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城北二都王氏宗族为何被称之为“铜人王家”

最后更新 :2023.10.13 05:45

 

在我们小的时候,老辈人就会告诉我们,我们是“铜人王家”的后代,起因是始迁祖墓中下葬的是始迁祖克礼公的等身人金像,因族人害怕祖坟被盗掘,就谎称陪葬的是铜人像,这个故事一代代传下来,故我们宗族又被称之为“铜人王家”的后代。近来,随着对《家谱》的研读,以及老一辈人的口头传说,对此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关于始迁祖克礼公之事迹及墓葬概况

五台县城北二都王氏宗族始迁祖为克礼公,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从火山保德州王家滩(今保德县王家滩村)迁居五台县,最初居住于县城北厢,娶妻高氏,入籍于五台县城北二都。目前,其后世子孙主要散布在五台县的百余个村庄,代县、原平、定襄及河北的平山、灵寿、阜平等地也有其子孙居住,现有男女丁近八千余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编修家谱时入谱人口统计,尚未统计因各种原因未入家谱的人口)。因其后世子孙居住较为分散,故编修家谱时以克礼公最初入籍的城北二都命名以区别于五台县其他的王氏宗族,故称之为五台县城北二都王氏宗族。

发号台

明朝万历13年修谱时,族人南峰乐泉子在《王氏家谱前叙》中称,“当初礼祖复归於保德州,殁后,五台追葬金身,为招魂之墓。墓立于右社稷坛前,自鲁祖武改坛图地以移风水,至武子儒士一中绝嗣。”明朝万历29年,九世祖就谋公撰写《王氏宗谱源流之序》中称,“当日,克礼念父母之邦,动桑梓之情,复还保德,后人追葬金身,为之招魂,墓立西坛之北,刻石传记。”在1990年续修家谱时,《祖墓移葬概况》中记载,“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春深翻土地时,吾走马岭族人,调在台城翻地。内有富成、存明(已故)等来到始祖坟,见坟丘四个,石碑一通。便寻来其带队王三亲,证实确是吾祖墓,便暗中指使他们深挖寻祖。一九五九年挖出来,有一尺左右长,似小指粗细,非金非铜似铁生锈,略呈弯形,不象人体形,似一铁棍,头枕方砖一块。另有祖妣遗骨一付,亦枕方砖一块,富成两引人背回走马岭,葬于村西沙滩地,葬后刊纹石碑一座,上载某年月日某人安葬等,可惜碑在文化大革命时捣毁无存,原有红沙石碑也失落无存矣。”

我们可从以上内容中了解到,始迁祖克礼公的一些具体情况。克礼公在移民五台后,共生育懋、谦、琳、聚四个儿子,后因思念家乡父老又复返保德,死后葬在了保德。其在五台的子孙在下葬始迁祖母高氏时,只能埋葬克礼公的金人像为之招魂,墓葬位置在县城西坛(则原后土庙之北)。1959年深挖土地时,由走马岭人王三清(本人的三爷爷,祖父的三弟)安排人将迁祖母高氏之遗骨从县城背回走马岭安葬,后又葬在走马岭背面的龙王堂之地。

二、关于克礼公墓葬的有关传说

关于克礼公之墓葬的传说有几种版本,在这里做一简要概述。

一种说法是,克礼公在返回保德后,又娶妻生子,在其死后,五台的子女和保德的子女都想把克礼公的遗骨与自己的母亲合葬,而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后,两边的子女把此事诉讼到县衙请县太爷来定夺,县太爷也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想出一个两边都不得罪的办法,由县太爷手执写有克礼公的名字的黄裱纸,规定哪一方先抢到就把克礼公的遗骨葬在哪一方。因五台的子女年长于保德的子女,哥哥有心让弟弟,就让保德的子女抢了去。这样,克礼公就埋葬来了他的原籍保德,五台县埋葬的是等身人金像。

发号台

另一种说法是,克礼公在保德时已经娶妻生子,迁居五台后已经商为生,娶妻高氏,生懋、谦、琳、聚四子,在其父去世后,回保德奔丧,后不久在保德病逝。其去世后,两地的子女都想把克礼公之遗骨与自己的母亲合葬,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一直上诉到官府,最后县太爷判定,克礼公之遗骨在保德安葬,同时,保德的子女们负责用黄金打造克礼公金身像,与五台县始迁祖母高氏合葬。因为是金身下葬,祖坟被不法的盗墓分子盯上,曾先后多次遭到盗掘。在每次盗掘之后,族人就继续打造金身像安葬。先后经历几次后,最后换成铜像之后,祖坟才得以安宁,未被再次盗掘。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