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产芝村:乡旅融合铺就增收幸福路

最后更新 :2023.11.16 01:06

 

上午十点多,莱西市水集街道产芝村的兴芝农家小院内,作为老板兼主厨的王世安正忙碌着准备菜品。“今天有两家青岛市区过来的老客户订桌,水库鱼和散养鸡是每次必点,提前配菜,不耽误他们吃饭的时间。”统一粉刷的白墙黛瓦,庭院房屋中摆几张方桌,简单质朴的就餐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农家小院的日营业额达千元左右。除了自己经营的农家乐,王世安还与村里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将土地交给村集体统一管理,在外打工十多年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

发号台

进士故居

和王世安一样,很多人都没想到产芝村会在近几年有如此大的变化。以前因靠近水源地,既不能发展工业,也不能发展畜牧业,群众世代靠种粮为主的产芝村,村集体收入不到三万元。但2014年以来,随着莱西市大沽河治理、世界休体大会等重大项目的开展,产芝村党支部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发号台

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2014年4月份在村东投资建设的“开心农场”一期,是产芝村最早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当时考虑到发动群众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一个逐步的认识过程,村党支部便发动党员带头,拿出自己的土地种起了乡村旅游‘试验田’。”据产芝村党支部书记王延强介绍,“开心农场”一期共流转了15名党员干部的25亩土地,建成后不到3个月就被180名城区市民租赁,年收入达18万元,比以往单纯种粮多收入16万元。

发号台

产芝老家品牌

农场租赁的开发,让产芝人尝到了甜头。在多次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后,村党支部决定扩建“开心农场”二期,发展大规模温室采摘。为方便土地流转,2015年1月,产芝村成立“青岛产芝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流转合同。“虽然村民在农场一期租赁的过程中看到了收益,但真正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管理,不少人心里还是打起‘退堂鼓’。”为了给村民吃上“定心丸”,王延强组织村“两委”成员分成3个小组为村民做思想工作。“二期农场规划建设40亩土地,涉及到27户村民,‘两委’成员分头行动,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有时一家需要去四五趟才能说通,可没少坐‘冷板凳’。”回想起来当时动员村民进行土地流转的情景,王延强依旧历历在目。最终村“两委”成员用半个多月时间签订了27份土地流转合同。

随着“开心农场”二期六个高温大棚的建设成功,乡村采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也吸引了不少承包大棚的农户。2016年,产芝村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8.9万元,大棚租赁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2017年,在转变种植方式上看到前景的王延强,又打起了村西300亩承包地的主意。通过积极争取,此前二三十块钱一亩租给村民的薄地摇身一变成为400元一亩租给专业公司发展瓜果种植的“聚宝盆”,仅此一项便为村集体增收十余万元,村民们纷纷为村“两委”的决策竖起了大拇指。

有了农场租赁、大棚采摘等旅游项目,还不足以支撑村庄发展起特色乡村游。为了打造产芝特色,村党支部通过申请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生态补偿等项目资金对村庄“面子”进行改造。产芝村以村南北中心大街为界,分为古村落和现代村落。古村落分布着土坯草房、青砖小瓦房等传统建筑,进士故居、王氏家庙等人文景点以及千年大龙槐、风水谷等自然景观,村党支部除了大力实施村庄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外,更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建起了莱西市产芝村博物馆,在为游客提供特色景点的同时,也为村民留住了乡愁。

“我们在对村庄进行改造时,以与合作社签订合同、承诺三年后分红的方式,流转了四十套村民房屋。打造了包括泥塑馆、博物馆、老作坊、农家乐等在内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民宿。现在产芝村不仅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民俗旅游的重要景点,也成为青岛市儿童夏令营吃住在农家等活动的重要目的地之一。相信,吃住游一体的旅游模式,很快便会在产芝村实现。”王延强说,今后村庄旅游将逐步与专业运营公司合作,打造更科学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村庄特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让产芝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指导群众干,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了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动手干”的华丽转变。截至目前,产芝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达到了600亩,入社群众130多人,从业人员160人。2017年,产芝村村集体收入由以前的不到3万元增长至22.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15年的9000余元增长至2017年的13000余元。乡村旅游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增收,正逐步成为产芝村的支柱产业。

编辑 孙鹏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