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风情一大怪,古宅大门朝北开,这是怎么回事?

最后更新 :2023.10.29 01:26

 

中国传统建筑,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坐向,大门朝南开。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

一方面,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房子采用坐北朝南,隆冬时节能够最大限度地采纳光线,提高室内温度;盛夏季节可避开下午最热时的直射阳光,让室内保持有一定的凉意。

另一方面,中国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房子采用坐北朝南,在夏天能够接受柔软凉爽的东南风,冬季又能够避开凌冽寒冷的西北寒风。

发号台

然而,如果我们如果去安徽旅行的话,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安徽的许多老宅子,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南朝北,因而大门向北方开着。这就是“安徽风情一大怪,古宅大门朝北开。”

这是怎么回事呢?与安徽商人有很大的关系。

安徽商人即徽商,是中国三大商派之一(另外两家是潮州商人,山西商人)。安徽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比较贫穷,年轻人除了仕途之外唯一的出路就是经商。从宋朝开始,安徽商人就开始活跃起来。从明朝后期到清朝时期,这300年间,安徽商人进入发展的鼎盛阶段。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资本大小,安徽商人都居全国各商人派别的首位。

发号台

1762年3月,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时,14名安徽商人给他捐纳银两。虽然具体数量不太清楚,但乾隆皇帝“龙颜大悦”,给他们都颁赐了官爵,足见数额一定很可观。

乾隆皇帝还不无感慨地说:“富哉商乎,朕不及也。”什么意思呢?乾隆皇帝觉得这些安徽商人太有钱了,自己都比不上他们。

发号台

在清朝晚期,安徽商人里走出了著名的胡雪岩。胡雪岩结识了左宗棠后,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政商合作。

左宗棠率部南征北战,胡雪岩都是他的经济支柱。有了这根经济支柱,左宗棠打起仗来就更有底气。特别是左宗棠西征一役,在筹措粮饷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胡雪岩义无反顾地为西征军的军费东奔西走,以江苏、浙江、广东的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4次向外国银行借款1875万两银子,解决了左宗棠的大难题。

西征军胜利班师后,左宗棠亲自奏报朝廷,为胡雪岩请功。胡雪岩被朝廷授予布政使衔(从二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

发号台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安徽商人在外面做生意发了财之后,纷纷回到家乡修建高楼广厦。他们在修建房子的时候,很有讲究,必须是坐南朝北,大门对着北方。这种坐向,与坐北朝南恰好相反。

原来,按照五行的观点,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商人外出做生意,一出门就遇到“克星”,岂不是大大的不吉利?如果坐北朝南,大门对着北方,北方属水,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发号台

其实,安徽商人修建房屋时的讲究,是一种古代流传下来的说法。

根据《论衡·诘术篇》记载,早在汉朝时期,人们修建房屋,就依据一句话:“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 徵是征的繁体字,代表着当兵。当兵自家的大门为什么不能朝着北方呢?这是因为,徵属火,北方属水,水能克火。当兵人家将大门朝着北方,又不吉利。

发号台

受安徽商人的影响,安徽形成了坐南朝北的建筑朝向风格。如今,安徽还保留着上万座古建筑,它们都是坐南朝北。

【参考资料:《院落布局的中国古建筑》等】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