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四种性质 易经和易传的性质区别
最后更新 :2023.01.18 13:42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易经的四种性质的一些知识点,和易经的四种性质是哪四种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易经 到底在讲什么?
作为“易”,《易经》,大多数人都对此感觉很神秘,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那“易”到底是讲什么的呢?这是一个如何定位的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易”主要分为这么几个流派:首先是儒家易,“易”是儒家六经之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周易”是属于儒家经典。随着汉朝开始,东汉《参同契》的产生,《易经》又和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道教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内丹的兴起。《易经》讲究理﹑气﹑象﹑术,道教则比较注重气,将《易经》的六十四卦与人体气机的运行相结合起来;在中医学上也有很多理论离不开《易经》的指导,有所谓医易同源,比如说针灸的《子午流注》;佛教也有很多关于“易”的论述,在南北朝时有些佛教的法师就通过对“易”的阐述来宣传佛学的道理,到了唐朝的时候,华严宗的祖师之一李长者居士,他用《易经》的体系来讲述《华严经》,写了一部《华严经合论》,在佛教之中是别开蹊径,对当时和后来的宋明理学有一定的影响力。
“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的重要依据,它和老庄思想都对中国古代宇宙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汉易注重象术,宋易注重义理,但许多学易的支流总是注重和偏向于其预测的一面,当然作为“易”本身在商代周代的时候就是用来搞占卜的,它和预测学有着不可分割的一面。商人尚鬼,其朝政充满了政教合一的味道,神权和政权不可分,每逢大事往往都通过占卜来进行决断。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有周易,在周易之前“易”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占卜打卦。而到了周朝以后,周文王将鬼谋变成了人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人本思想,淡化了“易”的占卜的功能,把易学的理论纳入了修身养性,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之中,这是易学的主流。在《易经�6�1系辞》中就说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周文王将伏曦的单八卦两两重叠起来,演变为八八六十四卦,并予以发挥,及周公﹑孔子加入象辞,彖辞,卦辞,文言等等,使之成为人谋和修身以及对未来事物的发展和运行规律的把握的重要指导思想。
易分理﹑气﹑象﹑术,我们首先必须要注重“理”,即易理。如果连易理都不知道,就没办法去谈气﹑象﹑术,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包含着有理﹑气﹑象﹑术,但易理是根本。所谓“易理”,就是易经对基于易经中的宇宙观、世界观对事物发展演变规律所演绎的原理,这是易经的思想精髓。先秦时期易经主要用于占卜预测,到了汉朝对易的理﹑气﹑相﹑术就有着较多的发挥,而到了宋以后,则开始偏重于易理,而预测只是易经的末流。预测的主要派别有子平术(八字),紫微斗术,奇门遁甲术,还有看相看风水等等,而这些都离不开从易学衍生出来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天干地支学说。五行:金﹑木﹑水﹑火﹑土;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数术之说,有着相应的推导公式,它的基本理论与中医的基本理论如出一辙。
预测学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以后而大成。现在,把这一套学问归入了迷信的范畴,既合理又不合理,合理的地方在于一般的人都沉迷于数术和算命,丧失了志趣,使把握自己和改造自己的能力被降低了,缺乏做自己命运主人翁的精神。但是我们要明白,在讲周易的理﹑气﹑象﹑术时,从气上直接推动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外学术界对这一点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这里我们所推崇的是易理,这是中国所独具的一套学问。按照学院派的理论,中国的易经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朴实的辩证法和逻辑思维。在易经里,它有着非常丰富和很高的思想层面,如果仅用逻辑的理论去解释易经,是不可能完全把握住易经的思想和精髓。
周易的性质是什么?有几种看法?
易经是儒家学者的人生哲学书。大六壬、奇门遁甲、太乙、梅花易数、六爻占卜。个人认为梅花易数最为灵活,最方便。
还有大衍之数、金钱卦(我不太了解)
通过出生时间预测人的大致命运:
紫微斗数、八字算命
相术,看表面预测对方的性质、命运:
手相、面相。
环境气场观察及改进:阴阳宅风水
西方占卜:塔罗牌占卜。(这个在西方比较有名)虽然不是源于周易、道理还是有些相似的。
《易经》的三个特性
7月8日国庆献礼第七篇
河北南和县贾宋 刘俊果
一、《易经》重人。
人的命运是不是可以预测呢?求神拜佛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算命,如果不配合,他就不准;如果你配合他,他会很准。你相信他就接受他的摆布,你不相信他,你就去防备,这才是人类的尊严。之所以去求神拜佛,去算命,是因为希望自己知道自己的命运,希望有什么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命,很多人占卦算命是用来保佑自己趋吉避凶。
《易经》能趋吉避凶吗?“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就是说自己去了解天理,然后又顺从自然,就会得到吉祥,不会有什么不利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重在人,在自己。我有没有悟到真理,有没有悟到自然的道理?《易经》就是把自然的道理,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伦理从自然来!
自然乱中有序,是谁在管呢?如果伏羲氏说神在管,当时就产生宗教了。他没这样说,而是说这是阴阳的互动,是自然的孕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主宰。现在从物理学上可以了解到,《易经》是比较接近真理的。它有两种不同的力量,这样交互地去作用,很自然就产生万物,而且它会不断地运行。
二、《易经》的三个特性。
《易经》之所以那么神秘、神奇和高明,超越了神学、哲学和科学,涵盖了那么多东西。就是因为它有三个特性。
(一)模糊性。《易经》就几个系统,几个符号,给你很大的想像空间,怎么想都有道理。因为它简单明了,才能够作用这么大。模糊性影响了中国人很深,我们讲话经常不讲得那么清楚,我们都是点到为止。
(二)灵活性。周文王写的东西,我们这样解释对,那样解释也对。怎么讲怎么对,怎么讲怎么不对。对的里面有一些不对,不对的里面有一些对。这对中国人影响太大了。西方人right is right,wrong is wrong,不可能说对里有错,错里有对。西方人是分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没有,知道绝对对的部分太少,圣人有时候也会犯错,绝对错的人也太少。我们就有四个字:慎断是非。是非要慎断,不是明断,明断很难。
(三)空白性。西方人画画时,全张涂得满满的,否则就是未完成的作品。中国人一张画,一只鸟,一朵花,这里点点点,说下雨。盖个图章,签个名,留下很多空白。说明这个画家尊重看的人。一张画的意境,十个人来看,十个人不一样。我们才是符合自然的。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好比人生如书,读书之人有怎样的阅历,读出来的感觉也不一样。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又何其不同,每个人对人生每个阶段的理解和看法也不同。
这样一来,我们慢慢更深一层地去了解《易经》及它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可这套学问在很早很早以前,民智未开,知识不普及,这样讲,人家听不懂。所以《易经》本身命运也是很坎坷的。与《易经》里面所讲的不断地出现险阻,不断地出现艰难,是一样的道理。艰难险阻,不是很艰难,就是很危险,就是受到阻碍。这样好不好?看起来不好,实际这样才是好的,因为这样,才能够学习,才能够磨炼,才能够尊重自己。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练,才会更成熟。《易经》本身也是经过了磨炼。
易经的性质
《易经》是一部积累筮占之辞的辩证法哲学书,约成书于西周时期,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
该书阐述了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其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易经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其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周代的易书《周易》,并称为“三易”(一说分别作于上中下三个时代,一说三本书均作于上古时期)。《连山》、《归藏》是我国远古时代的文化典籍,有说《连山》与《归藏》不是失传了,而是被改了名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也有说《连山》与《归藏》于汉代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此二易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远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创制历法与易书,文明肇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易经》图式的思想核心是变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关于“三易”之说。《周礼》“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十有四”
易经的精髓就是四个字
易经的精髓就是四个字:吉、凶、悔、吝
《易经》的本质,只有一个字:变。
这种变,体现在时势的变化,呈现4种状态:吉、凶、悔、吝。只要我们读懂这4个字,也就懂得了《易经》的精髓。
1、《易经》的精髓,是势能的变化。
在整个宇宙中,时空的变化,会产生势能。
比如说:黄道,是古天文术语,是从地球上看太阳走过一年的路线。星体的轨迹变化,会产生势能的变化。
天时地利人和,对人事的影响,体现在时势。
《孟子.公孙丑》中记载齐人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做事有聪明才智还不够,还要乘势而为;种庄稼有好的工具还不行,更需要等待农时。
这些都是《易经》之用。
《易经》是一本讲宇宙变化规律的书,变化的核心,即是势能的变化,体现在2个维度:方向和强弱。
2、势能方向上的顺逆,而产生:吉、凶。
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是宋代以后才有的,宋代以前,《易经》没有太极图。这个太极图,怎么产生的呢?
是根据能量的抽象变化,而形象演绎。
《易经》讲宇宙中有两股相对应的基本势能变化,即乾阳、坤阴。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也讲同样的东西:“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阳。
能量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看似无章,其实有序。
对“人”这个参照物而言,能量的变化,有两个方向:一是和自己的能量相顺;二是和自己的能量相逆。
人和人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顺逆,也有所不同。
顺的能量,是顺势,《易经》称之为:吉。
逆的能量,是逆势,《易经》称之为:凶。
吉,代表结合,合作,团聚等。
凶,代表分离,背向,分解等。
其实,凶,并不是不好,本意是“冲”,即能量的相逆、相冲。当两股能量相冲时,有时候,会带来阻碍和冲突,但是,也会带来生机和机遇。这种辩证关系,用老子的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普通人,喜欢吉,厌恶凶。
真正懂《易经》的人,看待吉凶,是平等的。只是自然规律的变化,势能的变化,本身是客观中性的,不需要代入太多个人的主观情绪。
3、势能变化的强弱,而产生:悔、吝。
古人说的中庸精神,最初来自《易经》。
中庸,并不是贬义词,在《易经》中,代表中、正的宇宙更佳能量状态。
比如说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处于中正之位。这是能量发展的更佳状态,大概是八分到十分之间的饱和状。在古代,只有帝王称为九五之尊。
而势能一旦失控,发展过度,势能太强而过量,则会有“悔”。
乾卦说,上九,亢龙有悔。
悔,是做得太过头了,过犹不及,所以有悔恨。
与之相反的,势能太弱而不足,则是“吝”。还不够的意思。
当出现“吝”的状态时,需要加把劲,好好努力,积蓄能量,让势能壮大起来。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势能的变化,有方向的顺逆,从而有吉凶;有势能的强弱,从而有悔吝。
《易经》64卦变化,不管怎么变,都离不开“吉、凶、悔、吝”4种基本状态,这就是《易经》的精髓。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预测怀孕 如何预测怀孕男女
在怀孕期间,许多准 父母会对胎儿的性别充满好奇。 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几种预测胎儿性别的方法: 1. B超检查 B超检查是目前最为科学且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怀孕初期, 通过B超观察孕囊的形状和大小, 可以初步判断胎儿的...
男友不爱我了怎么挽回 分手了男朋友没有挽留,说明什么?
分手了男朋友没有挽留,说明什么? 对于情侣分手来说,有的是和平分手,双方已经达成分手的约定了,也都知道没有复合的可能,那男朋友不挽留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分手,挽留也是没有什么意思。 如果双方感情破裂了,或者是你...
为什么情感领域那么多作者 情感领域创作者
情感领域作者众多的原因分析1. 受众群体广泛情感领域之所以吸引众多作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受众群体非常广泛。每个人都有情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领域,因此这个领域的内容能够触及到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无论是生活中...
胎记长在哪里有福气图(胎记长在哪里比较好)
胎记长在哪里有福气?一张图告诉你答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胎记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标记,有时被认为是神明赐予的印记,因此常被认为与个人的命运和福气息息相关。那么,胎记长在哪里更有福气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张图来揭示答案。...
酒水有名公司有哪些(上市酒水公司有哪些)
酒水,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市场的饮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酒水公司崭露头角,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本文将介绍一些酒水市场上有名的公司,探讨它们的成功之道。 首先,要提到的是贵州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