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之“功城”与“碣石宫”渊源之探析

最后更新 :2023.10.03 07:48

 

发号台

《水经注》之“功城”与“碣石宫”渊源之探析

刘玉文

《水经注•卷九》记载:“清河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径南皮县故城南,又东径乐亭北。又东径新乡城北。无棣沟又东分为二渎……又东南径高成县故城南,与枝渎合。枝渎上承无棣沟,南径乐陵郡西,又东南径千童县故城东。枝渎又南东屈,东北注无棣沟。无棣沟又东北径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又东北径盐山(按今无棣碣石山)东北入海。”

发号台

【《盐山新志·古迹》记载的功城】

“功城”, 连博学多闻的郦道元都不知其由来。说明故城因年代久远,鲜于记载而失落其名。但可通过确定其位置后,结合方志脉络,揭开故城朦胧的神秘面纱,寻觅到故城已失落的名称。

一、“功城”位置框定于何处?

中国近代著名方志学家、曾主持直隶通志局的贾恩绂(1865 一1948 )先生于民国五年所撰修《 盐山新志·卷一·古迹》提供一条重要线索:“功城:据《水经注》于无棣沟支渎合干渎之下云:‘又东北经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其地应在大山西南,崔口东北之间。按今支渎合干渎处在小里寨更东北,则为海丰(今无棣)境,疑城已隶海丰。……盖址无存而方隅则可辩也。”

发号台

【无棣县地图(局部)-楼底古村聚落】

“址无存而方隅则可辩”,就是功城的地上建筑物没有了,但可通过大体方位辨框定其位置。其定位二要素有二:①大山西南崔口东北之间;②故城在无棣县境。在大山和崔口之间寻觅功城遗迹所在。

按顾炎武所云“夫事无所证,当求之迹,迹有不明,当度之理。”(《肇域志》),首先按方隅在大山崔口之间内求之迹,迹明之后,度之理而求其名。

二、大山、崔口之间的景胜和古老村庄

“大山”即无棣县碣石山,“崔口”即庆云县崔口村。碣石山与崔口村相距约11余公里,连线逞东北西南向,其中部5公里左右沿着老马颊河(今名德惠新河)北岸高地向西南依次有:黄龙湾(分刘、王两村)、小楼、楼底(分南北两村)等五个古老自然村,简介如下:。

1、 黄龙湾村:为无棣县著名古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记载:“黄龙湾,在(海丰县)县北七十里,其水虽旱不涸,下流入海。”黄龙湾又是一处著名的形胜之地:《山东通志·形胜志》曰:“骝山连马谷以抱城,龙湾引无棣而入海。”《海丰县志》(康熙九年版)曰:“骝山连马谷以眺岱宗,龙湾引无棣而入沧海。”所谓“形胜”,《荀子·强国》云:“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龙湾月夜”是无棣旧“八大景”之一,与碣石山的“马谷朝云”景点相呼应。可见其地形险固,林川优美,资源丰富。

“龙湾引无棣而入海”是说,黄龙湾的特殊地形制约引导无棣沟东北流碣石山而入海。这与《水经注》所说的“又东北径盐山东北入海”完全相符。

2、小楼村:是宋金朝代的古村,《无棣县地名志》记载:“李姓自宋祥兴二年(1279)迁此立村,因盖起的房舍高大宽敞,呼为楼房,故取村名为李家楼,后因李姓断绝,于一九三五年更名为小楼。”

3、楼底村:据《无棣地名志》记载:先民“在南北相距三百米处各立一村,建房时发现南、北村址下各有一楼基(楼底),位于南楼底的取村名南楼底村,后简称南楼。位于北楼底处的村,取村名北楼底村,后简称北楼。”先民建村时,在南北相距300米地下,分别挖出的古建筑的楼房砖基础,说明这里的古建筑并非局限于一点,而是一古建筑群。至今村周边土岭起伏,古代砖瓦陶片随手可拾,说明是一处古建筑遗址。

楼底村,旧志记载是“楼底里”驻地,位于无棣河滩高地北部,古称“分水岭”,宋金时代为“分水镇”驻地。《海丰县志·卷二·古迹》(康熙九年版)记载:“分水岭:在县西北四十里,楼底里境。按《唐书》:无棣有分水镇。”《武定府志·卷五·山川》(咸丰九年版):“分水岭,在海丰县(今无棣县)西北四十里。唐史‘无棣县有分水岭’。”《山东通志·卷六·山川》:“分水岭:在县西北四十里。唐史‘无棣县有分水岭’”《金史·地理中》记载“无棣,镇一:分水。”说明自古以来分水岭一带就是先民的聚居地,所以在此设里、置镇。

三、参照当今的地貌形态,寻踪分水岭

分水岭一名,虽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仍能从无棣的地势形态中可寻觅到当年分水岭的踪影,前述几个古村均坐落于一段古河滩高地之上,位于新、老马颊河之间,西北不远是近代无棣沟和鬲津河(今称漳卫新河),从地貌特征综合观察分析,便可看出这一带的高地明显具有“分水”态势,现金数条河流,均属古大河分支,在不远处的洼地附近相互接近靠拢,古时或曾经在这片洼地汇合东流,遇到此处高地而南北分流入海,这段隆起的河滩高地就是“分水岭”。

新马颊河(原称麦河),在碣石山、崔口之间的这段河道,基本与《水经注》所描述的无棣沟走向相符。现在的无棣沟上游仍流经千童镇(今属盐山县),为古无棣沟的支渎的一部分,流经旧庆云县城之北。《大清一统志》记载“无棣河,旧志有古河自南皮县流经盐山县南四十里,又东径庆云县北十二里,又东至崔家口与鬲津河会,经海丰县入海,无棣河或以为即古黄河也”庆云县旧志记载:“无棣沟在县北十五里,庆云即西无棣,东至崔家口,与鬲津河会。”今马颊河无棣段,即循鬲津河故道,与《水经注》相符。经分析可知,《水经注》所云无棣沟流经“功城”北,也就是流经无棣县楼底里“分水岭”之北。功城就位于分水岭之上。

四、楼底村“楼底”遗址简析

前述,南北楼底村,因在300米区间均挖掘出古人的“楼基”得名。先民挖掘出地下古建筑基础,不知其年代,但能清楚地辨认出是 “楼基”,不是普通的“宅基”,说明遗址具有“楼”的明显特征,起码有“楼梯”残存,或有“攀登坡道”之类的附属物。如果在南北300米的轴线两端同时存在带“楼梯”或“攀登坡道”遗存。说明这两处“楼”,不是富家豪宅中的亭台楼阁之类的生活设施,极有可能是一座故城的南北“城楼”遗址。“楼底”仅是故城的冰山一角。地下应是一座被掩埋在黄沙之下的故城,这座故城,就是《水经注》中无棣沟流经的那座“功城”。

五、“功城”疑似“宫城”的同音异写名称

功城”,既然是口头世传的俗称,是说明《水经注》记载的“功城”二字,是郦道元凭借听觉的记音符号,同理“功城”也可记作“公城”“工城”“宫城”等多个同音异书的记音名字。

据史籍记载,战国时代燕昭王曾在碣石山附近修筑一座“碣石宫”,笔者曾在《燕昭王之“碣石宫”得名于无棣碣石山》一文中略述拙见,该文被录入《禹贡碣石考》(2014-12 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此可推定“功城”与这座“碣石宫”的“宫城”有渊源,“功城”应是“宫城”的同音异书。

“碣石宫”始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汉书·艺文志》:“邹子,名衍,齐人,为燕昭王师,居稷下,号谈天衍。”“阴阳家者流,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考证燕昭王所筑碣石宫的位置,如下资料可供参考:

(1)、《水经注.易水》云:“昭王礼宾,广延方士 ,至于郭隗、乐毅之徒,邹衍、剧辛之俦,宦游历说之民,自远而届者多矣。不欲令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建下都,馆之南陲。”

(2)、《汉语大词典》(2000-8 上海版)P1684载:“碣石宫:战国时,燕昭王为邹衍所建的宫,因地近碣石,故名。”

(3)、陈平先生云:“碣石宫,在渤海边,所以将宫筑在这里,是因为在海边才便于求仙长生。”(陈平:《燕国风云八百年》·P149 2000-1 北京出版社)

(4)、《战国策•燕策一》与《史记•苏秦列传》均记载:苏秦说燕文侯曰:“燕南有碣石之饶。”

(5)、顾炎武《肇域志》无棣县“马谷山即古碣石”

(6)黄盛璋《碣石考辩》说:“今天津市以南,除了无棣县马谷山外,古黄河口都没有山,因此后代也有以马谷山为《禹贡》冀州之碣石。” 据上述资料提供的参照要素,即可框定碣石宫的位置:①馆之南陲——靠近燕国南部边境;②在渤海边;③地近碣石。④“燕南有碣石”。⑤ 无棣碣石乃燕南唯一碣石。

傍渤海遥望燕南延伸到齐境,数百里间一马平川,唯有无棣碣石形似黛螺突兀特立于渤海之滨。毋庸置疑,燕昭王之碣石宫就修筑在无棣碣石山附近。

今无棣楼底里分水岭故城遗址,距离碣石山5.5公里,《汉语大词典》所载:碣石宫“因地近碣石,故名。”相符,据此可初步确定无棣楼底里分水岭的故城遗址,是碣石宫宫城遗址,也就是《水经注》中无棣沟所流经的那座“功城”。

六、燕昭王为何无棣县楼底里分水岭建筑碣石宫

其一,打造航海基地,便于入海求仙。

陈平先生云:“将宫筑在这里,是因为在海边才便于求仙长生。”燕昭王好神仙术,王嘉《拾遗记》记载:燕昭王“四年,王居正寝,召其臣甘需曰:“寡人志于仙道,欲学长生久视之法,可得遂乎?”唐杜光庭《仙传拾遗》说 “燕昭王,好神仙之道,仙人甘需臣事之,为王述昆台登真之事。”邹衍的创“大九州”之说,邹衍的到来把燕昭王原来面向西方昆仑西王母之神,转向东方大海中的三神山的不死之药。《史记•封禅书》:“自(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自齐威、宣之时……驺衍以阴阳主运显於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碣石宫傍海带河,入海方便,碣石宫成为邹衍培养海上方士,及入海求仙基地,为了保密和安全,有必要修造一座相当规模的城,这座神秘的城就叫做“碣石宫城”,简称“宫城”。

其二,仿照齐国“稷下学宫”创办燕国最高学府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成为齐国争雄称霸的智囊团。邹衍是齐国稷下著名学者,有“谈天衍”之美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 邹衍虽阴阳主运显於诸侯,但他在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中也知晓其他学派的理论主张,《盐铁论•论儒》说:“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卒以显名。”燕国文化相对落后,求贤若渴的燕眧王懂得“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说苑•尊贤》)的道理。昭王为邹衍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邹衍为燕昭王师,燕昭王来碣石宫,绝不仅仅是听神仙讲座,而是来学王霸之道,邹衍在碣石宫完成了他的第三部著作《主运》。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燕昭王筑宫师之,故作《主运》之篇也” 《主运》所论,则是四时教令的政治思想。邹衍是同时代的良知学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关心燕国民生和农业生产。刘向《别录》记载;“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毂。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谷生,今名黍谷。”王充在《论衡·寒温篇》中也说:"燕有寒谷,不生五谷,邹衍吹律,寒谷可种。燕人种黍其中。号曰黍谷。”说明邹衍在燕国实践了“敬顺昊天”“敬授民时”的理论,对燕国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正是燕昭王富国强兵的基础。

其三,无棣楼底里分水岭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分水岭”,顾名思义,是数条河流汇聚分流之处,加之“黄龙湾”大河之弯曲处,黄龙湾有“其水虽旱不涸”的灵泉。按照风水学观点,这里形成了所谓“聚水格局”,风水学名著《水龙经》云:“凡京都府县,其基阔大,其基既阔,宜以河水辨之,河水之湾曲乃龙气之聚会也” 《地理辨正疏》云:“圣人作都,不言华嵩之脉络,而言瀍、涧之相交。”二河交汇处就是风水宝地。因为两条河流中间,必定夹着龙脉。《地理琢玉斧》云:“水之所分,山之所发,此龙之行处也。何以知其止,水之所交,山之所会,此龙之止处也。”意思是说:龙脉(无论是山脉或者平地)两旁各有一条河流夹送而行,两条河流还没有汇合,就是龙脉还在行走,两条河流汇合了龙脉就会停止,而两条河流汇合的地方,就是龙脉“聚气”的地方。故曰:“未看山,先看水,真龙落处水聚,真穴落处水瀍。若有曲流之水,定有曲转之砂(指沃野植被等)”,黄龙湾“其水虽旱不涸”乃居民的生存资源。按照风水学理论无棣“分水岭”确实是修宫筑城的理想风水宝地。碣石宫建在分水岭也符合邹衍的阴阳五行选址学说。

发号台

【《中国历史地图集·北燕(局部)》·无棣水·功城】

碣石宫,也曾做为行宫迎接后继海上求仙帝王——是秦皇汉武。见证后继者“至碣石”,考入海方士、望祀蓬莱、徐福东渡等盛大活动。秦始皇相信邹衍五行终始主运学说,认为大秦以水德受天命,改黄河名“德水”,尚黑、穿黑衣,吉数用六。土能克水,故汉朝认为自己是“土德”,尚黄,衣黄袍,都从邹衍的理论得到启发。

邹衍不但是中国古代阴阳家的创始人,也是华夏大海洋理论第一人,他培养的海上方士,乃华夏航海家的先驱,碣石宫乃是名副其实航海家的摇篮。由此,无棣也成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

综上探析,得初步结论:《水经注》所载“功城”,碣石宫“宫城”的同音异书,其位置就在无棣县碣石山镇南北楼底村附近。

本文仅就方志记载及相关资料为线索作初步探析,确论有待考古挖掘资料进一步证实。现不揣冒昧以管见所及抛砖,诚望与同仁方家商榷。

发号台

【战国形势图·燕国南部长城到达黄河北岸】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