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救驾,泰州乡民陈珪成为北京故宫建设的总指挥

最后更新 :2023.11.09 00:42

 

发号台

文 | 杨宝军

泰州北郊淤溪镇有个金粟寺。

谈庙宇,古代无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过,泰州金粟寺,自陈珪救驾永乐皇帝后,声名鹊起。

发号台

这一救,庙出名不谈,陈珪也得到了朱棣的宠信,成为北京故宫建设的总指挥和总策划。

北京故宫,国内堪称家喻户晓,国外闻名遐迩。

她是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发号台

但是,作为故宫建设的总指挥、总策划师的泰州一介武夫陈珪,在故乡泰州,恐怕知者不多。

发号台

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为了加强皇权,把诸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大明江山。

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他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齐王朱榑、湘王朱柏、岷王朱楩等皇叔的藩封被削后,朱允炆磨刀霍霍,准备对燕王朱棣动手。

朱棣,朱元璋的四子,很有谋略,手上有千万甲兵。

他受封后,镇守北平,发现侄儿朱允炆野心勃勃,想置他于死地。

自知性命难保的朱棣,魔高一丈,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以“清君侧”为名,兴“靖难”之师,与朱允炆的势力南军(史称)展开了殊死拼博。

经过三年多的厮杀,南军节节溃退,向北逃窜。

发号台

朱棣指挥的“靖难军”打到泰州淤溪一带时,南军倚仗这一带河湖港汊有利地形,把朱棣等围困在金粟寺内,进不得进,退不得退。

就在这性命攸关之时,淤溪卞庄农民陈珪组织上千农民挺身而出,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救助。

只见陈珪头顶石臼,手拿耘田的滚草耙,在牛角上绑着斫草刀,直身站立牛背上,冲锋在前,上千农民手持扁担铁叉跟着陈珪砍的砍,戳的戳。

落花流水的南军以为神兵相助,天意难违,仓皇而逃。

陈珪作为救驾的重要将领,将自身性命系于朱棣夺取帝位的叛乱平反之上。

发号台

得救后的燕王,千恩万谢陈珪和上千民众。但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东西,便撕下锦袍一角,交陈珪作为纪念。

朱棣登基不久,特派钦差大臣(皇帝专门派出办理某事的官员)带着锦袍来卞庄一带找陈珪。对过袍子,钦差当即宣读圣旨,召陈珪随行。

发号台

陈珪,父母死得早,一直跟兄嫂度日。个子高,饭量大,武艺高强。

他干活,既快又好。放牛、耕田、耘地,样样在行。善良正义,好打不平的他,特别讨人喜欢。

陈珪父母靠打鱼为生。祖坟原葬于一块低洼地上,每逢水灾,坟墓必淹。陈珪父母担心风水遭到破坏,后以瓦器移祖坟于一高地。

清道光年间,泰州有位叫王广业的进士,曾在海陵竹枝词中写过:

“鬼语诸候已入胎,果然燕子北飞来,何如风雨三更夜,解避绯衣景秀才。靖难功勋铁劵颁,锦衣世袭锦衣还,子孙艳说封侯裔,只在泥丸土堑间。”

发号台

竹枝词后面这样注释:陈珪父母怕祖墓风水被破,夫妇夜间泊舟岸侧,复闻鬼役来,神止之曰:“毋庸,侯已入胎矣。”就在此时,陈珪出生。

竹枝词里“果然燕子北飞来”,暗指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有一次与刘伯温(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巡视金陵城,朱元璋对着虎踞龙盘固若金汤的石头城,豪气十足地说“巩固如此,何人得来”,刘伯温随口说道:“除非燕子北飞来”。

没多久,朱棣兴“靖难”之师,抢了皇侄的饭碗。此事应了刘伯温的预言。

发号台

建文四年(1402)七月,朱棣在南京登基,改号永乐,史称明成祖。

同年九月, 67岁的陈珪,被封为“泰宁侯”。靖难功臣二十四人,其中封侯者十三人。

如果说陈珪在“建文削藩”救驾中有功,创造了第一次历史机遇,那么“成祖迁都” 又为陈珪创造了官运亨通的第二次机遇。

发号台

永乐元年(1403),朱棣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北平府为顺天府(与元朝大都区别)。深得朱棣信任的陈珪,协助皇太子朱高炽留守北京,成为北京最高军事长官。

发号台

永乐四年(1406)七月,朱棣下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旧称紫禁城,今称故宫)。

明朝一代最为浩大、最为重要的建设工程正式奠基。身在北京71岁的泰宁侯陈珪被任命为北京宫殿建设总负责人和总策划师。

这期间,陈珪知恩图报,殚精竭虑。督查造砖制瓦,招募能工巧匠,挑选官员民工,规划营建紫禁城......井井有条,燕王极为满意。

永乐十四年(1416)十一月,朱棣命令文武群臣集中讨论营建北京之事,紫禁城的建设步伐加快。

发号台

受宠的陈珪奉若神明,上书朱棣,说,燕王做出“迁都北平” 的决定, 不仅是天意所在,“天命所归”,更重要的是为其“弑君篡位”的行为正名。

看来,陈珪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会讨好主子。这些阿谀奉承的话,别说皇帝爱听,就是普通百姓也喜欢。

踌躇满志的朱棣龙心大悦,再次下诏,明确陈珪统揽整个北京城的建设。

接受这个任命时,陈珪已是83岁的迟暮老人。朱棣特地让安远侯柳升、成山侯王通担任陈珪的副手。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朱棣在紫禁城奉天殿(今故宫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八方藩国的朝贡和拜谒。

隆重仪式之后,君臣来宾在庆贺宴上举杯饮酒共庆迁都之喜。

发号台

遗憾的是营建北京宫殿的第一功臣陈珪未能活到此次盛会,他在永乐十七年(1419)病逝于北京,终年85岁。

朱棣获悉陈珪讣闻后,为之停止视朝三日,特地委派使者代表前往灵前祭祀,追封陈珪为靖国公。这在当日算是备极哀荣。

靖国公,中国古代一等公爵。只有明朝有该封号,且只有三人,陈珪、黄得功、袁宗第。相当于现在的十大元帅。

两年后,永乐大帝宣布正式迁都。

吃水不忘挖井人。迁都仪式上, 朱棣念陈珪救驾之恩,下诏其后代13人承袭爵位,直至明亡。

发号台

陈珪及其后裔居住的北京西四北七条胡同,旧称泰宁侯胡同。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登位后,因避讳“宁”改称“泰安侯胡同”。

泰宁侯的故乡泰州,则留下了“青蒲角上曹皇后,淤溪湖里泰宁侯”的民谣。

发号台
发号台

当年燕王朱棣劫难的金粟寺1957年遭火灾,成为一片废墟,好在陈珪救驾这段历史, 2006年又得以复原。

北京“泰安侯胡同”,泰州“金粟寺”。如感兴趣的话,不妨去好好瞻仰怀古一番。

发号台

作者简介:杨宝军,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泰州市作协会员,喜欢用琐碎文字追寻逝去的美好年华。文章散见于《中国作家网》、《散文选刊》、《中外文艺》、《新华日报》、《江苏散文网》、《散文在线》、《齐鲁文学》、《现代作家》、《稻河》、《泰州日报》、《泰州晚报》、《泰州党建》、《姜堰日报》等报刊网络,并多次获奖。

发号台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