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在三台古城的中医骨科传奇(6)享誉一方的吴氏中医骨科

最后更新 :2023.10.24

 

文/邹开歧

发号台

新中国成立之前,吴述勤就是三台民间的一位传奇人物。无论是“吴教官”,还是“吴医官”,在三台民间,都流传着很多有盐有味的故事。特别是后来治疗跌打损伤、接骨疗伤的那些事儿,成了民间说不尽,道不完的口头传闻。

值得庆幸的是吴述勤养育了吴绍静这样一位好女儿,又与潜心于中医骨科的王兴荣喜结良缘,不仅让吴述勤的一手绝活有了传人,而且让中华传统中医骨科发扬光大。

新中国成立之后,让吴氏中医骨科有了适宜于生存发展的“水土”,从个体走向集体。吴述勤从背包挎袋的个体医生,成为本乡卫生院的坐堂医生。从家庭个体,走向社会集体,不仅有了一种家大业大的感觉,更有了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因为,一家两代三口都是有名在册的医务工作者。

1958年,从联合诊所设为广化公社(乡)卫生院,1963年搬迁至三台县城南门外。

公社(乡)卫生院的“庙子”虽然不大,皆因有“神”而“灵”。不但周围团转、十里八乡的骨伤患者前来医治,不少外县的病家也慕名而来。

三台县委、县政府、县人民武装部及绵阳地委及军分区的主要领导,都来这家小医院看过病。1972年升格为城郊区卫生院,1979年更名为琴泉区骨科医院,1984年经绵阳专署批准,成立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

发号台

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医骨科高手吴述勤,于1966年因患食道癌离世,但他的一手绝活已是后继有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个乡卫生院的班底,“晋升”为区卫生院,居然以中医骨科之优势声名远播。从县城郊区迁三台南门外,并不因为房屋破旧,小街陋巷遭人嫌弃,却应了“酒好不怕巷子深”那句名言,前来就医者,即或是高级别的干部,知识渊博的学者,也不嫌设备简陋,最让他们上心的是满意的疗效。

发号台

当年在南门外,近百张床位不够用,绵阳、成都、中江、射洪、蓬溪、遂宁等地的骨科病员都纷纷来三台这家小医院求治。

因为医院里有痔疮专治医生,就附设了痔漏科,居然也成为热门专业,40张床位满足不了需要。

有人说,三台南门外风水好,广化卫生院撤过来之后,不但级别升高,而且治病救人的声誉如涪江之水,一浪盖过一浪。

我无缘见到吴老先生,同他的门徒加女婿王兴荣和吴老的爱女吴绍静多有接触。

发号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县川剧团做编剧,王兴荣与吴绍静是剧团最受欢迎的常客。如果他俩要看戏,绝对是最佳的位子,还不用掏钱。要是晚上没事,到剧团来了,就请他俩在后台品茶,有的演员还常常请他俩到家里做客,有的还成了结拜弟兄和姐妹。只要他俩走进剧团,“王哥”和“吴姐”的招呼声叫得来脆生生、甜丝丝的。因为,这是发自内心地招呼。剧团里的武功演员,谁都离不开“王哥”和“吴姐“。

如果练功不小心,跌了、摔了、扭了,找“王哥”或“吴姐”,很快就能治好。我亲眼看到,一天晚上,剧团上演《白蛇传》,“水漫金山“那场打斗戏,一位演员翻跟斗时不小心扭伤了左脚,正好王兴荣在剧场看戏,将他请到后台,让演员坐在衣箱上,他蹲下身子,用手捏着捏着,猛地用力一捏,演员一声叫唤,他放开手非常轻松地,“快,是不是又该你上场了?” 那位演员居然起身又去“马门口”,合着锣鼓声,翻着跟斗出场了。

发号台

王兴荣与吴绍静还正当青年,就像当年“吴医官”那样,在民间成为传奇人物。但是,他们仍然以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自居。不管天晴下雨,白天黑夜,病员随请随到。“当医生救命不分贫贱与富贵,不管有钱没钱,救命是医生的责任”,这是父辈吴述勤留给他们的行医准则。小两口不仅学到了“吴医官”的一手绝活,还继承了“吴医官”的做人风范。

从普通医生到担任一院之长,都坚持治病救人为本,有钱没钱,先把病治了再说,即使有钱,也不多收。

王兴荣和吴绍静虽然治病救人在群众中有好口碑,但在卫生局召开的医院院长会议上,却多次受到批评。一是收费太低,二是留下的欠账太多。

发号台

但是,批评归批评,病人来了,“医的是病,救的是命,有钱没钱,人命关天,谁叫自己的职业是医生呢?” 这就是王兴荣在治病与收费这件事情上发表的感慨。

当年享誉一方的“吴医官”虽然离开人世,但是,由他的爱女吴绍静、门徒加女婿王兴荣,谱写的中医骨科传奇仍在继续。

(文中图片为三台南门老照片)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