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皇帝的陵墓中,就能看出满清的盛衰,“风水”竟然跑偏了

最后更新 :2023.09.29 07:12

 

大清皇陵,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发号台

那么,清代皇帝的墓葬,为何是东西二陵呢?

这就得从雍正说起。

皇帝对自己的寝陵都是相当上心的,基本一即位就开始忙活此事,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民间有哪个百姓这么早替自己修坟的?也就是先相看好一块地,告诉子孙以后就葬那。这些皇帝就不同了,不但自己要先看好风水宝地,还要看自己的墓室修的咋样,有了问题,推倒重来,比如:道光皇帝。

雍正前面的几位皇帝都葬在一处,就是东陵,到了雍正这,他自己相中了一块好地方,于是,决定不和他的先人们葬一块。当年,雍正认为他当初所选的东陵“九朝凤阳山”,“形局末全,穴中之士又带砂石”,所以,废而不用,后来选中易州太平峪,是因为此地“为上吉之壤”。

发号台

在风水中,帝王陵墓要兼顾乾坤、阴阳等各种元素,这就分陵的原因,于是,有了东西二陵。雍正的确是个有想法的皇帝,他上台后很多政策和康熙时期就不一样,康熙就认为要树立大臣勤俭的榜样,至于俸禄呢,可以少些。雍正就认为这套做法无效,哪有饿着肚子做好事的?

雍正单独将自己葬于一处,也许对他而言这根本没什么,墓葬的风水好才是最主要的。但是,这可是为难他的儿子乾隆了。看看乾隆的行为,爷爷康熙才是他的榜样,他当然想和爷爷在一起。但是,他又想做个孝子,这就两难了。好在乾隆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还规定子孙一定得照做,就是“昭穆相建”。

清东陵为“昭”,清西陵为“穆”,乾隆葬在了清东陵,那么,嘉庆就要葬于清西陵,说白了就是孙子要陪着爷爷。这样的话,乾隆就能和康熙在一起了。不过,并非所有子孙都是听话的,道光可以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上班,但是,对自己的寝陵可是异常在意的。

发号台

道光的墓葬在清西陵,按照他爷爷的说法,他应该陪着乾隆才对,那为何他去陪自己的父母去了?道光本是在清东陵选了一块墓地,结果,验收时发现漏水,于是在清西陵又重新修了一处,花了不少银子。后来有学者分析,这漏水的问题其实不难解决,道光就是想和他的父母在一起,所以,又花重金修墓。

后来有人分析,清朝为何会亡,和这皇帝的墓葬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咸丰定陵的金井位置偏了,没在“龙穴”,却是“虎口”上,所以,他子嗣单薄,大清也迅速进入到了衰退期。若是真要从这清朝皇帝墓葬的风水来分析清朝灭亡的原因,道光不应该是更主要的原因么?

当年,乾隆那样规定,并非是他自己想出的,这是古代的宗法制度,父亲在左,儿在右,孙在左。所以说,道光破了这个规矩,不就是乱了宗法么?

再看看道光年间的二件大事:

一、他在位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这开始,满清政府开始了割地赔款求荣。

二、国库被盗,失窃银两数目接近千万。

发号台

单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对外满清政府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而整个官僚体系内部这时已经爬满了蛀虫,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大厦将倾的节奏啊。事实上,这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乾隆去世没多久,嘉庆就将和珅给办了,查抄的家产据说是乾隆晚期五、六年税收的总和。

若是要溯源,也许该从乾隆这里开始算起。官场贪风盛行,国家还能长治久安?乾隆处处效仿着康熙,但是,在这一点上却远远是比不过康熙。他葬在康熙身边,又能如何呢?能护着他的大清江山么?孙殿英的炸药才不顾及这些风水呢,葬的再好,若是后代连国家都护不住,还能护着祖先的墓地?

东西二陵的风水,其实是不差的,基本上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勘察地形、规划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它的建制、布局以及造型,是仿照了明朝的做法,穿过正红门,再经过神道石像、碑亭以及华表,就可以进入各个陵园。孝陵神道、其他帝陵以及后陵神道,都是相互连接关系,表明国祚绵延,子孙不息。但是,有人说,现在去看这陵墓,就能看出清朝的盛衰。

发号台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道光的慕陵,慕陵虽然外观上保持了 “节俭”之意,但其材质结构却异常精美。很多建筑都省了,连圣德神功碑楼都没有。道光才不要这些表面文章呢,他的墓室可是修的碧丽堂皇,从天到地都是刻着龙。泰陵和昌陵是修的气势宏伟,这能证明当时百姓的生活就一定好么?

参考资料:

【《清朝皇陵》、《清史稿》】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