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俊与珠海香山山场(山径段德凤)

最后更新 :2023.10.27 01:31

 

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鲍俊与珠海香山山場

段德凤

退居二线不久,我就从湖南来到了孩子工作之地,居住在广东珠海市香洲区山场小区。生活在此好几年了,每当看到一笔“鹅”或“石溪”二字,便想起了岭南香山文人鲍俊先生。

鲍俊是晚清时期岭南著名书画家、文人,也是一位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香山名人中的先驱者。他自称石溪生,字宗垣,号逸卿,原香山县下恭都山场乡(今珠海市香洲区山场)人士。鲍老先生出身在书香世家,1822年25岁的他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二甲第二名,授翰林院吉士,后调任刑部山西主事,候选员外郎即用郎中,成为香山晚清在京城大展才华、当清官、颇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

发号台

然而,官场中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屡见不鲜。晚清的官更是不好做。在京城从政近十年的鲍俊,不知是官场失意、仕途不畅,还是遁世消极、傲骨清流、清史留名,1831年34岁便辞官返回广东,居广州芳草街自建的榕塘吟馆。岭南大才子归粤,自然高朋满座。于是,他与多才多艺的好友招子庸、张维屏等文人骚客整日自娱,詩酒书画,时常与之结队游遍名川大山胜水。

俗话说:月是故乡明。广州岁月虽好,但畅想自由、怀念桑梓的鲍俊素有香山情怀、山场情结,不久回到了山场旧居生活,与好友墨客们一道开创起他们的香山文化源。

据山场的老人们说:現在的山场小区原来都是农田,山场原居民的住宅在银桦路南和兴业路、梅华路两侧及迎宾路一带;吴、黄、鲍是原山场三大姓氏,三姓都有自家的大祠堂,黄姓的祠堂最大,在现在的香山学校位置,新庙在现珠海报社那方向,鲍俊旧居就在现在的山场北帝城隍庙西北200米处。鲍俊荣归山场故里隐居后,曾讲学于凤山学院和丰湖书院。

他的归来,山场文风再度兴起,文人墨客们慕名前来拜访,岭南文人张维屏、黎简等朋友除了与鲍俊有笔墨来往外,还时常来鲍家做客,他们谈书论画咏诗。于是,鲍俊与先生们看上了鲍家屋后石牛山半坑石溪一带。

石溪与王羲之笔下的兰亭有非常相似之处,这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他与友人们“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里他们还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怪不得鲍先生与诗友们这么钟情于这方山水。于是乎,诞生了石溪“亦蘭亭”,在亦兰亭的上首创办了“识字社”。

发号台

鲍俊从小酷爱书法,非常仰慕东晋书圣王羲之,更恋书圣的”天下第一行书”。归故后,更是每日在书房临池练书,临摹王羲之、李邕帖,为祠堂等题对书匾,小楷,大小行草和擘窠大字成其擅长。现石溪公园摩崖群等地镌刻的“石溪”、“鹅”、“莲岛“等就是其佳作。“石溪”二字刚劲有力,韵味十足。尤其是他一笔而成的“鹅”字,受到王羲之一笔“鹅”字影响,似雄鹅劲挺,遒媚劲健,既流畅丰美,又虎虎生威,似乎蕴藏着一股力量,雄风尽具,与我在天台国清寺三圣殿见过左补右真王羲之“鹅”字,各有千秋,真是令人心悦诚服。

发号台
发号台

鲍俊的水墨画造诣也很深。尤擅长于画松、梅、兰、竹、菊,用笔清爽,气韵疏秀,神韵高古,为难得的水墨淡彩画派。得亦兰亭后,他的水墨淡彩画,更是清雅脱俗,颇具风韵。据说,他常在石溪吕祖庙一带,朝晚观其庙旁一株参天老松,细心观摩与沉思,从中得以不少启发,创作出了匠心独特、巧夺天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倒吊松》画,他的名作《春之竹》、《落雨竹》等水墨画作品也出自家后石溪。

除了以山水花木为题材,诗词书画自娱做学术外,鲍俊勇谋兼备,爱憎分明。在故里,他面对澳门79任总督阿玛喇殖民者在中国土地上非法侵夺中国主权、驱逐中国官员、拆除中国海关、强征税款、欺压中国船民和澳门中国商店等暴行,义愤填膺,勇赴时任两广总督徐广缙处,陈述声讨阿玛喇强权欺压等罪行,受徐示意后,返乡策动龙田农民沈亚米、郭金堂等7人,于道光二十九年七月初五日在关闸刺杀了作恶多端的阿玛喇。

发号台

1851年,咸丰帝登基,闻知鲍俊其才华横溢,便下诏令其入京补官。哪料鲍俊在奉诏入京赴任授官途中,突患痈疾,于是折返故里,不久病逝于广州。后与妻骸骨同迁葬于山场石溪半坑蛇地坟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珠海市利用这一文化渗透、沉淀和历史传承等,对山场石溪进行了多次开发挖掘,重修了石溪公园,除保存遗迹外,园内建亭阁、筑莲池,大理石铺设登山游道,复八景等。园外这方珠海龙脉正骨风水宝地,更是高楼林立,园林豪宅,公园星罗棋布,各类财经型、文化型、行政机关型、公益型等单位和人才纷纷涌居山场。这里的学校,学位成了珠海一流学校与特俏学位;房产商长时囤地期房,炒成神盘,盆满钵满;十多家银行进驻营业;美食文化街、广场商场、房产中介、各种店铺,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如今,山场成了珠海市的主城天际,一座城的风骨。

发号台

斯人已去,但他的诗词书画等流芳百世。虽然他在乡间题墨的亭阁、楼台、园林、祠庙现存不多,但还有大多原作仍流存于港、澳、穗、沪,石溪中摩崖石刻等还在,他的《鲍逸卿草法》、《罗浮游草》,《榕塘吟馆詩抄》,《倚霞阁词抄》等仍在,他那份厚重的家国情结与文化历史,仍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一代文人鲍俊,用他特别的人生,演绎了一段香山历史千古情。( 2020年5月4日于广东珠海山场)

(配图由作者提供)

长街听风-水墨兰亭(李志辉)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推荐阅读:段德凤作品

点击“链接”-「链接」

作者简介:段德凤,男,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在城步县党政机关工作过几十年。原市青年书协理事、市书协会员、县书协理事,市县人大代表。经常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