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老街那些事儿(之五)

最后更新 :2023.10.01 04:20

 发号台发号台

1279年,元军灭了南宋最后的势力,钦州老街也老大不情愿地跟着历史来到了元朝。

发号台

这个王朝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它的最高统治者,当年历史课土豆哥用了三节课才背得下来:“孛儿只斤氏”,由“孛端察儿”的祖先“孛儿只吉歹篾尔干”后裔形成,是蒙古尼鲁温诸部之一,成吉思汗家族的姓氏。

发号台

元朝十五任皇帝名字从汉字字面上去理解很有特色,举个粟子,铁木真的第三子叫“窝阔台”,他OVER之后忽必烈追尊窝阔台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搞得象海归似的。

发号台

都累了吧?念完这些名字大家先歇一下。

发号台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等北方稳定后,开始挥师南下。

发号台

1276年,阿里海牙率元军攻广西,并分兵攻占钦州。1277年设立钦州安抚司,治所还是在钦州古城里,两年后,钦州路安抚司又改为钦州路总管府。

元朝建立后,将全国人民分成四等,最上等的当然是蒙古人,其次以先后征服的顺序排序是色目人、汉人、南人。

发号台

汉人和南人又怎么区别呢?南人指的是生活在长江以南,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发瘟个,钦州老街的街坊们妥妥的属于第四类人了。

这时期的钦州一把手也不叫州官了,叫做“达鲁花赤”,这是蒙语“掌印官”的意思。

发号台发号台

按照规矩,开始“达鲁花赤”只能由蒙古人担任,到了1288年,朝廷正式派任的、不再是流放的官吏听说这里有瘴气,怕凿了牙齿以后吃不了烤全羊,大多数不是说要休产假,就是说小孩准备高考,实在找不到老婆的就说更年期远行不方便。

发号台

朝廷很无奈,毕竟又不是流放,得人家情愿才行。朝廷不得不准予汉人也可以当“达鲁花赤”。

钦州有两位讲蒙语的“达鲁花赤”先后入主钦城,一个叫冻阿述,一个叫寺家奴。

发号台

各种史料中关于阿述哥的传说基本没有,但家奴哥肯定要讲的,因为他对古城的贡献不小。阿奴哥也挺有发展眼光,对徐的当时选这里作州城研究了一段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佩服SS。他发现钦州古城结龙门、锁咽喉、襟江河、会猫尾,巨溟南浸,无极接天,横跨西维,界分华夏,中州之地至此而尽,绝对风水宝地。

发号台

因此他认为,钦州城不是一般的地方,而是“开雄藩而镇边缴”之地,但反观当时的古城又窄又小,房子破旧,城乡清洁工程又不认真搞,脏乱差现象严重,“不足以壮观瞻”,用钦州话来说“某系几好睇”,用辖地灵山话来说“难难睇儿,某够虔诚”,用越州小江话来讲“鼻屎儿拱大,软死”。所以他也开始了“筑旧址而宽崇之,图新制而宏大之”,将古城逐渐向竹栏街、中山路和人民南路一带扩展。

发号台

再补充一点,宋代筑城,已经有比较新的观念,他们已经懂得注重“泥泞之患”、“火烛之忧”、“易生疫疾”、“寒温之苦”,每条街阔度都有标准,两边五步内种树掘井、搭凉棚,很有前瞻性。

发号台

这个时期,达鲁花赤寺家奴主持建造钦州史上第一高楼,也就是州署,高2丈6尺,阔6丈,深5丈6尺,在当时的钦州老街绝对傲视一切。

但元朝廷对钦州、对沿海做了一件蠢事:闭关锁国,实行海禁。

本来,元朝规模空前的统一局面,畅达四方的水陆交通,为中外商旅提供了“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的优越环境,对外贸易应该得到更长足的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施行海禁的政府,从公元1292年开始至1322年止,元朝前后一共搞了四次海禁,四次关闭市舶司,禁止平民出海贸易。从此,喧嚣一时的宋代钦州博易场,开始走向衰落。

发号台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因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朝已经失去对沿海的实际控制能力,再无力实行海禁。但这时的钦州博易场,已被元朝抽空了元气,从此一蹶不振。

但一蹶不振不等于完全消亡。

元朝禁止出口的货物不仅包括铜钱、金银铁、粮食、弓箭、马匹、兵器等,连中国传统的重要出口手工业品丝绵、缎匹、销金绫罗等也被列为禁止出境货物。这就让钦州老街尴尬了,这些都是宋代博易场中最基本的货物。关闭贸易场后,钦州老街一带“舟车停留,道路萧条”。但是,一向开放的宋人懵逼逼穿越到了元朝,对这禁那禁的表示很不习惯,仍有很多人的“走私”基因被激发,整个南宋博易行业,每年仍“越境私贩作罪者动以千人。”即使在这么严的禁令下还有这么多人走私,也可知未禁之前的盛况。

发号台

此之外,被禁止的还有:禁止夜市,比如晚上采老街撩螺、唆猪脚粉、油条送糖水都某使谂了,因为即使不是在夜市吃,在家吃还要点个灯吧?连谂都某使谂,元朝还禁止夜间点灯!

发号台

这还真有点摸不脑,灯不就是夜里用的咩,还不如直接禁止制灯卖灯?还有,禁止结社集会,搞得象疫情防控似的。禁止民间练习武艺、打猎等等。

发号台

仅从不让钦州博易场继续开业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元朝对经贸的一窍不通。那些什么“孛儿”、“察儿”是完全不懂做生意的。而且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好似防贼锦纸,监视非常严格,钦州周边种田割禾,居然被禁止用铁禾叉做工,惊SS帮农民搬把禾叉就造反。

发号台

其实古代造反边有锦简单个,扛把禾叉就造反。后来苏三娘在灵山造反个时候,要请示洪秀全同意,要买枪买棍,要做方案,要有预案,要开几次会,搞几次沙盘推演,好麻烦个。

总之,宋朝那些快乐的事儿,到了元朝纷纷被禁,死气沉沉,逐渐引起了不满乃至反抗。钦州人倒系精SS,用走私来反抗,气也出了,银两照样入衫袋,因此社会基本稳定,安宁祥和。

发号台

但土豆哥查了资料,其他地方就不是这样了。当时周边一些州,比如融州、静江、柳州、浔州、宾州、平南、庆远等地,少数民族都相继起事,在平南还发生杀死鲁花达赤……不是,是达鲁花赤的事。

发号台

根据元朝统计局的统计,至元二十年,大小起义二百几处,至元二十六年增加到四百多处,几乎南方各地都有起义发生,浙、闽、广交界地区最要紧。

遍地烽烟的元朝,钦州却相对太平,因而整个元朝在古城里发生的事,各种志书都没觉没什么大事,甚至在志书里,元朝的大事记只记了两件事:第一件是1278年,钦州改称钦州路安抚司,治所在钦州老街;两年后钦州路安抚司改为钦州路总管府。 这当然是大事。第二件是,1362年8月,钦州城白天可以整日看到满天星星,这与其说是大事,倒不如说是朋友圈盛事,这个景象要是发生在今天,朋友圈肯定刷爆了但作为整个元朝唯二的大事记,看上去钦州的确没什么大事了。

发号台

土豆哥也稍稍作了一下研究,发现不仅是钦州志,而是全国各地的志书都有同样的情况,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元朝历史太短,整个元朝飞法法换了十五个皇帝,但是前后加起来只有九十八年;二是元朝实行的政策不符合汉族习惯,搞到老百姓都某咩情愿讲企。

发号台

元朝钦州老街的那些事儿,一下子就讲完了。所以下一集,我们将直接走进明朝。你将看到,大明时期钦江东岸突然涌来本地、外地上千人,不停地挖坑、挖坑、挖坑。他们究竟在意欲为何?为谁挖坑?是沦丧还是毁灭?欢迎持续关注《钦州老街那些事儿》之六。

当您接到0771-12340绩效考评民意调查电话或微信调查问卷,请耐心接听和回答,客观评价钦州各项工作,为钦州点赞!

发号台

▍图文来源:钦州土豆哥

▍图文整理:区羡良

▍校 对:罗艳丽

▍审 核:何文宾

▍投稿邮箱:qzswgtlj@163.com

▍惠民卡咨询热线:0777-2807328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发号台发号台发号台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