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社团”再不能吹牛了,名字禁带“世界”“国际”“中华”

最后更新 :2023.09.04 01:36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8月1日,民政部官网公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与1998年版本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对比,记者发现,此次条例明确“中国”“全国”“中华”“国际”“世界”字样的社团均必须经严格批准,地方性社团不得以这类字样命名。

此次规定明确,社会团体的名称冠以“中国”、“全国”、“中华”、“国际”、“世界”等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国际”、“世界”等字样。

与1998年开始实施的条例相比,此次条例增加规定了“国际”、“世界”字样。据介绍,对用“中国”、“全国”、“中华”、“国际”、“世界”等字样给社团命名进行严格把关主要是由于一些“山寨社团”,打着这些名头行骗敛财。

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李保俊介绍,当前存在着“山寨社团”钻法律空子,打着“中华”、“中国”、“世界”等旗号肆意敛财。他介绍,今年以来,民政部开展了对“山寨社团”的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已曝光10批1085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

记者在第一批曝光的“山寨社团”名单中就看到了以“世界”打头的山寨社团“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6月15日,新京报曾刊发了《“世奢会”被指皮包公司》的调查报道。报道称,“世奢会”在纽约注册为商业组织与其官网介绍内容不一致;“世奢会”无法提供各国代表处电话。

报道中,有“世奢会”前员工称,在唐山国际会展中,欧阳坤借名车、员工自带奢侈品参展;协会将企业产品收入名录,收取资源协调费,并拒开发票;“世奢会”发布的数据被媒体广泛引用,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认为那些数据极度夸张等信息。

梳理这十批“山寨社团”,记者发现,他们的名字里绝大多数都含有“中国”、“全国”、“中华”、“国际”、“世界”字样。包括最近曝光的“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协会”、“国际周易风水文化研究院”等。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山寨社团主要是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一些山寨社团通过开展活动、吸收会员、设立分支组织的形式行骗敛财。

有专家表示,一方面应加强对内地社团命名的严格把关,另一方面,还应与香港等地协作,防止这类社团出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在香港注册的国字头的社团到了内地活动后,内地居民很难辨认,难免受骗。民政、统战部门应该与香港、澳门和海外协作,特别是在港澳,不能允许轻易注册这种唬人的机构。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