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广州西关“风水靓宅”,一代粤剧名伶“靓郎”夫妇在此共白头

最后更新 :2023.09.20 04:20

 

广州“老房子故事”之十三

作者/郑望学(80后文旅作家)

关注➕我,天天有猛料

西关是老广州的“名片”,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趟栊屋、壮观的骑楼,还有美仑美奂的洋房,每一间屋,每一座楼,每一栋房,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发号台

民国洋房

在如今的西关昌华新街,就有一栋民国时期的洋房,它孤零零地横在荔枝涌边,临水而建,坐东朝南,藏风聚气,风水奇佳,它就是散落在西关的百座粤剧名伶故居之一——昌华新街29号“靓郎”故居。

一代粤剧名伶靓少佳、郎筠玉夫妇曾在此白头偕老,相守相伴三十多年,传为佳话!

发号台

曾经的“金碧楼台”,风水靓宅

1952年,靓少佳、郎筠玉夫妇共同买下了(以靓少佳名购入)位于广州西关昌华新街的一栋临荔枝湾涌的两层半花园洋房。首层有花园、大厅和书偏,二楼有两厅两房。

该屋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188平方米,建筑面积449平方米。房屋正面向西,左面朝南,右面与一镜状对称的建筑连成一体(即今天的昌华新街27号)。

发号台

房屋为混合结构,结构独特,墙体大面积开窗,以通风采光。窗式为满洲窗和“日”字窗的简本,加上明口灰砖墙体和荏线细微的石米批荡,简约地体现了西关风韵。

建筑师为取得大面积的南向,以利全屋的通风采光,把左偏间分割成前后两部分,前为开敞式的亭榭如‬今‬已‬隔‬成‬房间,与回廊相接,由一仿罗马柱支承,4米多高的柱体脚座与柱头花饰工艺精美。

发号台

偏间后座二楼天台上有一六角亭如‬今‬已‬拆除,亭柱为钢筋水泥圆柱,顶盖绿色琉璃瓦。与西面中座的100多平方米的大天台相连。左偏间前后两部分由约20平方米的内花园相连。

园内原栽有石榴树等草木,与前座亭榭和后座楼顶之六角亭、园外之荔枝湾涌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岭南园林小景。前人有“金碧楼台如画里,有人低唱念奴娇”的描述。

‬岁月蹉跎,昔日的小楼盛景,已不复存在,留下的是如今的满院残‬红‬,‬一条臭河涌。

发号台

走进“靓郞”故居,睹物思人

这栋洋房是“靓郎”夫妇与行家们切磋粤剧艺术之所,也是给他们的儿女、徒弟们练功的场地。著名粤剧演员、他们的儿女小少佳、小筠玉都在这里长大。

他们的儿女和徒弟每天都在这里练功。靓少佳还专门聘请了京班的李云来老师每天教授他们练习跑圆场、起霸、耍剑、小快枪等北派基本功,以及京剧的表演技巧。

他们经常在晚上演出完毕吃完夜宵的时分,众儿女、徒弟同坐在大厅之中,靓少佳则口若悬河地大谈戏经,几双小眼睛都会在全神贯注地倾听。

靓少佳、郎筠玉夫妇1952年搬到此居住,直至1982年靓少佳去世。郎筠玉1987年搬至东山在粤剧院建的新楼居住。这里的偏间及楼上均卖给高州驻穗办,一层正间留给儿媳住。

发号台

这是建筑的正面。

发号台

这是建筑的背面。

发号台

高处俯瞰故居局部。

发号台

半圆的窗门,一边是蓝色,一边是红色。

发号台

屋顶花园山花部分,很精美。

发号台

这道门前可见地砖图案。

发号台

地砖图案是圆形。

发号台

从这里可以上楼上。

发号台

抬头看到洋楼的腹部。

发号台

内楼的上部。

发号台

内楼的下部。

发号台

琉璃瓦渠,伴着红红的窗门。

发号台

阳台是半圆的。

发号台

双窗门,四周很多花边。

发号台

磨砂玻璃窗门。

发号台

卧室的圆窗真好看。

发号台

阳台的花阶砖,充满民国风。

发号台

上到楼顶,原来这里是亭子,可惜现在只剩下柱墩的残迹了。

“靓郎”故居不但见证了靓少佳夫妇这对梨园情侣的艺术生涯、快乐与辛酸,更因靓少佳知名度的提升而彰显内涵,别具韵味。

今非昔比,睹物思人,让我们一起来追忆一下这对伉俪的传奇故事!

发号台

“春哥”与“仔姐”的梨园“情结”

“春哥”靓少佳生‬平‬轶事

靓少佳(1907-1982),原名谭少佳,别号春田。籍贯南海平洲,生于广州黄沙。随父在戏班长大,自小练功,12岁开始登台跑龙套,15岁入人寿年班,19岁成为人寿年班正印小武。

“靓少佳”是他在“寰球乐剧团”任粤剧首创文武生靓少华二帮时,靓少华给他起的艺名。父亲谭洁南(艺名声架南)是粤剧小武。靓少华替他改姓“靓”,并给他起了个“玉麟”的艺名。但少佳的父亲谭洁南不答应,最终保留了“少佳”的命名。

靓少佳的表演艺术融南、北特色于一炉,尤其擅长武戏文做,长靠、短打、蟒袍、官衣戏等均能胜任。他以南派基础学北派,功底厚实,武功与唱腔俱佳,上演的《龙虎渡姜公》《十美绕宣王》《状元贪驸马》等剧,很受欢迎。

发号台

1949年11月11日,靓少佳率胜寿年剧团参加庆祝广州解放大游行。

1950年8月,他率领剧团在广州上演革命现代粤剧《白毛女》,饰演八路军战士“大春”一角,被人们称之为“春哥”。

“文化大革命”中,靓少佳曾因演《十奏严嵩》遭批斗,被上纲与吴晗的《海瑞罢官》北呼南应。他被斗得死去活来,斗得仅剩柔柔一气,在死亡边缘被一个年青人夺了回来。

靓少佳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可以整天不说一句话。因此,同行背地里说他是个“鼓气佬”,他在后台眼睛老是闭着,化装间的灯也不扭亮。人们有事问他,他总是有气无力的回答,活像一头生了重病的猫。可他一出台,双目炯炯像一头活生生的老虎;一唱霸腔,其声震撼屋瓦!

发号台

靓少佳饰演的“春哥”

他在舞台上创造了《三气周瑜》里偏狭的周瑜;《夜战马超》里勇猛的马超;《马福龙卖箭》里落魄的马福龙;《三帅困崤山》中公而忘私的先轸;《拦江截斗》中无畏的赵子龙;《西河会》中义愤填膺的赵英强;《十奏严嵩》中刚直不阿的海瑞……这些鲜活的角色还活在观众的脑海里,可是人去剧亡,最后他连电影、录像、卡带也没有留下!

正如他曾说过那样:“演戏的不该‘称王称霸’,我仅是粤剧里一名小武。”他从艺六十多年来,虽然是剧团第一主角,但从来没搞什么“领衔主演”;或把自己的名字横放在其他演员名字之上。

从十二岁起至终年七十四岁,他在粤剧舞台上共度过六十三载,与粤剧共度一生。

“仔姐”郎筠玉生‬平‬轶事

郎筠玉(1919-2010)原名郎紫峰,别名郎洁笙,满族,原籍北京。出生于一个穷苦的伶人之家,父亲是粤满族八旗子弟的后裔,辛亥革命后任广州曲艺界的掌板师傅,还是一名二胡高手,母亲是双目失明的瞽师,因唱《小青吊影》《仕林祭塔》成名。

发号台

郎筠玉的成名作《花木兰》

郎筠玉自幼喜爱戏曲,师从“大喉泰斗”熊飞影学唱大喉。13岁时随父到广州各大公司天台演出场所跟全女班演戏,最初演男角,取艺名“新俏仔”,因此粤剧同行尊称她为“仔姐”。

她享誉羊城的处女作是《花木兰》。为了养家糊口,曾跑遍广西及湛江、阳江、电白等下四府地区,饱尝旧戏班的酸甜苦辣,不向恶势力低头。有一次,不肯陪宴,险被“浸猪笼”。

1938年广州沦陷,她到香港加入“镜花艳影”全女班,专攻“脚色”(郎女扮男角),和任剑辉、陈皮鸭等同台演戏。开戏师爷帮她改艺名为“郎君玉”,不巧排字工人错排为“郎筠玉”,她没计较,此名便将错就错使用下去了。

后来她与靓少佳同在胜寿年剧团。郎筠玉的潜质引起靓少佳注意,他为郎筠玉“度身”选演名旦千里驹《舍子奉姑》《烈女报父仇》等首本戏,自己甘愿为其配戏。艺术上配合默契,生活上互相关心,使他们结为夫妇。

发号台

“靓郎”夫妇

抗战胜利后,郎筠玉夫妇结束10年的海外飘零生活,回到广州。夫妻俩期望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没料到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钞票一夜之间变成了废纸,夫妻俩欲哭无泪,为了生活依然下画艇、走台脚,饥一餐、饱一顿地迎来了广州解放。

在新中国成立后,这对患难夫妻、艺术眷侣终于可以大显身手。夫妻俩决心当吃螃蟹第一人,出演现代戏剧《白毛女》,郎筠玉的表演艺术更是深得观众认可,饰演的“白毛女”令她一鸣惊人。

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郎筠玉不顾自己怀有身孕,通宵达旦上街宣传义演,以致流产。她还捐出两千元,成为粤剧界捐款之冠。此后,郎筠玉与罗品超等排演了《小二黑结婚》《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许多好戏,在艺术的道路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1988年1月2日,广东粤剧院一团演出《六国大封相》,69岁的郎筠玉晕倒在舞台上。后来经过医院的抢救,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脑溢血,失去了语言功能,右半身偏瘫。

发号台

一代名伶,不得不遗憾地告别舞台,从此卧病在床22年。

如今散落在西关大名伶故居达上百座,然而随着恩宁路、永庆坊的改造,使大量名伶故居惨遭破坏,非常可惜。假如能够将粤剧名伶故居好好保护,那将是西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将是广州一张亮丽的名片。

版权声明:本文由慕遇城迹作者首发于今日头条,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