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华南第一学府”,为啥在北方名气这么低?

最后更新 :2023.10.19

 

新东方联合当当发起的#新东方阅读行动派#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关注哦~

好啦!下边是正文!快看!

一直以来,北上广深都是中国各类资源最发达的地区,在关乎未来发展的高等教育问题上,这些城市更是在建设上不遗余力。

其中,广州作为整个广东省的教育高地,更是聚集了大批优质高校,光是“双一流”大学就有7所,并且以卓越的院校特色覆盖了各个领域。

在这其中,有这样一所大学,不论是历史底蕴还是规模实力,都堪称“华南第一学府”,却因为在北方知名度不高而有些吃亏。

这所深藏不露的大学,正是当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大名鼎鼎的——中山大学

发号台

01

“为什么是中山大学?”

前不久,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广州,并且在4月8日参观了中山大学并发表演讲。

这则新闻一出,使得中山大学的网络话题度持续高涨,引发大量关注。

有学生分享了中大在马克龙总统到访前做出的一系列准备:连夜除小强、种草坪、挂花篮,体育馆夜夜灯火通明。

由于广州最近正值回南天,还在馆内放了除湿器。

并且,考虑到这位远道而来的总统可能不会“亚洲蹲”,学校还相当贴心地将体育馆内的蹲厕全部改成了马桶,属实是将一生要强的体面中国人形象贯彻到底了。

发号台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阵仗太过注重形式,但有朋自远方来,待客之道本就马虎不得,更何况是这样重大的外交场合,足够的重视也意味着尊重与真诚。

网友锐评:这波学校也体验了一把肝ddl的极限操作。

发号台

在一切顺利进行的同时,也有人不禁疑惑:为什么这次法国总统参访的是中山大学?

其实,早在1920年,中山大学前身——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就与国立北京大学、法国里昂大学代表合作筹备成立中法大学,之后更是直接将里昂中法大学定为国立广东大学海外部,中大与法国就此结缘,直到今天也依旧在各项合作中联系紧密,成为了国内高校里中法友好、教育交流的成功案例。

说到底,能够在那个年代就与海外高校搭建起教育交流的桥梁,足可见中大悠久的办学底蕴。

而无论今时还是往日,中山大学都能够在这样举足轻重的外交场合担当门面,这本就说明了其百年以来都堪当重任的实力与地位。

发号台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来中山大学凭借全方位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早已成为了广东人眼里的华南一霸,作为当地龙头高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并肩撑起了广东高教的门面。

但与此同时,与许多其他同类大学一样,中大作为一所实力雄厚的南方985高校,在北方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再加上气候环境等因素,每年报考的学生大部分也都来自于南方地区,属于是实力远远大于名气的存在。

事实上,对中大的学生而言,母校的实力向来是毋庸置疑的,甚至还有人曾经直接放话:“原则上,我们只接受清北、华东五校的嘲讽。”

这背后,正是中大近百年弦歌不辍的办学传统带来的底气。

发号台

02

“中山手创,遗泽余芳”

正如中山大学的名字,中大的诞生与孙中山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渊源深厚。

学校正式的建校时间,是在1924年。这一年,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先生亲手对广州地区多所院校进行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这正是中山大学的前身。

在被整合的院校之中,有早在1866年创建的博济医学堂和1888年创建的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也有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等多所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本地高校。因此,学校一经创立,就有着相当不错的实力基础。

孙中山先生也对其寄予厚望,在离开广州北上之前做告别演说时,他以“武学生”称呼黄埔军校生,以“文学生”称呼国立广东大学学生。“一文一武”两校,承载了先生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期望。

在学校举行成立典礼之际,孙中山先生为其亲笔题写了那句直到今天都被学子铭刻于心的著名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发号台

图源人民资讯网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学校于次年8月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并且,自1951年起,中山大学的校庆日改为孙中山先生诞辰日11月12日。

发号台

当时的副校长冯乃超为更改校庆日写给宋庆龄的信件

1932年,学校迁入石牌新校区,先后合并多所院校,校内学科门类不断完善,逐渐走上了快速提升的道路。

随着战火蔓延,学校为保留办学火种,自1938年起先后迁往粤西罗定、云南澄江、粤北坪石、粤东梅县等地。直到1945年才迁回广州原校区,开始稳稳扎根,焕发出蓬勃的发展动力。

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校内工、农、师范等多个学科被调出,中山大学与岭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进行了合并,并就此定名为中山大学,成为全国部属重点大学之一。

在这过程中,中大与岭大的医学院合并组建为专门的医科院校,在广东光华医学院加入后,几经扩展、易名,定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并入中山大学,一路发展至今。

发号台

03

中大,南天一柱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

早在建校初期,中山大学就稳立时代前列,攀登科研高峰、筑造学术殿堂——率先在国内创建数学天文系,建造国内大学中的首个天文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和清华、北大一起成为国内首批设立研究院的高校;成立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古文字研究专门机构……

今天的中山大学,已经成长为一所规模大、学科全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不仅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成就斐然,不负伟人期许。

发号台

学校以人文社科和理医工为优势学科,开设141个本科专业,现有院士(含双聘)2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师资力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不仅如此,中大还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第一医院在全国排名第9,中山眼科中心在眼科排行榜中位列第1。

这背后,正是中大多年来制霸学界的王牌之一——中山医学。常言道,“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无敌中山医!”

中山医学的发源最早可追溯至1866年诞生的博济医学堂,这座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正是中山医药大学的前身。

150年来,中山医学开创并引领着国内现代中西医教育的发展道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医学界大事件:第一次膀胱取石术、第一次剖腹手术、第一次脚趾再植、第一次肾移植……

中山医的招牌,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成就中越发响亮。

发号台

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成为中大向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道路上的强劲助力,在携手向前的过程中相互成就。

据报道,中山大学临床专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排名全国前三,曾在2018年排名第一。

这所曾经培养出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等医学巨匠等的“名医摇篮”,就此在中山大学安放,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雅训,共同孕育出无限可能。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山大学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占据前列,许多人都认为中山医功不可没,而这也正是院校合并、强强联手后的最佳典范。

发号台

事实上,除了医学,中山大学的强势专业数量相当多,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名单,数量在全国并列第8。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中大的A类学科数高达14个。

这背后,少不了中山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

2013年,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的“天河二号”亮相,并在2015年交由中山大学运行管理。这是我国首个由高校进行全面管理和运营的国家级超算中心,也是唯一入选全球最强大超算中心五强的中国超算中心。

2019年12月,“天琴一号”在太原成功发射,开启天琴计划。这是我国科学家主导、由中山大学牵头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中国方案"。

此外,还有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极地破冰科考船、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大谱仪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这些都成为了学校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中大人“乘大船、去深海、做大事”的愿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发号台

2021年10月1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来到中山大学参观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山大学,对广东,对全国都可以称为‘南天一柱’。”

而能够撑起这根“南天一柱”的,不只是校内的大楼、大师,更要看从这里走出的学子。只有通过他们的双手,用他们的学问与修养,才能真正垒起一座脚踏实地、屹立不倒的百年学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未来的中山大学,正在他们的手中一步步搭建。

发号台

04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

中山大学地处广州,并不在广东的中山市,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组成,横跨三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基本覆盖了广东省内的主要地区。

广州校区拥有南、北、东3个校园,三者或风景优美,或古朴庄严,或青春活力,共同组成了中山大学的主体部分。

珠海校区背靠凤凰山,面朝伶仃洋,坐落于山海之间,“豪华海景房”风景独好。前两年新建的海琴楼群更是紧邻珠海情侣路沿海风景带,其中的2号楼还获得了建设工程国家最高质量奖“鲁班奖”。

发号台

深圳校区作为中大最新的校区,规模宏大,校园占地面积达5000亩,是整个深圳最大的校园。校内以医科、新工科、农科为主,设施齐全,条件优越,代表着中大对未来发展道路的不断尝试与探索。

与国内的许多高校一样,不论是在日常还是网络上,中大都拥有许多亲切的昵称,比如那个众所周知的著名代号——鸭大。

这个备受学子喜爱的昵称,其实正是来源于中大英文名——“SUN YAT-SEN University”。由于孙中山先生字“逸仙”,学校的英文名便将“孙逸仙”的粤语发音进行了翻译,谐音成汉语,读起来就是——“双鸭山大学”。

发号台

据说,当时有位作家在作品中直接将中山大学翻译成了双鸭山大学,引发热议后,中山大学官博还转发了这条微博,官方玩梗的同时变相认领了这个可爱的译名,“鸭大”也就此成了中山大学广为流传的雅号。

此外,还有因每次都是朋友圈最晚放假的大学,从而得名的“山中不放假大学”;因夜晚的校园画风突变而充满神秘色彩的“逸仙魔法学院”,紫红色的导师袍配上手中的“权杖”,一下就有霍格沃茨内味儿了。

发号台

除了西式奇幻,东方玄学也少不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校风水太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山大学的校内时不时就有古墓出土。

除了最早的两处汉墓,还有80年代电教大楼下出土的东汉古墓、2019年食堂工地上挖出的汉代古墓、2021年发现的唐代古墓……每次出土都能引发热搜上大批网友围观,热闹非凡。

发号台

图源澎湃新闻

“在古墓上吃了四年饭”“在古人坟头蹦了四年迪”,在学子们一大片后知后觉的震惊中,只有校内考古系学生发自内心地狂喜:今年毕业论文稳了!

不过,虽然在新闻里狠狠火了一把,但中大的食堂们还是相当受欢迎的。其中松涛园食堂一共有五层楼,分为套餐、粥粉面、大众自选餐、特色风味、中西餐厅,以及顶楼的包间,美食众多,环境宽敞,很有商场CBD的既视感。

校内的课余生活很丰富,不光社团活动多,各大晚会戏剧也相当吸引人。还有由奥运冠军亲自上的体育课,张洁雯、罗微、焦刘洋、杨伊琳四位冠军亲自为学子们教授基础课程,几乎每节课都人数爆满。

发号台

中山大学的图书馆成立于1924年,早在1930年代中期藏书就达到30多万册,是当时国内大学里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如今的中大图书馆,不仅馆藏量倍增,新修建的图书馆也各有特色。珠海校区图书馆前的“勤为径”,长达200多级的阶梯仿佛是在考验学子们前来学习的毅力;通往深圳校区图书馆的道路更是有种“山路十八弯”的设计美感,想要坐进图书馆好好读书,看起来的确不太轻松。

不过,相比起校内设计感十足、设施完备的各种建筑楼,中大的宿舍条件不免显得有些落魄。除了全方位现代化、设备堪称豪华的深圳校区外,其他校区,尤其是年岁最久远的南校园,宿舍条件都不太理想,比较陈旧,还时不时会受到一些“南方小动物”的惊吓(广东大蟑螂申请出战)

有学生描述:

“白天在四栋教学楼上课,在院图书馆学习,去院咖啡厅喝咖啡,晚上回到水泥地宿舍睡觉。”

中山大学没有门禁,平日里除了考试周都算得上自由。当然,哪怕身处这所珠三角地区认可度极高的名校,竞争的压力自然也少不了,内卷无处不在,往往还是需要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在这里走好青春四年里的每一步。

发号台

05

红楼,钟声依旧

走在中山大学的校园里,最具特色的景观,当属“康乐红楼”。

这里指的,其实正是位于珠江江畔的南校园,红砖绿瓦,树木成荫,并且因为生态条件极佳,还被人们称为是第二个华南生物园。平日里,学子们更习惯于将它唤作“康乐园”。

1904年,随着岭南大学的前身岭南学堂迁入康乐园,园内陆续建造起了各种建筑,当时的美国建筑师结合兴起的“中国式”建筑风潮,中西合璧,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特色建筑,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为了“康乐园早期建筑群”保护文物中的成员。

发号台

而在这其中,更是记录着中山大学历经风雨保留下的文化留影,孙中山铜像、中央大草坪、马丁堂、怀士堂、黑石屋、格兰堂、惺亭……还有,那一栋栋红楼。

近百年来,康乐园的红楼里,不仅居住过一代代名师巨匠,更诞生了无数惊世著作与珍贵成果,如今的红楼里,依旧有着那些时代明星曾经留下的印记。

当年,鲁迅先生来到中大担任中文系主任兼校教务主任时,留下的那句“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仍然掷地有声;

发号台

曾经由毛泽东主席三次接见的陈心陶教授,为中国的寄生虫学研究事业奉献一生,当年为打败血吸虫病而彻夜不熄的灯光,似乎依旧明亮;

一代史学名家陈寅恪先生应邀来到校内任教,并在这里居住长达18年,《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部巨著也正是在此完成。

还有中山医学院的一代宗师柯麟医生,不仅将储蓄多年的15万元尽数用于中山医学院的最初建设,还以一己之力带领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和光华医学院成功合并为中山医科大学;

还有中国经济史学科奠基人之一梁方仲、三度出任中山大学校长的许崇清、著名数学家姜立夫、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著名语言学家王力……

许许多多先贤的故居矗立于此,长久沉淀下的人文气息,使康乐园成为了国内无数校园里独一无二的存在。

发号台

据说,当年陈寅恪先生视力开始严重衰退后,只勉强看得清光影,学校为方便先生行走,特意修砌了一条白色的小道。直到今天,这条醒目的“陈寅恪小道”依然指引着先生故居与教学楼间的道路。

不知是否是有心设计,如今学生们从宿舍区到位于教学区的所有路径,都要从这一栋栋红楼旁经过。道旁参天古树无言,岁月却有声,透过红楼的砖瓦脉脉浸润着今人的思绪。

那些曾经在时代里照亮无数人的伟大灵魂,正如那条白色小道一般,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大人继续前行。

发号台

参考资料:

1.中山大学官网

2.中山大学《吾校荣光 | 中山大学医学教育150年》

3.西魏遗少《中山大学,靠什么成为广东高校圈“群主”?》

4.食满槽《中山大学:广东人眼里的华南一霸,知名度不过长江?》

5.中山大学《98次回眸,98次爱上中山大学》

6.广州日报《穿越百年,一图读懂中大前世今生》

7.国馆《全国只有这所大学,能让广东人集体傲娇》

8.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生日快乐!》

#大有学问#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