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赌神和财神,也是发明家,但他做了5件事折寿40年!

最后更新 :2023.10.12 07:32

 

#头号有新人#

发号台

《楚汉传奇》中 段奕宏饰演的 韩信

麻将的由来:

发号台

相传麻将是由韩信发明的。韩信初投刘邦,被委以仓官之任。当时,刘邦整军备战,粮仓囤积了大量谷物,雀患严重,守仓士卒为捕雀大伤脑筋。为了调动士卒的积极性,韩信因势利导,变鼓励为奖励,发明了一种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游戏。韩信依据士卒捕雀数量发给相应的竹制筹牌作为奖励,这筹牌上刻有文字,既是赏钱,又可以用来作游戏工具,这种游戏便是麻雀牌。这种游戏受到士卒的喜爱,在韩信军中迅速流传开来。战争胜利后,士卒又把这种游戏带到民间。

台湾民间也传说韩信发明麻将、骰子等赌具,可带给民众偏财运,因此部分庙宇将韩信作为“供奉。

古老的方便面——踅面:

发号台

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在开水锅浸泡两分钟,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样的踅面,冬天可保存十天半月,夏天可保存两三天。

韩信作象棋:

发号台

象棋的传奇不一,民间有称是始创于韩信。刘邦统一天下后,屡建战功的大将韩信被吕后诱捕入狱。韩信自知寿命快到头了,就打算在狱中写一本“奇书”传给后人,后来做好的居然是模拟两军攻击的棋子。狱卒专心研究韩信授给他的奇术。因纸片易烂,就换成了扁圆形小木头坨儿,为好区别又染成红黑两色。又据“奇”的谐音,把“奇”叫做“棋”,还写了一本《棋谱》传给了他的儿子。后人认为棋虽可布阵,但不是真的两军作战,只是一种象征,所以称它为“象棋”。

叶子戏与扑克牌:

发号台

“扑克”一词是英文poker的音译,其实,中国才是扑克的真正故乡,扑克牌来源于韩信军中的叶子戏,是由韩信发明的。韩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军能手,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韩信治军的传说。韩信特别注重政治训导、物质鼓励、精神奖励来教育部队,有时还将游戏活动运用到军事训练当中。

相传楚汉相争时期, 韩信发明了一种智力游戏——叶子戏,这种游戏不仅可以启发战士的智慧,士卒于训练之余以此为娱乐,也缓解了他们的思乡之愁。叶子戏以天文历法为基准,牌分“以、像、四、时”4类,扑克中的4种花色便由此而来。楚汉战争胜利后,叶子戏从韩信军中传播到民间,成为平民百姓喜欢的一项游戏活动。后来,人们用丝绸及纸裱成纸牌,称为“叶子牌”。叶子戏就是以天文历法知识为基础而设计和发明的,与星相、占卜以及天文、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韩信放风筝:

发号台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相传,风筝的发明人是大军事家韩信。垓下之战中,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包围,为了瓦解楚军的军心,韩信派人用牛皮制成风筝,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风吹着笛子发出凄凉的声音,汉军和着笛声唱起楚国的民歌来。楚军听到了乡音,都想念起故乡来,斗志涣散了。结果,楚霸王一败涂地,在乌江边上自杀了,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唐朝赵昕也在《熄灯鹞文》中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让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中还记载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

推陈出新:

发号台

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这无疑是仓储管理史上的创举。

韩信分油:

发号台

说有一天,韩信走在路上,看见两个合伙做生意的卖油翁要拆伙,两人共有十升油,要把油平分,每人五升,这两个人只拥有一个容量十升的篓子,还有一个空的罐子和一个空的葫芦,罐子容量是七升,葫芦容量三升,但是没有秤,于是争执不下。

韩信一听完两人的说法,立刻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于是指点两人,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其实韩信的意思是这样子的,“先把油全部装到篓子中,用葫芦连装三次,共装9升,罐子注满后,葫芦里还剩2升,罐子里有7升,篓子里有1升。然后将罐子的7升油全部倒入篓子,此时篓子里是8升油,葫芦里是2升油。再将葫芦里的2升油全部倒进罐子里。此时罐子里有2升油,篓子里是8升油。最后,用篓子里的油灌满葫芦。此时篓子里有5升油,罐子里有2升油,葫芦里有3升油。一个人拿走篓子,另一个拿走葫芦跟罐子,两人所得完全相等。”

韩信点兵:

发号台

据说有一天,韩信率领一千五百名将士与楚将交战。楚军败退,汉军也死伤四百多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返回山上的行辕,忽有探子来报,说有楚军五百人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此时营中有人大喊:“我军死伤殆尽,人数太少,一定会输给楚军。”

当时汉军各部队人数混乱,韩信命令士兵三人一排,结果多出两名;接着命令士兵五人一排,结果多出三名;又命令士兵七人一排,结果又多出两名。韩信说:“我已经知道我军的人数了。”向将士们宣布:“经我计算,我军有一千零七十三名,敌人只有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于是士气大振,楚军大败而逃。

韩信草

发号台

半枝莲 又名 韩信草

间传说韩信在集市被几个无赖毒打一顿,卧床不起。邻居大妈从田地里弄来一种草药给其煎汤疗伤,没过几天,他的伤就好了。后来,韩信官至将军。

当时,战斗激烈,伤员很多,他就派人到田野采集邻居大妈给他治伤的那种草药,用大锅熬汤让伤兵服用,结果,伤者很快痊愈。有人问如此神奇的草药叫什么名字?韩信也不知道。有人说:“那就叫‘元帅草’吧!”可有人反对说:“几百年后。谁知道是哪个元帅,干脆就叫‘韩信草’吧!”

韩信与冬瓜蛊

发号台

传说有一年夏天,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几千名将士,经过连日的长途跋涉,许多东西都在路上给扔掉了,到了吃饭的时候才发现吃饭用的碗和盆子竟然不够用了。韩信命几个士兵到老人的冬瓜地里摘来冬瓜,将冬瓜一切两半,掏去瓜瓤,把饭菜盛了进去。这叫冬瓜盅,老人说他经常这样以冬瓜为碗为盘。

食用时,用勺刮下冬瓜肉与饭菜同食,不仅有冬瓜的清香,冬瓜肉里也有饭菜的味道,美味可口。从此以后,冬瓜盅便经常出现在韩信军中士卒的食谱上。

韩信与清口烧鸡

发号台

“清口烧鸡”,相传这道菜是故乡的人民为纪念韩信创制的。

韩信明白:吕雉与刘邦是一对害人的主谋,自己上了刘邦这个伪君子的当了,但悔之已晚,于是把眼一瞪,吼了声:“罢了,你杀吧!我韩信来生决不轻饶你!” 韩信被杀,冤气冲天,时方六月初六,便立降鹅毛大雪,冤气冲地,地上顿时冒烟起火,把整个一个钟室烧毁。吕雉被吓得魂飞魄散。

英雄惨死,最感痛惜的莫过于家乡父老。故乡的人们偷偷祭奠韩信。因为吕后名雉,韩信又是被吕雉用竹刀杀害,便有人将母鸡拨毛烹炸煮熟,鸡体内插入竹刀用作祭品,喻意为韩信报仇雪恨。由于这道菜起源地在韩信故里,这里靠近古清口,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清口烧鸡。

马道

发号台

一尊在留坝县马道镇寒溪河岸沉寂了千年的“韩信牵马图”天然石雕画,赫然进入人们的眼帘,引起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2215年前的马道驿寒溪河畔,一段“马道”地名与“韩信牵马图”天然石雕画的神奇来历。二千多年过去了,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云烟,唯有这幅鬼斧神工的“韩信牵马图”依然留在马道,留在了寒溪河边。世人皆知:“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我今却谓:“不是神马把头晃,萧何岂能追得上”。

韩信山的传说

发号台

东省莱州市城东驿道镇境内有一座崮山,“南崮北崮,隔天一步”之说,又有“胶东小华山”之誉。相传西汉大将韩信曾隐居于此山,故当地百姓又称韩信山。崮山北麓有一村庄名字叫做韩家村,据韩家村人讲,崮山之所以叫韩信山因为这里才是韩信的故乡,至今村里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韩信的传说。

韩王山

韩王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涉县县城东4 公裏处,景区面积30 平方公裏,属典型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韩王山海拔1199 米,因汉代韩信曾屯兵于此而得名,景区奇峰耸立,依形而名曰:韩姬盼夫、韩王归营、帅椅峰、刘邦拜将、韩信点兵、韩将守营、神鸟峰、萧何月下追韩信、韩王帅印、韩王剑、仙人下棋、神龟探海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鹿泉

韩信奉命率汉军越过太行山,攻打赵国,屯兵在抱犊寨一带。当时天旱,缺水严重,大大的影响了军心士气。韩信骑马信步出营,一来散心,二来藉机探勘地势。走了一程,眼角瞥见一头梅花鹿飞窜而过便拈弓搭箭,那箭簇直奔鹿身射去。他知道自己向来箭无虚发,立刻拍马赶到。一瞅,树丛里啥也没有,只见自己的羽箭插在地上,还忒楞楞的颤动著。顺手下马将箭拔起。顿时,一泓清水从孔中汩汩流出,源源不绝,韩信真是喜出望外。于是几十万大军有了水喝,解了燃眉之急,军心大振,士气高昂,个个奔相走告:「韩大将军有神庇佑,指鹿寻水解渴!」如此一来,胶著的战况急转直下,将士用命,人人奋勇争先,立时大破赵军,赵王被俘。

韩信岭

发号台

韩信岭,又叫韩信宅,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南,韩信称齐王时筑宫于此。这里有一块东西长约350米,南北长约200米,高约7米的高地,传说是韩信当初为齐王时的故宫遗址。至今,当地人仍称之为韩信岭。此地北面附近是家喻户晓的东周殉马坑。1964年,省市考古部门,曾对韩信岭一带进行了全面的戡探,发现这里文化堆积特别厚,一般有3——4米,往往有四五层堆积。过去每逢大雨过后,古币、泥封、小铜印、化石环等文物时有出露。1971年秋,在韩信岭西南边缘阚家寨发掘出土的陶鬲,与陕西长安普渡村墓葬出土的陶鬲形制相似。

齐永村

在距山西临猗县城五十多华里的西北方向,有两座东西对峙的村庄,名叫东、西齐永。传说两个村子原是一庄,名叫齐王寨。为什么叫齐王寨呢?原来这是韩信曾经领兵驻扎过的地方。

后来,韩信被吕后残害,人们为纪念他,把他曾驻兵的村庄取名“齐王寨”(因韩信曾官封齐王),方言“王”读“月”,“月”和“永”音近,久而久之,人们便把“齐王”读做“齐永”。

楚歌岭

发号台

位于巢湖市区15公里处的巢湖南岸楚歌岭下,有一座抬头见山、低头迎水风景秀丽的散兵镇。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羽逃走。途中行至必经之路的巢湖东郊旗山。鼓山峡口,项羽的座骑乌锥忽然长啸不前。原来是到了范增的故乡。项羽顿悟,翻身下马,跪拜旗山:“失亚父者失天下,项羽悔之晚矣!”于是,乌锥又奋蹄向乌江奔去。

如今,韩信吹箫处被称之为楚歌岭,项羽散兵地已发展成散兵镇。岭上还有霸王城等遗址,途经的旗山也被人们唤为亚父山。古水坝在这处水坝发现之旁,西岸的一个村庄之名引起考古者的极大兴趣。这个村名为上水腰,还有相邻一村名下水腰,名称甚是怪异。村人讲述,民间传说汉时韩信在未央宫被屈杀,死后人头向东滚去,欲会葬于临潼的老母。人头滚至灞河,天地为之感动,遂开一沟,使人头从灞水腰间滚过。所以这里两村就称为上水腰与下水腰。这一村名与传说,隐隐暗示这里曾有运河通过。

韩信折寿:

发号台

间传说韩信的寿数应在七十五岁左右,但是由于韩信做了五件不该做的事情,每件事折损八年阳寿,共折寿四十年。分别是水漂核桃(阴险)、赐钱惯娃(毒辣)、活埋生母(伤天害理)、问路斩樵(恶毒)、十面埋伏(违反天意)。

1. 水漂核桃(阴险):

韩信幼时和小伙伴一起玩,其中一个小伙伴手中拿了一把核桃,韩信想吃,于是,他出主意说核桃放在手里不好玩,放在磨盘上,磨盘再一转才好玩。核桃放在磨盘上,磨盘一转,核桃全部落到了磨盘中间的孔中,怎么也拿不出来了,待孩子们哭着走了以后,韩信端来水倒入磨盘的孔中,核桃漂了起来,全部落入韩信的口中。

2. 赐钱惯娃(毒辣):

韩信被项羽追杀,路过一片树林,突然感觉后颈发热,有液体流入后背,抬头发现一小童在树上正对着他的尿尿,韩信不但没有责怪这个小童,还赏给他一枚铜钱,并对他说,一会儿有一个和我差不多,但比我魁梧的人经过这里,他是个将军,很有钱,你如果朝他头上尿尿,估计他要赏给你一串铜钱。待项羽追至此处时,那个小童依照韩信说的,对着项羽尿尿,等著拿那一串铜钱的赏赐,项羽大怒,一剑将小童刺死。

3. 活埋生母(伤天害理):

韩信少时放牛,在一片草坡上睡着了,睡梦间感觉有两个神仙从身边飘过,其中一仙对另一仙说:“您看,这个放牛娃睡觉的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谁家祖坟如在此,后人必出王爷。”韩信醒来后迅速跑回家,剪下了母亲的头发、手指甲和脚指甲,回到了放牛的地方,将这三样东西埋在了地下(汉代之前的人认为:头发、手脚指甲代表人的魂魄)。

4. 问路斩樵(恶毒):

韩信在项羽处待不下去,欲去汉中,走到岔路口,向一樵夫打听去往汉中的道路,樵夫为韩信指明走中间的大道可到汉中,韩信前行不远,因恐樵夫告诉项羽追兵自己的路线,又拨转马头回来追上樵夫一剑刺杀。

5. 十面埋伏(违反天意):十面埋伏是赶尽杀绝,不留活口的计谋,十面为:东、南 、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天、地。即使项羽突围后,也不放过,在乌江边用蚂蚁占蜜的方法组成“项羽自刎于此”刺激项羽自尽,即使当时项羽不自尽,乌江渡船也是韩信安排,项羽必死无疑。

发号台

韩信墓

韩信之死:吕后欲杀韩信,命武士推出斩之,韩信大叫:“臣昔求铁券,皇上指天地许臣,‘见天,首不加兵,见地,领不加刃’,今罪臣身处天地之间,恐人言汉背誓?萧相国可以为证!”萧何奏道:“确有此事。”吕后大怒,要处罚说实话的萧何。萧何又奏:“将韩信绑在大钟之内,就是不见天地;以竹竿削尖,刺其心脏,心非首领,竹竿亦非兵刃。”于是韩信被绑在钟内以竹子刺心而死。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