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分封诸侯爵位封地这么多讲究,周朝持续了800年江山

最后更新 :2023.10.25 02:42

 

发号台

晋楚相争

王子带之乱

晋文公上台之后,还没把国内乱糟糟的事务处理完毕,就听说周王室那边又出大事了。

周王室平时没什么消息,一出事就是大新闻。这次又是两兄弟闹矛盾,又是叛军把周王赶下台,诸侯们又得去勤王了。

这次的剧情跟当年的王子颓之乱差不多,不过主角从周惠王换成了他的儿子周襄王。闹事的是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也称叔带。

王子带从小就受父亲宠爱,当初周惠王本来想废掉太子,改立他为继承人的,被齐桓公他们给强行挡了回去。

齐桓公他们认为废长立幼造成的教训已经太深刻了,所以坚决要求保住王子郑的太子之位。

周惠王最终没能拗过这些诸侯们。公元前六五一年,王子郑在各路诸侯的鼎力支持下登上王位,这就是周襄王。

但襄王性格懦弱,根本镇不住弟弟叔带。而且当时周王室地位衰落,没有什么军事实力,这就给了叔带作乱的机会。

前面说过,当时周朝的情况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在周人的城邑之外有大量的戎狄杂居。

当周朝各国互相混战的时候,这些戎狄也在同步发展,他们一有机会就向周朝境内渗透,抢占土地。例如韩原之战晋国被秦国打败以后,狄人立即抢占了晋国北部的土地。

而他们最大的成功是消灭了卫国和邢国,并且占据了两国原有的土地,直逼中原核心部位。

所以周王朝无时无刻不在戎狄的威胁之下。

戎狄也有自己的谋略。他们常常利用各诸侯国内部的矛盾,支持其中一方去打击另一方,以此来削弱周朝各国的力量。例如齐桓公死后,狄人就支持齐桓公的四位公子去打齐孝公;卫国跟邢国相互攻伐,背后也是狄人在挑唆。

另一方面,周人对戎狄也是又拉又打的政策。周王室、晋王室都跟戎狄联姻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晋文公重耳的母亲就是白狄,各诸侯国内部的政治势力也纷纷利用戎狄来打击竞争对手。

公元前六四九年,襄王登基仅仅两年之后,周王畿四周的戎狄——总共是扬、拒、泉、皋、伊、洛几处——发起突然袭击,冲进洛邑,烧毁城门,大肆劫掠。周王室损失惨重。

随后秦穆公和晋惠公联手救援周王(当时晋惠公登基不久,还没有爆发韩原之战),在当年晚些时候赶走了戎人,洛邑重新平定。

但周襄王随后就发觉一切都是叔带在搞鬼,是他做内应把戎人招来的。所以叔带是既犯上又叛国。第二年,怒不可遏的襄王发兵攻打叔带。叔带被打败,只得逃到齐桓公那里去躲避。

那时候的桓公已经老糊涂了,居然收留了这个叛国贼,给了他喘息的机会。

一年后,桓公派仲孙湫去试探周襄王的口风,看他原谅叔带了没有。仲孙湫根本没问襄王,回来以后就欺骗桓公说:“襄王暴跳如雷,估计十年内都不会原谅叔带。”

桓公相信了他的话,只好一直把叔带留在齐国。

真的过了十年,到了公元前六三八年的时候,齐国已经是孝公的时代了,周王室那边才传来消息:襄王已经原谅了叔带,想召他回去。于是齐国就把叔带送回了周王那边。兄弟两人和好,尽弃前嫌。

周襄王本来是希望自己做个表率,以自己家庭的和睦换来诸侯们的拥戴,事实证明他大错特错了。

在外流亡了十年的叔带不仅没有改邪归正,反而变得更加恶劣,成了一个十足的恶棍。

叔带回到周朝不久,就跟襄王的王后隗氏勾搭上了,隗氏是狄人的女儿——叔带似乎特别能受狄人的欢迎。两人暗通款曲,把王宫变成了淫窝。

当然叔带这样做很有可能是深思熟虑的,他要挑拨狄人来对付襄王。

襄王不久以后就发现了奸夫淫妇的苟且之事,大发雷霆,废掉了隗后,又要拿叔带问罪。

这正是叔带想要的结果。他联合周王朝廷里的几个叛徒,又告诉狄人:“周王欺负你们家女儿了。”然后约上狄人一同杀进京师。

这时的周王室哪里挡得住狄人的进攻,瞬间被打得七零八落。襄王逃到坎欿(kǎn),叔带一伙继续追杀,在当年秋天再一次打败襄王,把周公忌父等一干大臣全部活捉。襄王只身逃到郑国的南氾(fán),关键时刻又是郑国救了周王。

这时叔带等人驻扎在温邑。襄王在郑国向天下诸侯求援。诸侯里面实力最强的是秦晋两国,秦穆公跟晋文公都是胸怀天下的霸主级人物,听说这事,马上展开救援。

秦穆公动作最快,率领军队直接开到了黄河边,但东边有晋国挡着,能不能过去得看晋国的态度。

当时晋文公刚登基不久,手下的狐偃、赵衰等人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次异常难得的机会,就对晋文公说:要称霸得先尊王。赶紧派人去把秦国拦住,我们抢在前面去援助周王,这是我们以后重大的政治资本。

晋文公于是让人到边境劝退了秦穆公。秦国远离中原,这是他们的地缘劣势,没办法。另一边,文公又派人贿赂东边的戎狄部落,请他们让开道路。文公亲自带兵,火速驰援周王室。

晋国兵分两路,一路去郑国接应周襄王,一路去温邑攻打叔带。他们很快就打败并且活捉了叔带,然后拥着襄王返回王畿。晋国兵锋势不可挡,一路扫除狄人,把狄人全部赶回了他们老家,并扶立襄王重新登上王位。王子带之乱自此被平定。

王子带之乱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实力,这次动乱跟之前的王子颓之乱都是周王朝衰落的标志性事件,后人因此评价说“颓带荏祸,实倾周祚”。

周襄王杀了叔带这个罪魁祸首,大力封赏晋国,把阳樊、温、攒茅、原四个城邑赐给晋文公。不过这些城邑其实多年以前就被狄人给占了,现在晋国才把狄人赶走,所以襄王只是送个顺水人情而已。

晋国南部的疆域因此又大幅扩大,地理优势更加巨大,彻底把秦国挡在了崤山以西。

晋文公抢到这次勤王之功,地位得到官方认可,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大提升,他顺便又压了秦国一下,从此开始逐步攀上霸主之位。

但晋国要称霸还差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压服楚国,保卫中原。

晋国虽然人才济济,楚成王的才能同样不能小看。这些年,楚国在他的治理下,东征西讨,基本没吃过败仗,现在楚国国土面积已经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要对付这样一个“巨无霸”,晋文公需要深思熟虑才行,一步都不能错。

到这个时候,诸侯们都知道晋楚两国必有一战。国际社会屏住呼吸静静等待,两大霸主正面碰撞的时刻即将来临……

齐桓公之后的中原大乱斗

公元前六四二年,宋、卫、曹、邾四国联军帮助齐国平定了叛乱,拥立齐孝公登基。经历了一年的动乱以后,齐国元气大伤,齐桓公建立的霸权至此终结。

中原地区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各种不安分的力量蠢蠢欲动,以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现在可以放开手干了。

当年冬天,邢国首先发难,联合狄人攻打卫国。

邢国和卫国前些年双双被狄人灭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才重新建立起国家。但不知什么原因,两国之间的仇恨却似乎超过了对狄人的仇恨。

卫国当政的卫文公是个励精图治的君王。他听说邢国来侵略的消息,在朝堂上声称要把君位让出去:“谁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我就拥护他当国君。”朝臣们在他的鼓励下同仇敌忾,发起全国总动员,打退了邢狄联军的进攻。

既然撕破脸,后面就收不住了。第二年,卫国攻打邢国,发誓报去年的仇。

但邢国跟齐国世代联姻,是极其亲密的国家,尤其在邢国被狄人打败并被迫迁到夷仪以后,实际上成了齐国的属国。所以这时候齐国坚定地支持邢国。卫国要打下邢国可不那么容易。

这时南边的滑国也加入乱局。滑国本来是郑国的属国,在公元前六四〇年突然倒向卫国。郑国当然不同意,立即打进滑国的国都,滑国投降。但郑国的军队刚撤回去,滑国就又一次归顺卫国。

那一年秋天,齐、邢、狄三方在邢国会盟,决定共同收拾卫国。随后狄人就入侵卫国。

打不过他们三个,卫国就去找郑国出气。公元前六三八年,卫、许、滕三国在宋襄公带领下,共同攻打郑国。这时郑国的后台老板是楚国,楚国发起报复,引发泓水之战,宋襄公大败。

郑国随后报复滑国,再一次打进滑国国都,眼看就要消灭滑国。

周襄王派人到郑国替滑国求情;郑国认为襄王拉偏架,直接扣压了周朝的大臣。襄王大怒,不顾朝臣的反对,引来狄人打进郑国。

但不久以后周王室后院起火,爆发了王子带之乱,狄人把襄王赶出洛邑,郑国反而又收留了襄王。

泓水之战刚过,齐国乘人之危也去攻打宋国,理由是说他们跟楚国的盟会不邀请自己参加。宋襄公连番受气,不久以后伤口感染而死。

另一边,卫国跟邢国还在互攻。卫国派出大夫礼至到邢国诈降,邢国相信了礼至,安排他在朝廷里任职。公元前六三五年,卫国大规模进攻邢国,在紧要关头,礼至突然发难,里应外合,消灭了邢国。

卫国跟邢国都是周朝姬姓诸侯国,卫国对自家亲戚大开杀戒,因此担上了消灭同宗的恶名。

东方那边也没闲着。这几年鲁国跟邾国一直在打来打去,最终,邾国在升陉大败鲁国。

而齐国跟鲁国的积怨也爆发。鲁国跟卫、莒结成三国同盟,对抗齐、邢联盟,最终导致齐国进攻鲁国。

公元前六三四年夏天,齐国大军压境。鲁僖公让大夫展喜带着大量的酒食连夜赶到齐鲁边境,假装说要犒劳齐军,然后用一篇漂亮的说辞说服齐孝公,让齐国自动退兵了。

但鲁国这是缓兵之计,随后他们就去向楚国求援。当年冬天,楚、鲁联军进攻齐国,占领了齐国的谷邑,把齐孝公的弟弟公子雍安置到那里,让著名的奸臣易牙在那边侍奉他,做出随时要扶立公子雍回齐国的姿态,以此威胁齐孝公。

当然,楚国也很忙,除了打齐国以外,他们也在打宋国。同一时期他们跟秦、晋两国也掐起来了,楚国的大将子玉追杀秦军没有追上,在班师的路上又顺便打了陈国,回到楚国以后马上又参与镇压夔国的叛乱,消灭了夔国。

到这时为止,中原所有主要的国家都加入了大混战,你一拳我一腿,报仇再报仇,一直不间断。到最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仗,这次在跟谁打、下次又跟谁打。因为今天的盟友明天可能就打起来了,今天打得乌烟瘴气的对手明天可能就握手言和。

公元前六三二年前后,天下大乱,一幕幕悲喜剧在神州大地上演着。人类的自私、贪婪、残忍、嗜杀和愚蠢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乱世。

这一切都让世人看到:一个没有霸主的中原会混乱成什么样子。

谁来收拾这个乱局呢?

四大国对决

中原诸侯们在连续十年的大混战中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楚国为首,有楚、郑、卫、曹、陈、蔡、许几个国家;另一派是齐、宋、邢,还有个墙头草鲁国。

最后,两个庞然大物秦国和晋国也加入战团,彻底终结了混乱局面。

泓水之战是楚国的重大胜利,从那以后,楚国势力深入中原。原来在齐桓公麾下的中原小国们纷纷倒向楚国,老霸主齐国被孤立,形成了楚国带一帮小弟对抗齐国的局面。

但这些小弟们很多都是被迫的,特别是宋国。宋襄公被楚国欺负到死,泓水之战以后被迫签了城下之盟。宋国人表面顺服,心里却特别恨楚国。

公元前六三三年,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继位三年之后,眼看着晋文公治下的晋国迅速强大,就果断撕毁跟楚国的盟约,倒向了晋国一边。

这事楚国当然要管,所以第二年楚成王就让手下的大将子玉去讨伐宋国,楚、陈、蔡、许、郑五国大军包围了宋国都城。

宋国果断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接到宋国的求援信以后有点为难。

当初晋文公流亡列国的时候,在卫国和曹国都受到冷落,在宋国却受到宋襄公的热情款待,因此跟卫、曹有仇,却欠宋国的恩情。

现在宋国来求救,晋文公不好说不答应,但他知道,一旦跟楚国杠上了,就是生死对决的大战,大意不得。

另一方面,晋国要称霸,楚国这道坎是必须要迈过去的,所以晋楚必有一战。

他跟手下的大臣们商议这件事。

先轸说:“这一仗既可以报宋国的恩情,又可以成就霸业,应该打。”

狐偃出主意:“曹、卫两国最近都被楚国收服了,我们可以去打他们两个,迫使楚国撤掉对宋国的包围。”

这个方案进可攻、退可守,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但楚国的军事力量实在太强,即使晋国也不敢单独碰他。当时天下有四个大国——齐、楚、秦、晋,要是再把齐、秦拉拢到自己这边来,三大国联手围殴楚国,胜算就大大增加了。

齐、秦两国是什么态度呢?

齐国正在楚国压迫下艰难支撑。

不久前楚国刚刚跟鲁国联手,侵占了齐国的谷邑,把公子雍安置在那里,楚国的军队在那边留守。

在别人的国家强行划一块飞地出来,扶一个反对派在那边,这一招非常霸道,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齐国慑于楚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竟然不敢反对,楚国撤兵以后他们也不敢去打公子雍。

现在楚国更进一步,围困宋国,剑指齐国,磨刀霍霍,准备双杀齐、宋。

所以齐国对于楚国是又恨又怕,拉拢齐国作盟友是肯定没问题的。

秦国那边最近也跟楚国闹翻了。

前年秦国曾跟晋国联手讨伐楚国手下的鄀国,那次出征可能是对楚国的试探性进攻,秦军为主,晋军为辅。

楚国起初没太在意,主力部队都没动,只派申公斗克(子仪)和息公屈御寇(子边)带着申息两地的军队去帮鄀人防守。(楚国之前消灭了申国和息国,在他们的故土上设置申县和息县,守卫这两个地方的官员就称为申公和息公。)

鄀国的首都是商密,申息二公所驻扎的楚国析邑离商密很近,他们在这里静待秦军到来。

哪知秦国这次是有备而来。他们经过析邑,先不打楚军,而是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让士兵扮作析邑的降卒;黄昏时分,用绳子绑着“降卒”,一排排押着从商密城外走过。当天夜里,他们包围了商密,一大群秦兵举着火把,在商密城外挖地埋血,把盟书放到上面,假装跟申息二公歃血为盟。

鄀人从城墙上看到这情形,朦朦胧胧的,以为是楚国跟秦国在盟誓,吓得魂飞天外,城里纷纷传言:“析邑已经被占领,楚人把我们出卖了。”于是鄀人不战而降,开门迎接秦军入城。

秦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商密,再反手去打析邑,瞬间攻克了析邑,活捉了申息二公,然后趁楚国大军赶来之前火速撤退。

等楚国的援军来的时候,秦军已经撤走,楚军扑了个空。

这以后,鄀国遗民迁移到了上鄀(商密被称为下鄀),彻底沦为楚国的附庸国。

这次突袭极其漂亮,秦国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消灭了鄀国,还俘虏了两员大将,给了楚国当头一棒,所以秦楚两国也走到了对抗的边缘。

在公元前六三三年,晋国准备救援宋国的时候,有齐秦两大国加持,国际形势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

晋国的诡计

当年年底,晋国先做战备工作,把军队编为上、中、下三军,任命郤 縠(hú)、狐偃、栾枝、先轸等人为将领。晋国大军出发,当年年底首先打下了太行山以东的土地。

宋国那边的围困还没解除。

第二年,宋国再派大臣到晋国告急,这却让晋国找到了一个机会。

晋国即将攻打曹、卫,接下来就要硬碰楚国,但怎么让齐、秦两国参战还是个问题——晋国直接找他们帮忙显然不太好,得先点一把火才行。君臣商议这事,先轸出了一个计谋:

让宋国使臣别来求晋国,而是带着重金去贿赂齐、秦两国,就说,求他们帮忙去跟楚国谈,要楚国放过宋国。

齐、秦去楚国说情的时候,晋国这边就去打曹、卫,打下的土地都送给宋国,以此来激怒楚国;楚国一怒,肯定不答应齐、秦的求情;齐、秦碰了钉子,就只好站在我们这边了。

于是晋文公就跟宋国使者说:“你们去求齐国和秦国帮忙吧,他们会帮你们谈的。楚国那边你们先顶住。”

宋国使者走后,情况果然像晋国预料的那样发展:楚国当场拒绝齐、秦的请求;齐秦两国颜面扫地,都公开表示支持晋国,从而形成了三大国围攻楚国的局势。

同时晋国军队已经开始攻打曹国。

晋、曹中间隔着卫国,晋国先向卫国借道,可能想再来个“假途灭虢”的计策。卫国没上当,不同意。晋国只好向南渡过黄河,绕了一圈去打曹国,同时也攻打卫国。

晋军很快获胜,打下了卫国的五鹿,然后在卫国的土地上跟齐国会盟(这说明可能齐国也出兵参与了讨伐曹卫),剑指卫国首都楚丘。

卫成公一看势头不好,立马向晋国投降;晋国当然不同意,因为他们的目标本来就不是卫国。成公又想向楚国求援,但是朝廷里的大臣们又不答应。成公左右为难,只好说:好吧,老子不干了,谁想当国君谁来当。然后他把军政大权交给他的弟弟叔武和大臣元咺(xuān),自己跑到襄牛躲起来了。

卫成公的做法后来引起了一桩国际诉讼,我们后面会讲到。

晋国把打下的卫国土地分给宋国,又把军队开去打曹国。

晋军包围曹国都城,但死伤惨重。曹国人把晋军的尸首挂在城楼上挑衅,搞得晋军的士气深受打击。晋文公很伤脑筋。

这时有人向文公建议说:“我们以牙还牙。曹国人祖先的墓地都在郊外,我们直接到他们坟墓上驻军!”

文公觉得这个做法可行,就指挥军队把军营迁到郊外的墓地上去。这招够狠,城里的曹国人马上怂了,乖乖地把晋军的尸体收好,用棺木装着送出城去。

送尸体的队伍来来往往,曹国城池的戒备放松,晋军趁这个机会偷袭,一举拿下了城池,曹国被灭。

当年三月初,晋军开进曹国首都,活捉了曹共公。晋文公当场数落他的各种罪行,说他昏庸残暴、任用奸臣等,然后命人把他押送回晋国,听候发落。

当初曹共公偷看晋文公洗澡,现在终于被报复了。

晋文公是恩怨分明的人,当年僖负羁拼命讨好他,所以他现在规定:军队不准骚扰僖负羁的家人。——当然,这说明曹国的其他贵族家庭都很惨,破财消灾都算轻的。

曹、卫两国的国土都被晋文公转手送给宋国。楚国火冒三丈,子玉派手下大将到晋国的军营跟他们谈判。楚国使者说:“你们把曹、卫的土地还给他们,我们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大家各退一步,好吧?”

晋文公已经把国际社会的情绪挑起来了,当然不会这样就收手,这时他又耍了一个手腕:

他把楚国使者扣留下来,隐瞒了楚国来谈判的事,然后找到曹、卫的人,跟他们说:“楚国保护不了你们,你们看,到现在他们都没来救你们,现在只要你们跟楚国断绝关系,我就撤军,恢复你们的国家。”

曹、卫没办法,只好向楚国发函断绝关系。楚国辛辛苦苦去救他们,却换来这个结果,三军将士听到这消息都炸裂了,群情激奋,无法遏止——楚国就这样硬被逼到了战争边缘。

传奇家族若敖氏(一)

这时候楚成王年纪已经大了,雄心不再。他在后方听说晋文公步步紧逼的消息,就派人对子玉说:“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受尽了苦难,对于民间疾苦有深刻了解,这样的人,老天都要助他,不能跟他作对。”

这是很中肯的评价,楚成王这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如果照他说的做,楚国不会吃亏。

但前线的子玉听不进去,而且就算他要听,下面的人也未必会答应。他让人对成王说:“我不敢说一定要立功,只求堵那些闲人的嘴。”他仍然坚持要跟晋国打仗,成王也拗不过他,只好给他增派援军,但派的军队数量不多。

为什么子玉有如此大的权力,甚至可以自行发起对外战争呢?这就涉及楚国一个掌握军政大权的家族——若敖氏。

西周末年、春秋初期,楚国有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国君:楚若敖。他是开山鼻祖似的人物,据说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带领楚人艰难地开创基业,所以后世的楚人对他非常敬仰。他的小儿子斗伯比就以他的谥号“若敖”为氏,就是若敖氏。

斗伯比在楚武王时期担任令尹——这是楚国最高的官职——跟随楚武王东征西讨,立下了很多功劳。

从那时候起,若敖氏家族就一直把持楚国国政,尤其是带兵打仗的任务,几乎完全由他们主导,他们家族的兴盛伴随着楚国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从楚武王到楚庄王的五任国君时期,楚国的十一个令尹,有八个出自若敖氏家族。

斗伯比有个儿子叫斗谷於菟(wū tú),也叫斗子文。他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这来源于他离奇的身世。

传说当初斗伯比跟自己舅舅的女儿私通,生下一个儿子。他的舅妈郧国夫人知道了这件事,怪自己的女儿辱没家门,就偷偷地把这个孩子扔到了云梦泽的荒地上。

后来郧国公在郊外打猎的时候,看到有老虎抱着一个婴儿在哺乳,见到人也不躲避。那婴儿长得非常壮实,郧国公觉得这孩子肯定不是普通人。他回去以后跟郧国夫人说起这件事,两人一合计,才知道这正是自己丢失的外孙,于是又把这个婴儿捡了回来。

郧国公一家只好接受了自己女儿未婚生子这件事,把女儿跟外孙一起送到楚国去,跟斗伯比团圆。

这个老虎喂养的婴儿就是斗谷於菟。在楚国的语言里面,“谷”是哺乳的意思,“於菟”是指老虎,斗谷於菟就是说老虎养大的斗家的孩子。

斗谷於菟(子文)长大以后也担任令尹的职位,辅佐楚成王。那时候成王也刚上台不久。君臣都有雄心壮志,准备干一番事业。

当时楚国刚刚经历了子元之乱,国库空虚,斗子文把自己家里的财产拿出来资助国家渡过难关,留下了“毁家纾难”这个成语。

史书上记载他为官清廉,刚正无私,他不为自己谋利益,以至于家里十分清贫。

他每天穿着粗布衣服上朝,天还没亮就到了,恭恭敬敬地站在朝堂上,天黑以后才回家吃饭。长年累月这样,不知疲倦。

他家里没有存下哪怕一天的粮食。楚成王听说他穷得快要吃不上饭了,每次上朝的时候就在朝堂上准备些干粮赏赐给他。到最后这种做法都成了一种风俗。

每到楚成王要给斗子文发俸禄的时候,他就躲开,等过了风头他再回来。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躲,他说:“作为从政者,最重要的是为老百姓谋福利。老百姓那么贫穷,我却独享富贵,这样的做法,离死不远了。所以我不是在逃避富贵,而是在逃避死亡呀。”

楚成王和斗子文,这对励精图治的君臣,就这样兢兢业业地经营着国家。在他们当政的这几十年,楚国四面出击,无往而不利,扩张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国。

斗子文凭借着极为高尚的人格以及彪炳史册的政绩,赢得了后人特别高的赞誉,成为楚国历史上偶像级的人物,连后来的孔子都对他赞不绝口。

后来他老了,准备退休,成王咨询他,谁可以接他的班,他推荐了自己的弟弟子玉。

子玉又名成得臣,是一员大将,从年轻的时候就屡立军功,那些年楚国的对外战争基本都是他在主持。得到推荐以后,子玉便继承了子文的令尹职位。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好子玉。当时另一个掌权的家族蔿(wěi)氏有个小孩叫蔿贾,年纪轻轻就很有眼光,他对人说:“子玉这人志大才疏,根本没法跟自己的哥哥比。别说让他担任令尹,就是让他带兵打仗,也最多只能让他带三百乘兵车。”

楚成王跟子玉也不对路,两人常有不同看法。子玉刚愎自用,总不把成王的话当一回事。现在面对晋国的挑衅的时候,两人的态度就刚好相反。

但这些矛盾反而进一步激起了子玉的反弹。所以他对楚成王说:“我这次就是要堵那些乱说话的人的嘴。”

不过当时谁也不知道哪一方才是对的,楚成王只好派了少量兵力援助子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若敖氏的兵士。

三军开赴前线,准备对垒晋军。

退避三舍

公元前六三二年四月,狂怒状态的子玉撤掉对宋国的包围,带领楚、郑、许、陈、蔡组成五国联军,直接杀奔卫国。同时,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在那边严阵以待。大战一触即发。

这场战争之前,晋国的外交战、心理战都已经取得了想要的效果,又经过了充分的战争准备;而楚国内部意见严重不统一,君臣之间相互掣肘。可以说,开战前楚国就已经输了一阵。

晋文公听到楚军来的消息,马上下令“退兵”,命令全军大幅后撤,连续后退“三舍”,也就是九十里。属下很不理解,问:“大王这是以君避臣,严重降低自己的身份,而且我们又不是打不过楚国,为什么要退呢?”

狐偃向他们解释:“大王以前受过楚王的恩惠,约好的要以‘退避三舍’来报答。”

晋文公说到做到,不失信于天下,这是他仁德的地方,在后世传为美谈。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晋文公诱敌深入的计策,故意示弱,麻痹对手,同时也挑对自己有利的地形来作战。

四国联军一直退到城濮才安下营寨,楚国的联军也追到了这里,两军对峙。

晋国的将领们都信心满满,私下对晋文公说:“不要怕,这场仗打赢了我们就能得天下人心,即使输了,晋国凭借‘表里山河’的地理优势,也可以稳稳地防守。”

子玉派人向晋文公请战,言辞非常傲慢。晋文公却用很谦卑的话回应他,答应第二天早上交战,还一直念念不忘地说感谢楚成王的恩惠。

子玉听到下人的回报以后大肆叫嚣:“今后再也没有晋国了!”

实际上,晋国表面上一直表现得异常隐忍和谦逊。这是他们的既定策略,他们用这种方式让楚国军士更加的狂妄,而自己却始终保持冷静。

而子玉那边,压力也特别大:国内的人都不信任他,他急需一场重大胜利来证明自己。这场战争,他比晋文公更输不起。

第二天,双方摆好阵势。楚国这边,中间是子玉自己的军队,左军是申、息联军,右军是陈、蔡联军,战车总共一千两百乘。

楚国的左右两军都是仆从国的杂牌军,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比较弱,而且相互之间配合也不默契,因此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拖累楚国的正规部队——这其实是春秋时战争中各国常犯的一种错。

反观晋国那边,虽然有齐、秦、宋的军队辅助,但在排兵布阵的时候依然是以晋国自己的军队为主,晋国的上、中、下三军分别对阵敌人的三军。因此虽然晋国这边军队总兵力只有一千乘,却避免了被杂牌军拖累的可能。

对面的陈、蔡两支军队一向是打酱油的,所以晋军就以他们为突破口。

胥臣带领晋国下军对阵陈、蔡联军,他们给战马披上虎皮,猛烈冲向敌军。陈、蔡联军的战马看到一大群猛虎冲过来,全部受惊站立,阵势顿时乱作一团;陈、蔡的士兵四处逃窜——楚国右军大溃败。

晋国上军那边,狐毛立起“将”“佐”两面旗帜,让人扛着两旗后退;栾枝用战车拖着树枝狂奔,尘土蔽天,造成晋军败退的迹象。子玉以为晋国上军在后撤,就让楚国左军去追击,致使左军侧翼暴露。先轸、郤溱(zhēn)带领晋国中军,狐毛、狐偃带领上军,两路夹击,杀得楚国左军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楚国的左右两军都败了,子玉怕被包围,只好让中军撤回,勉强保住了这支军队。

楚军退走;晋军攻占了楚军的营地,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三天后班师回国。

这场战争打了不过半天时间,双方的消耗可能都不大,楚国也没受到多大伤害,但对国际形势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楚国北进的步伐被阻挡,从此暂停了对中原各国的侵袭,原来的从属国纷纷投靠晋国一方;晋文公凭借这场战役赢得了中原各国的认可,登上霸主之位。随后晋文公还带着楚国的战俘去向周王邀功,获得周王的褒奖,重新扛起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大旗。

城濮之战是典型的春秋式的战争,点到即止,不以杀伤敌方的人员为目的,输的一方自觉退出国际事务的争夺,胜的一方从此赢得国际形势的主导权。

子玉领着败军退回楚国,到达方城的时候,接到楚成王传来的命令。成王对子玉说:“你要是进了方城,怎么向申县和息县的百姓交代呢?”子玉只好当场自尽。但成王却宽恕了其他人,子玉成为了这场战争中唯一一个因为战败被赐死的将领。

经过这一场挫折,若敖氏在楚国的势力受到一定打击,令尹的职位也落到了蔿氏的手里。从此以后,若敖氏跟楚王的矛盾渐渐浮上水面,逐渐演变为楚国内部一场剧烈的政治动荡。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