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市文保单位平武南塔

最后更新 :2023.09.26 03:59

 发号台

砖砌塔身

绵阳新闻网讯 涪江绕城走,翠屏拥绿州。山环水绕的平武,除了有“深山里的故宫”报恩寺,修建于明朝的平武南塔也是平武厚重历史文化的一个典范。日前,记者继续“绵州寻古”之路,来到了平武县城,在镇南山巅一睹南塔的真容。300多年来,位于山巅之上的南塔,上眺四周巍峨群山,下览涪江万顷波涛,守望着县城里的人和物。

发号台

拱形塔门

镇南山上的风水塔

4月初,记者来到平武,探访此行目的地——平武南塔。从镇南山山脚向上前往山顶寻访古塔。行至半山,山间有三四户人家,春暖花开之际,正忙于农活。记者询问南塔所在地,村民们都很熟悉,纷纷指着眼前的水泥路说,“往山上走,走到尽头,再沿着一条泥泞小路走两三分钟便能看到南塔了”。按照村民们的指引,不一会儿,记者就来到了位于松林和杂草间的平武南塔前,南塔清幽孤寂,颇有一番遗世独立之姿。

为什么要在山上建一座塔呢?据平武县文管所资料记载,南塔为六角形七层楼阁式砖石塔,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因当时兵变频繁,塔顶工程未修建完,暂告停工。嘉庆二十年(1815年),平武知县陈存衡、龙安营都司刘自受等人共同捐资,续建南塔。而后一百多年间,南塔一直立于山巅,静看花开花落。

古塔,原是佛寺中的建筑,在汉代随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原有的楼、阁、亭、台等传统建筑相结合,衍生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塔型,如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等等,建筑材料有木材、砖石、琉璃、金、银、铜等,目前,我市现存的古塔中,绵阳南山公园的南塔、江油武都镇蜚英塔为阁楼式砖塔,安州区文星塔为密檐式石塔,平武南塔则为密檐楼阁式攒尖顶砖石塔。

最初,塔的作用为供佛、拜佛之地,后增加了登高眺览、导航引渡、料察敌情、镇邪避妖、提振文风等作用。我国明清时期修建的塔主要功能是风水塔。绵阳的古塔几乎都属于风水塔,修建于高山上的平武南塔更是如此。

发号台

塔身外壁匾书

塔上文字记录修塔始末

记者看到,南塔四周被松林杂草所遮掩,虽然在山下看不到塔的身姿,但一走到镇南山山巅,瞬间便能感受到南塔的雄伟刚劲,任何树木野草似乎都遮挡不了它的气势。

平武历史文化研究者向远木出版了《平武文物大观》一书,书中详细记录了南塔的相关资料。南塔坐东南向西北,通高约13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占地38.44平方米,基座高出地面约50厘米。塔基为石砌而成,塔身则是青砖砌筑,呈六角形逐层上收,到塔顶形状越来越小。塔门为拱形,高1.45米,宽0.8米,塔内各层均设置木楼,可逐级登至塔顶。各层设有窗户,塔心室壁有凹形佛龛,原每龛供有佛像一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南塔中的神像和部分木构件遭到损毁,加之多年后拱门被封住,目前已无法再进入塔内。

高大的南塔立于山巅成为一景色,经过岁月的洗礼,塔身上文字格外引人注意。据统计,南塔塔身二、三、四层的外壁上,各嵌装了一道石刻横匾,长1.2米,宽50厘米,第二层的壁面匾书上有“龙见文明”四字,三层上有“雷雨初生”四字,字清晰可见,刚劲有力。此外,塔身上还记录了修建南塔的经过,“嘉庆二十年戊寅孟夏建成”“塔始建于前明崇祯三年,时遭兵变,塔崩,工修未竣……,特兴邑之人集汶捐资重修,并为相地,移迁兹山之椒,因用宾巩九霄初倚云梯之句颜如左。”塔上甚至还记录了修塔的主理、总理、工头等人名字,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修建塔的重视程度。

发号台

平武南塔

发号台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绵阳市博物馆出版的《涪江遗韵:绵阳不可移动文物》一书中,记录了我市的11座古塔,它们大多为清朝中后期修建,平武南塔则修建于明代,实为少有,这也说明了南塔重大的历史价值。从明崇祯年间初修,到清光绪年间重修,南塔目前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风水塔的南塔,提振着一方的风水,山下的群众也经常爬上镇南山,去看看这座古塔。

对于南塔来说,除了遭遇风化雨淋外,最大的隐患就是火灾和雷击。南塔塔刹曾被雷电击毁,目前塔上还有一道约1厘米的雷击裂缝。站在南塔旁,还能看到古塔被雷火烧过的黑色痕迹。正因如此,保护南塔十分重要。

自1977年以来,平武县文物部门多次对南塔进行了勘察维修,固塔基、补裂缝、修塔顶、安避雷针,巍峨挺拔的南塔得到了专业保护。1980年平武县公布南塔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平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了南塔的保护范围,以南塔为中心,周围20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的扩大体现出文物部门对南塔的重视。1999年,南塔被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南塔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南塔建造雄伟,雕琢精细,虽经几百年的风霜雨雪的剥蚀,雷电、地震的袭击,但该塔至今安然无恙,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向远木认为,南塔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宗教历史、防震抗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金容 文/图)

编辑:蒋小莉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