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西关村外圈马沟风水桥之始末

最后更新 :2023.10.13 05:35

 

风水桥是西关村外圈马沟上的一座石拱桥,在本世纪初开发锦绣苑住宅小区被深埋于地下,其位置大概在锦绣苑小区北门。在清乾隆版的《五台县志.艺文志》中,有两篇关于风水桥的碑记,一篇为清雍正壬子科举人张喧的《重修西门外阖县风水土桥记》,一篇为清乾隆年间县令王秉韬的《重修风水石桥碑记》,从两篇碑记中我们可以知悉这座小桥来历缘由。

风水桥建的造原因,不是因为其地处交通要道,也不是因为其有美景名胜,如出于实用可以不修。但从风水学角度看,古人认为,县城西面之山脉——文昌山与县城被圈马沟相隔,不架桥连接不利于县境人才的发展,故把这座圈马沟小桥命名为风水桥。

明末清初,山水横穿圈马沟,加之战火战乱,从顺治朝到康熙初的三十余年间,五台县士子在乡试中竟未中一名举人。康熙丙子年(1696),时任县令的方正琪精通风水学,让人在圈马沟修筑了土桥以通县脉,当年殷日序就考中举人。此后数年,接连有多名士子考中举人,甚至有同胞兄弟二三人皆考中举人的。后土桥再次中断,乡试再次出现连续数科无登榜中举之现象。雍正癸卯年(1723)乡试时,全县的绅士汇聚在县城,共同出资重修了风水桥土桥,并由清雍正壬子科举人张喧做了碑记。

乾隆丙申年(1776),县令王秉韬在编修《五台县志》过程中,查阅到了前举人张喧的《重修西门外阖县风水土桥记》,意识到此桥的重要性,于乾隆丁酉年(1777)动工兴建风水桥石桥,并做《重修风水石桥碑记》。此后几百年间,风水桥石桥多次翻修,终于在本世纪初完成使命,在开发锦绣苑住宅小区时被深埋在了地下。

附:1.《重修西门外阖县风水土桥记》

2.《重修风水石桥碑记》

发号台

重修西门外阖县风水土桥记 张 喧

风水桥者,西关外圈马沟之土桥也,非城垣之所依,四境之所通也,又非名区胜地可以具玩赏而壮观瞻也,夫然毋事不修可也,而乃有不可不修且不容以缓其修者,则以是桥之建形家言,为一邑之接龙过峡也,盖自西山蜿崛而来至峰山而结穴而开障,邑城实坐巽地一河湾环映带左右地灵人杰,实由于此。

国初,山水横决穿蚀城沟,山脉来自西峰者,遂以中绝,历三十年不登一乡榜,且遭兵燹。岁丙子,前令方太翁精于地理,谕台人从断沟补筑土桥以通县脉,不数月而工成,是秋八月即达殷孝廉,嗣是累科决胜,或同袍二三人以及五六人联镳接踵,而土著生资亦尽复旧焉。八九年来土桥复中断,数科无登榜者,癸卯乡试邑之绅士集会城,同声合辞以修筑此桥爲务,兹当秋成,又值贤父师整饬振动之,于是鼛鼓不烦而,桥再成也,谨序

发号台

重修风水石桥碑记 王秉韬

五行生克,制化之道,天地四时万物俱不得,而外之虽形家者为一家言,本属小道,而其言往往多中,五台西关外相传有风水石桥,县志缺焉,后之为随时补葺计者,祗修土桥十余年取圯,今并土桥遗迹亦不得而见之矣,乾隆丙申九月,韬承乏兹土簿书之,暇援绩修县志,征求前人著述,见张孝廉喧于雍正初年有续修风水土桥记,备言桥为全邑之接龙过峡,乃一邑士民所关系,重修之举是不可缓爱,择董事数人捐资倡始,丁酉春融,开山取石,心材鸠工深去于泉,厚筑根底,工兴于三月十九日,峻于六月十三日,寛长高厚若干具载碑左,落成之日,偕学博平公暨监工绅耆辈周视,色喜咸请勒石垂久,遂书以爲记。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