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物语|拜谒黄帝陵

最后更新 :2023.10.28 07:27

 

□沈志权

在咸阳机场下飞机后,我们驱车去西安。到达西安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于是我们在朱雀门外的一家宾馆睡了一会儿,第二天一早即去拜谒黄帝陵。尽管还有些睡眼惺忪,但想到马上就要拜谒自己的初祖,大家仍然抑制不住激动。

黄帝为五帝之首,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享年111岁。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张守节《史记正义》:黄帝“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均非同凡响。他三十七岁登天子位,一生足迹遍及神州,大小征战五十三次,阪泉之野降服炎帝部落,涿鹿之野擒杀九黎族主蚩尤,最后实现中原大一统。黄帝还有诸多发明,如服牛乘马、刳木为舟、制衣作裳、营建宫室、造指南车、发明天干地支组成六十甲子以推历法、令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创制律吕等。据传还著有兵书之祖《阴符经》、与岐伯讨论病理而成医学宝典《黄帝内经》等。中华文明由轩辕氏肇始,后世尊称其为“元祖”“华祖”“人文初祖”。

发号台

黄帝陵朝霞风光。CFP提供。

黄帝陵由轩辕庙与黄帝陵园两部分组成,前者在东,为历代拜祭黄帝的公祭场所;后者在西,是位于桥山的黄帝衣冠冢之地。

我们先行拜谒轩辕庙。轩辕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渐次抬升,气势恢宏,前区面积近万平米的广场选用5000块秦岭大型河卵石甃地,象征中华民族的5000年文明史。跨过轩辕桥,登上三重九十五级台阶,一种对九五之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轩辕庙门前立一方形砖砌照壁,上有孙中山题照:“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游人至此,驻足浏览,心中会不由升腾起一股对中华文明的自信与自豪感。

进入轩辕庙,迎面左侧耸立一棵高20米,胸径11米的古柏,树干苍拔,虬枝横斜,冠盖蔽空,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至今已有5000余年的树龄。与之相邻的一株古柏,据说是汉武帝西征匈奴返回长安途中特意来到黄帝陵祭祖时,把战甲挂在此株古柏上,故名挂甲柏。据统计,轩辕庙和黄帝陵园有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达3万余棵。绕过古柏,来到轩辕大殿,只见门额大匾上书有“人文初祖”四字,是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手迹。殿宇正中供奉着站立式轩辕黄帝浮雕石像,头戴天子冠冕,身着褒衣博带,神情坚毅专注,形象伟岸敦厚,凸显出轩辕黄帝顶天立地、纵览古今的恢宏气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初祖顶礼膜拜。

发号台

挂甲柏。CFP提供。

轩辕庙出来,行经一侧的碑林,是历代帝王祭拜黄帝的祝文,细数有57道,加上新增的香港、澳门回归碑,共计59道,等到台湾回归后,再立一碑,就正好凑足一个甲子。到那时,华夏一统,九州同庆,告慰黄帝,初祖当含笑天庭。这是一种巧合,还是黄帝始创六十甲子之时就料定会有这么一天?

走出轩辕庙,再去拜谒黄帝陵。步入陵园,道路两旁古柏苍苍,遮天蔽日,把整个黄帝陵园映衬得肃穆而庄严。来到文武官员下马石处,我们整衣束带,挥袖弹尘,极其虔诚地来到初祖陵寝前,结队逆时针缓缓绕陵墓一周,冀望时光倒流,缅怀初祖。黄帝陵高3.6米,周长48米,为黄帝的衣冠冢,碑铭为郭沫若手书。司马迁《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然传说中黄帝是在桥山驭龙升天,陵墓旁至今尚留有驭龙阁。我们一行20余人请来三柱如椽高香,恭敬地在黄帝陵寝前列队行九跪三叩之礼,举行祭拜仪式。

礼毕,我们拾级登上陵墓前方的汉武仙台。汉武仙台,为汉武帝统兵十八万北巡朔方后,勒兵还祭黄帝陵时所筑,高达13.3米。到达台上,凭栏远眺,大地苍茫,桥山巍峨,沮水前绕,龙气氤氲。

正欲发思古之幽情,忽有一瘦条个儿神秘汉子闪到跟前,一边向我们兜售书籍,一边向我们介绍黄帝陵龙脉风水。据他踏勘,桥山远接昆仑山脉,整座山呈六曲盘龙之势,黄帝陵正处在龙口之中,而汉武仙台犹如卷曲向上的龙舌,使黄帝陵有如珍珠牢牢含在龙口之中。且桥山背枕太平山、盘龙岗,面临沮水河,左青龙位有凤凰山,右白虎位有玉仙龟山,左卫右护,四周更有众山朝拱,实乃华夏神奇形胜之地。而黄帝陵坐向,背朝西北,面朝东南,正与昆仑山龙脉走势相吻合,也与“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中国地理基本形态相契合。正因为黄帝陵有神奇龙脉护佑,才保我华夏民族五千年来历尽风雨坎坷而永葆一统,龙的传人一脉绵延亘古不变。

神秘汉子大名高俊元,有时间本还想与他再聊聊风水堪舆术,但导游已在下面催得急。高先生兜售的是他自己写的书,内容是关于黄帝陵地貌新考,文字较粗糙,印刷也不精美,若在平时,本人决不会买的。但此时此地此景,我还是买了两本,算是为他捧捧场吧。

走下仙台,回归凡间。

作者简介:沈志权,教授,发表出版散文、小说、文论、专著200余万字,现居杭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