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座神秘的“水下之城”,你知道吗?

最后更新 :2023.10.10 01:31

 发号台发号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对话录》中描述了一个神秘大陆——亚特兰蒂斯,这是由海神波塞冬统治的一座岛屿,富庶而文明,出产无数的黄金与白银,所有宫殿都由黄金墙根及白银墙壁的围墙所围绕。在一次大地震后,它在一天一夜之内消失在了海底深处,从此亚特兰蒂斯成了神秘大陆的代名词。在今密云东北密云水库的水底,也静静地沉睡着这样一座神秘的“水下之城”——石匣城。

自古有“密石古”三镇之说

“石匣”之名的由来,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有载:“城西平地有石如匣,湥不可斸,故以名。”当地居民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诸多传说与故事:古城西门外有一座太平庵,相传在某年的一天清晨,有人发现庙前的空地上露出一块半寸高的石片,长约六尺,宽约四尺,呈长方形,并且有棱有角,形状如匣,故名此地为“石匣”。

古城历史文脉源远流长,与密云县城、古北口齐名,自古有“密、石、古”三镇之说。按民国《密云县志》记载,石匣城一带原为要阳古城所在。要阳县设置于西汉时期,为渔阳郡都尉治,原治在今河北丰宁县,东汉时被废。北魏复置,并将治所内迁至今北京市密云境内。如记载属实,则石匣城的历史可上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期了。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由于古城扼守华北通往东北松辽大平原以及蒙古草原的交通要道,石匣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地位显著上升。那时明朝国力强盛,朱棣数次北伐,蒙古诸部望风远遁,北部边疆局势安定,史载“六师屡出,漠北尘清”。因此石匣地区虽有居民居住,但并未筑城。

仁宗宣宗时期,明王朝对蒙政策开始进行调整,北方军事防线开始收缩。长城的防卫功能受到明王朝的重视,沿长城修筑了为数众多的城、堡、墩、台,并设立了都司、卫、所等军事建制。石匣地区南有密云,西北有白马关,正北有古北口,东北有曹家路,东南有墙子岭,正西有石塘岭五个边关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石匣不守,密云难存

石匣古城的修筑时间,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嘉庆《大清一统志》等记载为明弘治十七年,由巡抚洪建忠建造。嘉靖年间《石匣营新建石城记》记载,这一区域“地形平衍,土脉隆厚”,由于“此地东、西、北距边不(过)五六十里,去京百八十里,殆烽燧之交,而边邑之藩篱也”。一旦蒙古铁骑侵入,居民无所守御,因此修筑了一座方圆四里左右的土城,并在城内设置了名为“石匣营”的仓场。

明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借口“贡市”不遂,率部侵入古北口,杀掠怀柔、顺义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汗长驱入内地,京师震恐。俺答汗在北京城外自由焚掠八日之后,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仍由古北口,循潮河川退去。“诸州县报所残掠人畜二百万”,史称“庚戌之变”。石匣城正处在俺答汗进出的必经之路上。经此之变,明朝廷认识到石匣土城“累土为之,易于圯啮剥蚀,则非可恃以为固”。

石匣不守,密云难存,京师内地更难以安枕。因此嘉靖四十五年,石匣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增改扩建。其最主要的工程即是将石匣城由土城改建为砖石结构的“石城”。改建后的石匣城垣为方形,“周四里二百六十四步三尺”,每面一里左右(明清每里约合576米),各面正中设一门,东门“来曦”,西门“昭远”,南门“昊瞻”,北门“朔镇”。北门城楼上建有一座真武庙,庙前有钟鼓楼。门洞上方悬石匾一块,上刻“玄天锁钥”四个大字。各门建瓮城。石匣城的东、南、北城门与瓮城的门不直通,只有西瓮城门与城门直通。城的四角各建小瓮城,上建角楼;城门瓮城与角瓮城之间再建八座小瓮城。密密麻麻的瓮城、角楼显示出石匣城鲜明的军事色彩,成为城市形态最显著的标志。

城内随门设街,因而形成十字街道,分别称为东、西、南、北大街。另有城隍庙街、顺城道等主要街道。胡同有草场胡同、后仓胡同、西头条胡同、西二条胡同、西三条胡同、西四条胡同、大东胡同、小东胡同、丁家胡同等。作为区域性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城内还有县丞署、守备署、游击署、营房、文庙等建筑。城门外有护城河石桥一座。北门外有一座小山名曰“北山”,小山顶上建一座“镇夷楼”,登楼可以俯瞰全城,因此又叫“看花楼”。新扩建的石匣城,工程浩大,构思精巧,建筑奇伟,风格独特,可谓风水宝地。康熙六十年、乾隆十年、同治十年石匣城又经历了数次重修。

戚继光曾驻扎石匣营

石匣城扼守南北交通要道,是北方政治势力南下的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当古北之要冲,九边协镇,屏神京之锁钥”。为护卫北京的安全,明代不断调整充实石匣营的指挥力量,先后设协守西路副总兵、副总兵参将、督标左营游击、东营游击等官职。其中戚继光就是驻扎石匣营时间最长的一名高级指挥官。隆庆三年,戚继光亲赴石匣营坐镇指挥,训练将士统领兵卒,督建古北囗长城沿线的军事设施。随后,戚继光还在石匣城内建起了帅府,并把驻扎在石匣营的分守参将提升为西路协守副总兵,专门防御曹家路、古北口、石塘岭(路)、墙子岭(路)、白马关五处关隘,以防蒙古铁骑南侵。

明隆庆五年,为巩固石匣营周边各关口的军事防御,戚继光把石匣营确立为指挥中心,这样石匣营一可作为保卫密云的前沿;二可作为边镇古北口的后方。为此戚继光再次调整,在石匣营设副总兵一员、把总十二员,兵额3291名,另有偏箱战车128辆,火箭车等其他各类战车16辆;战马440匹、骡288头。

清朝时石匣城内先后设提标前营、中军守备,设有千总、把总、副将、都司等官职。1933年爆发的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中,石匣地区也是重要战场。1933年5月初,日军实施“关内作战计划”,以古北口为主攻方向。5月13日日军集中炮火轰击石匣城,守城的国民党第25师与日军巷战多时,伤亡惨重,石匣城遂陷。日本无条件投降时,苏联红军到石匣接受了日军投降。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围绕石匣城进行了两次争夺。

修建水库时石匣城入水

战争时期石匣城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平时期,石匣是密云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修建密云水库前,城内军民千余户,4000多口人,大小店铺、商号100多家,周围村庄稠密。城内每月以初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初七日、十七日、二十七日为集市,每年春秋季还有几次庙会。城内外有30多座庙宇,有名的寺庙有西门三官庙、药王庙、天齐庙;东门慈济寺、龙王庙、小圣庙;南门圆通庵、白衣庵、三教堂、火神庙;北街城隍庙、十字街关帝庙等。在当地旧俗中,东门为喜门,结婚嫁娶、新官上任等出入东门;西门为水门,刑斩解差等出入西门;南门为火门,求雨出征等事项出入南门;北门为鬼门,祭祀殡葬等出入北门。

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时,石匣城成为密云水库的淹没区,石匣城内一部分居民搬出石匣镇,大部分居民迁至北山。石匣城随着水库蓄水量升涨,慢慢被淹入水下。遥想当年,新建的城楼傲然耸立,宏伟壮观,巍峨挺拔。环顾四周,城墙上旌旗刁斗林立,威风凛凛。明遵化巡抚王大用有诗云:“昔人藏剑处,石匣入云根。万里妖氛定,千年灵气存。斗文能自蔽,霜仞复谁伦。防护凭神力,常留镇北门”。自明弘治十七年始建,至1958年没入水底,石匣城经历了近五百年风雨。乘船至此,石匣古城的轮廓在水波下至今依稀可见。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