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的韶关古道(1)

最后更新 :2023.09.28

 

广东北江中学 黄玉美

  拥有得天独厚地理区位条件的韶关,北枕南岭,南俯珠江,基础坚固,山河壮丽,内涵丰富,慷慨大方,胸襟宽阔,注定是衔南接北,沟通东西的锲子。而境内的古道是联络内外的关键器械,更把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历代政府高度重视古道的建设,始终保护旺盛的生命力,见证社会的日新月异。西京古道、梅关古道、乌迳古道、始兴古道、锦江航道、仁化古驿道等,用顽强的巨石铺垫文明,凭藉执着的步履撰写文章,是韶关古道家族的重要成员,直接影响韶关古道的前途命运。

  一、西京古道

  (一)概况

发号台

西京古道(韶关主要段落)

  西京古道也称西京驿道,因东汉、隋、唐都城均设在西安,晋-北宋的西京在洛阳,“上通三楚,下达百粤”,沟通中原与乐昌、乳源等地的岭南上京城路,史称西京古道。西京古道始凿于秦代,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东汉安帝期间,为岭南各地向朝廷贡赋门簪、荔枝等通道。据《乳源县志》载:“……由县西大富桥上腊岭谓之西京路……”南起英德浛洸走马坪→浈阳马口→仙桥→枇杷山→三圣亭→横石塘大湾→小莲→波罗→武江江湾-乳源石街村→高车岭→杉木角村→板洞村→大布→青山板蓬→茶洞→黄洛洞(洛阳)→天景山→婆洞→腊岭岭头村→白竹→泉水村→郑岭→汤盆水→曲江罗坑→武江江湾→凤田岭→马头涃→乳源石角塘→龙溪→新付屋→侯公渡石门坳→洲街→兴隆村→风门关→东坪→南水水库→大桥乌鹑岭→梯云岭→深源村→铁龙头→黄鹿塘→均丰→白牛坪→红云→乐昌云岩出水岩→梅花关春→单竹迳→清洞→石围村→坪石郑家村→罗家渡→三星坪→小漕村→武阳司→长冈岭→白竹村→神步→转村→黄鹿冲村→董水头→武阳桥→黄圃大塘村→斗湾→东村→郭西都→庆云潭斗水→石榴下村→户昌山村→白石涧水→三界墟→湘宜章等,纵贯250多千米。广域的西京古道在老坪石岔出,曲接乐宜古道,继续北上。据《乐昌文物志》载,宜乐古道位于湘宜章县与粤乐昌县间,秦汉时开通,乐昌境内80千米,在坪石分三路:一路由清远阳山→乳源均丰→深源→乐昌云岩→桃李坑→梅花关春→坪石吴塘→三星坪→武阳司→湘宜章,全程160千米;一路从乐昌坪石金鸡岭→黄圃司→庆云潭斗水村→户昌山→蔚岭关→九峰→北乡→乐昌城→汝城、赣境内,全程约150千米;一水路:从乐昌坪石泷口→九泷十八滩→罗家渡→神步村→武阳桥→转村→董水头→湘宜章,全程约60千米。宜乐古道:乐昌城→矮石→北乡→石窑子→沿溪山→九峰→两江羊牯岭→上斜→庆云蔚岭关→大屋场(五里冲)→土佳寮→湾树背→户昌山→坪石金鸡岭→神步村→转村→湘宜章,境内长100多千米。这条早于海上丝绸之路,沟通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海陆交通的要道,是粤境最久、最长的综合性历史古道。

  (二)综合功能

  几乎涵盖生产、生活、教育、习俗、宗教信仰、建筑等历史信息的西京古道,年岁久远,空间漫长,文物载体丰富:有古亭、古村、古祠、古楼、古寨、古桥、古街、古书院、古匾、古墓、古塔、古戏台、功名石、牌坊、古井、古碑等,文物资源博大深厚,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1.文物资源的贮存器

发号台

西京古道路碑

  作为见证西京古道兴衰史的路、亭碑,幸存者主要有:乳源雷屋二通路碑、分头亭的《驻云亭碑记》、石门坳路碑、深源村五通路碑、梯云岭亭的《梯云岭建亭碑记》二通碑、象兑亭的《鼎建凉亭碑序》、乌鹑岭二通路碑、心韩亭的《猴子岭石亭叙碑》等三通碑;乐善亭的《乐善亭碑记》、仰止亭的《仰止亭碑》、寿德亭的《寿德亭碑》、纳凉避雨亭的《歇凉坳碑》等三通碑、官止亭的《官止亭碑》《立业施茶》、歇凉续成亭二通碑、深原村路碑五通;乐昌朝仙亭十通碑;福荫亭多通碑;乐善亭的《万福攸同》《新建茶屋》等多通碑;树德亭的《百世流芳》《万福攸同》、郑家村路碑五通、长冈岭路碑、潭斗水路碑、长寿亭多通碑、双鹤亭七通碑等,均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

  2.激发商机

  路通则财通,财通则商茂,商茂则市盛,市盛则繁荣。西京古道在有效沟通南北交通的同时,也整合了其他交通方式,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并在交通枢纽滋育众多集市。古道沿途曾设乳源五公馆、龙溪洛木桥圩、均丰石角塘圩、白牛坪三元圩、洲街,乐昌坪石老街、武阳司、黄圃司和三界墟等著名商埠。在促进南、北方货物畅通的同时,也成为中国商贸发展的特殊加速器。

  (1)乳源洲街

  指乳源以洲中街-洲横街-洲下街为核心的商贸集市。位居桥南端的洲中街,中央筑土地神龛,古民居、围楼、商铺、广州会馆、端蒙社学、林氏宗祠、袁氏宗祠、曾氏宗祠、刘氏宗祠、邱氏宗祠、门楼等,遍雕双龙戏珠横梁、龙头斜撑、雕花挑手、雕八卦图饰门簪、葵花形铺首。在七间宗祠中,以袁氏祠堂为最,穿斗式梁架,照壁、天门阿公和天井基本完好。鼎峙街中央,黄造申建于民国初年(1912年)的“洲街屋脊”文明楼(胜隆围),楣镶“文明楼”匾,配联:“文经武纬怀先辈,明德新民勖后人。”二通“清咸丰元年”界碑。洲横街门楼重修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楣镶“福绥街”匾。洲下街有郑氏宗祠(2座)、江氏宗祠、朱氏宗祠、林氏宗祠、黄氏宗祠和刘氏宗祠(2座)等,以“广安祥”“江源记”“福安隆”等店铺为著;商会机构以五行会馆为尊。南隅存江屋围、码头和拱门,它们是重要的文物。

  (2)湘粤古界街——乐昌坪石老街

  据清《重建广同会馆碑记》载:“五羊城之西北一千里曰平石,乃韶州府乐昌县属地……京舟车毕至,来往官商所共游者也。”老街自南→北坪石塘口,沿武江北岸,蜿蜒达2千米的街市。据1932年《乐昌县志》载:“平石街有上、中、下三街,清道光以后开设,渐趋繁盛。”坪石村北端街入口称下街,中存广同会馆,南端街头有回龙庙等。全街三道水路竞流:从坪石沿武水上游黄岑水溯流至临武抵湘境,沿宜章水溯流至宜章均抵湘域;沿泷水南下抵韶关。陆路四道:东北沿神头岭上郴宜古道抵湘;西北从长冈岭沿将军山上古道,往湘笆篱三堡、临武,达连州、连山、阳山及湘域;东南从回龙山往挂钩岭、汝城、赣古道;三西南逾梯子岭往“梅辽四地”、乳源等地。三街一墟四市为主要商业骨架,支撑延伸四方的分巷道。从三官堂城门→拱桥城门,分上、中、下三街。土地楼以上为上街,拥挤超百家店铺,土地楼-回龙庙为中街,云集300多家店铺。回龙庙以下-拱桥-城门为下街,云集百多家店铺,唐姓吉祥号杂货最著,霍姓保和堂、周姓庆和堂、万春药行、李姓钱泰钱庄、洪吉押堂铺、楚南人欧姓又新书店、骆盛记、侯昌记、永和祥茶楼、王姓西湖茶馆子、赖姓利兴饼业大利财馆、许姓万兴隆号、钟相汤麻庄、何邦伟万益和号、传来安号、陈友记辣椒酱等是显赫门店。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大部分店铺基本操纵在何姓、李姓、朱姓三大宗族手中,称“何家佬的面子,上李老二的银子,朱先生的口码子。”会馆是外商社交场所和重要商业机构,主要有广同会馆、楚南会馆、豫章会馆、福建会馆、昌源会馆等。

发号台

水牛湾(广域)主要码头

  水运是坪石传统的运输方式,码头是该运输方式的重要桥头堡,仅水牛湾(广域)就有三星坪码头、新村码头、塘口上渡码头、塘口码头(二座)、张家湾码头、罗家码头、田新码头、罗家坪码头、白沙码头、何家大码头、朱家码头、王家码头、王家大码头、下渡码头、楚南会馆大码头、渡船头码头、福德祠码头、回龙庙码头、永和祥码头、禄官码头、三界庙码头、大码头、将军庙码头、李家码头、刘家船厂码头、土地楼码头、接龙桥码头、新街码头、高码头、拱桥脚码头、南岸码头、泥鳅码头、镇江祠码头、杨枊铺码头、金鸡码头、广铺码头、管埠码头等39座,鼎盛时有48家船厂,每天2000多艘商船,穿梭如鲫,密集如云,泊船达600-700艘,形如中世纪的威尼斯港。曾出现“万担盐箩上山岗……粤盐遍湖南,肩挑贩夫益至数十万人”盛况的西京古道,商旅文化鲜明。

  3.培养筑路技能

  古道常以山隘为天然依托,尽量避免风雨对行人的侵扰,努力营造便利的行走空间。西京古道以“层山叠嶂,若登梯然”的艰巨工程著称。据有关碑载:“西北地最广而险,自县城踰腊岭过风门五十里许而上梯云之山,又四十里许至通济桥村,其望壁立直上,崎岖最难行者则俗所呼猴子岭也,行者常苦其险且峻”。“攒翠千峰凌云霄,接天万寻镇幽壑”的西京古道猴子岭段,清·裘秉钫叹:“深源白牛坪,岭表奇峰插天如入云际,余两过其处,适遇大雪,冰凌深数尺许,行至梯下,无雨花片雪,若别一洞天。”堪称粤北“蜀道”。再往北去的石角塘段以同等艰险著称。据《韶州府志》载:“梅辽上三都,崇山峻岭险阻,持危如梯,头一经尤巉峭崎岖,支身而上枢缰而攀,害之大者有负隅、丸泥可封之,小者往来行者陟峰为艰。过此岭到石角塘均丰乡鬼坛、白牛坪三元圩,经天顶山、竹山背,沿上开封、下开封抵梅花武阳司。”在如此艰危处劈石铺道,是中国修道史的壮举,对后来修路者提供有益的借鉴。沿途架筑的著名桥梁,对后来桥梁建筑者提供难得的标本。

  4.滋生驿道文化

  西京古道涵盖战道、贡道、商道和贬道等功能,是沟通南北文化的综合渠道,积淀厚实的韶关古文史信息的长廊。

  (1)亭是驿道文化的生动注脚

  据《资治通鉴》载:“岭南旧贡生门簪、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茶亭一般设在风景秀丽结合点或隘口,给旅途劳顿的行人提供歇息养性环境。较杰出的亭有乳源心韩亭、乐善亭、仰止亭、寿德亭、纳凉避雨亭、官止亭;乐昌歇凉续成亭、下开封亭、思源亭、四驳亭、普济亭、凤翼亭、济阴亭、福荫亭、乐善亭、树德亭、长寿亭、四方井亭、楚善亭、双鹤亭、双会亭等,它们孤卧荒野,是一尊尊艺术品。亭联是古道文化的“点晴”之笔,赋予古道神韵。多数亭配精炼的对联,壮风景,抒胸怀。如梯云岭亭对联:“挑负宜息肩,何妨濡滞停步脚;来往当思路,切莫蹉跎误前程。”“聊且停骖明月掩映怀始适,偶尔托足清风堪挹意恬然”;纳凉避雨亭对联:“山花无语云路暂歇息,坳鸟有声天道还须礼。”开封亭对联:“少安毋躁,宾至如归”;树德亭对联:“且生片时无事五斗解渴,聊饮数盏自然两腋生风。”韩泷寺对联:“笑尔惊泷,此刻天良俱有;怕君登岸,那时道理全无。”均为难得的文化资源。

  (2)雕刻艺术链

发号台

西京古道雕刻

  西京古道是丰厚的艺术存储器,以雕刻(亭雕和村雕)见长。古道沿途精美的亭雕,堪称珍宝。如寿德亭门额雕“寿德亭”匾和“天官赐福”像,门簪浮雕皮休、天官,墙绘花鸟、人物和吉祥兽等;门柱阳刻暗“八仙”及动植物图案,配七幅阳雕会意图联,侧刻“太极阴阳鱼图”和神鹿琼枝图;分头亭门额阳雕“能迩”“柔远”;象兑亭墙镶“象兑亭”匾,二端雕高冠仙人,建亭碑额雕麒麟;心韩亭门额镶“心韩亭”匾;乐善亭门额镶“暂歇高车”匾、“稍停玉趾”匾;仰止亭阳刻“天官赐福”图像,门额雕“仰止亭”匾,门簪浮雕双狮戏球,刻藤蔓背景,侧对称神兽;纳凉避雨亭雕“纳凉”匾、“避雨”匾;官止亭门楣镂财神,雕“官止亭”匾,额阳雕双龙戏珠图案;歇凉续成亭雕飞翔神仙;门雕“续成亭”匾、“歇凉亭”匾;思源亭门楣雕“思源亭”匾;普济亭雕“普济亭”匾;凤翼亭门楣雕“凤翼亭”匾;济阴亭雕“济阴亭”匾;福荫亭刻“福荫”匾;乐善亭雕“乐善”匾;树德亭雕“树德”匾;长寿雕“长寿亭”匾;双鹤亭门雕羊、仙人、花蕾纹;楣刻双龙护花,额雕“双鹤亭”匾;双会亭雕“双会亭”匾等,是古道珍贵的艺术品。古道沿线村的雕刻既是古道的产物,又是古道文物的蕴藏室。藻井、卷棚、功名石、门楼、抱鼓石、门槛、门簪、天花、隔板、屋檐、横梁、镶角石、天井、吞口、挑手、雀替、金字架、神龛、影壁、廊、柱子、斗拱、窗棂、地漏、碑文、寺庙、牌坊等均为文物的特殊构件。

  (3)诞生山水诗

发号台

韩愈与西京古道图

  作为连接中原文化与南岭文化重要通道的西京古道,既是人类特殊的活动路线,也是商旅抒发感情的独特境界,存留不少名诗。如汉光武帝时,马援部下率兵南征交趾时吟《武溪深行》载:“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能临。嗟哉!武溪何毒淫!”为入粤第一词。唐沈佺期《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载:“兹山界夷夏,天险横寥廓。……北流自南泻,群峰回众壑。驰波如电腾,激石似雷落……”宋李渤《武溪》诗:“……岸狭束成三级浪,山高分得一毫天。……”清廖燕《下十八滩》诗:“洪涛乱石互吞吐,石更嵯峨涛更怒。路涩滩长处处愁,此滩险恶尤难渡。……”《上十八滩》诗:“……大堆小堆排江面,眼转高低尤善变。……中流一石何轩昂,浪激洄湍势莫当。岂有潜门簪涧底,还如猛虎吼高冈。山岚拖练云犹湿,水雾腾空日欲黄。……缆牵里许金山湾,果然上滩如上山……”。据《乐昌县志》载,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赴潮州经过此地留宿韩泷祠,曾写下“鸢飞鱼跃”匾、《泷吏》诗(“南行愈六旬,始下乐昌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和《题临泷寺》;路经猴子额时,面对苍凉的景象,与自己坎坷生涯产生共鸣,写千古名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如图五)对岭南诗歌产生了入木三分的影响,成就了“贬官诗”。明赵佑卿《蓝关》诗(一):“层峦叠嶂路漫漫,雪岭犹存马迹寒。衡岳一朝开瘴疠,忠疏千古障狂澜。岩头仙子今何在,洞口桃花迹已残。岂似笔端存正气,留题尚使后人观。”《蓝关》诗(二):“昔年冒雪冲寒度,今日依然见斗山。应是圣明开瘴厉,故全贤达化愚顽。一鞭往迹迷茫里,千古芳踪咫尺间。衣被流风深仰止,不辞拙笔赋蓝关。”清裘秉钫《蓝关怀古》诗:“萧萧匹马万层梯,过客伤心武水西。再贬岭南忠更著,一生肮脏道非迷。绵连岫岭云初暗,磊落岩泉雨后凄。欲洗磨崖搴薜荔,徘徊落业数猿啼。”等均受韩影响。西京古道厚重的文化积淀,对岭南生动的诗坛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4)古村落文化

发号台

西京古道古村

  古村落是文物的收纳室,沿途分布颇多著称古村落,它们贮存着丰厚的文物信息,是民间文化的“富矿”。功名石(如乳源腊岭岭头村10对、侯公渡肖屋村儒官第8对、新付屋4对、神仙坪村4对、核桃山村8对、大富村15对、新书房下村14对;乐昌石围村6对、白竹村2对、塘口村2对、大罗家20对、武阳桥4对、黄圃应山村6对、石溪村10对、斗湾村5对、紫溪村甘棠镇村8对、塘村湾村1对、庆云户昌山村12对、白石下渊村2对)、碑刻、匾额(如乳源板洞村“兰桂腾芳”匾、侯公渡肖屋村“儒官第”匾、宋田村“贡元”匾、新书房下村二通光绪年间的《复修门口塘捐钱碑》、“拱秀”匾、“观澜书院 乾隆癸丑岁 仲冬吉旦”匾、“披云”、“惠及乡邦”匾、“岁进士”匾、“勤政”匾、“以诚为本”匾、“人民公仆”匾、“源远流长”匾、核桃山村清咸丰年间“熙世抡材”匾;乐昌杨家寨村“恩进士”匾、“雍宫双鳯”匾、“进士”匾、“群穆”匾、“荣自田间”匾、“环桥吐凤”匾、“世笃忠贞”匾、“掌环世家”匾、“鸿都硕彦”匾、“载辟贤关”匾、“松凤柏操”匾、黄圃石溪村“恩荣寿考”匾、“善者好之”匾;东村“翰林第”匾、“文魁”匾、“武魁”匾、“进士”匾、棠甘镇村“天申公祠”、塘村湾村“冯翊第”匾、庆云户昌山村“松风水月”、壁刻“腾蛟起凤”匾、“龙门第”匾等)、书院(乐昌杨家寨新书房等)、古井(宋田村古井等)、古塔(乐昌敬惜字纸塔文、仁里村惜字炉等)、祠庙(乳源社官庙、镇溪祠、乐昌杨家寨文昌阁、水口祠、金舟寺、金龟庵、仁里村感应祠、黄圃应山村水口庙等)、古桥(乳源通济桥、乐昌高墩村桥、拱桥下桥、桥背拱桥、长冈岭桥、武阳桥、跌马桥、小坑桥、应山大桥等),以及相应的习俗,纯朴的民风,是古村落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元素,共同财富,形成独特的古道村文化体系。此外,西京古道还是一条特殊的宗教信仰输送带,无论是禅宗文化、道教文化,还是当地的民间信仰,均如涓涓细流,汇成庞大的信仰江河,是当地习俗文化的主要成分。

  5.道德教育化功能

  古道通过设茶亭、置公馆,筑无嗣坛、植路标等收拾孤魂野鬼的遗骨或指示路人前进的方向等一系列善举,构成独特的驿道道德景观。古道通过筑亭施茶等善举,培养当地人的良好道德。心韩亭曾设免费施茶档。据心韩亭《施茶碑》载:“……渠乡猴子岭心韩亭,楚粤衢要,重峦势迥,一勺甘无行李之往来,困疲久矣。……”据《茶馆产业碑》载:“……心韩亭茶馆一连二直,后又买茶馆右侧店一直。……”据乐善亭《万古流芳碑》载:“窃惟建凉亭,将以避风雨,躲寒暑,而非沽名之事也。”行人“自此风雨骤来有所避,患炎热汗下亦可纳凉。”也是形成乐捐修亭者良好道德的过程。置公馆 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李直称,……西四十里至龙溪公馆,又三十里至均丰公馆,又三十里至白牛坪公馆,又四十里至武阳公馆……。户昌山村的李陈节孝坊和公馆(邮铺公馆)与亭的功德同类,对培养当地人好习,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西京古道的保护价值

  西京古道途经(大坪西山岭的古红豆杉是韶关红豆杉王)几乎均古林丰茂。乳源洛阳石街村、板洞村、杉木角村、腊岭岭头村、侯公渡肖屋、宋田村、新付屋、大桥石角塘村、神仙坪、梅子山村、核桃山上下江村、赖家村、大富村、铁龙头村、乐昌梅花云岩出水岩村、杨家寨、马箕湖村、石围村、坪石郑家村、白竹村、仁里村、黄梅村、武阳桥村、董水头村、寮下门村、辛田村、大溪村、黄圃应山村、斗湾村、东村、庆云潭斗水村、户昌山村等几乎均有茂盛的古树,维持当地良好的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晶。蕴藏丰厚不可再生文物资源的西京古道,是南国中一条熠熠生辉的文化项链,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历史价值,应得到合理保护:进行深入细致的文物普查,有的放矢地保护;加强文物保护知识普及,提高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深入挖掘文物价值,做到物尽其用;开放式保护,使文物重放昔日光辉;尝试承包保护方式,充分调动民间力量,使文物保护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黄玉美,韶关人,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作家。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