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中原”?它是一个湾,两条河,三个角!

最后更新 :2023.09.18 11:43

 

1、中原,他是个“弯的”

中原——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熟悉,是因为听到太多:北定中原、逐鹿中原、问鼎中原;陌生,是因为它所指范围时大时小。

发号台

实际上,祖国的山河,已经天然地定义、塑造了中原大地,借用侯仁之先生转引美国地质学家里维斯的“北京湾”概念。我们的中原其实就是一个喇叭口或簸箕状的中原湾。

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北京市所在的小平原,称为“北平湾”或“北京湾”。

发号台

北京所在小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也是最西北角。我们早在中学地理教科书里就学了:华北平原最后的形成,由黄、淮、海三大水系冲积形成的。在更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的燕山造山运动,距今约2亿年—6500万年之间,中国地貌格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异,但与其他许多山脉不一样的是,燕山的主走向是近似东西向的,在中国东部与之可以类比的只有南岭。

燕山运动中,燕山初具雏形,同时,山脉所在的地方是个巨大、稳定的台地,其主体部分又发生了沉降或海水入侵,一升一降形成了这么个簸箕装的地形。除泰沂山脉和山东半岛,这块平原几乎是坦荡的。

发号台
发号台
发号台

所谓中原湾,也是华北大平原的放大版,它正好是由三面山环抱、一面向大海的大簸箕,这就是中原的范围。华夏文明的核心腹地,是上帝为中国塑造的宝地。

发号台

不过最强大还是秦与楚,这两者的争斗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两种文化最终合流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汉。

是什么决定了秦与楚的两强对峙?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发号台

秦楚对峙关系地缘图 制图@天涯<鄙视抢沙发的>温骏轩

发号台

2、秦和楚,我们的“两河”文明

提起“两河文明”,大家一定会想起古老的西亚巴比伦文明,由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孕育。

发号台

不过,看到这个地图,有木有觉得眼熟?

发号台

这是北京所在的北京湾,永定河与潮白河,是它的两河

发号台

此时我脑海立刻浮现,三面环山、中间两条河流的盆地地形,不正是中国古代风水宝地“标准模型”嘛?

风水模式图中,有两条回流的河,承担着重要角色,它们汇流之处是一个聚落的灵魂——“水口”。

发号台
发号台

洛阳湾与它的两河——伊河、洛河

发号台

南京湾与它的两河——秦淮河、长江

发号台

西安湾和它的两河——泾河、渭河

发号台

西安湾跟北京湾一样,也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宝地

这样的“湾”和它们的“两河”,还能找到更多:

发号台
发号台
发号台
发号台

我们再回到“大中原”的地形图, 神奇的景观发生了。

发号台

原来,我们的“大中原”不仅是个“湾儿”,而且是个“两河流域”。不过我们的“两河文明”并不是长江与黄河,而是渭河与汉江它们共同的源地,是绵延数千里的秦岭。

需要更正一个一直以来的误区: 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方分界线的误区,其 实,这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有宽度的“带”。昆仑—秦岭—崤山——熊耳山——伏牛山,这一列东西向的山系绵延蜿蜒。如果把“大中原”视为一个风水图,那么这列山就是所谓的“龙脉”。那谁是风水图中的那“两条河”呢?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长江与黄河是中原风水盆的“两河”,一方面是不了解风水的精髓灵魂,一方面是不了解中国的文明密码。

发号台
发号台

既然是说中原风水,那龙脉是昆仑和秦岭的话,那这两条水需要以这条脉为分水岭。长江与黄河无法进入这个风水格局:

其一:两条大河上游太过曲折,九曲十八弯,人类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早期文明很难在这里诞生。

其二:干流水流汹涌,看上去更像是洪水猛兽,而不是温柔的母亲河。秦岭、渭河、汉江,这是文明的龙脉,与两条文明走廊(渭河流域重镇有杨凌、宝鸡、咸阳、西安;汉江流域重镇有汉中、安康、丹阳、南阳、襄樊、武汉)。

渭河的关中盆地是秦的根据地、粮仓

汉江的汉中盆地、南阳盆地、襄阳盆地,是楚的根据地、粮仓。战国争雄正是以秦岭为分野的秦楚争霸。

不过,从天时地利来看,当时秦岭北坡的地理优势大于南坡,渭河流域的战略优势大于汉中、南阳盆地。首先,渭河关中开发更早,人口文明程度更高,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其次,渭河水系几乎只在关中盆地,地理单元完整,而汉江水系流经汉中、安康、南阳、江汉,面积虽大,但相对破碎。

第三,黄土高原、秦岭是关中的巨大屏障,而楚地虽有几个盆地,但几乎没有高山作为屏障,除了关中老巢,秦人早早地攻下了巴蜀——另一个富饶的盆地。这种情况下秦国战胜楚国只是时间问题。

发号台

西汉统一天下,政治上“汉承秦制”,文化上“汉袭楚风”。秦与楚两大文明,是渭河与汉江孕育的,它们最终汇入了汉文化,因此我们说,我们的两河文明是秦与楚。那么这“两河”是如何在地图上走到一起的呢?

风水格局——首要因素,是依托山河环境,但是,在自然条件有缺憾的时候,更要在顺应自然的情况下,对缺憾进行修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可不只是为了沟通南北,更不是为了南下泡妞,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黄河汇入长江,为大中原风水格局找到“水口”。

发号台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张图看看大中原这块风水宝地

发号台

两河之间这块坦荡之地,可以视为“中央文明大厅”,上图白色部分是渭河、汉江。通过运河连在一起汇入长江的水系,只有这样,风水格局中才能形成两河交汇。

3、大中原的宝地上,有个神奇的“三角”

秦楚两大文明最终汇流,而这两个大国故地加上其他五雄,大致正好是我们的“大中原”。

以下是东周分封诸侯国图

发号台

春秋至汉代是中国版图奠基时期,这个时候文明与人口主要集中在大中原

发号台

汉代人口密度分布图

大中原的版图以华北大平原为主体,它曾被学者称为“大三角平原”,它的三个角分别对应三大都城。这也是中国三千年以来最辉煌的三个古城:西安、南京、北京。

发号台

这个三角,我们称之为“帝都大三角”

范围稍稍放大的话,西安与洛阳、开封、郑州(二里头)、安阳(殷墟、邺城)堪称一极,这里走过了夏商周秦汉唐北朝五代北宋。

杭州与南京堪称一极,这里走过了东吴东晋南朝南宋明初。

北京为北方的一极,走过了辽金元明清。

神奇的是,这三个角几乎是等边三角形,三角走一周,就是我们的三千年文明史。

文明早期,西安占据中枢位置,西域、河套、中原牢牢空在手中,这是它的优势。但由于距离东南较远,它无法领导帝国充分面向海外。

南北分裂时期,中原王朝偏安东南,南京与杭州让中国有了面向大海的机会,但西北与中原丢了大半,以江南为根据地无法让版图重新归一。

宋代之后,北京的地理优势,让他超越了南京、西安,三个大一统王朝建都北京,几乎牢牢控制了北方大地。

可惜的是,版图上的胜利,无法让中华帝国获得更大的进步,农耕文明的“风水梦”无法抵挡坚船利炮。

随着近代国门打开,海港城市兴起,大三角的格局开始松动,新时代的重新洗牌中,经济上郑州取代了西安,天津威胁了北京

古典时代的南京、杭州,被航海时代的上海、宁波迎头赶上,“中原”"中土”等古典的概念已经属于农耕时代。当下时代,很难再有“一家独大”的都城,而所谓的“地理优劣”也都要受到特定时空的限制。

地图上的每个地名,都不应该瞧不起其他地名,因为“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福祸旦夕又岂是一城一地一人所能决定?

发号台

从古到今“大中原”“大三角”地带,始终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带,不过在“大中原”之外,有一个地方独树一帜,无论经济、人口、文化,都跟中原并驾齐驱,长盛不衰。那就是中国版图上一朵奇伟瑰丽的文明宝地——巴蜀,四川盆地。

深居内陆的它,几乎与中原齐辉——文化与文明既与中原密切相关,又有自己的奇诡华丽!

【END】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