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大明王朝龙脉之地!(上)

最后更新 :2023.10.15 04:20

 

文|光谷情报站,作者:阿甘

众所周知,光谷是一座产业之城,早在2015年,光谷的企业总收入已经突破万亿元;光谷是一座创新之城,专利申请、创新能力长期居于武汉、乃至湖北省区域前列。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光谷还是一座文化之城。

作为光谷的爱好者,寻找光谷的文化之根,【微信公众号:光谷情报站】想去做的,今日,借此机会,给大家盘点一下隐藏在光谷身处的历史文化名胜。

1

伏虎山:一座与关羽密切关联的城中山

外地人眼中,武汉最著名的山当属龟蛇二山和珞珈山,其实,每一座山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发号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对伏虎山来说再合适不过。位于卓刀泉的伏虎山并不太为人所知,然而关公曾经驻兵于此,以刀卓地而出泉水,加之建于宋朝的供奉关公的卓刀泉寺,以及埋骨于此的众多辛亥烈士,使得这座山有着独特的文化积淀。

1881年《江夏县志》刊载的江夏县图(今武昌、青山、洪山、江夏区)中,清晰地画出了伏虎山和卓刀泉的位置,夹在洪山与罗家山(今珞珈山)之间,西与桂子山相连,背靠南湖,北与磨山、南望山隔东湖相望,但按照中国古代的风水传统文化来说,这里是藏风得水的宝地。

关于伏虎山和卓刀泉的来历,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看中这块地方,在此驻扎兵马,路遇一白虎精拦路,于是关羽勇斗虎妖,伏虎除害,并以刀卓地,地下喷出一泉,后人遂称此地为伏虎山,此泉为卓刀泉,现今依然存在于卓刀泉寺内。

2

二妃山:大明王朝龙脉所在

二妃山最辉煌的历史,大约跟分管这里的明代藩王有关。

发号台

图:如今的二妃山绿道,来源网络

一份武汉考古研究的出土报告显示,原二妃山下佛祖岭村地下位置,曾经是明代驻守湖北的第一位藩王朱桢的第8个儿子朱孟炤夫妻的坟墓。事实上,除了朱孟炤,二妃山周围还埋葬着大明王朝的其他皇子皇孙,是名副其实的龙脉之一。

墓葬的挖掘是配合当时二妃山垃圾场的修建。根据挖掘报告显示,墓葬早期曾遭到过破坏,墓砖曾经被当地拿去盖工厂,墓葬的背后是二妃山脉的一部分,被本地村民称为大王山。山前有水塘,山南有河道直通梁子后湖。根据古代堪舆学上的“山主子孙,水主财”的观点,此地很适合作为墓葬地。

二妃山比想象中要大得多,东西延伸了1.5公里。如果不是公路切断,它应该与东侧的龙泉山系相连接。山体大致分为两部分,西侧为主要山体,分为大王山、佛祖岭,东侧有一个分开来的余脉,当地人称为八角山。

3

武汉龙泉山:二龙戏珠地

龙泉山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乡。其山东南北三面环水,东面是以盛产武昌鱼名噪海内的梁子湖,南北则有两条山脉自西向东连绵9公里,与处于盆地中的景区形成二龙戏珠之势,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龙泉山的人文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这一地区为舞阳侯樊哙孙樊建的封地,名为江夏,所以其山称为江夏山。唐朝初年改称夹山,取两山夹道而行之义。唐朝天宝末年,宰相李蹊开基造屋,凿地得泉,形成东西两井,东井冒气则晴,西井无气则雨,占验灵准,因此又称灵泉山。

而真正让其影响较大的是其景区内的明王墓。因其建筑风格与北京明十三陵遥相呼应,故有“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之说,朱元璋之子朱桢及其后人共九位藩王就安葬于此。

全国各地明代藩王陵众多,但明楚王墓群保存了明朝八代九位楚藩王的陵寝,格局完整,极为罕见,为研究明代藩王体制、皇家丧葬制度以及明代武汉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世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文|光谷情报站,作者:阿甘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