘村是一条广府客家人混居的村落。最早几位广府刘姓长工在这里搭茅寮栖身,清咸丰二年(1852)被洪水冲毁,他们因贫穷无力修复,便请正果灯芯冚客家刘姓兄弟来帮助重建家园,完工后广府村民与客家村民各分一半村屋财产。经过抽签,广府人抽得西边一半,客家人抽得东边一半。村内只有一座祖祠,设在大夫第内。村民们一商量,反正都姓刘,干脆广府村民与客家村民共祭一个“彭城刘氏堂上历代始高曾祖考妣尊神位”。双方融洽相处,乐也陶陶。

发号台

灯芯冚开村的客家人叫刘润章,有财有势。第三代刘荣光,字华芳,号瑞堂,为人矜孤恤寡,敬老怜贫,隆师重道。其孙子刘璇燊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官吏,当过几处的知县,皆有循声。刘荣光因孙子的政绩,被朝廷加级晋赠奉政大夫;刘璇燊的父亲刘修梅也获加级晋赠奉政大夫,累封资政大夫。在修建旧刘村时,便在村东兴建了一座大夫第,以彰显刘氏家族的尊隆地位。

村西的瑞堂家塾也是以刘荣光的号命名的,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相传旧刘村有人在番禺当知县,这座家塾是由番禺人捐资修建的,如今门额石匾上的“瑞堂家塾”题字,下款为“番禺陈瑞佺书”,属广府建筑风格,而大夫第则属客家建筑风格。

大夫第建于咸丰八年(1858)。五间三进,总面阔34.56米,总进深26.72米,建筑占地923.44平方米。左右附设厢房和青云巷,纵巷与青云巷的前端,都筑了门楼,安装趟栊门。头门门额悬“大夫第”横匾,门内次间、梢间都是土坯房子,明间脊檩底刻“百子千孙”四字。中堂高悬“敦□堂”(中缺一字)横匾,明间脊檩底部刻“金玉满堂”四字。在瑞堂家塾与大夫第之间,有两条横巷相通。

旧刘村全村(包括广府人的西边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建筑占地约5033平方米。村后有风水林,村前为月塘、禾坪。后来,刘氏族人开枝散叶,人丁兴旺,清光绪十六年(1890)分出一部分人,在距离旧刘村不远处另建新村,称为“横排里”。

横排里的建筑属堂横屋形式,整体格局为三堂八横,没有建后围垄,风格上融入了更多的广府建筑元素,如在横屋山墙博风处、厅堂屋顶桁下墙楣处,施以黑地卷草纹饰;屋顶正脊采用了龙船脊两侧加博古脊底形式;在祠堂大门入口处前的檐石柱础、次间檐枋虾弓梁和前檐三步瓜柱梁架等,都是广府建筑中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和题材。除此之外,许多客家建筑采用青砖砌墙,也是吸收了广府建筑的材料。

广府人与客家人混居的村落,在增城有七十多处。有的以广府人为主,有的以客家人为主,但基本都能和睦相处,资源共享,共存共荣。在建筑风格上,也显示出互相参照,互相融合的趋势。

时至今日,人们一说起客家人,马上会联想起刻苦、勤俭、坚忍、顽强、守信,重孝悌、重名节、重文教等性格特征。他们是大地的儿女,一代一代客家人疏凿山川,开基创业,铸造文明;而围垄屋则体现了客家人守望相助的精神。

(图片来自《层城美庐》)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银元券在广州(叶曙明)

福佬闯暹罗(叶曙明)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叶曙明)

唐丝宋瓷向西洋(叶曙明)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