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说红楼」之五:“加冰鱼”“讨厌”——可怜生在帝王家

最后更新 :2023.11.14 04:43

 发号台

之五:“加冰鱼”“讨厌”——可怜生在帝王家

冯其庸先生在他的《解读〈红楼梦〉》(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代序)中,写到“关于反皇权思想的解读”时,提及一件事:

曹雪芹亲身经历了雍正夺嫡的一场血腥斗争,雍正夺得皇位后,把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胤禩、胤禟赐令改名为“加冰鱼”(意即已冻僵的鱼)人、“讨厌”(据第一历史档案馆张书才兄见告,这是最新的改译,原译为“猪”“狗”是误译),杀的杀,关的关,这是一场活生生的“成则王侯败则贼”的历史剧,曹雪芹的家也是在这场斗争的余波中败落的。由此可知,曹雪芹在让冷子兴与贾雨村闲聊时,忽然冒出这句话来,能是无意识的吗?面对着刚刚过去的这场血淋淋的人头落地的噩梦,曹雪芹当然不可能是无意识地信笔而写。只能说是他有意用隐晦的曲笔巧妙地作一次史家直笔。

里面提到的“原译为‘猪’‘狗’”云云,满语作所谓“阿其那”“塞思黑”。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中说:“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和‘塞思黑’。”

发号台

鱼也好、“加冰鱼”也好,猪也好、狗也罢,反正在当上皇帝的哥哥心目中,这些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一律都“讨厌”,都不配做人!

给“讨厌”的皇兄皇弟皇这个皇那个改名换姓,并不是雍正的原创首发。他的老师是武则天。

武后因为怨恨王皇后,将她诬陷害死。害死后不解气,把她的姓改作“蟒”(另一个跟她有嫌隙的萧淑妃,被害死后改姓为“枭”);光改了王皇后的名字还不算完,连她的兄弟姐妹、儿子(那可是李唐皇子),都改姓为“蝮”或“虺”……

比起“血淋淋的人头落地”来,改个名字算什么了不得的事!林语堂先生在所著《武则天正传》的末尾,附有三张“武后谋杀表”,主要归纳《新唐书》中武则天的杀人记录。第一张是武后近族,包括武元庆、永泰公主、李贤、魏国夫人等;第二张是李唐宗室,包括越王李贞、霍王李元轨等;第三张是文武大臣,什么褚遂良、长孙无忌、裴炎、王方翼(这人可是威震西域敌胆的名将,但因为他是王皇后的堂兄,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何止武则天,只说唐朝,李世民不就杀过李建成、李元吉,还有他们的十几个孩子吗?也别说兄弟和侄子了,就是自己的儿子,齐王李祐造反,照样赐死!

亲情在权力面前,微不足道;骨肉在帝王眼中,如同草芥!

《明史》列传第九:“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

发号台

这出“你何故生在帝王家”的骨肉相残的人间悲剧,发生在明崇祯十七年即甲申1644年三月十八日夜。

第二天凌晨,34岁的崇祯皇帝(清朝称他为“愍帝”)绝望之中登上煤山,茫然四顾。他扯下衣襟、咬破手指、写下遗诏,用腰带自缢于一棵歪脖老槐树下。唯一跟随他的太监王承恩,一番哭拜之后,也在对面的海棠树下自缢。

留在“愍帝”这最后一瞥中的北京城、紫禁城,无疑是淹没在一片战火硝烟中的。

这幅末世图景,难怪后来引得“旧红学索隐派”代表人物蔡元培作如下联想:

《石头记》叙事,自明亡始。第一回所云“这一日三月十五日,葫芦庙起火,烧了一夜,甄氏烧成瓦砾场。”即指甲申三月间明愍帝殉国,北京失守之事也。士隐注解《好了歌》,备述沧海桑田之变态,亡国之痛,昭然若揭,而士隐所随之道人,跛足麻履鹑衣,或即影愍帝自缢时之状。甄士本影政事,甄士隐随跛足道人而去,言明之政事随愍帝之死而消灭也。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

可怜生在帝王家。

如冯其庸先生所说,因为“曹雪芹的家也是在这场斗争的余波中败落的”——“这场斗争”即雍正上台后的宫廷内斗,所以曹雪芹对“帝王家”的肮脏、不堪、血腥,在书中只要有机会,就要不遗余力地口诛笔伐,话有多难听就说多难听:

如,他写元妃省亲,回到家中从头到尾哭哭啼啼,对最亲的祖母和母亲说了心里话:“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又对她父亲贾政抱怨:“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叙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一个“不得见人”,骂尽宫廷的幽暗;一个“终无意趣”,道出皇家的冷酷。差点把老贾吓哭了,赶紧“含泪”作了一番“肝脑涂地”“报于万一”的表白来找补。

再如,借用黛玉的尖酸刻薄,对皇帝几乎是破口大骂了:

第十六回,“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送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遂掷还不取。宝玉只得收回。”

发号台

这“臭男人”仅仅是骂北静王吗?这串被黛玉随手乱扔的念珠什么来头?在第十五回中,北静王对宝玉说得明白,“此是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

却是皇帝御用之物。

皇帝用的念珠,叫个什么不好,偏叫“鹡鸰”!

《诗经》有云:“脊令(鹡鸰鸟,比喻兄弟)在原,兄弟急难”,是赞颂兄弟患难与共之情义的。

曹雪芹有意借这串名为“鹡鸰”的念珠,讥讽雍正皇帝对兄弟、故旧的无情无义残酷迫害。所以,在这里,并不是什么黛玉撒着娇骂宝玉,而是曹氏拐着弯骂皇帝——因为雍正抄了他们家,恨死了,逮个机会就要发泄。

作者:钱杰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