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往事:浙江奉化一僧尼还俗嫁人,命运坎坷,生下一子却名扬天下

最后更新 :2023.09.26 03:44

 

发号台

浙江奉化的一浙江奉化的一位妇人,57岁因病去世后,蒋介石时常祭文追思,更有“国父”孙中山亲书祭文,和众多党政元老参拜悼念。

所说的女子正是对蒋介石有深远影响乃至一生的亲生母亲王采玉。在尝遍了无数个生活的艰辛之后,依然能筑起一片天的母亲。

早年丧父,家境败落

王采玉生于浙江省嵊县葛竹村一个大户人家,家底殷实,而且父亲很有文化,才高八斗又精明能干,母亲也是个大家闺秀,不仅性格温柔,而且心灵手巧,颇得他人喜欢。

但不幸总是悄然而至,在王采玉19岁的时候,家父突然因病去世,事情来得突然让人猝不及防,给整个大家族带来严重的打击。母亲盘算着靠丈夫留下的遗产还是够吃穿用度的,可奈何采玉的弟弟因染上恶习,成了有名的赌徒。

仅仅他一人就把家里的大半财产挥霍一空。二弟从小体弱多病,而且精神不太好,父亲在世时也是经常带去抓药看病,整个医治也是比大花销。

王采玉看着母亲整日郁郁不得,自己也有苦说不出,于是自觉地把养家的重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因为从小跟着母亲学做针线活,手艺灵巧得很,于是她不分昼夜地缝制衣裳,做针线活来挣钱。但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这样,挣来的钱也不够两个弟弟打水漂似的花掉。

母亲看着采玉一人受苦,心里过意不去,于是便谋划着托人给她找个好婆家。

发号台

听信谣言,出家为尼

就这样,刚张罗不久,王采玉就嫁到了跸驻乡曹家田一农户家,丈夫竺某心疼王家家道中落,给了一笔丰厚的彩礼来救急。怀着感激之情的王采玉自觉是找到了好丈夫,便安心嫁了过来。可谁知结婚没出半年,丈夫竺某的臭脾气越来越显现,稍有不慎就破口大骂,吵起架来就是拳打脚踢。

王采玉失落了,她怕母亲担心强忍着什么都不说。直到来年生下了儿子,竺家才有了喜悦之声。

可命运就是如此弄人,孩子刚生下来几个月就突发急症夭折了。全家人悲痛万分,竺母不知从哪里算来的命卦,说是儿媳妇克夫克子。

在那个年代,封建迷信是非常猖獗的,王采玉总觉得应该辩解些什么,却又觉得辩解了也没什么转机。当年秋天,四方爆发霍乱,当地死了好多人,丈夫竺某也在内。而这一切,更是应验了算命先生的卦。

王采玉再也坐不住了,继续生活下去就可能会被竺母折磨死,她毅然决定回娘家。因为她之前的家境身世是无人不晓的,所以回家以后很多人都对她议论纷纷,说她面相上克夫克子,是颗孤煞星,无论总到哪里,总能听到有些人在背后嘀咕。

俗话说人言可畏。这些话犹如一把把刀子深深刺进王采玉的心窝。自此她害怕见人,只能每日躲在家中,结果茶不思,饭不想,不久便病了下来。在那个年代守寡的女人是没人瞧得起的,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完了。

母亲看着采玉整日以泪洗面又帮不上什么忙,就经常买些水果点心到庙里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能保护他们一家。刚巧采玉这边也凡尘不净,想要削发为尼。

发号台

这天,寺庙的老尼姑圆寂需要人打理后事,母亲和寺的人熟便被叫去帮忙,于是带上采玉一同前往。

趁此机会,王采玉向庙里的大僧表达了心愿:“我生孤苦,何不能像老尼一般与古佛为伴,青灯下诵经念佛,转眼不就百年?”

母亲大震,她从未想过女儿竟会有如此想法,苦苦相劝却也毫无办法,于是母亲提出:修行可以,但不能落发。

王采玉答应后在寺里吃斋念佛了一年后,直到堂哥王贤东出现,至此改变了她的未来人生。

为爱还俗,再嫁他人

在溪口镇上,有一家大名鼎鼎的盐铺,名叫玉泰盐铺,老板姓蒋。蒋家大少爷蒋肇聪聪明过人,颇有经商头脑,他做的生意别人都很难占小便宜,因此得名“埠头黄鳝”。而王采玉的堂哥就是在这家店铺做伙计的。

蒋肇聪本有一房太太,但不久前也因病去世,之后就无心问事,整日闷闷不乐。这些都被王贤东看在眼里,她看着妹妹和大少爷刚好般配,想撮合在一起。

为此,王贤东专门来到寺庙,想看看堂妹采玉过得如何,见到以后发现王采玉还是一头发亮的长发,他喜出望外,赶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采玉说清楚。

王采玉经过一年的沉淀,心情也好了不少,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情感问题,她也拿不定主意。而且之前伤心的过往让她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于是告诉堂哥需要回家和母亲商量。

而蒋肇聪这边听了王贤东的一番介绍,心里也有了打算,蒋肇聪的父亲蒋斯千更是觉得王采玉有佛光庇佑,是个不错的女人。

发号台

母亲知道了也是喜出望外,她想不到如今已近23岁的王彩玉还能再说个好婆家,于是赶忙答应了。

就这样,两个人一拍即合,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妻,唯一有瑕疵的就是两人相差了22岁,但感情上丝毫没受影响。

王采玉很是孝顺,对待公婆尊敬爱戴,对蒋肇聪原有的两个孩子也是呵护有加,不久便开始跟着丈夫打点生意上的事情,仅仅四五个月之后,在镇上就有传言出蒋家出了个“玉泰盐铺老板娘”。也就是第二年,王采玉生下了她和蒋肇聪自己的孩子,之后成为了领导国明党的人物——蒋介石。

生产当天,公公焦急万分,孩子落地时呱呱声响彻堂屋内外。孩子唤叫:瑞元。蒋介石乳名。

蒋家自然也是看重风水家业,于是请了算卦先生前来占卜,刚一见采玉夫人,便说道:夫人面有贵人之相,必生贵子!蒋家一大家子非常高兴。之后的几年,王采玉又相继生下女儿蒋瑞莲,小女蒋瑞菊、幼子蒋瑞青。

王采玉觉得,此时的人生,幸福极了。

公公丈夫相继离世,波折再袭

八年后,八十多岁的公公蒋斯千孑然长逝。丧事刚办完不久,溪口镇染上瘟疫,丈夫也不幸沾染,最终抛下妻子和几位幼子离世。王采玉再度陷入人生波折,不仅要照顾店铺的生意,四个孩子小的还嗷嗷待哺,这时已经32岁的她容不得半点含糊,为了这个家一定不能倒下。

发号台

她不信命,不信别人附加给自己的诅咒真能打败自己。何况现在是作为母亲,更不能轻易倒下。于是,她决定暂时先把大儿子蒋介石培养起来,也好给自己帮帮忙。

蒋介石从小爱贪玩,调皮耍小手段,王采玉没有过多理会,觉得这只是孩子天真活泼该有的样子。面对家庭里如此沉重的变故,她决定一定要让蒋介石受到良好的教育,出人头地,给蒋家光宗耀祖,于是采玉找了当地最好的私塾,最优秀的老师来管教儿子。

王采玉从不认为儿子是一个性格顽劣的孩子,相反,她觉得这样的性格经过一番磨练必然会有大出息。正如蒋介石在日记中回忆道:母亲总迟睡早起,无时无刻不在倾注她的全力,期望我这个失去父亲的孤子长大成人。

有一个插曲是,在蒋介石14岁那年,一天他突然对着母亲说想娶父亲堂妹的女儿毛阿春。毛阿春的母亲知晓这件事情以后气的火冒三丈,扬言就是让姑娘守寡也不会嫁给那个不成器的!还责备王采玉教子无方,这样的孩子将来不得是妥妥的败家子。

王采玉得知后暗自发誓:“赛凤把我家阿元数落成一条虫,我定要在她眼皮子底下寻一好儿媳。”

后来,也就是在表兄陈春泉的介绍下,认识了毛鼎一家,打算向他家二女儿毛福梅提亲。

毛鼎和也是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按他的说法是:蒋家父子也不是闲杂之辈,曾是富甲一方的大户,现在虽比不过从前,但名望犹在;再看看蒋介石,从6岁就开始读书,天资聪慧,他的母亲王采玉更是为人贤良淑德,独自教育孩子料理家业。带着这样一种韧性,孩子定不会差,将来说不定大有作为!

发号台

在蒋介石15岁那年,便和19岁的毛福梅结了亲。王采玉想着流下了泪,当初自己也是那个年纪结的婚。婚后,王采玉更是花费重金送儿媳妇去女校读书,学知识,其远见之大,都是为了自己儿子能有大出息,得贵人辅佐。

力排众难送留学生,含笑归九泉

那年,清政府要把多余的土地分派给大家族和富豪手中,蒋家也在列,那些有势力的相互勾结联合起来欺负这个没有男人的蒋家,最终蒋介石被作为人质关押大牢,勒令王采玉交出费用才能放人。

王采玉只能咬牙照办。蒋介石看清事实,面对昏庸当道,小人得利的混乱社会,发誓要为国图强,给母亲挣一分光彩。他先是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剔除长发,出国留学,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和军事战略。尽管很多人劝阻,但王采玉同意了,于是四方筹措让儿子出了国。

之后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母亲始终如一地做蒋介石坚强的后盾。即使在蒋介石回国后被捕,亲戚族人避而远之的情况下,王采玉还是始终如一,毫不惧色地保护和照看着儿子。

发号台

一九二一年五月,蒋介石在广州作战梦见一片雪地。想来母亲身体前日异样,于是不顾军队支援毅然赶回老家探母,果然,此时母亲病情危急,若再晚来几日就天各一方了。

翌年,劳苦一生的王采玉因心脏病与世长辞,享年57岁。

而临终之际更是告诫儿子不与蒋父同冢。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身份让儿子的仕途蒙羞。所以说人生啊,

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都能坚韧不拔,毅力有为,这是何种的伟大。相信看完的朋友们也一定能体会到,人不该信命,因为命运,一直在我们自己手中。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