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树进阳宅,人穷家也败”,古人哪来的这么多忌讳?

最后更新 :2023.10.24 06:37

 

古人的种树情结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善于总结经验。”

从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到我们熟悉的田间地头,人们口中总是说着各种耳熟能详的俗语,有关于气候的,也有关于庄稼的,有关于人情的,也有关于生活经验的。这些朗朗上口,寓意深刻的俗语早已成为指导我们生活的宝典。

发号台

古人的住宅与现代不同,那时候的人少,即使再穷的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小院,很多人都会在院子里栽种树木。比如,陶渊明就在自己家门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鲁迅先生的门前也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也感动了无数人。

古人为啥这么喜欢在院子里种树呢?

其实,除了纳凉之外,在院子里种树更多地是为了取“蒙阴”之意,希望给后辈带来福气。

发号台

种树讲究多

不过,话可以乱说,树却不可以乱种,从周朝开始,人们对院子里种树就已经很有讲究了。

比如,《周礼》中就曾经记载:皇宫中应该种植棘树,还要按照讲究“左九棘”、“右九棘”来种,这样才符合规矩;县衙的庭院中则大多种植槐树;《诗经》和《楚辞》中还把植物分成了嘉草和恶草。

除了这些讲究之外,古人还讲究风水,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含义,如果贸然栽进院子里,就有可能“惹祸上身。”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五种树:松树、柏树、桑树、梨树、槐树

松树和柏树属阴,一般种植在阴宅旁边,取“四季常青,灵魂不灭”的意思,不适合种在庭院中,这样的树种在家里难免让人心存芥蒂。

发号台

陵园中的松柏

桑树为啥不能种在院子里呢?因为“桑”和“丧”同音,种在庭院中不太吉利,所以最好也不要种;

而“梨”和“离”同音,同样也不太吉利,大部分人平时可能都被长辈告知过:梨不能分着吃,也是这个意思;

槐树就比较有意思了,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应该都知道,一到夏天,槐树上就会生出很多槐虫,一条条用丝挂在树上,有时候还会突然掉下来,正因如此,很多地方人认为这些虫子是“吊死鬼儿”,十分不吉利。不过,随着地域不同,人们对槐树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还流传着“院中有槐,升官发财”的俗语。

发号台

院子里的槐树

这些树真不能种吗?其实不然,这些讲究大多数只是人们的一些日常忌讳,图个吉利而已。

五花八门的忌讳

沿海地区的渔民有些十分有趣的忌讳,比如,行船时一定不能说“翻”字和“扣”字,而要用“划”代替;渔船上的“帆”也不叫“帆”,而叫“篷”;渔船卸货也不能说“卸完了”,而要说“满了”;打碎东西不能叫“碎”,而叫“笑了”;在海上看到鲸鱼,也不能直呼其名,而要叫“老人家”或者财神爷爷。

发号台

二月河在《雍正王朝》写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田文静到山西上任,觉得肚中饥饿,于是来到面馆要了碗刀削面,正坐着等面,听到周围的人都让老板多加点“忌讳”。为了表示自己不是也吃面的外行,他虽然不知道这“忌讳”是什么东西,也大喊着让老板多来点“忌讳”。

面刚上来,田文静吃了一口就酸的牙齿打颤,原来,这“忌讳”就是醋。

古时的馆子老板大多忌讳“酸”,因为人们常说“穷酸”,醋自然就成了开门做生意的大忌,所以人们也大多称醋为忌讳。

此类有趣的忌讳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国外还是国内都屡见不鲜。

忌讳从哪儿来?

那么,忌讳是从哪里来的呢?

忌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的人们,生产力十分低下,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充满敬畏,不知道风、雨、雷、电如何产生,对那些会威胁种群的力量更是充满敬畏之心。久而久之,人们便创造了很多莫须有的神灵,通过向神灵祈祷来获得心理慰藉和必要的满足感。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近代西方宗教学奠基人之一的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把这种赋予万物生命和精神的思想称为“物灵论”。

发号台

这种“物灵论”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就能找到端倪。

最早的神话是什么样子的呢?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神话是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的,其实不然,最早的神话一定不是关于世界起源的,而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因为填不饱肚子,没有地方遮风挡雨的人是不会关心世界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只关心“人是怎么没的”。

翻开《山海经》,我们就能看到大量原始人“物灵论”的证据,最有名的莫过于西王母了,在这本书中,这位后世美艳无比的神仙竟然是一只妖怪: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后来,人们对这些“莫须有”的神灵产生崇拜,进而演变为固定的仪式,当然,这种仪式中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人类掌握语言系统之后,便认为语言并非人类独有,而是所有生物共有的,想要与神灵沟通,不仅要使用正确的仪式,还要说出正确的咒语,及祷告词。

久而久之,语言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也有了更多的讲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忌讳在语言上加以固定,最终演变为“忌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些所谓的“忌讳”也越来越站不住脚,所以,能够记住的人也越来越少。就像过去的传统一样,有糟粕自然便有精华,我们能做的,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真正的继承。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