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文化|百年名校一一钦州一中

最后更新 :2023.11.16 03:14

 

发号台

百年名校一一钦州一中

作者:李攸

来钦州多年了,早有耳闻钦州一中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学,但凡有文化有书香有历史的地方都会诱使着我很想走进去看看。

钦州一中座落于市中心的闹市区,周围都被各式各样的店铺包裹着,是一块寸土寸金的地盘,但愿不要被哪个房地产开发商看中了,要不然只能在历史书中去追忆了。它的前身为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民族英雄冯子材将军创办的绥丰书院,算起来已是125年的学校了,期间有过多次更名,直到1984年起沿用钦州一中的校名。因原校址建在钦州宝地龙岗山上,这便是那高高大大的校门上为何叫作镇龙楼的来历了。在学校前门的上方和两根红色柱子上挂有繁体的匾额和对联,都是木刻涂金的字体,书有“绥丰书院”和“绥安弦诵盛,丰满羽毛成”,很有古朴文化的气息,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顿起历史厚重之感。

中学不象是一些大学比较开放,如我曾经最熟悉的厦门大学等等已然成为了当地观光旅游的胜地,而中小学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在我们中国的中学都是封闭式的,学校不是超市更不是旅游景点,不是哪个想进就可以进的,钦州一中也是如此。学校的前、后门都有保安把守,要询问要登记,这当然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安静和安全的学习环境,先前有几次我想踏进去,当看到有保安在值守着我都望而止步。

学校的前门保安更是把守甚严,也或是有学校领导进出吧,他们工作都很认真,不敢懈怠。平时铁栏都是关着的,只留有一个小边门进出,闲散人员要想进去都会被保安盘问,陌生人是很难混进去的。

中国人办事都有个习惯,前门难进就走后门,要想走进钦州一中里面去看看,不妨就从南珠西街的学校后门进去,这里的保安会宽松一点。无事不登三宝殿,学校毕竟是一个学生读书学习的地方,是一个无邪的圣殿,没事就不要进去闲逛了,更不要打搅孩子们学习了,这理应是公民的一个基本道德。

傍晚时分,当我怀着崇敬的心走进一中的校内,顿觉里面十分的清静,一点也听不到大街上那吵杂的喧闹声,校园内好似有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大街上那些叫卖声阻挡在九霄云外。走在校园,教学楼很多是亮着灯的,学生们都在开始上晚修课了,比较安静的是一幢附属幼儿园。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都挨得很紧,这也许就是地处市中心的特色了。

此时此地的钦州一中也只有初中部了,早几年高中部已搬到新校区了,想必那里一定很宽敞。除了操场上和过道上,到处停满了小汽车,学生上体育课的单杠和双杠都挤到围墙根底下了,就连操场边的厕所都是双层的,男上女下,这样的厕所也是一个特色。校园固然是小,但校园的大门却是很高大的,门柱和墙柱是红色的,让我联想到寺庙里那样的红,绿色的琉璃瓦,双龙戏珠于楼顶,这样复叠式的大门和现代城市很有区别之特色。

那不算是很高大上的塑胶操场还是蛮新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有足球、蓝球、抛绣珠等运动器材,在其中边上又一座多功能的台楼,应是学校举行大型活动的主席台了,而上面的一句话“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这便可以想象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了吧。

饮水当思源,教书育人当如此,读书学习更当如此,正对着学校的大门的不远处有一座高大的铜像,身佩钢刀,威风凛凛,目光如隼,有一棵榕树相伴在身边,这就是一代民族英雄冯子材。

冯子材将军早年立志修建了绥丰学院,是钦州创建学校培育学子的先驱,钦州人民纪念他,钦州一中更是把冯将军作为精神的标榜。冯将军于国是民族英雄,于钦州是一个骄傲,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永远会记载着他的丰功事迹,老百姓永远纪念他,也永远激励着年轻学子们的爱国精神。当我在感受着冯将军如此有远识有英雄之气时,不得不感叹当今的官场上那些被打落的老虎和苍蝇是多么的可耻,身败名裂的他们成为了老百姓的笑料。

走遍整个校园,已找不到当年绶丰书院的的历史痕迹了,只有神思起百年之前的学子坐在小小的桌子上朗朗呤读四书五经,有一位老先生端端的坐着,那种国学的氛围想必是很有趣的。

校园的操场边有几棵很大的榕树,还有两三棵高大的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当年遗留下来的,也只有它们显得古老一些。

发号台

发号台

李攸 网名红石头,江西鹰潭人,爱好写作,已发表散文和诗歌1200多篇。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