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讲解黄帝经 黄帝内经 易经

最后更新 :2023.03.27 16:43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易经讲解黄帝经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易经 黄帝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易经》《黄帝内经》的起源及地位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

        现在为大家分享《易经》、《黄帝内经》的起源及地位。

    《周易》是周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是周文王、周公所作。

      《周易》分《古经》和《易传》两部分,《古经》是本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古经》六十四卦卦辞,为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所作,卦爻辞后来为周公所作。

        阐释《古经》的《易传》,由“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十篇文章组成,为孔子及其后学弟子所作。

        文王所画的八卦图,称为后天八卦图,首卦为乾。后天八卦图讲流行,形容如水之流动,用以表示阴阳卦之间相互依存。

      《易传》是打开《周易古经》的金钥匙,他以阴阳辩证的哲学观念阐释《周易》,使《周易》上升到更广阔的哲学领域。

        很多人就误以为《易经》是本算命的书,内心非常抵触,尤其看到其中的卦象,觉得很神秘,甚至认为是一种算命的符号、是迷信、是某种宗教信仰,其实,这都是误解。

        卦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易经》中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即经卦),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属性。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

        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即别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以及事物间的矛盾联系。

        我们读了《易经》,站在《易经》的高度去看世界上的事情,去读世界上其它的书,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在历史上,很多人对《易经》有很高的评价,医圣孙思邈就说:“ 不知易,无以言太医。”

        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

      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之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从《易经》这个文化源头延伸发展出来的,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等学说,学习《黄帝内经》对于了解中医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天地自然永远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是一个固定的顺序,人体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去生长、生发、收敛、收藏,这样身体才是健康的。这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一个很原则的问题——顺其自然。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是之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之一部养生宝典,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是之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是中医的鼻祖。

      《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文化的源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应做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

      目前为中医鞠躬尽瘁的老中医知道的有:邓铁涛,郭生白,李可。还有当代的著名中医:徐文兵、曲黎敏等。有关著名中医的讲课视频、课件链接,可以分享到群内。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

            黄帝内经·句读易趣玩群分享

                      2021年10月11日

     

“黄帝内经”与“易经”

“易经”为群经之首,“黄帝内经”作为华夏最早的医学典籍,以“易经”的五行、阴阳理念为基础,遵循天人合一的规律而衍生的。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对应五色、五方、五时、五味、五音。

在“内径”中,五行对应人体的五脏,五脏之间也是相互制约、支撑,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

“内经”“五脏生成篇”中“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咸(水)伤心(火)、苦(火)伤肺(金)、辛(金)伤肝(木)、酸(木)伤脾(土)、甘(土)伤肾(水),五味所伤皆遵五行所克。

“内径”“金匮真言论”中“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春(木)胜长夏(土)、长夏(土)胜冬(水)、冬(水)胜夏(火)、夏(火)胜秋(金)、秋(金)胜春(木),四时遵循的是五行相克。

“内径”“五运行大论”中“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肝(木)生心(火)生脾(土)生肺(金)生肾(水)生肝(木),五脏相生同五行。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五时进行协调、治理。

天人合一的理念一直是中医发展的纲领,不管如何(科学也好、纰漏也罢),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的医药行为,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有了纲领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能前行,在前行的路上我们可以进行求索、完善,从而达到进步。

孩子学习《易经》,《黄帝内经》有何好处?

受邹师兄之托,写写孩子学习《易经》《黄帝内经》的好处,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好把昕昕的读经一点点感受写出来,从昕昕的角度来看待读这两部经典的好处。1、《易经》让孩子非常自豪读《易经》之前,我就把这部经典给昕昕介绍了一下,特别注重讲了“智慧之海”这一点,如果要成为一个聪明睿智的孩子,读《易经》就可以帮助她,所以昕昕非常自豪,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有时还向昕爸建议,“爸爸,你要读《易经》才会变得更聪明!”有时,别人的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昕昕就会随口说了一句:“我知道,他肯定不读《易经》。”2、《易经》让孩子学会思索,懂得去分析比较比如:昕昕看到家人卦,卦象旁边有“风火”两字,就会问“为什么是风火家人呢?”,因为我也不懂,所以就讨论起来,风火与家人的关系,为什么不“火风”或者其它的字。3、《易经》启动孩子的想象力《易经》里的自然表象,天地山风等吸引了孩子,经常昕昕会把一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我想起师父讲经的时候,就是先从表象入手,“从中学习天地之道,这就是理,把学到的理,应用到人事,就是观乎天地,以应人事。”虽然孩子还不懂得,但这种推理可以启动孩子的想象思维。4、《易经》句子大都比较短而精美,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容易接受,读起来就象唱歌一样。我问过很多读经朋友的孩子,一般孩子都喜欢《易经》,也许与这个也有关系。5、《黄帝内经》让孩子认识到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跟昕昕一起看中医文化系列专题《黄帝内经》的时候,昕昕就觉得这部了不起的经典非常神奇,现在正在读《黄帝内经》,一种自豪感由然而生,所以很愿意去读。6、《黄帝内经》让孩子认识了中医自从读了《黄帝内经》后,如果昕昕生病了去医院,就要看中医,再苦的药也愿意喝,就是不愿意去打针。7、《黄帝内经》让孩子懂得养生的简单道理“度百岁乃去”,昕昕以前最喜欢问,“如果我认真读好《黄帝内经》,真的可以度百岁乃去吗?”她总觉得读《黄帝内经》就会让她身体棒棒,所以读的时候最卖力。8、《黄帝内经》让孩子认识了自己的身体昕昕认识身体上的字,大都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特别是那些穴位及经脉等,虽然不知说的是哪里,但起码有个概念。

谁能告诉我皇帝内经与易经内在的联系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既不是四书五经之一,更不是胡说八道。易经被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国一切的文化,包过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来源于易经,就包括我们现在用的一些成语之类的来源于易经,比如不三不四,乱七八糟等等。历代名人都钻研过易经。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就是易经中的话(伟大领袖毛润之),至中至正是易经的思想(蒋中正)。现在连中央党校都在学习易经,怎么可能是胡说八道。

而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的理论鼻祖,现代科学与实际检验已充分证明中医的可靠性,可见黄帝内经也不会是什么胡说八道的东西。

至于两者的内在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黄帝内经都来源于易经的启发,易经阐述了阴阳的辩证关系,阐述了六十四卦象的变化,才有了黄帝内经的理论来源。而黄帝内经相当于是把易经的理论用之于人身体的保健与治疗上。易经认为人本身无论是客观实体还是主观思想,人的这个小宇宙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的运行变化规律是相通的,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人应该效法天地。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帝内经也是这样指导世人实现自我保健的,道家有活子时之说,就像是我们说的将死之人有回光返照一样,人在活子时来临的时候身体的状态时更好的。差别在于不懂得人可能指导临死才体验了一把活子时的功效,而懂得中医与易学的人每天都会体验活子时的来临,道家教徒的修炼就是在利用这个活子时。这些通通都是易经的文化,而用于人身体的保健方面,黄帝内经是丰富和系统化了这种文化。

注:易经并没有提及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学说的来源还有待于考证。个人十分希望大家能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国学,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学都学不完。在你还不了解甚至是还没接触过的时候,千万不要妄下断语,只有不懂还妄加菲薄的人才是胡说八道。

易经讲解黄帝经和易经 黄帝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