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封面人物:陈卿儒 || 在朱德邓小平故里寻思

最后更新 :2023.10.25 00:50

 

发号台

【封面人物简介】陈卿儒,四川通江县人,中国散文家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省诗词协会会员,巴中市诗词楹联学会顾问。已出版散文集《生命之树》和诗词曲集《韵流芳草地》。

踏上四川仪陇、广安这方养育时代伟人的热土,我们在深深的怀念中沉思。这里有朱德、邓小平别离时留下的背影——化作山,壁立千仞,化作水,源远流长,化作广博无垠的苍穹,永远闪耀着日月星辰的光辉。

这次前往拜谒的大多是出生在新中国诞生之前的老人,最长者已是90高龄,不少人年少时在课本中读过《朱德的扁担》和《母亲的回忆》,所有的人都赶上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带来的盛世,对春天的故事耳熟能详。同行的县委组织部和县老干局的干部说,组织这次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老人们怀旧的心理,去伟人故里疏理久违的往事。

发号台

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去寻找伟人区别于平民的踪迹。距仪陇县城近40公里的马鞍镇是朱德出生的地方。朱德的祖上原是广东韶关客家人。明末清初,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乱和瘟疫,四川人口稀少,清政府采取大规模移民的措施,将一大批外省人迁移到四川,尤以湖广人居多,故史称“湖广填川”。朱德的祖先就是在这个时候入川的,最初在川北的广安、营山一带流动经营小本生意维持生计,后定居于仪陇马鞍场。朱德的故居位于马鞍山、琳琅山和官帽山(又名轿顶山)锁岳的腹地,上好的植被用葱翠而饱满的色彩掩映着一幢川北地区常有的农家小院,少年朱德(字玉阶)自9岁起在这里度过了14个春秋。他的童年是父母作佃农时在一家姓丁的地主家度过的。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丁家的一架大木仓里。当我们亲眼目睹陈列在木仓后面的古木床和那间黑洞洞的小木屋时,心想这伟人也是凡胎俗子所就。朱德的母亲钟氏,一生勤劳朴实,宽厚待人,对朱德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母亲的回忆》中说:“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困顿的家境促成了孩子们的早熟,朱德5岁时就出坡放牛,上山劈柴。为摆脱生活的窘境,父母竭尽全力从8个孩子中培育1人能出人头地。于是,朱德在养父母的帮衬下上了私塾。我们在故居的阁楼上参观了供朱德读书学习的一间约10平方米的卧室:一盏木制的呈“上”字形的油灯摆放在靠近楼口的小方桌上,配一把结构简单的古木椅,长方形桌面靠壁一侧有一个采光用的小窗口,是朱德自己动手在墙壁上掏成的。这就是造就伟人的最原初的小环境。1909年,23岁的朱德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从此跨进了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为寻求真理曾先后留学德国和苏联。对于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来讲,只知道朱德是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是全国人大委员长,对于他半个多世纪所经历的坎坷却不甚了了。新落成的朱德故居纪念馆可以给人补上这一课。

发号台

在朱德故里也有一些神奇的传说,如马鞍山的造型活似一匹奔腾的骏马配置的马鞍,琳琅山外延的5个点,站在更高处俯瞰,像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官帽山就更自明其意了,还说朱德故居前面的一汪水域,呈现出中国地图的形状,等等。是神奇造就了伟人,还是伟人造就了神奇?不用说,这都在人们的思考之中。

朱德在戎马倥偬的岁月,战功卓著,从蔡锷将军指挥的反清讨袁护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从八路军到人民解放军。他为人为军的风范令人称赞。参观中,我们读到他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封家书:“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好办……我为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他在晋洪洞战地发给家乡好友的另一封信中写道:“与龄老弟: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的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差堪(略可之意)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朋扬、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畅快。更述及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来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我又函南溪兄(寄)贰佰元,恐亦靠不住,望你做到复我。此候,近安。”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却身无分文,连寄钱尽孝的能力都没有。朱德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有送上。

朱德1909年离开家乡,1960年他唯一的一次回到故里,正遇“三年自然灾害”。他用客家话拉家常,了解些生产、生活上的情况,叫乡亲们实话实说,不要有任何顾虑。他问:“现在生活咋样?一天能吃多少米?多少菜?”等,有人告诉他:“一天吃8两米、3斤菜。”朱老总鼓励乡亲说:“你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多养猪养牛,争取一户养一头牛一头猪。”他回京后不久,家乡的公共食堂就解散了。

“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多少年来,朱德的报国之志始终不渝,直至1976年7月世逝。从《母亲的回忆》到对朱德的回忆,无不为这位被称作“军中之父,人民之子”的开国元勋所折服,人民为他绣金匾是当之无愧的。

发号台

离开朱德故居纪念馆,我们驱车来到广安邓小平故里“邓家老院子”牌坊村。邓家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明洪武13年(1380年),先祖邓鹤轩以兵部员外郎之职入蜀,定居广安,到邓小平的父亲这一代,已在广安繁衍了18代子孙。据邓氏族谱记载,邓家有过辉煌的族史,第12世孙邓时敏,1745年官至大理寺正卿。告老还乡后,被清政府授予通奉大夫。为表彰他的德行,嘉庆皇帝下旨为其家乡赐造了“神道碑”和“德政坊”。牌坊村因此得名。

参观中,我们看到新华社北京2004年8月11的一则介绍邓小平童年生活的消息:邓小平曾在位于四川广安的“邓家老院子”里度过生命中最初的16年。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以“老院子”为中心的“邓小平故里”每天都迎来大量海内外游客,门前的铁树此时也悄然开花。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在“老院子”里呱呱坠地,16岁时离开广安远赴法国留学。此后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回过家乡。现在的“邓小平故里”是以故居为核心,占地830亩的园林。除“老院子”外,园林里还包括邓小平青少年时期主要的活动场所和与他有关的一些景物。“老院子”是一座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坐东朝西,由邓小平祖上三代人陆续建造,迄今已有130多年历史。整个院子占地833.4平米,共17间房屋,基本保存完好。其中的一间屋子还保存有一张床,邓小平就是在这张床上出生的。

离故居不远处有一口井,是明朝时邓家先祖迁入广安时挖掘的,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之为“邓家老井”,井水常年不断,即大旱之年也甘泉涌盈。童年邓小平经常帮母亲淡氏到井边提水洗菜,夏天,小平还经常用井水冲浴。数百年来,方圆几公里的农户都从这里挑水饮用,直至而今,乡亲们搬进新村用上了自来水。

“老井”旁的放牛坪,是邓小平儿时放牛的地方,如今这里的景物早已大殊往日,旁边建起“老井茶馆”,用“邓家老井”的井水沏茶供游人解渴。价目单里有一种茶的名字叫“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是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歌颂邓小平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邓小平故居前有一块田,因形似墨砚而被称作“砚池田”,当地人也称“盘龙田”。童年小平经常在田中涮笔或取田水研墨,每每读书习字到深夜。在故居北侧,还有一个“清水塘”。儿时的邓小平放学归来,三五个小孩邀约在一起,经常在池塘里游泳嬉戏。清水塘对面,竹林掩映中的是昔日邓家的蚕房院子,建于清朝末年,邓氏族人在这里栽桑、养蚕、缫丝。少年邓小平经常在此劳动,如今这里的陈列布展也以他参与过的这些劳动为主题。

距故居约500米的神道碑,是童年邓小平常去游玩的地方。碑立在一个石刻的貌似乌龟的神物身上,当时大人们不准小孩爬上这个神物玩耍,怕惹恼神灵。惟有邓小平说:“一个石头打的乌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我不信,我要爬上去试试。”于是,他成了第一个敢爬上去的孩子。1909年,邓小平入私塾读书。他读书的地方叫翰林院子,建于清乾隆年间,距故居约1公里,现在也属“邓小平故里”范围内。邓小平原名邓先圣,进私塾后老师认为不妥,在中国,孔子是“圣人”,小小孩童,怎能称“先圣”?于是,老师改名为“邓希贤”,言下之意,是希望他成为一个贤人。这个名字一直用了很多年,至于后来改名“邓小平”,则是出于革命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邓小平全家迁住重庆,老屋房产全部交给当地政府,由政府分给乡亲们居住,曾用作公共食堂、文化站、幼儿园、保管室等。我们伫立在邓小平故居纪念馆前,细心观看那来自大上海的设计师别具匠心的造诣,古木穿透结构的屋面成三个阶梯渐次叠升,象征着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的政治生涯。纪念馆内的陈设采用了现代声光高科技手段,活灵活现地向中外游客展示出邓小平光辉的一生。

老人们在偌大的展厅里徘徊,历史的长河在风雨中迭宕。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邓小平在江西中共高层的一场争论中被划作“毛派”而受冷落,六十年代的“文革”被打成“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遭到“横扫”。

发号台

七十代又被一股“反击右倾翻案风”吹倒,直到1978年第三次复出。据随行的解说员透露,在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的时候,悬在佛掌山下邓氏祖坟傍山的一块千年巨石顿然落地,稳稳当当地落座于坟前的草坪里,乡亲们说这是“落实(石)政策”,尘埃终于落定。从此,邓小平成了世界东方大国更神奇的人物。小平一生的百折不挠,源于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一种人间大爱。大爱出大智。邓小平许多经典的语言,即平民百姓也能熟记,如“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还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就是生产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手段,不代表什么主义”等等。正是这些言简意赅的理论,带动了一个国家的强盛。人们不再徘徊,不再迷惘。

我们在广安新城还参观了为纪念邓小平所建的“思源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前方一道略成内弧,红底鎏金的横幅,一行方块字情意绵长:“敬爱的小平同志,家乡人民怀念您”。往上更远处,是一个世上罕见的巨大宝鼎落座在坚如磐石的长方形底座上,底座正面镌刻着仿邓小平生前手书的7个金灿灿的大字“发展才是硬道理”。广场的绝妙构思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邓小平青年时期“科学救国”的主张进化为当今的科学发展观,“硬道理”成为现代中国的国魂,它预示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仪陇、广安的两天时间里,我们来去匆匆,但感触良多。归途中再谈及朱德邓小平时,无不啧啧赞叹和自豪:“自古蜀中多俊杰,藏龙卧虎定乾坤。”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