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之殇,烈火焚城,决水灌城,赵光义为何如此深恨太原

最后更新 :2023.11.15 00:20

 

发号台

表里山河

太原,古称晋阳,因建城于晋水之北而得名,“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于二月御驾亲征北汉,五月初六占领太原。

赵光义占领太原的第一件事,既不是部署防御契丹事宜,也不是安抚民众,而是将太原所有居民迁往汾河南岸,而后放火焚毁了太原古城,再于次年决汾河之水,淹没了太原城。

至此,这座建城于春秋末期,已经有1500年历史名城大邑,就这样毁于赵光义之手。

发号台

宋灭北汉之战

但是,赵光义为何如此深恨太原呢?这就涉及太原的另一个称谓——龙城。

早在公元前196年,刘邦立第四子刘恒为代王,建都于太原,而后更是以小宗入主大宗,是为汉文帝,使太原第一次有龙潜之说。

不过,长期以来,因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重镇,太原历来兵精粮足。

隋末大乱之时,公元617年,李渊于太原起兵,一举而灭隋,随后削平诸侯,建立了大唐。

至公元690年,太原作为大唐的龙兴之地,又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乡(并州文水县),遂被定为北都,确立了其在大唐一朝的特殊地位。

安史之乱中,李光弼以数千疲敝之卒,凭借坚城一举挫败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由此拉开唐军反攻的序幕。凭借太原的战略地位,南下可威胁洛阳,东出则燕赵之地,致使安禄山的叛军首尾难以兼顾,始终难以有效聚合兵力以扫荡关中的残余唐军,从而给了大唐喘息之机,得以收复两京。

发号台

太原之战

从这一点看,太原确实不愧是大唐的龙兴之地,直至唐末,公元907年,朱温于汴梁建立后梁,而大唐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凭借山川形势,依然牢牢控制着河东之地。

公元923年,李克用的儿子,逐渐吞并燕赵之地的李存勖,统兵南下灭亡后梁,于洛阳建立后唐。太原再一次成为后唐的龙兴之地。

公元936年,唐末帝李从珂欲削藩,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联合契丹自太原南下,攻占洛阳之后,建立后晋。

公元947年,后晋末代皇帝石重贵连年与契丹大战,最终为契丹俘虏,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自太原起兵南下,于汴梁建立后汉。

四年之后,公元951年,郭威于澶州黄袍加身,南下灭汉,建立后周。郭威也算是奇人,从当年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从马直,而后跟随刘知远效力于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相继参与了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进程。

至此,李渊,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在短短三百年内,皆以太原起家而成就帝王之业,决定着中国历史的走向,以致于时人以为太原有天子气。

而从太原周边地理来看,暗合蟠龙状。太原北的系舟山如龙角,西南的龙山、天龙山如龙尾,太原为中心,为聚集龙气的风水宝地,更加深了龙城的印象。

发号台

太原周边地理形势

在郭威黄袍加身的同一年,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于太原建立北汉。而后历经郭威,柴荣,赵匡胤,赵光义四代皇帝,28年终于灭亡北汉。

这就是赵光义疯狂的缘由,之所以竭尽所能摧毁太原古城,烈火焚烧,又是决水灌城,都是为了根除太原城的龙脉,以防再次出现真命天子。

但是,摧毁太原城之后,赵光义犹不放心,再次征调数万人削平太原北面系舟山山头,拔掉这个龙角。

摧毁太原城之后,一度迁府治于榆次,但是三年之后,因榆次“地非要会”,大宋君臣意识到太原城在抵御契丹的地利之后,又不得不重建太原城。

公元982年,赵光义令潘美于古城东北重建太原城,不过为了钉破龙脉,新城只修 “丁”字街,而不修十字路。

发号台

太原城古今对比

虽然重建了太原城,但是其军事防御能力大不如前,也为后来金兵长驱直入,灭亡北宋埋下伏笔。

自此之后,太原城确实一度落寞,再也无力影响中国的历史。其实说到底,也在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以及京杭大运河的贯通。

直到民国,阎锡山坐拥太原,联合冯玉祥与蒋介石争夺中原,却是瞻前顾后,左右摇摆,前线攻打蒋介石,后面防着冯玉祥,最后等到张学良入山海关的时候,只好去大连做了寓公,这就是后话了。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