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旁的田心村,村里有一些大石槽,石板,石臼等,做什么用的

最后更新 :2023.11.04 00:45

 

很多朋友都知道状元桥,都知道状元桥的风光旖旎,但距离状元桥一公里的田心村,了解不了解呢?

发号台

状元桥

今天子衿给朋友聊聊田心村。田心村大概建于明朝年间,最早在这里落户定居的是骆姓、周姓的二户人家。几年后,又有朱、许、关、徐、郑五个姓氏的人家搬迁到这里定居。最后搬迁到村里定居的是桂林靖江王的一个支系,靖江王的第十代后裔从桂林朱紫巷举家搬迁至田心村。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好奇,靖江王后裔在桂林生活得好好的,为何要从桂林搬迁到这交通不变的小山村里。子衿也有此疑问,于是,特地去图书馆查资料,还多次到村子里去跟村里老人们聊天。得到的信息大概是:田心村的村前有座山称为笔架山、而村里又建在一片连绵的山脚边,整个村子就像背靠一大的椅子,村子的周边全是稻田包围,所以,田心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而靖江王后裔朱亨衍的祖父辈请风水师去田心村查看一番后,在风水师极力推荐下,就举家从桂林朱紫巷搬迁到田心村定居下来。田心村也因为王族后裔的到来,从而开启了全村的学习之风,踏上了辉煌之路。

发号台

村前笔架山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田心村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住户近二百户,人口近千人。更重要的是村子里人才辈出。根据临桂县志记载,从清康熙到光绪这200多年里,田心村人走出九位进士、十九位举人;九位进士中有五位翰林,故而,当时当地民间口头弹:“横山府,池头县;田心村,翰林院;一门九进士,父子三翰林”,来夸赞出人才之地。

发号台

朱亨衍题刻的承薰门

整个村子外围以前有两米多的围墙围起来的,后来历经战乱,围墙也消失在乱世中,现难觅踪迹,唯一能看到的只有东西南北四个石拱门(东迎旭门、南承熏门、西阜安门、北天恒门)。

朱家搬迁到村里后,朱家后裔朱若东就出钱修了一条从田心村翻过山坳到桂林的石板路。后来,朱若东又让即将成为女婿的陈兰森,修建了另一条从横山村到田心村长约十公里的石板路,这条路后来被称为状元路。这两条石板路如今都还在。

发号台

状元桥风光

现在,村里的古建筑还剩二十来栋。这些古建筑都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比如,举人许恂修建的老宅,推开大门,可看到客厅、天井和边上的内堂,走进堂屋,犹如走进了时空穿越,看着眼前的物件,仿佛已穿越到200年前,屋里人在我眼前来回穿梭,忙忙碌碌,既有女主人织布的身影,亦有孩童稚气的读书声,更有举人挥毫作文章的帅气。老宅内厅用青砖铺地,梁柱和墙壁板都用红漆漆过,200多年来仍清晰可辨,可见当时建房工匠们精湛的手艺。

距许恂老宅不远处,还有两处老宅,是徐家的宅子。徐家有兄弟俩,哥哥叫徐敦云,弟弟叫徐步云,兄弟俩考中举人后都不想当官,这兄弟俩很奇葩,他们觉得当官不如当抢手赚钱,这兄弟俩居然专门替考,如果考中进士,就能得到很大一笔酬金,这笔酬金能让一家人快活的吃三年。刚好京城是三年一考,兄弟俩就这样代考了十来年。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代考的次数多了,主考官也记住他们的字迹了,这兄弟俩运气实在是好,偏偏遇到赏识他们的考官。考官要求他俩当面写文章,最后,这兄弟俩又同时中进士,于是,兄弟俩就被封为知县,要求立即去上任,不许再给别人当枪手。我想,如果是今天,这兄弟们应该不会是去当知县吧?

田心村另一重要的人物是靖江王第十四代和十五代后裔,朱亨衍和儿子朱若东。朱亨衍是清康熙年间的举人,曾担任过知县。年老后辞官后归隐田心村,朱亨衍回到村里后在建屋起房,挖池种竹、躬耕田园、育儿读书、著书养身,过起了闲适而又惬意的田园生活。朱亨衍培养了儿子朱若东、村里其他子弟也受益匪浅。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朱亨衍的儿子朱若东名声比朱亨衍更大一些,朱若东不仅考中进士,进翰林,还到各地做官。朱若东回乡探亲时,不仅加固家里老宅,还出钱修建田心村通往桂林的石板路。在父亲朱亨衍所题的“承熏门”前,将一汪池塘改成鲤鱼形状,寓为“鲤鱼跳龙门”,希望田心村能走出更多的人才。后来,朱若东的两个儿子朱依鲁和朱依炅也双双考取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称为“父子三翰林”的佳话。只是,随着朱若东的两儿子入翰林,女儿出嫁,朱若东一家就离开了田心村。朱家的老宅也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早已坍塌,唯有古道、石桥、寨门依旧默默的向后人提供历史的见证。

发号台

清朝村里制作草纸工具

村里一些房前屋后及空旷的平地上,有巨大的石槽、石板、石臼、石井和高约3米的三合土灶。“这些都是做什么的呢?原来,田心村以前还是造纸大户呢。清朝时期,田心村的造纸就很有名了。那时,四塘各村都有自己的领地和特色产品,比如,王家胆村产销竹篮和箩筐,面村产销草扇,田心村产销草纸等等。田心村为打造本地品牌,立有规范纸业生产的公约:“一、禁偷纸料,以固产业,如有偷取者即同盗窃,罚银一两五钱;二、禁裁减纸样,以除欺伪,如有改小纸篾及短小张片者,罚银三钱”。所以,在长达数百年里,田心村的草纸遍及桂林大街小巷,杂货铺、盐铺、中草药铺等,可以说,凡需包装的商品,首先选用田心草纸。此外,田心草纸还大量用于烟花爆竹生产。当时圩场较大也比较有名的太平圩,就有田心草纸一条街。那么,田心村的草纸是怎么生产?原材料是什么呢?原来,田心村的草纸原料既不是竹子,也不是木材,而是来自当地农田里的稻草,村子里的这些石槽、石板、石臼、石井和三合土灶等,都是用来加工草纸的工具。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现在的田心村虽然稻田还在,但传统的造纸业早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的进士村,也成为过去。如今的田心村既是宁静的,亦是热闹的。宁静是因为全村只有160多户600来口人,村里大都是老人和孩童,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热闹是因为村外的状元桥,是网红打卡地,每天都迎来送往不同的旅游人。村里的中老年人,不时牵着耕牛到状元桥上做做模特,换些生活费。还有一些人家,在村口开了农家乐饭庄。随着太阳的缓缓落下,喧嚣的田心村也渐渐安静下来,此时,零星的狗吠与鸡鸣更加深了这静怡的田园风光。

这样的小村子,您喜欢吗?

发号台

田心村一角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