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遗产“全景图”公开,中轴线映射古人“中和”思想

最后更新 :2023.09.23 07:53

 

记者 张向阳

北京市文物局近日公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听取公众意见,纵贯北京老城的中轴线遗产“全景图”最新公开:规划明确,中轴线遗产保护区域合理划定为遗产区及缓冲区,共计51.3平方公里。作为北京的灵魂和脊梁,中轴文化体现出的“礼仪秩序”“中和中庸”“天人合一”等传统观念,持续影响着现代城市发展。

“全世界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红墙青砖琉璃瓦,礼序乾坤和天下。永定门到钟鼓楼,京城中轴定中华……”最近,蒙古族青年歌唱家乌兰图雅的一曲《北京中轴线》用京腔京韵唱出了京城风华。

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灵魂和脊梁,1272年,元朝在北京兴建都城。此后,虽然几经朝代更迭,这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始终是承载华夏文明和展现北京历史文化的主线。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为“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它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南至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依据规划,这15处建筑及遗存是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北京中轴线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演进而延续至今,规划合理划定了中轴线遗产保护区域。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包含承载遗产价值的15处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缓冲区覆盖面更广,约45.4平方公里的空间包含位于遗产区周边且与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区域。

发号台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既是北京的空间之轴,更是文化之轴。从700多年前元大都奠定基础开始,北京城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空间分配都以这条中轴线为依据形成。元、明、清三朝,北京中轴线的创立、发展、强化以及它对三千年前周代都城秩序的尊重,清晰地表达了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延续。今天,人们从北京景山眺望,中轴线两侧还依然保持着平缓开阔的格局。天安门、天坛、钟鼓楼,这些建筑仍在城市的最中心,装点着古都北京壮美的天际轮廓线。

北京中轴线不仅保存大量有形的物质遗存,同时也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层面内涵。它是以城市空间营造集中展现中国古代“居中”理念、国家礼仪制度、天人合一观念,体现出古代传统观念中对社会秩序的极致追求,持续影响了现代城市发展。

中轴线蕴含的礼制文明

北京中轴线体现了布局智慧与文化之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礼制文明是北京中轴线蕴含的重要文明基因,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国城市规划的理念,从新石器时代已经初现,在周代已经形成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中总结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所谓方九里,就是九里见方,这是国都的规模;旁三门,四面城墙每一面开三个门;九经九纬,道路横九条竖九条;左祖右社,王宫的左面设祖庙,右面设社稷;前朝后市,前面是朝,后面是市……这种城市营建的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传统礼仪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定。

这些布局理念,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居中不偏”“不正不戚”的思想,也影响城市规划布局中的“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

中轴线的礼制文明体现着儒家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各民族对礼制文化的认同。《周礼》作为儒家的“三礼”之首,构画了理想国都的建设模式。元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将儒家的礼乐秩序等思想贯穿于整体的建筑布局与具体的建筑形制及名称中,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元大都的营建按照《周礼》理念对中轴线进行设置和建造,将《周礼·考工记》所载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营城理念完全落实到了现实中,既是对儒家礼制文明的认同,亦是对礼制文明的传承。此后明清两代在北京城的营建和维护上都延续着礼的精神。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指出,从建筑功能角度而言,北京中轴线的南北两侧建筑,按照重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向核心汇聚,以体现对礼仪与秩序的尊崇。故宫为中轴线的核心,南起端门、北至神武门,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故宫为明清帝王执政和生活的场所,因而重要性极其突出。此外,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多为对称、有序的布局方式。如故宫的东西两侧分别为太庙和社稷坛。其中,太庙是皇帝祭祀先祖的场所,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又如,永定门东西两侧分别为天坛和先农坛。其中,天坛为皇帝祭天的场所,先农坛为皇帝祭祀先农场所。这些建筑对中轴线功能进行了补充完善。

从建筑命名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反映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秩序、礼仪和道德观念。如天安门的名称,与《尚书》之“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密切相关,也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又如地安门的名称,与《资治通鉴》“天平地安”密切相关。“地安”是指社会太平祥和、百姓幸福康乐。再如故宫太和殿、保和殿的名称,源于儒家经典《周易》中的“保合太和,利贞”。可见,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命名,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

中轴线布局是“中和”思想的体现

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还推崇“中和”的观念,无论是古代城市布局还是礼制建筑,都体现出“中和”思想。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讲究空间和平面的有序性,既是人间伦理的象征,也是宇宙观念的反映。

文献史料与考古资料显示,传统文化强调“以中为尊”。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求“中”理念一直在不断强化、深化、扩展,“择中建都”“择中建宫”“择中建殿”“择中立门”“建中立极”的文化认同,共同促进了都城中轴线的发展演变。

“中”与古人的宇宙观有关,是“执中”或“中和”之道。“中”字源于上古天文历法学的测量,通过圭表的测量把观象授时、制定历法、居中而治等行为紧密联结在一起,是农业文明最核心的观念。有学者认为,《论语·尧曰》里的“允执其中”的“中”就是“求中”的测量工具圭表。立表测影要求表垂直于水平地面,精确辨别方位,因此使“中”字具有了中心、中正、中央等涵义,并进一步发展出中庸、中和等词汇,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居中而治的政治观、中庸中和的哲学观。

在古人的概念中,既考虑以“中”为核心,又考虑到公平、公允的“和”,形成“中和”理念。《礼记·中庸》中提出中和概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中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比如,中和殿之名就取自此,即勉励皇帝办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中和观念不但体现在哲学、美学、伦理道德概念上,也体现在城市布局和建筑上。中轴线布局是讲究阴阳和谐统一的中和思想体现,自古以来无论是古代建筑还是规划,都有一种象天法地的精神,这也是“中和”美学中遵循自然规律、道法自然的思想。像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中轴突出、两翼对称,串联起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池,体现了城市规划尚中的思想,以及守中尚和的民族气质,这一理想追求集中体现在紫禁城的规划设计中。

发号台

在中轴线上处于核心地位的紫禁城,其中前三殿和后三宫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处理政事、举行盛典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前朝与后廷,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前三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三大殿均位于中轴线上,均以“和”字命名,明确地反映了对和的追求。而三大殿的匾额分别为“建极绥猷”“允执厥中”“皇建有极”,则彰显了对“中”的期许;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后三宫所传达的“乾坤交泰、天地相合、康泰美满”的寓意,正是中和理想最高境界的表现,即“天地位,万物育”。前三殿与后三宫,体现了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并在后世不断得以传承强调的中和思想。

中轴线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理念。北京中轴线及两侧建筑群的排布,很多都暗合星象,以夜空中星辰排布为鉴,映射着古人对天上秩序的理解。

北京中轴线南北划定,对应的是子午线,子位是正北,午位是正南。古人发现众星都围绕着北极星运行,北极星居于天之中指挥众星,因此古人认为,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与雍容居中的气度,正是古代帝王的特质。在古人的观念中,北极星所在的紫微垣或紫微宫即是天帝的居所,投射到大地上,正是人间帝王所居的紫禁城。地上的紫禁城呼应天上的紫微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因为有指南针和罗盘,中国人最早发现大地南北极有磁偏角,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记录。由于磁场南北极指向与地理南北极有区别,便把地理南北极称“天极”,磁场南北极被称为“地极”或“磁北极”。因为皇帝是天之子,为了表示对“天帝”的敬重,故而上天紫微宫用天极,天子紫禁城用地极,但都可视为子午线。紫禁城之所以不称紫微宫,是因为不敢有僭越之举。

发号台

周乾认为,在中轴线建筑上有很多反映“天人合一”的理念,像城门是根据星宿的空间位置来确定关系。故宫古建筑的屋檐一般由中间向两端逐渐起翘,称为“反宇”。古人认为,“天”为凸形,为阳。反宇使得建筑屋檐形成凹形,与凸起的天宇形成一阴一阳的巧妙融合。大屋顶以反宇形式承接天空,寓意古人对上天的敬仰,较完美地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

考古发现,距今5500年左右的安徽含山凌家滩祭坛,距今5000多年前的辽宁牛河梁遗址的三层祭天“圜丘”遗迹等,都显示出明确的祭天场景和“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一点在北京中轴线上也体现出来。中轴线上布局了很多方形与圆形的建筑(群)或构筑物,中轴线贯穿的主体是方形建筑群落,特别是紫禁城整体格局及紫禁城中的建筑院落及具体建筑,包括城墙布局、三大殿、后三宫、东西六宫等平面布局和立体形态,象征着“地”。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代表“天”之所属,因此,天坛集中了诸多代表天的“圆”形建筑元素,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坛都是圆形建筑,这些方形与圆形建筑充分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这一传统理念在北京中轴线上的表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