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境内黄河的河道变迁

最后更新 :2023.11.18 00:15

 

文/卢焕章

发号台

黄河宁夏河段自中卫南长滩入境起,流经11个县(市),到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止,共长397公里,约占黄河全长的1/14。

黄河在宁夏境内,由西南而东北三收两放形成卫宁与银川两个平原,河水流经其中。

由于泥沙及卵石的淤积堆存,致使河床左右摆动,岁无宁时。

卫宁平原历史上的河道变迁,古乏记述。

从现时地形推断,古代河出沙坡头后,曾北沿腾格里沙漠边缘绕胜金关而下泄。

现存于这一带的连续湖泊如碱碱湖、荒草湖、马场湖、高墩湖、龙宫湖、八塘弯、钓鱼台、九塘湖等都是古河道的遗迹。

黄河南岸的南山台子,亦系河道南移将香山洪积扇冲塌成百余米的陡崖。

中卫沙坡头以下黄河北岸台地上遍布的河卵石,也是河道南移前从北边流过的证明。

明代以前,黄河主流南移终止,开始向北移动,逐渐形成河南的狭长灌区。

明宣德《宁夏志》有羚羊渠(今羚羊寿渠)的记载,随后又有羚羊角渠、羚羊夹渠(亦称夹河渠)的出现统称中卫河南“羚羊三渠”。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各段不同情况,采取塞支强干、遇滩抽心、作丁坝、抛石护岸等措施治河,现今河道基本顺直。

中宁县境内,河床上段局限于泉眼山与胜金关岩岸之间,过此河流分叉较多。右岸之南北河子均为黄河故道遗迹;左岸靠山较近,河床摆动幅度较小。

七八十年前河床主流紧靠胜金关,掠石空堡和得胜墩而过,如今主流已远离老岸500~1000米不等,这是河流推移质泥沙堆淤自行调整的结果,也与人为的筑堤争地有关。

黄河流出青铜峡后,平原开阔,河道变迁幅度较大。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述北魏河道大势为河水又北过富平县西,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青山峡。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河水又北迳富平县故城西……河水又北,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榆林,仍列洲上……河水又东北迳廉县故城东……河水又北与枝津合,水受大河,东北迳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无水……河水又东迳浑怀障西……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

以上记述,说明了黄河出青铜峡(古名青山峡)分为东、西二河,西为主河,东为汊河,二河之间有面积较大的河心沙洲,洲上有果园和重要城镇。

《水经注》所记北魏时代(公元5~6世纪初)黄河河道位置与今天河道相比,东、西二河之间的沙洲即河心滩,虽几经变动,但始终存在,似如今之陈袁滩和中滩等。

1968年西河口全部堵死后,东河成为独流的主河道。

今将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约200公里黄河分上、中、下3段,上段自青铜峡至灵武横城堡,中段自横城堡至陶乐马太沟,下段自马太沟至石嘴山,就历史记载的河道变迁记述如下。

发号台

上段河道变迁

《汉书.地理志》记载:“灵州,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有河奇苑,号非苑。”

《括地志》云:“薄骨律镇城,以在河渚之中,随水上下,未尝陷没,故曰灵州。”

《元和郡县志》卷四记载:“灵州……其城赫连勃勃所置果园,今桃李千余株,郁然犹在。”

《太平寰宇记》记述,北宋灵州城仍在唐代旧址。说明唐宋时的灵州与汉灵州城,北魏薄骨律镇城,大致处于同一地方。

由此可知由西汉至北宋的1300年间,上段河道没有发生大的变迁。汉、唐时的河东面积远大于今日。

《明史.地理志三》记载的“黄河出峡东流”与《水经注》记述的“河水历峡北注”有明显变化。

明嘉靖《宁夏新志》卷三记述,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灵州守御千户所以故城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于故城北七里筑城。”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灵州城淹于河水又去旧城东五里筑之,灵州城因河水崩陷,两次迁徙。河道继续东移。

清乾隆《宁夏府志》卷十九记述,“壬戌(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河大决,(灵州)居民累夜惊,议他徙”。

明河东道张九德力排徙城之议,令以石筑堤。即用丁坝挑流与顺坝护岸相结合的方法,挑大溜行于故道,达到了保城安民之目的,其以石防河冲之法亦为后世所效法。

清代初年,河道又复东移,《朔方道志》记载:“顺治初,灵州(今灵武)被水冲啮,因于河忠堡西岸挑沟,以分水势,后河竟东趋,将河忠堡隔于河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河又西移,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7年间将永宁县望洪乡农田近万亩、村庄数十处塌人河中,河岸距惠农渠和宁兰公路仅有四五百米,建设厅长李翰园提出裁顺黄河望洪弯道的建议,于1941年春派兵1000余人,由仁存渡口以下,黄河东岸(右岸)挑挖深壕一道,长约1000米、宽约30米、深约2米,历时一月完工,当年伏汛期,将上下两口土坝同时挖开,利用水冲,后河竞东趋,原河槽水小流缓,落淤成滩,该处河患消除,保住了惠农渠和宁兰公路的安全。

黄河永宁县东升处,有6.4公里一段急弯,1976年后,不断向西塌岸,到1979年的4年间将约6875亩土地塌入河中(内耕地1475亩、林地3000亩、滩地2400亩),并将民生渠塌断约300米,河岸距惠农渠仅250米,护岸码头屡修屡坏,遂借鉴历史经验,决定裁顺河道死弯,以消除河患,

1980年在黄河对岸(东岸)的灵武县横山乡,开挖一条长2.4公里的引河,利用引河水流速大于弯道的原理,将引河冲成新的顺直河段,使为患5年、花费近300万元而收效甚微的河工,转危为安。

1981年黄河大水后,上段河道逐渐西移,现河岸已接近1941年老岸,上段河道左右摆动不停。

发号台

中段河道变迁

《元和郡县志》卷四记载:“怀远县……本名饮汗城,赫连勃勃以此为丽子园……其城仪风二年(公元677年)为河水泛损,三年于故城西更筑新城。”

据考证,怀远旧城即汉代吕城,在黄河畔的渡口叫吕渡。《西夏地形图》上尚有此名。

明弘治《宁夏新志》卷一曾记载:“高台寺城东十五里,李夏废寺,台高三丈,庆恭王重修之,下有大湖万顷,水色山光,一望豁然”,“高台寺城,城东十五里有废城,台居其东,元时呼为下省。”

清乾隆《宁夏府志》卷六记述:“高台寺,旧在城东二十里,为黄河崩没,明万历时庆府移修在清和门外红花渠东。”

以上记述说明西汉到唐初700年间,中段河道无大变迁。

唐仪风二年黄河大水冲毁怀远城。

到明万历年间,高台寺亦为黄河崩没。

约近千年间,黄河主流东西摆动,时而东徙,时而西移,明末清初河道主流东移与今河槽位置相近,中段河槽的小范围左右摆动始终不断。

发号台

下段河道变迁

《西夏书事》卷十曾记载了省嵬城建于西夏李德明时期(公元1004~1032年),位于省嵬山西南麓,明宣德《宁夏志》、弘治《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均记载省嵬城在河东即黄河东岸。

清乾隆《宁夏府志》卷三却记述省嵬城“横枕河滨,为防御要地,今属套地也”

《宁夏府志》卷首舆地全图上省嵬城位置已在黄河西岸。平罗县城与黄河距离的变化,也证明河在东移。

明弘治《宁夏新志》卷一和万历《朔方新志》卷一均记载:“平虏城,东至黄河一十五里,西至贺兰山六十里。”

到清乾隆《宁夏府志》卷二却记载:“平罗县城东至黄岸三十里,西至贺兰山外边界六十里(雍正三年改平虏千户所为平罗县。”

300年间黄河东移7.5公里。

更早的年代,黄河故道在今唐徕渠和惠农渠之间的西河,西河沿岸由南而,有沿河堡、西河堡、内西河堡、外西河堡、西河子桥等旧地名。

河道不断东移,最明显的是清初顺治年间大水后,主河道由省嵬城西移到省嵬城东,涸出广阔河滩,称查汉托护,为雍正年间开惠农、昌润等渠创造了条件。

1981年黄河大水后,又淤出大片河滩。

平罗县城至黄河岸直线距离已超过20公里,现今下段河道仍在缓慢东移。河道不断东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银川盆地两侧发生不等量的地壳上升运动造成的,西侧的贺兰山地抬升幅度大于东侧的鄂尔多斯台地上升幅度,而盆地中心部位相对沉降,形成不均衡垂直运动,由此产生的动力迫使河道东移。

在黑山峡和青铜峡,河道出峡谷后,平原开阔,水流由急变缓,随水挟带石子、泥沙的淤积堆存,天长日久阻塞了河道的畅流,于是出现了改道就低的左右递变,

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淤高—改道—再淤高—再改道是黄河出峡谷后流态的自然规律。

青铜峡出口两岸台地均有河卵石遍布,就是黄河曾经流过的证明。

文章选自《黄河与宁夏水利》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