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中国的起点!为何陕西关中是中华龙脉所在?

最后更新 :2023.10.20 03:13

 

《枪炮、钢铁、病菌》这本书,相信很多观众都看过吧,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结论:造成如今欧亚大陆文明领先非洲和美洲,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大陆的形状。欧亚大陆是东西长,南北短,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同一纬度,气候大致相当,物种和技术更容易传播。物种,技术,能在整个大陆来回传播,形成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发号台

而南北走向的非洲和美洲大陆,气候差别太大,再加上东非大裂谷和落基山脉这样的地理障碍,那就基本上没什么发展了。所以当进入火器时代的欧洲殖民者,登上美洲和非洲大陆时,面对基本处于石器时代的当地土著,那真是降了三维的打击啊。

发号台

那我们同样通过这套方法,来分析中华文明的演变,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比如,我们今天都认为,南方发达,北方落后,但古代正好是反过来的,在相当长时间内,北方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都要高于南方,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

而江苏、浙江、广东,这几个如今的经济领头羊,在宋以前基本是穷山恶水、瘴疠之地。而且,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顺序99%都是北统南,而北方的统一都是从西往东:以陕西关中为起点,沿黄河一直到山东。

发号台

周、秦、汉、唐,一千多年,关中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定都长安的几个大一统王朝,基本把中华文明定了型,汉唐更是两座高峰,所以关中大地,完全可以说是中华龙脉所在啊。这次咱们就以陕西为例,来看看地理因素是如何决定了王朝帝国的兴衰存亡的。

《枪炮、钢铁、病菌》里面,是用版图形状解释了南北半球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处于同一纬度、东西走向的欧亚大陆,文明交流的便利性优于南北走向的非洲和美洲。但是以秦岭为界,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也都是东西走向啊,那为什么北方在古代就有先发优势呢?

发号台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气候。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都是黄土戈壁、荒凉干旱的印象不同,根据竺可桢先生的考证: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2到3度,这种温差带来的影响可不比你在家里吹空调!那可是以整个地球为计量单位的,气温升高2度所释放出的热量足以把陕西、河南、山东变成亚热带,相当于今天的广东、云南。

发号台

考古证据也表明:距今约5000年前的关中地区,大量生活着竹鼠、獐这样的亚热带动物,先秦时代的陕西人个个是华农兄弟。同时,黄河流域生长着梅树、柑橘,河南地区又大量的亚洲象和犀牛,所以河南的简称就是豫:一个人牵着大象。温暖湿润的气候,北方的农作物可以做到一年两熟,黄河流域迅速发展为农业中心。

但是北方温暖,南方肯定更热啊!那时的江浙地区相当于东南亚,两广差不多是亚马逊雨林。其实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是越温暖越好,温度高,物种资源当然多,但人受不了啊。

发号台

▲太热和太冷都不利于生存

越往南:害虫、毒物、流行病,可比北方猖獗的多,在医学几乎为零的上古时代,在这种疫病横行、遍地瘴气的环境下,人类种群是很难发展壮大的。而且人是恒温动物,要维持正常体温,散热是个大问题,越热就越不利于劳动。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夏天运动消耗最快。包括我自己,夏天跑5公里远比冬天费劲;自己跟自己比,数据高峰也都是出现在冬天。我们现在觉得东南亚是旅游圣地,是因为科技进步,让人类可以过得更舒服。最简单的,如果没有空调,你还会去那旅游吗?

发号台

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比较适中的自然平衡点,太热太冷都不行,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全球三大工业中心,西欧、东亚、北美全部集中在北温带。

那这样看来:北方黄河流域,在古代的确拥有农业文明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老天爷赏饭吃。而北方这几块地方中,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如果论农业条件,河南应该是最好的,但却很少有哪个王朝是以河南为基地完成统一的。周秦汉唐,这几个延续时间最长、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王朝,都不约而同的以陕西关中为基地起家,这又是为什么呢?

发号台

其实答案很大程度上和地理条件有关:关中是个四塞之地,三面环山:北面是子午岭山脉,西边是陇山,南倚秦岭,渭河从中穿过,形成大片农耕平原。而且四周都有雄关扼守: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比如关中、河南都有10万军队,因为有险关大山挡着,关中只要留一万人防守,剩下的9万人都可以投入进攻;就算全军覆没,也不担心灭国。而河南四周都是大平原,只能堆人筑城防御。关中这样的地形既可以养兵又容易防守,一旦形成气候就可以东出函谷关进军中原,争霸天下。整个中国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基本盘啦。

发号台

秦就是第一个从关中发家,进而统一天下的王朝。其实秦人最早的祖先是在甘肃天水一带,给周王室养马的弼马温,因为首领养马技术好,被周王赏赐了50里封地开国。后来在犬戎攻破鎬京,平王东迁时,秦护驾有功,被封为伯爵。那这里插一下:其实我们从小听说的烽火戏诸侯是个千古谣言,实际情况是:当时周天子王畿的南边,有个重要诸侯国申国,占据南阳,威胁核心统治区洛阳。

发号台

▲烽火戏诸侯是个千古谣言

幽王为了削弱申国的势力,废掉了申侯女儿的王后和外孙的太子地位,立褒姒为后。申侯一看女儿被废,外孙也当不了王,干脆联合犬戎杀入鎬京,但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杀了幽王和太子,把鎬京烧成废墟。申侯的外孙周平王只好东迁洛阳。靠着这次政治投机,秦得到了收复鎬京的空头支票。

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秦国逐渐平定犬戎,占据了关中。那这时候的关中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军事优势:陕西的西边是甘肃,甘肃和陕西中间隔着陇山,甘肃的古称就是陇,所以这块地区合成叫关陇。

发号台

这里自古就是汉人、羌人、戎狄的混居地,胡汉杂居、民风彪悍,陕西人很早就养成了勇武彪悍的性格。陇山的北段是六盘山,南段叫关山。关山南面有一片山高草甸的牧场,就是秦人当年给周王室养马的地方。因为中原腹地不产马,从周朝开始,中国的马主要就是来自陇右,所以自古以来西北就出产彪悍的骑兵。后来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夺取了河西走廊,山丹军马场才成了中国最大的良马产地,它的第一任场长说过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发号台

▲冠军侯——霍去病

不过,占据关中的秦人在很长时间内由于文化落后,总是被中原诸侯看做是未开化的蛮夷。可以说秦国的硬件很好,但系统落后。直到商鞅,带来了中原文明的思想和制度成果,为这里装上了最合适的高效操作系统——法家。

发号台

商鞅变法概括起来就是耕战制度:国家用法令的形式保证了关中的农民以最高效的方法耕作。比如《睡虎地秦简》的《田律》记载:农民播种的时候,水稻的种子每亩播二斗大半、谷子和麦子用一斗、小豆三分之二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就适当少一点,土地贫瘠就多一点。经过百年的经营,关中地区沃野百里,成为天府之国。

同时利出一孔,底层人民想上升只有去打仗,用斩获敌人的首级来受功封爵,老乡借你人头一用,所以每个秦军士兵几乎都是抱着发财的梦想到东方打仗啊。

发号台

军功授爵制在老秦人骨子里注入尚武基因的同时,也造就了现在的陕西汉子粗犷豪迈,性格直爽,吃苦耐劳的品质。毕竟2000年前的老秦人就是在战场上修我戈矛,与子同袍嘛,自古秦兵耐苦战。

我之前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处都是兵器:同一规格的秦长剑、戈、矛、箭头完全按照相同的标准,流水线生产。崇拜规则秩序、军工发达、勇敢尚武,关中简直就是古代中国的普鲁士啊。

发号台

在商鞅变法的加持下,占据关中的秦国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恐怖高效的灭霸,经过一百多年,灭掉了东方六国,开启了帝国时代。而之后汉帝国的建立,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占据了关中作为大后方。四年的楚汉争霸,刘邦无论败的多么惨,很快能满血复活,而项羽只要失败一次,就再难有翻盘的机会了。

发号台

虽然我们总说“亡秦必楚”,但也可以说是“亡楚必秦”,因为项羽攻占关中后对秦人进行了残酷报复,屠尽秦王室、火烧咸阳宫,所以最终跟随刘邦灭掉项羽的汉军,很多都是关中旧地的秦人。项羽自刎后,抢夺他尸体残肢被封侯的五个人,全部都是秦人,复仇的“秦军”再次一统天下。

发号台

▲六镇军事集团构成了北周、隋唐的统治集团

从周到唐的2000多年里,关中一直都是中国的核心政治区,而南北朝之后的隋唐帝国,要说源头,其实是同一拨人——北魏时期关陇军事贵族。北周灭北齐、唐的统一也都是以关中为基地。一直到宋以前,统一中国的固定模式都是先占关中,然后由西向东统一北方,再南下统一全国。

尤其是到了唐代,李姓王族本身就有鲜卑血统,天然不排斥胡人,开放的胸襟造就了辉煌的文化,加之又赶上了秦汉之后的第三次温暖期,东西方文明史无前例的交流,沿着丝绸之路在关中交汇,那时长安作为连接欧亚文明的桥梁,既是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等同于现在的上海加北京。

发号台

其实从古至今,任何地方的繁华兴盛,归根到底是时代造就的结果,谁的祖上没阔过。陆权文明时代,长安作为最发达的商贸起点和文明汇聚地,是真正的国际性大都市,而到了海洋时代,当然是越靠近海洋,越容易发展起来,今天的繁荣是占据了时代的风口,你可以为家乡的繁华感到自豪,但不用有莫名的优越感,更不能乱开地图炮。

不过,正所谓有一利就有一弊,关中是个好地方,但同时也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所在,长安和关中经常是各方力量争夺的要害,尤其是经过唐末战乱的摧残,关中地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长安在唐之后再也没有当过首都。

发号台

再加上此时,中国再次进入寒冷期,关中地区经过数百年的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逐渐干旱,于是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对陕西固有的黄土高坡印象。其实纵观历史,任何文明的兴衰存亡,背后都有其深刻的自然因素。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东移和经济中心南移,不过是地球母亲随便降了几度。那些王侯将相,千秋功业,在自然力量面前,真的很渺小。

今天的陕西、关中,早已从曾经的政治中心变成了文化大省。但新时代的陕西依然以独特的方式,扮演自己的角色。身处内陆腹地,在上世纪的三线建设的浪潮中,许多军工部门,科研机构都被布局在陕西,比如我们专门研制大飞机的西飞、陕飞,西北工业大学培养的航空人才,成为中国航空的支柱,甚至专门研究水中兵器的中船重工705所都坐落在陕西。

发号台

这片土地的人永远能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2000年前,陕西人铸造了锋利无比的秦剑,关中更是缔造统一帝国的起点;2000年后,陕西人打造了国之大运的鲲鹏,镇国重器的战略核潜艇。而当新的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重新连接起来之时,陕西这片中华龙脉所在古老的土地,注定将上演新的传奇。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