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转型发展 文旅投资注重“四有”——中华网董事长与法国主流媒体代表座谈

最后更新 :2023.10.10 01:36

 

发号台

2016巴黎-中国周于9月20日-25日在巴黎举行。活动期间,中华网董事长汪方怀先生率团参观访问了法国《回声报》驻地,并与《回声报》主编Nicolas BARRE先生、编辑部主任David BARROUX先生和高级记者Michel GRANDIxian先生,以及《快报》周刊代表、记者Emmanuel paquette先生进行了座谈,就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中法两国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文化旅游投资关注点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2016巴黎-中国周”由巴黎市政府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共同主办,巴黎十六区政府协办,洋凯文化承办,中华网担任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驻法国大使、巴黎十六区区长等嘉宾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并致辞。本次“巴黎2016中国周”拉开了“中国全球行”系列活动的序幕。今年的活动涵盖了艺术展览、时装走秀、商贸高峰论坛、美食品评、作家签名售书等领域,覆盖范围广泛。预计未来几年的活动主办方会逐步以文化为中心的同时,寻找一个当年特定主题,在将中国文化推出国门的同时,把国内外的技术、教育、科研等成果进行嫁接。未来的“中国全球行”计划在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举办,相关的合作机构主要包括政府机构、博物馆及知名画廊等艺术机构、智库和大学等学术机构,以及地方性企业或跨国企业等。

发号台

法国主流报业——《回声报》《快报》周刊

《回声报》(LesÉchos),是法国最具权威性的经济类日报之一,目前为英国培生出版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该报于1908年由斯克雷兄弟创办,能比较完整地提供法国财经及国外经济方面的重要信息,内容涉及国内外工农业、科技、金融、经济政策和法律、经济界人物等,读者多为金融、企业界人士。该报系集团还拥有法国的经济新闻网站lesechos.fr、经济杂志《Enjeux》和《巴黎人报》以及音乐广播电台。

为了适应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他们于2007年正式对外推出了世界上首张运用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报纸(电子《回声报》)。此项订阅服务的内容包括《回声报》的所有文章,读者还可从格林尼治时间每日清晨六点起不断接收到由《回声报》电子编辑部提供的经济金融财政等资讯。《回声报》还与法新社强强联手,及时提供政治、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国内外快讯。另外,读者还可下载由培生教育出版社(Pearson Education)、纳唐出版社(Nathan), 弗拉马利翁出版社(Flammarion)、阿谢特出版社(Hachette Editions)、M21等出版机构提供的各类电子书籍。

《快报》周刊(LExpress)目前是法国第一周刊,创办于1953年5月,初为《回声报》的政治性附刊。2006年被Roularta传媒集团收购,2014年转至Patrick Drahi旗下,周刊发行量60万份,Patrick Drahi还同时拥有电视台和4家广播电台。

该刊注重调查性报道和新闻分析,主要面向中、高级职员和知识阶层。发行量近60万份,其中70%为长期订户。

发号台

转型发展拓展盈利空间

在与《回声报》集团负责人会谈期间,他们介绍了目前经营情况和经营思路。在法国不少的报纸都有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回声报》去年和前年都仍有盈利,《巴黎人报》则收支基本持平,为此,他们也在千方百计拓展业务,以便实现更多的盈利。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回声报》将自身提供给读者的免费内容逐步减少,并且力争建立经济类的信息报道在互联网上的“收费墙”。《回声报》主编Nicolas BARRE先生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扩大规模,而是让一些读者习惯于花钱买我们的报纸和服务。”

听完《回声报》方面的情况介绍后,中华网董事长汪方怀先生分别就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投资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华网及其股东国广控股和旗下上市公司华闻传媒的业务及经营情况。在谈到互联网新媒体业务时,他说,互联网新媒体业务在整个企业经营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国广控股集团旗下的中华网拥有包括法语在内的20余个语种,国际在线则拥有65个语种,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目前开发出了自己的技术平台,积累了25万小时时长的节目资源,拥有5000多万用户。广告、付费用户、跨境电商、游戏、医疗、教育以及各种合作等将是未来的盈利方向。

当被问及目前国内传统媒体整合情况时,汪方怀先生谈到,中国一些传统媒体主要由各级政府财政支持,这些媒体的整合比较困难,基本上只能在体制内合并。市场化的媒体则处于不断整合中发展,整合步伐不断加快,很多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媒体都已被淘汰出局。

发号台

在法国主流媒体中,《回声报》十分关注中国社会经济情况,在宏观经济、地方经济、行业、企业、投资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深入报道。在会谈中,双方也就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经济发展动能和“一带一路”战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发号台

文旅投资注重“四有”

在与《快报》周刊代表、记者Emmanuel paquette先生以及路易威登集团等企业精英交流的过程中,面对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如何选择的提问,汪方怀先生主要就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标准和意向等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汪先生谈到,根据合理调配轻重资产,优化产业、区域结构的总体设想,正在考虑发起设立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内外优选文化旅游资源投资项目,但是每一项投资都应在严格的综合评价和必要的投资程序的基础上开展。

他说:“比如,投资一个旅游地产项目,我们应当有一整套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衡量,重点关注“四有”项目:一是要有资源,是指项目需要具备山水、森林、城堡、葡萄园等稀缺资源,也就是要看“风水”;二是要有产权,也就是说旅游地产项目内的土地是可以分割出售产权的,这样才能吸引包括中国客户在内的广大客户购买;三是要有政策,研究当地在移民、教育、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满足客户在移民、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四是要有空间,即项目获得成本必须足够低,使投资者足够的盈利空间,在整体成本与最后收入总额之间有足够的差价。”

在被问及中方企业一般会选择哪种投资方式时,汪先生说:“一般希望能够尽最大可能在当地找到合作方,而不是完全独资收购。合作者可以在项目股权、项目经营、投资基金运作等方面参与进来。作为股东,可以在治理结构下把具体经营管理交给当地合作者或经营团队,由他们出具一个合理的经营管理计划,及保障措施,经过治理结构决定后操作与执行。一个项目投资经营成熟后,还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项目复制开发。”

此外,在与《回声报》、《快报》周刊代表沟通中,双方都谈及到了在媒体领域展开合作的可能性。对此,双方均表示出加强合作的期待,但是考虑到媒体行业的特殊性,合作应当在彼此加深了解的基础上、合乎法律政策的前提下谨慎展开。汪先生建议,媒体合作可以考虑从双方性质相同的媒体开始,如财经媒体、音乐电台可以率先加深了解,展开交流与合作。

文并摄/杨红军

更多阅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民歌赛决赛在齐鲁师院举行

杨照: 为什么说古典音乐里有中国人最大的功利

2016英国皇家学会出版摄影大赛 公布获奖结果

“丝路名人中国行”中国戈壁滩的农业演变:从坎儿井到现代化灌溉系统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