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个风水宝地,从盘龙城到曾侯乙,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最后更新 :2023.11.19 06:27

 

发号台

我国的青铜时代,一般从夏代晚期开始,至商西周时期进一步发展,最后到春秋战国时进入鼎盛。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曾把中国历史的发源称为“满天星斗”,大概意思就是说,中国文化的起源,并非是只有黄河中下游一个地区,还包括长江、珠江以及中国边疆的其他地区。中国青铜文化也和中华文化起源一样,呈现满天星斗的局面,而江汉平原就是其中之一。

发号台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

一、满天星斗下的江汉平原

江汉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青铜器的影子,在今天天门市的石河镇就发现了重要的石家河遗址。石家河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约4000-6000年之间。

在石家河遗址中发现了少量的青铜片,当时的考古学家认为这是铜刀,但对这种大胆的推论,考古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石家河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基础。

发号台

石家河遗址的发现地(作者摄)

青铜器的代表当属二里头文化,作为最有可能的夏代遗存,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爵等青铜器,这是中国早期青铜器的发端之一。到了商代,中国的青铜器文化也逐渐形成,商代文化也开始向更远的地方辐射,这其中就少不了长江中游地区,受其影响在今天的武汉则发现了著名的盘龙城商代遗址。

这里也成为江汉平原地区继石家河之后最早出现青铜器的地方。我在2018年曾经访问过盘龙城遗址,该遗址位于武汉市的黄陂区,这里也是目前中国南方发现的最大商代聚落遗址之一。这一年,盘龙城遗址刚刚开放不久,作为商代早期的聚落遗存,盘龙城遗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手工作坊区、宗庙祭祀区与墓葬区。

发号台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作者摄)

在墓葬区考古人员发现了数量不等的青铜器,从青铜器的规格来看,这时的青铜冶炼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但是江汉地区的青铜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地域特点,更多的是兼具了早商时期中原文化的特色。盘龙城遗址与郑州商城所出土的青铜器特点相同,这说明当时在江汉地区已经开始深受北方青铜文化的影响。

发号台

盘龙城遗址展厅的藏品 青铜马面饰

二、从曾国到楚国:江汉青铜器的巅峰时代

但是,江汉平原青铜器真正给世人带来惊喜,还是曾侯乙墓葬的发现。曾侯乙墓葬是春秋时期曾国与随国时期所营建的墓葬,这时的青铜器已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点。而最让人们觉得吃惊的,还是曾侯乙墓葬出土的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四面编钟。

我曾两次前往湖北博物馆,目睹了这套编钟的雄姿,作为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无论是体积、数量,还是其精美度,都称得上中国青铜器史上的杰作,它代表了西周以来礼乐制度的传承与辉煌。

发号台

曾侯乙编钟(作者摄)

曾侯乙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带有蟠龙纹样式的青铜器,同时在湖北博物院展出。这些青铜器上的动物图案与江汉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说明在春秋时期,江汉地区的青铜器制作已经脱离了对中原特色的依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后来楚国先后灭掉了江汉平原一带的潢国、曾国、随国、权国等,整个荆楚大地尽归楚国所有。之后在楚国统治的几百年里,江汉平原的青铜器开始呈现出鲜明的楚国特色,中国考古学界将这种带有楚国特色的青铜器叫作“楚系青铜器”。

发号台

江汉平原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心则在荆州一带,荆州作为楚国重要的都城之一,青铜冶炼技术在当时已经十分发达。在楚国青铜器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虎座铜鸟,这种样式的青铜器,估计很多人在三国以及秦汉题材的影视剧中都见过。

发号台

虎座铜鸟

楚国青铜器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失蜡法的青铜铸造方法被广泛运用,传统北方地区的青铜器多以范铸法为主要制作方法。而失蜡法的出现,让青铜器产生出更多的样式。

发号台

失蜡法制作的青铜器(作者摄)

到了战国中期,楚国的青铜器开始出现镶嵌绿松石装饰。这时楚国开始制作大量精美的灯具、镜等生活用具,这样的铸造也扩展了青铜器使用的范围。后来秦灭楚,到了汉代,随着铁器的普及,江汉平原的青铜器则慢慢开始衰落。

发号台

带有荆楚特点的青铜器(作者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江汉平原青铜器的发展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这里靠近青铜器原料的产地,青铜器多是由铜和锡金属混合而成,而在今天湖北地区保存着大量制作青铜器的原料。在曾侯乙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制作青铜器的手工作坊,原料的丰富以及经济的发达都为这里青铜器的铸造创造出了基础。

文史君说

湖北青铜器,在我国青铜器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最早的石家河文化类似于青铜刀片的出现,到商代早期盘龙城遗址青铜器的挖掘,再到后来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葬的出土,荆楚大地青铜文化绽放出灿烂的光彩。从某种意义上看,荆楚地区的青铜器地域特色的突出成为江汉地区青铜器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一面。

参考文献

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空间结构》,华中大学出版社2015年年版。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陕西专刊下),2005年第7期。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湖北专刊下),2019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