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齐鲁续演之5霸主身后

最后更新 :2023.11.16 06:38

 

《可怜一女伴临终 堪叹五子闹身后》

发号台

齐桓公五子夺位

未多久,隰朋也病卒。桓公曰:“仲父其圣人乎?何以知朋之用于吾不久也?”于是使鲍叔牙代隰朋之位。(这管仲也真是的,活着时不重用鲍叔牙,死了也不推荐鲍叔牙。还多亏齐桓公想的起来鲍叔牙,鲍叔牙就算再次,能比鲁肃差?怎么就坐不了相位?从史实看,他做得也挺好呀。)鲍叔牙固辞,桓公曰:“今举朝无过于卿者,卿欲让之何人?”鲍叔牙对曰:“臣之好善恶恶,君所知也。君必用臣,请远易牙、竖刁、开方、乃敢奉命。”桓公曰:“仲父固言之矣,寡人敢不从子!”即日罢斥三人,不许入朝相见。齐桓公耳朵软,能听进谗言也能听得进正确意见,尚能够“改过克己”,所以他很快就将竖貂、易牙、开方三人罢官驱逐,整个世界顿时清静了。

BC645年,春正月,楚人伐徐。三月,鲁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候、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这也就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第十二合,牡丘之盟。)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这个公孙敖是鲁国三桓,可不是西汉时与李广争宠的那个。)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次年冬,十有二月,鲁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时有淮夷侵犯杞国,杞人告急于齐。齐桓公合宋、鲁、陈、卫、郑、许、曹七国之君,亲往救杞,迁其都于缘陵。诸侯尚从齐之令,以能用鲍叔,不改管仲之政故也。这也就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第十三合,淮之盟。当然,其他还有一些小会盟没有数出来。)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自从离了易牙,齐桓公食不甘味,吃嘛嘛不香。什么菜到他嘴里都变成了辣鸡一般;自从离了竖貂,齐桓公寝不安枕,生活起居一片混乱,他平常享受惯了,这一时间少了个体己人儿服侍还真是不习惯;自从离了公子开方,无人为齐桓公歌功颂德,少了甜言蜜语的滋润,人生真得很没劲。这时宠爱的大卫姬就进言了:“君逐竖刁诸人,而国不加治。容颜日悴,意者左右使令,不能体君之心。何不召之?”桓公曰:“寡人亦思念此三人。但已逐之,而又召之,恐拂鲍叔牙之意也。”长卫姬曰:“鲍叔牙左右,岂无给使令者?君老矣,奈何自苦如此!君但以调味,先召易牙,则开方、竖刁可不烦招而致也。”桓公从其言,乃召雍巫和易牙。鲍叔牙谏曰:“君岂忘仲父遗言乎?奈何召之?”桓公曰:“此三人有益于寡人,而无害于国。仲父之言,无乃太过!”遂不听叔牙之言,并召开方、竖刁。三人同时皆令复职,给事左右。鲍叔牙愤郁,发病而死,齐事从此大坏。(鲍叔牙无力罢黜三奸,你管仲也没有做到呀。鲍叔牙以命谏国事,誓不与奸佞同列,已经做到了极致好么?否则还能怎样呢?)

桓公先有三位夫人,曰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王姬、徐姬相继先卒。蔡姬退回蔡国。以下又有如夫人六位,俱因得君宠爱,礼数与夫人无别,故谓之如夫人。六位各生一子。第一位长卫姬,生公子无亏。第二位少卫姬,生公子元。第三位郑姬,生公子昭。第四位葛嬴,生公子潘。第五位密姬,生公子商人。第六位宋华子,生公子雍。其余妾媵,有子者虽多,不在数。齐桓公曾经嘱咐过小弟宋襄公,以昭为太子。卫公子开方,独与公子潘相善,亦为潘谋嗣立。公子商人性喜施予,颇得民心,因母密姬有宠,未免萌觊觎之心。内中只公子雍出身微贱,安分守己。其他五位公子,各树党羽,互相猜忌,有人形容“如五只大虫,各藏牙爪,专等人来搏噬。”(所谓“五公子之乱”也。)

BC643年,齐桓公终有老去的一天。(《东周列国志》里说齐桓公小白死前讳疾忌医应该不确,《史记》确有齐桓公讳疾忌医的记载,但讳疾忌医这个齐桓公应该是三百年后的田午。因为《韩非子》中的名篇是“扁鹊见蔡桓公”。这个蔡桓公指的是以上蔡为都的齐桓公田午。而扁鹊也是战国名医,似乎穿不到春秋来。)雍巫见料也难治了。遂与竖刁为了助公子无亏夺位商议出一条毒计,隔绝宫门。巫、刁二人,假写悬牌,把住爆门。单留公子无亏,住大卫姬宫中。他公子问安,不容入宫相见。过三日,桓公未死,巫、刁将他左右侍卫之人,不问男女,尽行逐出,把宫门塞断。又于寝室周围,筑起高墙三丈,内外隔绝,风缝不通。止存墙下一穴,如狗窦一般,早晚使小内侍钻入,打探生死消息。一面整顿宫甲,以防群公子之变。

再说齐桓公伏于床上,起身不得。呼唤左右,不听得一人答应。桓公叹曰:“仲父不亦圣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毖人不明,宜有今日。”乃奋气大呼曰:“天乎,天乎!小白乃如此终乎?”活活饥渴而亡。(一般认为齐桓公临死还是有一个陪伴女的,据《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晏蛾儿。桓公病,易牙、竖刁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有一妇窬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又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对曰:易牙、竖刁相与作乱……故无所得。公慨然叹涕出,曰:嗟呼!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绝乎寿宫。晏蛾儿盖以杨门之扉,触柱而死”。晏蛾儿大抵是宫女妾妇一类的角色。齐国贵族,高氏国氏以下,就是晏氏鲍氏。后世有名相晏婴嘛。)

齐桓公一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先是公子无亏在竖刁等人拥护下成为新君,接着公子昭逃到国外,(公子昭是曾经托孤宋襄公的,自然投奔宋国。)公子潘、公子商人和公子元三人又联合起来,与无亏对立,双方相互厮杀,直打了两个多月。(公子无亏在竖刁、雍巫等人拥护下占据中殿,开方奉公子潘占据左殿,公子商人和公子元联手占据右殿,日日攻杀,这局面也真有些滑稽。)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传说当年齐桓公要把自己的墓地选在临淄城西的愚公山,而不想葬在城南的鼎足山上。因为葬在鼎足山上会破坏临淄作为大国京都的风脉。但是他深知自己的五个儿子不孝,向来和他对着干。于是桓公把话反着说,叮嘱五个儿子一定要把他葬到城南的鼎足山上。许是良心发现吧,新国王及兄弟这一次却听了父亲的话,果真把桓公葬到了城南的鼎足山上。(还颇近人情地把为齐桓公殉死的晏娥儿葬在齐桓公的身边)。当地老百姓说,这样一来,就把临淄的风水全破了,以后的齐国再也没有象桓公时期那样辉煌强大,因此便有了“齐王埋在三山口,临淄永世不为京”的说法,至今还在当地流传着。(后来田氏代姜,齐都就从临淄搬到上蔡去了嘛。有个笑话就是这么说的,有个儿子一直与老子作对,老子死前想儿子一定反着来,就叮嘱儿子把骨灰扔河里,心说儿子反着来就把他葬山上了。谁想儿子想,最后一次了好歹听老子一回吧,结果,满完!)

鼎足山上,碧草苍苍,知了声声。明代诗人王衮《景公冢遇雨》曾描绘了二王冢附近的初春景色:“小店疏篱野水旁,肯容闲客暂追凉。云封枣叶连村暗,雨洗荆花溢路香。尝酒招邻拼得醉,借驴寻寺偶成忙。眼前齐景遗阡在,一体萧萧蔓草荒。”(在临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被称为“临淄墓群”。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战国及汉代齐国王侯、大臣、贵族的陵墓。其中就有“二王冢”,俗称“二女坟”、“齐王冢”,在陵区东北的鼎足山上。该山为高约60米的石灰岩山丘,北为辽阔的鲁北平原。“二王冢”就山造墓,方基圆坟,东西并列。传说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和齐景公的墓葬。齐桓公与管仲,正好对应齐景公与晏婴。然而今人联系田齐王族世系与古代帝王葬制进行了详细的稽考,认为史籍的记载可能有误,二王冢墓主应是田齐侯剡、田齐桓公午。虽有相同的称谓,姜氏“齐桓公”的时间比田氏“齐桓公”整整早了三个世纪。或许正是这相同的称谓,加上许多具体的原因,使后人将事迹不可同日而语、生活年代相差300余年的两位齐桓公混作一谈。这个差池与《东周列国志》里,把“讳疾忌医”的典故按在齐桓公小白头上,几乎一模一样。)

次年,公子昭带来宋国的军队杀回来了。但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宋襄公也有称霸之心,遂以纳太子昭传檄诸侯,约以来年春正国派了一些人马来。宋襄公率领四国军队向齐国进发,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与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雍巫,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是为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小有名气。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也就是说,真月,共集齐郊。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来。正是这个举动说明作为齐桓公继承人的是宋襄公,而不是齐桓公留下的五个龟仔子。不过当时宋国的大夫目夷即公子子鱼劝谏他说:“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宋襄公不听。这也是个悲剧。公子子鱼也算是一代贤人,《子鱼论战》嘛,那也是《古文观止》的名篇。)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齐众公子于甗(今山东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即位。齐孝公继位后,就把什么大小卫姬都送去见他爹了,公子无亏也死了。但其他公子仍活蹦乱跳。(公子潘与公子商人计议,将出兵拒敌之事,都推在公子元身上。国、高等家族,明知是四公子同谋,欲孝公释怨修好,单治首乱雍巫、竖刁二人之罪,尽诛其党,余人俱赦不问。)

后来的事狗血的很,齐孝公死后,公子潘又夺了王位,公子潘死后,他儿子又被公子商人杀害,公子商人坐上齐王宝座,公子商人死后,齐国人又拥护公子元做了齐王。但是齐国的国势早已江河日下,不负往日之光矣。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