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集张湾村,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西平淤泥河故道探秘之一

最后更新 :2023.09.25 00:05

 

察看西平水系图,发现上面有一条河,很有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为笔直的河流,从起点尽头吴(权寨),到终点丁桥(五沟营),几乎没有拐过一个像样的大弯。这条河,就是大名鼎鼎的淤泥河,又称泥河。

发号台

站在宋集桥上向东拍摄的淤泥河

发号台

地图上的淤泥河。

我们现在看到的淤泥河,其实是裁弯取直后的新河道。1960年代末期,西平县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再次掀起兴修水利的高潮,淤泥河全线得到彻底整治。其中权寨小店往东至宋集袁坡段,自然河道曲度不大,仅在老河道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的取直加宽。从张湾往东,由于老河道过于曲折,排水不畅,汛期常常积涝成灾,于是重新开挖了新河道,自张湾董庄西北始,笔直通到罗成坟。

新河道通水以后,旧河道失去了上游供养,渐渐枯竭,渐渐被人们淡忘。

发号台

权寨小店,整修后的淤泥河新河道(拍摄时间:20210130135919)

了解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去看看老河道的样子!

从今年5月份开始,我和老葛先后多次到张湾、曹湾、于桥等村实地考察,试图勾勒出老淤泥河的原貌。

第一站 张湾

在张湾村董庄高铁附近,有一条大沟从西北方向的新河道堤岸绵延而来。这条沟,就是淤泥河故道的发端。因为有庄稼阻隔,我们一时无法抵近察看,暂不清楚新旧河道是否相连。

发号台

董庄西南角的淤泥河故道

这段河道向东南方向延伸,经董庄南头拐向东北方向,流入张湾。

发号台

董庄村南头的老淤泥河。左为上游,右为下游,桥下有孔洞相连。

张湾,听起来平平常常的一个河边村子,旧时可是大名鼎鼎。它是泥河乡政府所在地。西起权寨,东到老王坡,淤泥河全流域都在它的管辖之下。

发号台

张湾村东北角

尤令人称奇的是,淤泥河竟然绕了张湾整整一圈。这在西平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堪称奇观!

发号台

张湾和郭独笼(隶属五沟营镇)水系对比图

这个奇观,很可能不是自然形成,应该是人工增挖的结果。张湾旧称“盘龙寨”,四周有寨墙。这一圈淤泥河,正是盘龙寨的护寨河。

发号台

张湾村的入村门楼

旧社会,匪患猖獗,老百姓深受其害。张湾有寨河有寨墙,乡政府又有武装,是极佳的避难之所。周边小村的百姓,为了能在危难时有个落脚之地,争相与张湾联姻。这样一来,张湾村的未婚青年便成了香饽饽,就算是身有残疾,也能讨到媳妇。

发号台

张湾村的老房子,建于清末,虽是“里生外熟”式墙体,但因为内有暗柱,故能历经百年屹立不倒。

张湾村的寨墙能够挡住土匪,却没能挡住日寇。1944年,日军第二次侵占西平,盘踞时间长达一年零四个月,县境60%以上的乡镇遭到践踏,张湾村也没有幸免。鬼子兵用两发炮弹炸开了张湾的东寨门,百姓纷纷沿河堤往西躲避。大部分人都是沿河堤半坡跑,只有一名妇女,因为背着孩子,沿半坡跑不快,便上了河堤,结果被鬼子发现,饮弹身亡。

中国社会普遍仇恨日本,确实是有原因的。鬼子太坏了!

发号台

张湾桥。桥西(左)为旧寨门所在地。

“盘龙寨”之名,有“卧虎藏龙”之意。张湾村历史上确实出过许多大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董贵山(曾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合林(曾任西平县委书记)、张石卿(曾在民国时期担任县长)等人。

发号台

张湾桥原为青石桥,1980年代.改建为水泥桥,但保留了青石桥上的一龙(右)一蛟(左)造型。

几乎所有名人,都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反哺家乡,或引资或修路,造福桑梓。这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美德。张湾的名人自然也不例外。其中最为村民称道的,非张石卿莫属:他为张湾村带来的,是一所学校。

张石卿,字廷柱,清末至民国人,毕业于汝南师范。受芦庙人于廷鉴提携,历任汝南、太康、南召、汲县、确山、洛宁六县县长。离开政坛后,热心教育事业,出资在家乡创办私立清河中学。

说起清河中学,张湾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清河中学位于张湾村西北角,在当时名气极大,其地位相当于西平县“联中”。

说起从清河中学走出来的大人物,张湾人更是如数家珍。比如谭富臣,原籍谭店,生于宋集翟胡,毕业于清河中学,后来参加解放军,屡立战功。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时,他作为全国英模代表,全程为毛主席守灵。

清河中学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创办清河中学的张石卿结局却不好:因为死心塌地追随国民党,后来被新生政权镇压。

张石卿有个女儿,名张志专,1918年出生,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受先进思想影响,挣脱阶级的藩篱,勇敢投身革命。建国后,两度担任中央妇女干部学校校长,1982年离休。张志专的丈夫朱早观,1903年生于湘西凤凰县,苗族,参加过护国、护法运动,与彭德怀、黄公略是挚友,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1955年病逝。张志专和朱早观育有一子(朱一葵)一女(朱一普)。

据说张石卿被枪决之前,张志专从北京赶来营救,可惜迟了一步。还有一种说法:父女二人因信仰不同,早已分道扬镳,营救之说不合逻辑。究竟哪种说法更接近事实呢?恐已无从考证。

发号台

左为张志专手迹,右为朱早观(右二)与友人合影。朱早观身边的女士是不是张志专,存疑。

解放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由于张湾村特殊的历史地位,县里曾设想仍旧将乡政府设在张湾。此议如能实施,西平县将会有一个“张湾乡”,就不会再有“宋集乡”。这对张湾来说,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啊!但是,由于村民们一致地坚决地反对,乡政府最终落户在宋集。反对的理由是:乡政府设这里,就会带来各种机构,就要占去大量土地。

这不由让人想起“上蔡师范”和“月山啤酒”的故事。两者选址时都相中了西平,但西平人心疼土地,死活不答应,后来师范改建上蔡,啤酒厂移址遂平。现在,很多西平人提起这两档子事,都怪当政者目光短浅,没有看到项目背后蕴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问一位张湾的村民:后悔吗?他回答:不后悔。面子是虚的,土地才是赖以生存的根本。

嘿嘿。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也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孰是孰非不好判断,留给读者诸君评说。

发号台

在张湾西北角采访村民。前方即为清河中学旧址。

乡政府落户宋集后,清河中学更名为张湾小学。1980年前后,张湾小学迁至前兰,原校址成为几户村民的宅基地。

对于学校迁址这件事,原址附近的村民颇有微词。他们认为,原校址三面环水,堪称风水宝地,有利于出人才,学校不应该搬走。他们还补充说,一些清河中学的老校友回来寻根时,发现母校已无踪影,遂黯然离去。

关于学校搬迁的话题,我们之前曾经讨论过。人都有恋旧情结。尤其是母校,那里留下了很多很多的回忆。母校在,回忆就有依托。当清河中学变成张湾小学,当校址也迁到了别处,校友们的回忆就没了存放之所。

当然,事物都有多面性。据我观察,清河中学原址确实过于偏僻,交通非常不便。那一带的道路,不久前才用建筑垃圾铺就,步行尚可,骑车则颠簸难行。这种现状,跟全县发展的大局相比,确实滞后不少。

发号台

张湾村的道路。

滚滚淤泥河,在张湾绕了整整一圈后,从村子东北角继续向东,流过小王庄,然后奔向曹湾方向。

在曹湾村后面,一座被废弃的翻板闸静卧在淤泥河上,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未完待续)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