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领袖—西山先生蔡元定的家族墓

最后更新 :2023.11.04 04:40

 

蔡元定(1135年12月17日—1198年9月11日),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

幼从其父学,及长,师事朱熹,熹视为讲友,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著书立说。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

发号台

几年前,有人谈到一座墓坟:蔡炉坟。

这坟墓呢,在福建省建阳市麻沙镇,号“八闽奇塚”,值得介绍一二。

这蔡炉呢,其实是本文主角蔡元定的先祖,在唐朝时候进入福建,逝后建造的这个墓相当奇特,有九座用卵石砌成的坟堆,大小不一,分三行三纵排列,堪舆家还呼形喝象出一种名目,叫什么呢?

朝天母螺吐肉。

发号台

因为: 如果你从一边看,这个蔡炉坟就犹如一个母螺衍生小螺的形状,于是有此名目。

关于这个蔡炉坟,有很多“疑点”或“趣点”,比如,后来西山先生蔡元定的被贬湖南道州,就与这个坟墓的风水很有关系,作为一个河南固始人,唐时南渡才迁移到福建建阳麻沙,定居后逐渐根深叶茂的蔡家,有人说:

这个龙穴的来龙过峡,顿跌三十一个山峰过脉,入首处起木星展翅,从中生出芦鞭正贯。尽头处虽然有明堂、龙虎砂、秀峰环抱,但是龙脉真气不到,故不结穴。

然后龙脉从右边闪过,生成文星,落山坡田中结穴。右山横生一字文星为案,外耸九个秀峰为朝山。左山列屏赦文,横截水口。但堂气倾斜,故发福较迟。案星奔撺,故蔡西山遭到贬谪去道州。——(林沐雨杨曾风水——《考察蔡元定入闽始祖蔡炉坟》)

堂气倾斜,故发福较迟,是说明堂不够平整,也少点气势,于是蔡家自福建始祖蔡炉葬后多年,才能兴旺发达;

案星之案即四灵说所谓案山,它一奔撺,于是蔡西山蔡元定先生也只好随着他的节奏而遭到贬谪,最后呢,因为朱熹的案子而最终死在了湖南道州。

这个蔡炉坟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当年“寻龙点穴”的时候风水师傅说了:

母螺蛳吐肉,九世九贤出。

后来呢,也确实出了九个贤人,但出来的节奏有违初衷,而且呢,也是一个“父凭子贵”或“爷凭孙贵”的套路,比如:

九世裔蔡牧堂(以曾孙蔡杭贵赠少保)。十世裔西山文节公蔡元定(以孙贵赠太傅)。十一世裔九峰先生蔡沆(以子杭贵赠太师,国朝进崇安伯)、节斋蔡渊、复齐蔡沉。十二世裔丞相文肃公蔡杭,觉轩蔡模、素轩蔡格、静轩蔡权.........

于是:

世称九贤,果然都应验。

人啊,大都势利,这“蔡炉卒后近三百年未有立碑。”

直到宋嘉定十五年(1223年)八月,蔡元定及蔡渊、蔡沆、蔡沉父子到此拜谒后才立有碑刻。

然后:自宋代以来,该墓千年香火不断,子孙枝繁叶茂,为官者大多在官任当地开基立祖,散居海内外者达100多万人........

这蔡炉先生呢,自称是周武王姬发的后裔——这当然是姑妄听之;倒是“建阳蔡氏入闽始祖”较为可靠。

至于这蔡炉先生:

据蔡氏后裔介绍,蔡炉先后任唐德州知州、东昌刺史及凤翔节度使。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调任建阳县令时,与其妹夫刘翱及西河节度使翁郜,率河南固始53姓人入闽,公元902年择居建阳麻沙。公元943年三月初六卒,享年88岁。

九世出九贤的意思是,连续九代每一代都要出一个贤人,可是实际的节奏是:

连续四代,一共出了九个贤人。

原来这里的趣味在于,当初:

主家交待筑墓师父,一天筑一个墓,分九天筑完。筑墓师父第一天筑完一个墓后工路熟练,又见主家款待热情,第二筑二个,第三天筑三个,第四天筑三个,本应该九天完工的工作四天便筑完了,所以九代才出九贤便变成四代出完九位贤人。巧合?传奇?此坟造型极为罕见。寓意蔡氏后人如母螺般繁衍无穷。——(林沐雨杨曾风水——《考察蔡元定入闽始祖蔡炉坟》)

这就是这座蔡炉坟的“特色”,就中的西山先生蔡元定,我以为是个承前启后要继往开来的一个大关键。
发号台

因为,这蔡元定与大贤朱熹的关系密切。

因为,这蔡元定要么是朱熹风水学说的师父,或者,徒弟,因为有人说朱熹的许多思想比如易学思想,或易学中的义理派与象数派之争然后论定,包括他的风水理论,都与蔡元定先生这个据说是朱熹最得意的亦师亦友的弟子或达者为先的师父脱不了干系。

当然,也有人说,比如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就认为这蔡元定是朱熹的风水老师,所以,到底这蔡元定是朱熹的老师还是学生,也多少有些纷歧,尤其是在易学思想这一块到底是“谁继承谁?”或“谁主导谁?”——很不好说,因为蔡元定这“朱门领袖”或“闽学干城”的名头啊,实在是大。

那么,这蔡元定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首先,我们先定一个调子:

这是一个优生学教育下的天才。

早在娘胎的时候,蔡元定的父亲蔡发,就非常具有西方科学精神地对自己夫人肚子里的蔡元定小朋友,实行胎教。

他的具体方法是:

常设古今圣贤像,俾使詹氏日夕观之,以踵太任胎教之风,故季通聪睿超群,高出常儿.......(詹体仁《蔡牧堂公墓表》)

詹氏是蔡元定的母亲,而季通是蔡元定的字,蔡发这个看来很有一套的理学家胎教的办法是,摆设一些古今圣贤的画像,让怀胎的詹氏从早到晚天天看着,饱受感应与熏陶,于是后来蔡元定出生以后,立马高出同辈孩童太多太多,所谓又聪明,又睿智,于是一出娘胎大家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这个胎教根据的原理,我以为,与风水原理的核心之核心,颇有些相似,因为风水原理的一大核心就是:

气之感应。

或许,蔡元定日后风水造诣以及易学兴趣,就是因为这种胎教式感应而预先被启蒙,预先被宿命?

八岁能诗,日记数千言。

所以我常说,入学要趁早,对于蔡元定这样的胎教出的天才——哪怕先天不行后天来补的才,就是一个绝妙的好例。

所以我常说,现在的孩子一天这个模式那个方法,种种新概念,不如简简单单很早就让孩子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读读圣贤书,倒不一定非得孔子孟子圣经贤传,举凡有用有意义有点特色的书,最可借鉴林语堂的那种方法,早上吟唐诗,晚上看报纸,一会儿莎士比亚,一会儿弗洛伊德,一会儿爱因斯坦,到了晚上又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于是中学西学,现代古代,往昔今夕,尽揽入怀,如此才能出人才。

而蔡元定先生,就是当时仅次于朱子的第一流人才。

蔡元定在父亲理学家蔡发的指导下,先就研究了当时的三大学者程颐、邵雍以及张栻的学问,然后又泛揽百家,无论孔子孟子韩非子,包括鬼谷子参寥子什么子,只要是书,书里有学问,或者,有人,他蔡元定就又学又问,据说他“西山先生”的名头就是十九岁的时候一个人跑到西山,还是绝顶,好比参研武学的独孤求败,修筑一个当时流行的精舍,然后渴了喝血,不,是雪,饥饿了掏点荠菜,于是不伯夷叔齐,也是鬼谷子参寥子什么子一流,于是天文地理,兵制礼乐,乃至度数方技,无所不通也无所不精,而且还有自己浓重的批判精神,

并且一遇到古奥冷僻的书籍,其他学者简直无法点读,到了他蔡元定的法眼下,条分缕析,分毫不爽,剖析得畅达之至,所以后来他亦师亦友的好盆友朱子先生要给他点赞:

人读易书难,季通读难书易!

但是当时朱子的名气已经很大,所以到了蔡元定二十五岁的时候,他就跑到当时朱子所在的五夫,准备从朱夫子学易,朱子考察了一下他的学问,发觉他应答如流,而学识非凡,大惊:

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

发号台

这一点评,又为蔡元定增色不少,顺便让他担任朱子门墙下的考核官,等于进阶考试的拦路虎。

也就是说,不管四面八方来拜谒朱子准备从其问学的准弟子是什么情况,是龙是虎,都要拉出来溜溜——都要先让蔡元定考核一二让他搞清状况,如果可以,就正式列入朱子门墙,如果不欧克,对不起,你小子还是回家再苦读几年书吧,免得砸了我们大名鼎鼎的朱夫子的这面金字招牌。

就靠这个权限或资格,蔡元定也正式成为朱夫子的左膀右臂,等于俗语所谓哼哈二将。

再后来,朱子在云谷建了一个精舍,蔡元定也在西山设了一个“疑难堂”,以与朱夫子在云谷的“晦庵草堂”遥遥相对而彼此呼应,还彼此悬灯相望,为了及时切磋问疑,他们约定,如果哪天谁的灯暗淡了,就表明学有难处,那么第二天两家就聚在一起,共同研讨以期攀登求学问道的最高峰。

蔡元定教学精神,首重“性”与“天道”。

当然,这个性不是其它,而是吾国古代学术传统的一个很大的命题,所谓性,简单地说就是人性,是人性的一种趋向,无论你是孟子很容易被人误会的性善,还是荀子同样容易遭人误会的性恶。

人性与天道,或天人要合一,就是蔡元定最看重的一个思想的核心与出发点,这种无过无不及或孔子所谓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也许就成为蔡元定日后《发微论》的一个核心出发点,也表明了蔡元定之所以要在易学的所谓义理派与象数派之间折衷取舍,也是早就“良有以也”!

所谓义理派,就是易学思想中的道理派,怪力乱神不来,更加不讨论或不看重易学思想我以为很重要的一个术数的成分。

而象数派,简单来说,就是要讲究算命,无论你是个人的命还是国家的命;要看风水,无论你是个人的风水,还是国家民族的大风水。

尽管,蔡元定总体来说,还是邵雍邵康节这一象数派的友军,因为,他不但在某种意义上纠正了朱熹对象数派的忽视,同时,他自己也积极参与到易学术数一派的研究当中,并且还要进行充分的实践。

自本而治,从源到流,是蔡元定学问之道的核心,我认为也是对的,于是“闻者无不兴起”,到他西山疑难堂求学听课的人好比当年陈寅恪或钱钟书的课堂,“常常挤满书屋内外”,所以,朱夫子又是一赞:

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识之,吾与季通未尝厌也。

当时有一个日后的高材生黄干也说:

我最开始是受教于朱夫子的,后来也到蔡公门下打学术的秋风,发觉也是门庭若市。还有,我发觉——每次蔡元定蔡公拜访朱夫子的时候,朱夫子总要留住他让他盘桓数日,就种种哥德巴赫猜想或费马大定理进行讨论决疑,往往往复辩难,通宵达旦,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真是杠杠的。

所以,跟随朱夫子学习的,返回的时候总要如我这样再到蔡公的门下——去打学术的秋风,“得其言论不忍去,去皆必有所得也”!

我啊,有缘拜识蔡公的时间最久,而所受的种种教诲也最深啊!

蔡元定的理论造诣特别是易学造诣,有《皇极经世旨要》或《八阵图说》这样的经典阐释作证,至于象数实践,蔡元定也不拉下。

元代有个大儒吴澄讲,朱熹的母亲祝令人之地,就是蔡元定帮着勘定的,包括他自个儿蔡家的风水,据说公元1152年蔡元定18岁时,他父亲病逝了,他呢,秉承学以致用的精神,先葬其父于他家后山,后来呢,迁葬于崇安县上箬之源,至于他为什么要改葬,据《人子须知》,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

蔡元定有一次与好友刘文简在家乡周围寻龙点穴时,由于指点江山过于激昂,遭到“老乡们”的嘲笑,以为嘴炮,或空洞的卑微出身而无补华美的绮丽幻想之实际。于是老乡们来了个刘三姐式的揶揄:

蔡季通,蔡季通,出门指西又向东。山中既有王侯地,何不归家葬祖宗?

蔡元定一听,非常沮丧——沮丧的不是自己风水造诣的眼光,而是将风水造诣实现或变现的实力:

山中具有王侯地,怎奈不在我山中。

一旁的刘文简为友抱屈,随口一句:

使我山有地,即可以奉。

蔡元定一听来了精神,宛如顺竿就上,先谢了:

君山城有美地!

就是那里——刘文简一听,哥几个都是孔夫子的好学生,而孔夫子最看重的一位学生子路同学不说了吗,我的理想就是:

有好车好马鲜衣怒马,让知友敝之而无憾!

何况一块地?

于是,刘文简就把蔡元定看中的那块地双手奉上,于是,1166年十二月初九,在蔡牧堂逝世13年后,蔡元定把父母的坟墓合葬到这里。

这个父母合葬的坟墓,据说就是现在福建武夷山市的兴田镇。

葬后,牧堂因为自己的曾孙也就是蔡元定的孙子而死后跻身显贵,也被当时的宋理宗也是宋朝历史上超级好学特别是理学的皇帝,赠了一个“太子太保”,蔡元定蔡季通呢,宝佑四年也被增了一个“太子太傅”,谥号“文节”。

蔡元定的儿子文正公蔡沈,因为儿子而贵,赠太师,进封为崇安伯爵。

这一切的一切主要是因为,蔡元定的孙子蔡文肃公蔡杭被拜了相,于是:

山中具有王侯地,怎奈不在我山中——来哉来哉——就来也!

这个蔡牧堂包括其子蔡元定的墓现今尚在,蔡牧堂的被有人形容为“猛虎出林”,是从武夷山西面开帐而来,山峰连绵耸秀,气宇轩昂,圆金结穴,整个墓全用鹅卵石铺砌,而蔡元定本人的墓呢:

发墓西山,开帐过峡,剥武曲转巨门,由亥脉转辛正起顶。

在其墓后,还有一七八尺高的墓碑,上书:

宋太子太傅蔡元定公之墓。

整个墓园呢:

青山环绕,绿竹苍翠,肃穆而又庄严,要青龙左边有青龙,要白虎右边有白虎,青龙白虎重重护卫,而远处的麻阳溪水呢,自西向东环绕有情,真是一个好风水!

发号台

这是死后,还是回到生前。

生前的蔡元定,如果不算志士,至少也是仁人,而求仁得仁的仁人,往往在生前都是“不可抗力”迫害打击的对象。

而打击蔡元定的,就是当时有名死了在史书上更有名的韩仛胄。

这韩仛胄的事情我们长话短说,你说他志大才疏可以,你说他仗着出身而轻谈兵略结果授首番邦,结果颇有争议,也不是不可以。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小子很不喜欢朱熹倡导的那一套,而蔡元定则是池鱼之殃。

于是,韩仛胄把朱熹的理学包括经学,整成“伪学”,而包括“四书”与“六经”这样后世的极品经典,在他韩仛胄的眼里,也是禁书,于是自然大名鼎鼎的朱子呢,也顺理成章成为:

伪学魁首!

而蔡元定呢:

左右羽翼!

羽翼,就是帮凶,而帮凶,自然要为自己的荒诞与浮夸付出刑事责任。

蔡元定被贬官为湖南道州编管,送行的时候,大家都颇为感伤,不免有人泣下,但是蔡元定却神色自若,这就见出学习易经钻研易学的好处了,人生啊人生,要么剥极必复,或者盛极而衰,好比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又或者西方一位古典作家所谓:

命运定了一切人,但是,一切人也能定下自己的命运。

这不是绕圈子玩心灵鸡汤,这是实实在在对包括风水在内的易学思想的真实体认,所谓否极泰来,人生啊,甭管多霉,未必没有一阳来复的时候:

于是蔡元定众目睽睽之下,诗意盎然:

执手笑相别,毋为儿女悲;轻醇壮形色;扶摇动征衣,断不负所学,此心天下知!

蔡元定到了湖南道州,没过多久就与世长辞了。

但他人死了,他的精神永在!所以亦师亦友的好朋友朱夫子朱熹先生,再来一赞:

朋友相爱之情,季通不屈之志,可谓两得之矣!

在如此人生的最低潮期,你我只会相拥而哭,蔡元定与朱夫子呢,不好意思,在漫天的纷飞飘扬的大雪花中,一路相随至“寒泉精舍”,讨论的都是《参同契》这样的学术大问题。

这就是蔡元定,诚如朱熹朱夫子赋诗所赞:

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年华共转徙,眼界得清新。试问西山雨,何如湘水春?悠然一长啸,绝妙两无伦!

这就是古人。

这就是深知易理并实践易理的古人!

这就好比蔡元定先生《发微论》看似讨论风水,实则研讨人生的精微至理,这也是吾国古典作家的一大特色:

所谓无过无不及或过犹不及,并非骑墙派抹稀泥,而是要让你懂得无论如何,即使人生的最低潮,也要保持一份不偏不倚的淡定,无论你是要把这种道理运用到人生中,还是风水里。

这个《发微论》可谓理学家兼风水大师蔡元定的经典力作,该书十六篇,来个官腔就是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说明了风水的重要原理,以此强调事物的两重性、对立性、以刚柔、动静、聚散、向背、雌雄、强弱、顺逆、生死、微著、分合、浅深等相对的哲学范畴说明山形山势。

因为此,有人赞誉道:

在市面上以及包括整个中国古代的风水著作中,本书所表现出的辩证思想是最为丰富的。蔡元定的风水思想既能水火既济辩证互通,也能善于从大处着眼而首先注意选地踏勘时,注意动静结合——动静者,言乎其变通也。

其次,要看聚散——聚散者,言乎其大势也!然后,跟着是注意向背;注意雌雄——雌雄者,言乎其配合也。夫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水属阴,山属阳,故山水相对有雌雄;阳龙取阴穴,阴龙取阳穴。雌雄相喜,天地变通,此自然之理。如此之“注意”,还有“强弱”——夫天下之理中而已矣。太刚则折,故须济之以柔;太柔而弱,故须济之以刚.......还有的,就是注意“顺逆”;注意“生死”;注意“分合”;注意“浮沉”;

我个人以为,蔡元定的这些风水理论,在大处原理处根本处终极处,都值得我们这些后来的风水工作者或发烧友予以参考,很有价值,比如他的注意顺逆,即:

立穴之法,要顺中取逆,逆中取顺。

这些道理,真实不虚,所谓易学之道,不外乎时空之外,还讲究一个五行均衡,这些,恰恰就是后世所有思想工作者最宝贵的:

不仅蔡元定先生具体的法好,所谓“术”;而且他的大道也非常具有一命二运三风水的前瞻性:

谚云:阴地好,不如心地好。此善言感应之理也。是故求德者必以积德为本。若其果德厚,天必以吉地应之。

这就是四积阴德五读书的意思了,你找的风水在好,也要你的心地良善,才能福人居福地,也就是刘禹锡《陋室铭》所谓孔夫子的话: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于是关于蔡元定最后的最后,朱熹这位朱夫子隆重赞曰:

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复可得而见矣。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