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太极图的原理和使用范围

最后更新 :2023.10.25

 

《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本是易学概念,也可由图形直接揭示其原理,这就是“太极图”,又称作“伏羲太极图”(这类的图形都是立体动图,用平面只是直观,好理解)。

发号台

系辞的这句话,首先提示了易学的使用范围,在易学的篇章中,我们说过:易学的使用范围是太阳系内。这个范围的界定很重要,只有在这个范围下,才能理解众多的概念产生根源,就不会像当代无知群体一样肆意夸大某个概念的使用场景。

不仅在文化领域,在很多学术领域都存在两种派别:全面否定派和夸大胡说派。比如在华夏历史领域,就有信口雌黄,否定国外历史发展,肆意夸大华夏历史的一派;还有引导西化,试图从华夏文化根基中论证来自国外的全盘西化派。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任何领域都有这两种人,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这是为什么儒家要提倡“中庸中和”之道。

易学也是如此,易学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有胡说八道乱吹乱附会的人,也有想全面否定的人,比如网络上部分易学小丑,就有说“八卦是错的、太极是错的”;而对于易占的态度也是如此,有觉得完全是心理学游戏的,也有恨不得夸张到能飞天遁地,无所不能,装神弄鬼的……

比如:很多人说河图是依据银河系而制定,那么河图到底怎么对于银河系?是星象还是数字规律?星象的话可以用软件作出图示来看看,数字规律的话以可以用天体的运动周期来推导看看。但是你在网络上看到这些论述,大多数是空口一说,基本不会有其它的动作,亦或是归入神秘,就像把中医里“经络体系”归入内视一样简单,轻松,不用动脑。特别是网络上这些整天“神神叨叨”的,一会儿《山海经》,一会儿《道德经》,一会谈“道”,一会谈“佛”,普通人可能认为“神秘莫测”,实际上“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意义,自身连易学的循环,轮回都未摆脱,却敢口口不离“修行”?引导普通人的思维进入误区,好像整天神秘兮兮,谈玄论道,故作玄虚的就是“修道”了。

易学的最基本单位或者说概念是“阴阳”,《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即天体的运动周期所产生的规律,并作用于地球和人类。简单的例如春生秋收冬伏藏,复杂一点的如日地月位置叠加造成潮汐,太阳黑子,或者地球磁场异常等影响,那么反过来就会作用于地球上万物。

而阴阳的使用范围为太阳系,因为太阳系内只有“太阳”为发光恒星,所以阴阳概念适用于太阳系内,出了太阳系外,比如银河系,便不适用。比如依据科学统计和绘制的银河系图形:

发号台

我们与上面的“太极图”进行对比,你就不能将“阴阳”的黑白点绘制在银河系的图形上,会不匹配。而“太极图”所示,是一个过渡状态,即脱离太阳系的循环,易学的循环轮回,过渡到银河系的一个中间环节。

太极图揭示的道理,是阴阳圆融,阴阳合和。两鱼眼阴阳兼具,达到了这个阶段,才能真正脱离易学的束缚,脱离易学的范围。而要达到这个地步,不是靠什么苦思冥想,面壁悟道等,或者说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然后反应到行为,归于人的心性。

所谓“先天”和“后天”的本质,即:理想状态下的地球运动形式,与实际情况下地球的运动形式的差别。取决于结构,归于运动,参考对象是地球,作用于“人”。何谓“结构”?地球并非规则圆球体。实际上由下及上,银河系也并非规则“扁平大圆盘”。

所以,道家先祖注意到了这一点,并通过各类复杂的实证过程,最后得出结论,要“后天返先天”,当代人口中所谓的“逆天”。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各类术数基本都是用先天八卦数,后天八卦位,以此创建易占的起盘模型。而将“后天八卦”进行换位,则可以推导出“太极图”。在科学上,这个图叫作“莫比乌斯环”,永不停歇的太极。

发号台

倒8,扭曲空间,而时间与空间一体,易学中的大多数符号都是表“时间和空间”,当代不理解这一点的人就会割裂时间和空间,实际上人类的时间体系,就是创建在“日地月”的运动形式,位置变换基础之上。科学家将时间的源头归于“宇宙大爆zha”,是在假想宇宙中的运动起始“第一因”。

阴阳的使用范围在太阳系,那么易学其下很多的其它符号便必须加入“地球”的因素,也就是必须以地球为参考对象,才能得出这些符号。比如“五行”,“八卦”。而假如不生活在地球上,在其它星球,这样的符号便失去应用场景,便需要重新制定规则。理解这一点,就能分辨出那些说“火星上用五行”、“太阳系外用风水”等等这类言论,全是不懂“易学”的说词。

太极图是谁作的不重要,不论是伏羲,还是伏羲时代某个人,或是陈抟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它确实能表达一些很重要的易学原理。

诗云:

太极图中一气旋,两仪四象五行全。

先天八卦浑沦具,万物何尝出此图?

这个诗句也提示了太极图的使用范围,而能超出易学范围的人极少,所以作者提问:万物何尝出此图?

外圈太极,中分黑白,表阴阳。黑中鱼眼,阴中有阳;白中鱼眼,阳中有阴。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圈外左侧,震一阳到乾三阳,起震而历离兑。圈外右侧,巽一阴到坤三阴,自巽而历坎艮。临四正四隅,阴阳纯杂,随方布位,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不假安排,浑然天成。

所以,不以平面思维去看这张“平面图”,又何尝不是表达的“空间结构”概念。

阴阳浑沦,万物不离太极,为先天易,邵子在此基础,扩展六十四卦,分方图和圆图,结合为先天方圆图。很少有人能理解邵子元会运世的框架体系,因为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易学的“象数”框架。

先天只能为体,作用于“人”,则必须以后天为“用”。先天包含“后天之理”,因此有“后天八卦”,有“洛书”。而“后天”可返“先天”之性,《易经》有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道家有“性”“命”论,皆源于此。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