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理:西汉武库和风水大师樗里子的故事

最后更新 :2023.10.24 06:01

 

近日听闻“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预计2020年向公众开放”,心中甚喜,西安群众又有一处感悟历史气息,饱览世界文化遗产的游玩佳地。今天咱就讲一讲“汉长安城的讲武殿和武库”。

发号台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西安,古名长安,雄踞天府陆海,八水环绕,实帝王之资,周秦汉唐谱写千年古都之辉煌。宗周丰镐为建都之萌芽,行周礼之王道;秦都咸阳上映星汉,谱一统寰宇之伟绩;自高祖七年于渭河南岸秦秦章台宫基础上修建未央宫,开大汉雄风之先河;至龙首之地建大明宫,显盛唐气象,长安如日中天。

发号台

【长安城未央宫】

未央宫,丞相萧何奉高祖敕命在秦章台宫基础上而建,为西汉帝国之大朝正殿,自建成之始,西汉皇帝都居此坐朝理政,“未央区”之名即来源于此。民国时期,划长安县四关之地而设西安市,解放后设未央区,晚清之叶马廒改名未央宫乡,因地处未央宫前殿遗址而得名,为未央区核心地域。

发号台

【讲武殿村门楼】

未央宫街道办正北偏西有个“讲武殿遗址”,(在讲武殿村西北)夯土而成,今地面建筑全无,只留下一个覆斗式夯土台,边长25米,高17米,埋没荒草之间。,2001年1月,村民在遗址取土时发现长安城长乐宫排水管道,曾引起巨大轰动。

发号台

【讲武殿村碑】

关于讲武殿,有说是长乐宫之宫殿,又说是北周王朝之正宫大殿。元代李好文《长安图志》认同北周宫殿之说,书中详载:“讲武殿”为北周“正武殿”之讹传。北周是南北朝时期建都长安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魏恭帝三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史称北周。

发号台

【北周】

关于正武殿,元代骆氏《类编长安志》记载:“正武殿为北周时殿名。”宋朝宋敏求的《长安志》也有记载:“周明帝、武帝并听诉于正武殿”。《资治通鉴·陈纪》记载:“甲子,天元皇帝回宫,在正武殿召集百官”。《周书·宣帝纪》:“御 正武殿 ,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又纵 胡 人乞寒,用水浇为戏乐。”《北史·周紀下》:“至是,為刑經圣制,其法深刻,大醮於正武殿,告天而行焉。”这种说法是现在主流说法。

发号台

【汉卒】

另一种说法,讲武殿在西汉时期是汉长安城“武库”所在,故名“讲武殿”。根据史籍记载:武库为汉代中央武器库,在未央宫长乐宫之间,汉丞相萧何建造,以藏兵器,始建于汉高祖七年,武库面积很大,内有仓库7个,由中尉属官武库令掌管。当时武库里面放了一件镇库之宝“赤霄剑”。赤霄剑就是刘邦斩蛇起义的斩蛇剑,传说武库守卫看见宝剑状若龙蛇,气如云出,吕后随改武库为“灵金藏”。汉惠帝即位后改名“灵金内府”。武库毁于西汉末年战火之中。

发号台

【武库位于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

根据考古发现武库遗址位于长乐宫和未央宫之间(大刘寨村东面高地上),平面为横长方形,四面有夯土围墙,东西长880米,南北宽320米,内有库房基址7处,曾出土一批铁兵器和铜兵器。现在武库遗址在讲武殿遗址以西,虽近在咫尺,应该不是一回事。先有汉武库,后有北周讲武殿,之所以混为一谈,实乃此地秦时为同一地域,名曰“阴乡”。(丰镐遗子-张新武)

发号台

【樗里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郡县制,县下设乡,乡下设里。武库遗址一带称“阴乡”,讲武殿遗址一带是其所属的“樗里”。关于“樗里”之来历,得名于“樗里先师”。“樗里先师又名樗里子,原名樗里疾,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儿子,秦惠文王的异母弟。影视剧《芈月传》和《大秦帝国》里面都有这个人物,当过秦国丞相, 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为秦国之崛起立下不世功勋。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樗里子不但精于政事且善于看风水,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有风水大作《青鸟经》传世。

《汉书 刘向传》云:“樗里子葬于武库”。《史记 樗里子传》就记载了樗里子精于堪舆之术的传说,书中云:“秦昭王七年,丞相樗里子病逝,葬于此地,曰:百年之后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在其墓,果如其言。”原陕西省博物馆研究员何正璜先生的游记《汉代长安城》中提到:“离车道十数丈处,有一小丘,同行徐君指告乃秦代樗里子墓”,可见建国前樗里子墓冢尚存,只是今日但见荒草飘摇,不见古冢遗迹。如今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这里的村庄将逐渐迁出,到时只会留下一个孤零零的土台在诉说着千年前的辉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