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潮老校长","克伦宾奖"第一位亚洲获奖者

最后更新 :2023.10.17 05:00

 

【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

2011年8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开学,他用微博寄语新生,同时呼吁"老学长们都来利用微博平台发出寄语,创建一个微博迎新天地",被誉为国内最潮老校长。

你可知道他是谁?

他就是地学高峰的跋涉者,中国矿产普查勘探的开路先锋,中科院院士、原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

发号台

少年立志搞勘探 求学北大学识宽

1931年,赵鹏大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铁路小职员家庭。12岁时,他离开父母,背着行囊前往四川自贡市东北流亡中学求学。

课堂上,老师告诉大家,地质学家能勘察到地下深藏着的矿产。赵大鹏心想"矿藏是看不见的,怎么就能找到呢?难道地质学家都有一只慧眼?"这在赵鹏大眼里,是一件神奇的事儿,也是从那时开始,他萌生了日后做地质勘探的想法。

1948年报考大学时,赵鹏大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但他的选择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母亲认为地质工作非常辛苦,在野外到处奔波像个乞丐。父亲则主张他报考军校,推崇军事救国。他的祖父甚至认为学地质是"看风水"。虽然家人极力反对,但他始终没有动摇,凭着优异的成绩赵鹏大被北大录取。

赵鹏大在北大学习期间异常刻苦。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就超前自学高年级的课程,阅读大量地质期刊杂志,并且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科普文章,如《漫谈湖泊》《化石的故事》《煤》等。

1952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刚刚筹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参加建院工作。

发号台

家庭合影(1952年),赵鹏大(右一)

留苏归来事业忙 服务生产重任扛

1954年,国家派他前往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地质学家、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院长雅克仁。雅克仁对赵鹏大说:"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矿床学家,必须跑上500个矿床!"

导师的这番话赵鹏大牢记心间,一记就是一辈子。

发号台

赵鹏大初到莫斯科(1954年)

他一门心思扑向学业,利用寒暑假休息时间,到乌拉尔、乌克兰、科拉半岛及外贝加尔等地区考察了10个各种类型的矿床。经过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赵鹏大获得副博士学位。

发号台

在莫斯科与我国著名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合影(1955年)裴文中(左三)、杨式溥(左一

带着一颗赤子之心,赵鹏大回到祖国,重新回到北京地质学院的工作岗位。1960年,29岁的赵鹏大晋升为副教授,并在中国首次招收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研究生。当时,他是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也是最年轻的研究生指导老师。

发号台

与地大学子畅谈地质人生

1963年,由于工作上废寝忘食,赵鹏大患上了严重的膑骨软化症,这种病是一种慢性病,疼起来让人痛不欲生,不能正常行走。然而,患病的3年时间却成为他在地质研究工作中下狠劲的3年。

每年夏天,正值学生野外实践教学的黄金时期,他忍着身体的疼痛,克服困难,带领学生到云南个旧锡矿区进行教学实习。

上世纪60年代,赵鹏大首次利用数学模型模拟了矿床勘探过程,这在地质学术界可谓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这之前,中国找矿更多凭的是经验,他的"数学地质"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地质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正是"数学地质",引领赵鹏大朝地学高峰不断迈进。

地学领域勤耕耘 矿产普查勇攀登

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在新时代面前,知识重新赢得重视,科学的地位回归本位,他科研干劲也更足了。

这一年,他首次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数学地质"、"地质勘探中的统计分析"、"矿床统计预测"等课程,还提出了"矿床统计预测"的基本理论、准则和方法体系,并以此为内容,编写了教材和专著,在我国首次创立了"矿床统计预测"这一新学科方向。

1989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赵鹏大宣读了《矿产定量预测的基本理论、基本准则和基本方法》,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他首次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系统完整地将 "数学地质"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

1990年夏天,年近花甲之年的赵鹏大,不顾同事的关心劝阻,承担了科技攻关课题,带着同事和学生,深入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野外勘探。一壶水和一点干粮就是他一天的伙食,正午时分,罗布泊地区户外温度高达50多度,毒辣的阳光刺射在皮肤上,异常难受。面对这么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仍然坚持下来了。

一望无际的沙漠很容易让人迷路,他让学生们紧跟其后,自己手拿指南针和罗盘,一步一步行走在勘探的征途上。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考察队在新疆北山发现两条铜镍硫化物远景成矿带,在东准噶尔发现一条金矿带。

1992年,赵鹏大参加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大会期间,他被授予国际数学地质最高奖——克伦宾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人;1993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号台

克伦宾奖证书

此后,他还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地质勘探科学院名誉院士等等。在一系列的荣誉面前,他没有骄傲,更没有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相反,他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多,担子更重了。

地质教育倾心血 未来发展更辉煌

赵鹏大不仅在科研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地质教育方面还一直在努力探索。

他常说:地质教育因改革而发展,因创新而提高,因基深而普适,因前沿而先进,因急需而重要。他多年来从事矿产普查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继出版了10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1975年北京地质学院南迁,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3年,赵鹏大被任命为武汉地质学院(后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院长。从1983年到2005年,赵鹏大在担任大学校长的22年期间,也是学校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他也创造了中国大学校长任期最长的纪录。

发号台

赵鹏大院士讲地大故事

作为地质教育家,赵鹏大常常这样说:"将地学大国建成地学强国关键在人才,地质教育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他非常看重学校的贡献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对于学校输送人才的标准,他提出了"五强"的概念:社会责任心强,基础理论强,外语能力强,计算机能力强,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强。

在赵鹏大心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他欣慰无比。2008年2月21日晚,中央领导同志与首都知识界代表举行元宵联欢会,赵鹏大应邀出席。会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特意来到赵鹏大身边予以问候。

2010年4月24日,备受关注的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晓,79岁的赵鹏大获得"最受公众关注奖"。在领奖台上,他神采奕奕,依然像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这份特殊的荣誉,是对他60年来在地学领域努力工作的最大回报。

2011年,赵鹏大携弟子共同出资110万元人民币,设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赵鹏大奖学金。该奖学金将持续资助该校地质勘探、数学地质、资源产业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学生。

发号台

2015年7月15日赵鹏大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区办公室

2017年,赵鹏大捐资50万设立"永芳基金",用于奖励学校优秀学生工作干部。"永芳基金"以赵鹏大院士的夫人赵永芳老师的名字命名。

2019年1月,赵鹏大获 "华人教育名家"荣誉称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已是88岁的赵鹏大见证了祖国由弱到强、地质研究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赵鹏大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在未来的科学之路上,他还将继续书写辉煌的地质传奇。

参考文献:

【1】科学时报 《赵鹏大院士的地质人生:踏遍青山人未老》

【2】中国科学报 《赵鹏大院士:最潮老校长》

【3】本文图片来源于采集工程、中国科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官网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