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周易》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
最后更新 :2023.01.03 09:52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周易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的问题,以及和周易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周易》对我国哪一朝代(或时期)的审美文化影响最为深刻明显?
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自乃题中应有之意,我曾反复强调,无论是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还是小传统,都是以《周易》为根基的,只不过《易传》对大传统的影响更大些,《》对小传统的影响更大些。《周易》作为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不仅提供了”真理的百科全书”,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理念,奠定了中国教育文化的基础。本章中,我将重点探讨《周易》的有关教育对象、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师道观、人才观、考试观等,全面分析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负影响,以便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理解。
一 教育的目的、目标与对象
从广义看,动物也存在教育现象,某些高等动物还有部分自觉教育,但这种教育在本质上仍处于本能阶段,属于生物性的方面。人类自从离开动物界,进入社会以来,自然性越来越低,社会性则越来越强。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日积月累,每一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主动或被动学习前人总结的各种知识。但问题似乎不这样简单,因为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而知识的可能性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的可能性问题。
从宏观宇宙的角度看,宇宙是无限的,那么,人类能否认识这一无限宇宙?可知论认为,人类的每一点知识的增加,都是一种绝对的存在,知识总量的增加也是绝对的,人类可以通过对有限宇宙的认识,逐渐接近对无限宇宙的认识。不可知论认为,从微观世界来看,人类对每一具体存在的认识,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从宏观世界的角度看,有限认识与无限宇宙之比永远为零,也就是说,世界从根本上是不可知的。所以,从根本上讲,人类不是通过知识来认识宇宙,而是通过”悟”来感知世界,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是没有用的,而且是有害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用王弼的话说就是:
初期的佛教并不完全反对教育,要不然释祖何以终生苦口婆心地劝化苍生?但佛教所讲的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完全不同,它追求一种所谓的大智慧,与道教相同,号召人们回到真如本性;禅宗则进一步指出,一切佛教理论不过是一种”遮诠”,乃不得已而为之,要真正成佛,必须靠顿悟。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显性成佛”,最终是反对所谓的教育,六祖惠能的成功,说明了世俗教育的无用,而且在悟道方面是有害的;《侠客行》的石中天之所以练就了旷世武功,也是因为本性醇厚,而且从无受过任何教育。总而言之,道家与佛教都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可能性。
概括地讲,《易传》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合理的教育,宇宙秩序、社会秩序都无法正常运转。那么,教育的对象是谁?《周易》从总体上是强调”学而知之”,因此必然要求人人都接受教育,但是因为个体基础与社会地位的不同,应该把教育的对象分为三类:一般百姓(被统治者),君子,圣人。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以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易传》)
用现代语言来讲,《周易》是一部”宇宙百科全书”,君子受教育的基本内容都来源于此,从宇宙的演化规律到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自然到人类,只有对君子进行全面的教育,才能使他们真正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保证专制的长治久安。
总而言之,《易传》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领悟三才之道、通晓治国安邦之术的君子,通过灌输形成因畏惧各种神威而愿做顺民的被统治者。
二 学校设置、教育理念与主要内容
学校的产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经济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专门从事教育;而国家机器的产生,也迫切需要教育机关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文明的积累,更使人类有了更为便利的学习工具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于是,学校产生了。
《周易》中没有专门关于学校的论述,但它正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只有从这个大前提出发,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易传》的教育思想。
(一)政治伦理教育。《周易》一书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化为人格的培养,指出君子应该把积极接受教育和自觉教育结合起来,培养综合素质,造就高尚人格,为此,《周易》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和办法,本书的前部分我已做过充分论述。但这部分的重点在于培养符合专制需要的人才,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所以,身为圣人的孔子,虽然竭力强调”立志、弘道”,但最终还要”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正是为了从根本上确立专制的理论基础;连号召”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孟子,虽然强调”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以至于被暴君朱元璋从圣庙把牌位扔走,但根本上也要求对专制的坚定支持。古今中外,所有专制,都要求自己的教育必须为统治服务,而坚决反对任何民主性、批判性、平等性人才的培养,区别只在于有的直接,有的间接。
(二)智能教育。所谓智能教育,也就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教育,《易传》非常重视智力教育,认为君子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够胜任治国安邦的重任,而圣人与一般君子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道德修养的差异,而是在于智慧的差异。圣人可以参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一般君子则达不到这种境界,所以就必须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六艺”。与此同时,《易传》还非常重视方法论的教育,”《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唯变所适”。只有充分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更为重要的是,《易传》还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君子要像圣人一样参悟实践,所以,《易传》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反对纯粹培养书呆子型的人才,而要求培养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教育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初、中期,还起到正面的作用,但到了后期,由于对政治和伦理的绝对要求,这种思想被抛弃。
(三)乐教。《周易》本身没有明确提出”乐教”这一概念,但后代儒家学者却从《易传》的有关思想出发,阐述了全面的乐教思想。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磨,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有天作,礼以地制”;”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矣,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配天,制礼以配地。”乐的精神在和,礼的精神在序。”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归人道之正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心。是故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乐记》)
(四)刑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在《易传》看来,仅仅依靠文明的手段,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反抗者,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但与法家的严刑峻法不同的是,它强调德治为先,刑治为辅。而且,要”明罚敕法”,就是要将如何为犯法、如何量罪定性,让民众知道,这就必须对民众进行教育,这就是刑教。
刑教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让民众事先知晓,从而尽量避免冤狱,减少民众的怨恨之心,从正面以表面的公正来换取民众的拥戴。而且《易传》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把统治阶级制定的刑法,变成一种天意,摆脱了法家的赤裸裸;一是为了威慑民众,让民众因为害怕严刑峻法而不敢以身试法,而且,冠之以”道德”的外衣,即使因犯法被处极刑也不怀恨,还要感激统治阶级的刑罚。对此,《周礼》中有明确的论述:
“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悬治象之法于象位,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义而劝之,以纠其恶而戒制之,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法。”“闾胥,各掌其闾之政令,凡春秋之祭祀时,聚众庶,既比,则读法。”
但我们要注意,《易传》所倡导的”德主刑辅”的思想,并没有那么温文尔雅,”刑教”的目的也绝不是让被统治者来立法、监督执法,而是要通过”天”的旗帜,使法律变成一种”天意”,使被统治者从灵魂深处产生敬畏。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严刑峻法来威慑被统治者,一般读者一定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法家才强调严刑峻法,而儒家是以礼为主。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儒家的德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装潢,荀子的”隆礼重法”说明了儒家并不反对严刑峻法,只不过反对法家的赤裸裸,千方百计地披上一层诱人的面纱。汉宣帝在批评儿子的”纯用儒术”的无知时指出:”汉家自有天下以来,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儒术。”而且,只要认真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法律就会发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制定的法律条文的残酷性,比法家占统治地位的秦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周礼》)”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之;凡杀人者,弃诸市,肆之三日,刑盗于市。”《周礼》中的刑罚如此残酷,墨、劓、宫、刖之类的肉刑,何来人道!而够得上这样刑罚的罪名,居然有五百之多;同样是处死,花样之多(如磔刑、车裂、腰斩、大辟),时隔千年,读来还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刑法,是一种镇压,是一种无情的威慑力量,素来标榜仁义的儒家,在动用法律方面,何来心慈手软!说到底,就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五)神道设教。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周易》是一种大教育观,重点在于政治教育,也就是教化,而教化的重点不是为了提高被统治者的文化素质,而是为了从根本上控制被统治者。这种教化分浅层次与深层次两种:浅层次教化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深层次教化即是神道设教,包括占卜教育与祭祀教育,”观而不荐,有孚喁若,下观而化也,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先看一下祭祀教育。提到祭祀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宗教问题,本书的前面我已谈过《周易》与宗教的关系,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周易》产生的时代中国还没有任何系统的宗教思想,而且,《周易》所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本质上是反对宗教的,代商而立的周朝统治者,扛的大旗不是天命,而是”德”。但问题在于,没有天命的支持,其统治的合法性何来?以”德”为旗帜,被统治者以此为旗号来犯上作乱怎么办?所以,周统治者不得不重新扛起了”天命”的大旗。但是,周统治者又不想让宗教占统治地位,于是,《周易》就提出了”神道设教”的思想。
那么,中国文化为什么缺乏西方式的宗教?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一切古民族中,唯一生长于温带而非长于热带的民族,中国文化不是发起于肥沃的长江和珠江流域,而是起源于比较贫瘠的黄河平原,原始的生存条件比较艰苦。这里没有定期泛滥的尼罗河,也没有物产丰富的恒河平原,黄河带来的主要是灾难。地势虽然西高东低,但又挡不住强烈的西北冷空气的侵袭,洪水期间的人们,只好躲进深山野林,与猛兽为伍。黄河不利行船,与外界的交流必然很少。人们需要终日辛劳才能生存,加上原始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得中国古代的先祖,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联想。像埃及和印度那样宏大的宗教组织和哲理,以及由宗教所引发的丰富的神话文学,与中国文化无缘。中国原始的宗教,主要是与人事有关的神灵崇拜及巫术占卜之类。这样以来,中国的先民很早就接受了”人”的观念,中华民族成为第一个生在地上的民族,古代中国人的思想眼光从未超越现实的地上生活,去梦想什么未来的天国。商朝以前,中国并没有与政权并存的教权,如埃及的僧侣、犹太的祭祀、印度的婆罗门,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未发现与之相等的宗教权力集团。中国古代的君主是君而兼师的,他以政治领袖而兼教务,其心思当然偏重在人事。中国宗教始终不能发展到唯一的绝对的大神观念,在宗教上的统一天国尚未成熟之前,政治上的统一帝国已经建立起来了,因此,宗教的统治便永远不能再出现了。商民族或许是古代唯一崇拜大神的人,墨子——商人的后代,也致力于建立一个同一的大神,但这种努力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代商而立的周王朝已彻底否定了”一神”存在的可能性。问题是,如果彻底抛弃了所有神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专制统治,于是,统治者便想出了”祭祀”这一法宝。
首先,从字义上看,”祭”字在甲骨文有几种不同的写法,其共同特点是天神至上、祖先神为辅,人向神跪拜祈祷,这是”祭”的最初含义;另一共同点就是都表明了祭祀的本质——人神之间的意识交流;再则,祭祀必须虔诚、规范、有序。据《礼记·祭义》所载,古人认为,祭祀的作用和意义表现在五个方面:慎终追远使子孙不忘本,增强”根”的意识;沟通鬼神,让人们产生敬畏天地与祖先的心理;开发物资,利用财货,建立物质生活保障;树立道义,加强权威,让被统治者不敢犯上作乱,让统治者加强修养,从而对老百姓施以教化;倡导谦和礼让,消除争夺,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秩序。
祭祀的神灵分为三类:昊天大神、地神、祖先神,不过,初期的祭祀,存在着极大的混乱,”及少皋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进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威严。”(《国语·鲁语》)这种混乱的局面必然严重影响统治的稳固,于是,帝颛顼出来治理混乱的局面,结束人神不分的历史。规定少昊氏的大巫师重为南正,”司天以属神”,只有帝颛顼与重才能管天上之事,传达群神的旨意,其他巫、觋不得妄传大神的旨意;又命令”火正黎司地以属民”,让黎专管地上的群巫,让他们为百姓治病,不得过问天上之事。此为著名的”绝地天通”,即是将祭祀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成为国家的最大礼仪,”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史记》)。所谓祭祀制度,就是祭祀神灵、祖先的各种典章制度,而将这种制度定型并且流传后世的是周朝。
在《周易》看来,宇宙的本体是一”有情本体”,其”生生不息”的功能导致了自然界与人类的产生,人类既然来自于宇宙,就应该尊重自然,于是中国的先民最早开始了”祭祀天地”。同时,每一个体都是世代相传的结果,尊重祖先”天经地义”,祭祖活动很早也开始了。祭天配祖成为周人礼制的重要内容,天神不仅具有道德属性,还有无限能量来监视地上的人们能否遵守这些天条;而周天子又是圣人(圣人可以彻地通天),是天神在人间的全权代表,对天子的不尊敬就是对天神的不敬,这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周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像殷人那样赤裸裸的依靠神灵,而是通过把天神道德化,自己也披上道德的外衣,既威慑又迷惑被统治者。这是中国特色的宗教的根本目的,因此,周人把祭礼列为五礼(祭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之首,”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急于祭。”“夫祀,国之大节也,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国语》)
要真正达到用神灵威慑被统治者的目的,统治者就必须表面非常虔诚,并尽力抬高祭祀的地位,让被统治者在言传身教中逐步驯化,这是道德说教达不到的。所以,《观》卦对此做了详细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彻底唯物的《周易》要保留一条神灵的尾巴的原因。
不过祭祀的等级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外在的强制力以及祭祀者的神灵光环。所谓外在的强制力,即是通过特定的法律使祭祀的等级制合法化,惩治一切敢于冒犯这种制度的人。但这种威慑力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统治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被统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这就需要给统治者戴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于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无一例外地被安上了神灵的光环。其基本手段就是神化其出身时的异禀和异相,如初期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乃先民图腾制度的遗留,后期的神化纯粹就是一种欺骗,它不但通过民谣、谶语等民间化的形式加以传播,深入民心,还把这种鬼话写进官方修订的正史
三 教育方法
《周易》中的蒙卦是专门讲教育方法问题的,”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蒙,蒙昧、幼稚之意,因为有蒙昧,所以才需要教育。但是,受教育者必须是自愿的、主动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志应”,而不是强制。这一思想非常高明,从积极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只有积极主动,才有可能真正学好,强制学习只能适得其反;从专制的角度看,维护统治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被统治者积极主动、甘心情愿地接受统治,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孔子为何反复强调要通过教育使被统治者”有耻且格”,就是为了使专制思想和制度深入被统治者灵魂深处,让他们觉得专制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即使对某个专制者不满,起而推翻之,还要继续采取专制制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朝代更替如此剧烈,而专制制度不但没有受到削弱,反而变本加厉的重要原因。西方历史上的专制之所以短命,就是因为他们的专制没有通过教育深入人心。《周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知道接受教育是人的天性,所以,极力反对强制教育,这样,人们才愿意接受《周易》的教育思想和内容,从而把”天不变,道亦不变”,”专制统治天经地义”的思想融入被统治者的灵魂深处。当然,今天,我们不可能继续专制,纯粹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思想,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启发式教育方法。”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里是用卜筮的原则来比喻教育方法,卜筮原则上”一问而终”,同一问题如果卜筮多次,就会亵渎神灵,神灵便不会告知吉凶。童蒙来求我学习知识,就必须诚心诚意,问过一次以后,就要能够领会,并且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对于那些懒得动脑,不用心学习的学生,老师可以不理他。这与孔子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原则完全一样,只有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
2.强制性教育方法。初六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枯,以往吝。”“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在进行教育的初期,对于那些顽皮的学生,也要实行强制,用一定的纪律来严格要求他们,就像对待犯人一样。这一原则与主动性原则并不矛盾,因为孩童年龄太小,贪玩心较重,只有用纪律约束他们,才能使他们真正用心学习,而且严格的纪律可以使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可以得到保障。
3.有教无类方法。”包蒙吉,纳妇吉。”九二爻居下卦之中,阳居阴位,性格中庸,心胸广阔,是一位大度能容的丈夫;六五为阴,而居阳位,是一位性格刚强、阴阳颠倒的妻子,必然在很多问题上凌驾于丈夫之上,丈夫如果没有包容之心,必然发生严重的冲突,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这一原则在教育上有何意义?一方面,”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只要他愿意学习,作为老师就要一视同仁,这在等级思想严重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从积极的角度讲,这样可以使被统治阶级可以适当地接受一些教育,从统治的角度讲,只有让被统治者接受一定的教育,才能把专制思想真正灌输到民众思想中去,从而更为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另一方面,在具体教学上,应该区分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脑力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习好。
4.淘汰法。《周易》虽然反复强调”有教无类”,但是对于一些不可救药的学生,则要求老师采取淘汰法。”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这里用一个见钱眼开的女人做比喻,说明对待那些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开除,以免害群之马影响全体;”困蒙,吝。”“困蒙之吝,独远实也。”此类学生属于自我封闭、孤陋寡闻、与世隔绝的类型,属于孔子所讲的”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的一类,同样要被驱逐。
5.棒喝教育方法。”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上九在六爻中位置最高,颇具阳刚之气,象征着威猛刚烈的老师,对于愿意学习的学生,老师要有耐心,但有时候,一些学生就是不明白,就不能老是采取温和的方法,而应猛击一掌,使他们能够幡然领悟。但这种教育方法的关键在于掌握分寸,太轻,不起作用;太重,适得其反。这种教育方法在禅宗中得到全面发挥,对于中国的教育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四 《周易》教育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周易》的丰富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它的全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思想以灵活的教育方法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然而,从根本上讲,《周易》系统地确立了中国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它的教育思想也必然围绕着如何从根本上更好地维护专制统治这一中心来展开,就必须突出政治和道德教育,而要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从师道观和人才观入手。下面我就重点分析一下这两方面的影响。
(一)对师道观的影响。《周易》没有明确提出”教师”一词,但其含义却很明显,《蒙》卦实际上已经确立了老师的崇高地位,因为它反复强调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教师要严格管理学生,但这种尊重,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的尊重,师生社会地位的差异还不明显,二者之间存在着平等的交流。即使在孔圣人那里,也是如此,在孔子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次必须把”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结合起来,要”温故知新”。最后,要爱护学生,懂得”后生可畏”,学生虽然要尊重老师,但却不能对老师唯唯诺诺、惟命是听,而要”当仁不让于师”。孔子本人不但是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也是有着丰富感情的常人,绝不是后代统治者塑造的不苟言笑的”万世师表”。首先,孔子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教师,更是一个伟大的学生,”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其次,孔子又是一位”喜怒哀乐形于色”的人,”闻韶岳,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孔子之卫,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当别人说他是”丧家之犬”时,孔子竟然说:”形状末也,而似丧家之犬,然哉!然哉!”他把自己比成美玉,高叫:”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此不一,其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最后,孔子虽然责骂学生,但绝不压制学生,而且经常与学生辩论。但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逐渐被描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后代的师生关系由相对平等的交流关系,逐渐演变成尊卑、主从关系,特别是”天地君亲师”顺序的确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彻底消除,学生对老师只能惟命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为了门户之见,反对一切创新,这就从根本上把专制贯穿到一切领域,时至今日,中国的教师仍然没有树立师生平等观,可见反专制任务之艰巨。
(二)对考试观的影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要真正选拔合格的人才,就必须通过特定的选拔程序。或者是通过一定的推荐程序,或者通过一定的考试程序。《易传》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代,诸侯混战,各路诸侯为了争夺天下,也在想尽办法招揽人才。但这个时代的人才选拔,主要是靠统治者的发现、别人的推荐、人才的自我推荐,没有一个固定的考试选拔程序。汉武帝时候,开始推行”举贤良方正”制度,由各地推荐一些品行教好的人士来充实各级政府,但当时主要是以道德品行为主要标准,对于文化素质没有明确的要求。由于一些伪君子的干扰,加上腐败的影响,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人”,”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贤良方正浊如泥,高底良将怯如鸡”。到隋朝时,开始推行科举制。《易传》没有专门讲考试问题,但却对人才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有明确的论述,《易传》认为,君子应该”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以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也就是说,合格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全部包含在《易传》中,君子应该把所有精力放在研究学习《周易》上,这种限定学习内容的思想,对后来的科举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请问中国古典文学《周易》是阐述什么意思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周易》是一部古代经典,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其原理在得到正确认识后,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周易》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随着时代演变,文字含义已多不为世人所理解,《易》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简称《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易》经部本是筮占书,其文字部分是对相应易卦象征意义的解说和人事吉简吉凶的判定,而传部是对“易”的理解和对《周易》文辞的发挥等内容。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就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人的易场力作用于铜钱,使之按照感应易场发生运动,于是铜钱的变动就反映了相应事物的阴阳变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乾坤谱>作者:团正,已将<周易>推向立体研究阶段.
在乾坤谱中,周易八卦的立体坐标分别是:
乾:x=1,y=1,z=1
巽:x=1,y=1,z=0
离:x=1,y=0,z=1
兑:x=0,y=1,z=1
震:x=0,y=0,z=1
坎:x=0,y=1,z=0
艮:x=1,y=0,z=0
坤:x=0,y=0,z=0
乾坤谱解释了周易中的数学原理,证明了周易中蕴涵了一定的科学性.
《周易》为什么只能看作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期的作品?
周易》具有特殊的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兼具图卦符号和语言文字两个要素。"义",首先采用了 "立象以道 "的表意符号,进而将诗意的语言系统与丰富的符号内涵相融合,构建了 "图文并茂 "的意义。这种独特的结构不仅实现了表意功能,而且还赋予了周易丰富的文学内涵。周易》是有历史价值的。虽然《周易》是一部古老的占卜书,但它引用了许多殷商时期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它今天提供的材料来研究当时的历史。例如,《太和卦》中的帝乙归妹记载了周帝的父亲帝乙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周文王。吉卦-93》中,高宗皇帝三年攻打鬼方,讲述了商朝时高宗皇帝攻打鬼方的故事。
易》卦--62,"王者之用,帝王之享"。"享祭祀之义"。"王用享帝 "即国王向帝王神献上祭品。天帝信仰是殷、周的共同信仰。卦辞suigua》--前六句:"拘之,从威。王在西山"。"王",多数学者认为是指周文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被周囚禁七年,诸侯皆从之。周文王大惊失色,遂归。" 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玉律,二十九年释西伯。
据此,高亨认为 "无不可信",并指出"《周易》之文与之相通",即文王被纣王囚禁于幽厉。"从魏国的意思来看,方属于周。一字之差,就是一字之差。王用吊于西山',那文王回到周国后,认为自己得到了神的保护而幸免于难,因为他享受了西山的祭祀,以报答它。" (高亨《周易古经注》)
"六经皆史",由于《周易》产生较早,它本身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商周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周易》具有科学价值。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利用二进制数学发现,《周易》中的64个卦是由两个符号组成的,一个是阴,一个是阳。在二进制数学中,只有两个符号,0(阴线)和1(阳线),所有数字都可以用它们来书写。现在计算机软件的设置都是使用二进制数学。
姬昌成名作《周易》给后世带来哪些影响?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周易》是周文王的成名之作,就是这部作品让周文王成为历代君王崇敬的英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那么周易给后世带来的影响是怎样的?
《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上普遍认为《周易》为周文王的著作,这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巨大贡献。
周文王姓姬名昌。父季历为侯伯。文王是周灭殷之后武王谥其父为文王。殷祖甲二十八年,文王生于岐山之下。姬昌自幼聪慧,倍受其父钟爱。季历被文丁捕杀,在位46年,姬昌47岁嗣为侯伯,又称之为西伯或西伯昌。在位50年终,其子发(武王)继位伐商,建立了周朝。
周文王在位时遵祖训,创基业,施行仁政,礼贤下士,尊老爱幼,招贤纳士,四方贤士纷纷应聘而来。辛甲大夫原是殷纣王的大臣,为人忠直,体恤百姓痛苦,不满朝廷腐败,屡向纣王进谏而遭到拒绝,因此弃殷而投奔西伯。西伯亲自迎接,待以上宾,作为公卿。鬻子,名熊,见西伯时已90多岁了,年岁已高,身体不佳,西伯也对他委以重任。鬻子对自己老而有为感叹不已。他说:让我像身强力壮的骏马追赶狡兔那样,身体是不行了,然而如使我评议政治,预断得失,凭我的资历和阅历还是强而不衰的。西伯唯才是用,各地有才之士如散宜生、闳夭等人多奔西岐。西周力量逐渐强盛,对殷纣王形成了严重威胁。
西伯侯、九侯和鄂侯是殷纣时期德高望重的大臣。九侯有个女儿长得十分美丽,被纣王娶进宫中。九侯之女不满纣王荒 *** 烂的宫廷生活,引起了纣王愤怒,一怒之下杀死了九侯之女,九侯也被剁成肉酱。鄂侯为九侯争辩,又被烤成肉干。纣王如此残暴成性,西伯侯听后暗暗长叹,为国担忧,怀念旧友。这件事被崇侯虎知道了,向纣王进谗言,于是纣王把西伯候从西岐召来,囚于h里(今安阳市南10公里处)。
据《左传》载,周文王囚于h里七年(《史记纲目》记为三年)。被囚期间,文王经受了殷纣王的重重折磨和生与死的考验,表现了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纣王为了断绝文王与外界的联系,不仅在h里驻有重兵,而且在通往h里的道路上也层层设卡。在伏道驻兵以监视,在愁思冈设立防城。文王的儿子来看望也不让接近。文王身居囹圄,不得自由,白天看不到太阳,黑夜看不到月亮,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有人说西伯昌是圣人,能推知过去,预测未来。
为了检验西伯昌是不是圣人,能不能知过去,测未来,纣王把文王的长子伯邑考烹为羹,送给文王吃。文王在纣王 *** 的逼迫下,忍痛将羹吃下。纣王闻知,嘲弄地说:圣人当不食其子羹。吃自己儿子煮成的羹尚且不知,谁说他是圣人呢?文王食羹遂又吐出,吐出之物后人称之为“吐儿堆”。尽管纣王对文王残酷迫害,文王还说:“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以不忠,岂有君而可叛乎。”于是纣王放松了对文王的监视。文王虽身陷囹圄,但胸怀宽宏,自强不息,总结夏商两代八卦的精华,将伏羲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卦辞,爻有爻辞,遂成《易经》。用以探索人生、宇宙变化的原理,推演人生、宇宙和社会变化的规律。
为了争取文王的早日释放,西岐大臣闳夭等人,从有莘氏部落买美女,从骊戎部落买文马,从有熊氏部落买骏马,又弄了很多珍奇宝物,通过费仲献给纣王。纣王见到如此众多美女珍宝,高兴地说:“这些礼品中有一件就足以释放西伯了,何况这么多!”文王出狱后向纣王表示永不叛变,并请求纣王废除炮烙酷刑。纣王又赐给他弓矢斧钺,命他专管征伐。同时告诉文王,说你坏话的是崇侯虎。
周文王拘h里,演周易,为历史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所称颂。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皇帝在祭文中说周文王为民立极,功德惟厚。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亲来致祭,说周文王“忠厚孝慈仁敬”,并挥笔写就《演易台谒周文王祠诗》一首。周文王成为历代君王崇敬的英雄,《周易》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周易》被称为五经之首,这样的评价对它来说是否过誉了?
《周易》被称为五经之首,这样的评价对它来说没有过誉。
1.《周易》是一部先进的科学作品,包含了许多主要的科学发现,如量子力学、相对论、计算机理论、遗传密码等,现代科学也从《周易》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并在现代科学中发挥了作用。至于《周易》是文化瑰宝还是糟粕,我们仍然无法为现代辩解。我们应该用辩证和发展思维来对待《周易》这样的文化,不能完全否认它。我们只能等待认知科学的进步,然后解释它是否正确。
2.《周易》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特别是在《周易》的解释和演奏之后,它的哲学和化学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周易》成为了一部广泛而深刻的哲学书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周易》受到了汉朝统治者的青睐。从最初的占卜书中,它已成为一本关于安邦治理和自我修养的官方哲学书籍。它被称为五经中之首,也是道路的源泉。
3.《周易》诞生于古代,在汉代几乎消失。田和用他的记忆把它传给了三个学生,这为后世的易学开辟了道路。三国时期,伟大的儒家学者王弼结合《道德经》,以通俗的观点普及《周易》。唐代孔子后裔孔颖达制作了《周易笔记》,宋代朱熹制作了《周易》的原意,使《周易》成为当时科学研究的必读书。
4.《周易》也经常把前面的结论作为后面的前提,层层推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使用顶级针头的修辞学和平行的句型,为论证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周易》经常举例论证,以提高论证的形象性和说服力,这也是论证风格的必要手段。《周易》不能称为“序言”,但它仍然对“序言”风格的形成有启发性和重要影响。以上就是《周易》被称为五经之首,这样的评价对它来说是否过誉了这个问题的解答。
中国古代文献的代表作是周易还是论语?
文献在百度词条中的解释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知识进行记录下来。所以文献也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媒介。而关于周易跟论语,谁才是中国古代文献的代表作?我觉得是周易,虽然它们两个都是我国中华文明中哲学部分的起源,但是周易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品,甚至后面影响了孔子的思想行为。
一、周易博大精深
根据历史记载,周易是周文王被困在牢里所编写的一部关于天下至理的书籍。它是建立在天地阴阳二次元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反复观察,了解其中运行的规律从而进行论证。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人类对自然了解比较少,所以对自然出现的一些现象没有合理的解释时,就会崇尚天神,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周易的应运而生,成为人们占卜祭祀的主要依据。如果有人能将周易研究透彻,那么将会终身受益。
二、论语发人深省
春秋是一个思想诞生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很多影响后代的思想家,其中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比较受到人们推崇的一种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大仁大爱让人争先恐后的去学习。后来孔子发现了周易蕴含的自然规律深受启发,于是他便把周易中的仁义道德传授给学生们。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孔子将周易跟夏商的文化相结合得出的。这些思想被孔子的学生写成论语,而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
三、周易是根源
由此可以看出,论语是在周易的基础上受到启发而诞生的一种孔子的思想。所以我国古代文献的代表作应该是周易。正因为周易的内容比较晦涩难懂,而论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语言又通俗易懂,所以大家更倾向于去学习论语,不可否认的是周易是论语的来源。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天蝎为什么是王者星座 天蝎座为什么是天王
天蝎为什么是王者星座在浩瀚的星空中,天蝎座宛如一颗璀璨而神秘的星辰,在星座的世界里被尊为王者星座。这一地位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独特的特质所共同铸就。一、神秘莫测的魅力1. 内心世界的隐藏天蝎座的人往往将自己的...
张清妍这个名字如何 张清妍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张清妍这个名字的含义包含了 多个层面, 包括字面意义、寓意以及文化内涵等。 字面意义 张清妍这个名字的字面意义可以直接从构成它的单 个汉字来解读。 张 字本义为展开看、望、开业, 代表着期待和新的开始。 清 字原义...
属兔和龙相配婚姻如何 属兔与龙的婚配如何
根据生肖配对的传统理论, 属兔和属龙的婚配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婚配的情况。 传统属相婚配观点 传统上, 属...
属蛇今日财运如何 属蛇今日财运如何呢
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 属蛇人在今日的财运表现不俗, 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 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得出的详细分析: 今日财运概况 财运整体走势 属蛇人在今日的财运表现良好, 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和投资领域有望获得积极的结...
汽车公司有哪些名字(汽车公司取名字参考大全)
汽车公司有哪些名字:探讨知名汽车品牌的命名策略 汽车公司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其命名策略对于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知名汽车公司的命名策略,探讨其名称背后的含义和优势。 一、根据...
姓隽怎么起名(国姓怎么起名) 姓隽的隽
根据“姓隽”起名:展现独特韵味和文化底蕴 “姓隽”是一个具有独特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名字,...
我是风水大师 还是几十个超级大富翁的风水顾问 但我却过得穷困潦倒
当他们蹭到我家嫌弃房子小、没钱开空调的时候,我接了个电话,外放的。我继承了师父给人看风...
哪个星座嘴容易被甩(哪个星座容易抑郁症)
在情感生活中,嘴巴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嘴巴的表达,人们可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感觉,同时...
素颜的生肖是指哪个好 素颜的意思是啥
素颜的生肖是指哪个好?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是十二种动...
属羊人六月财运如何(79年六月的羊今年的财运)
属羊人六月财运如何,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财富已经成为...
六爻占卜第十八卦 六爻占卜第十三卦
大家好,关于六爻占卜第十八卦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
易经风水起名怎么起 易经风水起名字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易经风水起名怎么起的一些知识点,和易经风水介绍的问题解析,大家要...
男女结婚合八字 男女结婚合八字能看出女方打过胎吗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男女结婚合八字 *** 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男女怎么合八字也...
阳宅大门开什么方位 阳宅开大门最吉方位
大家好,关于阳宅大门开什么方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
易经与现代科学比较 易经和现代科学的关系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易经与现代科学比较和易经和物理学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
钢材店铺起名大全 钢材店怎么起名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钢材店铺起名大全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钢材店怎么起名进行解释,文章...
2023年属龙大忌颜色吉凶表 属龙人永远最旺的颜色和数字
说起幸运颜色,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因为在幸运颜色的帮助下,我们做事情不仅会轻松起来,同...
亥山巳向择日造葬 亥山巳向安葬吉日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亥山巳向择日造葬,以及亥山巳向今年能葬坟吗的相关...
男孩怎么追女孩能成功呢 男孩如何追女孩
俗话说的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不过确实女孩子们都是比较矜持一点,没那么好追。不...
伴娘必须是未婚吗 婚礼伴娘必须是未婚吗
伴娘不一定是未婚,古代的喜娘要求结婚生过儿子,以便给新人带来好运气。西方结婚一般会在教...
长期服用三七是在拿命去冒险,长期服用三七粉的好处?
提起长期服用三七是在拿命去冒险,大家都知道,有人问长期服用三七粉的好处?,另外,还有人想问长...
属猴的白羊座男生,属猴男的白羊座总结
属猴的白羊座男生属猴白羊座男生性格稳实的独立自主者,虽然他们颇为合群,却也善独处, 独处...
十大不值钱的水晶,哪种水晶适合买
十大不值钱的水晶 水晶在现在的文玩圈,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境地,有些玩家对水晶很无感,而有...
属龙的年份及年龄表格,七十一岁属啥生肖
属龙的年份及年龄表格 说起年龄应该人人都知道,那么大家知道年龄分虚岁年龄和实际年龄吗?...
十二生肖配对表年龄,十二生肖年份年龄表
十二生肖配对表年龄 女小五,人楚楚;看着就有想保护的冲动 女小四,好脾气;一物降一物,遇到了...
1988年属龙男的33岁财运,88年属龙2022 年旺财方位
1988年属龙男的33岁财运 做人更好状态是懂得尊重,不管他人闲事,不晒自己优越,更不秀恩爱。...
和蛇相克的属相有哪些,蛇和鸡属相能配夫妻吗
和蛇相克的属相有哪些 在生肖属相配对之中,什么是六冲、六害、相刑? 属鸡相克的属相是什么...
属羊的和属羊的婚姻问题怎么样,男女都属羊适合结婚吗
属羊的和属羊的婚姻问题怎么样 属羊人的婚姻与命运怎样?羊年出生的人命运是好是坏呢?属...
属龙女和什么最配,属龙男真 *** 的表现
属龙女和什么最配 女鸡配什么生肖更好?属鸡的女性在生活当中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她们在...
属龙与什么生肖更佳,属龙婚配属相相生相克
属龙与什么生肖更佳属相合婚是八字合婚中的一部分,下面来看生肖龙和十二生肖哪些合适?夫妻...
虎男更佳婚配属相,属兔女的更佳婚配属相
虎男更佳婚配属相 属虎之人生活工作的场所更好不要摆放一些不符合生肖虎的风水摆件,容易...
几月出生的虎命更好,2022虎命太苦
几月出生的虎命更好出生在农历正月的生肖虎 正月出生的生肖虎,命格大贵,从商能成就一番大...
属鼠人出生月的命运如何,属鼠者出生月命运
属鼠人出生月的命运如何 人的一生,就是在怀着生活,同时以理智自律,胜败不在一时,得失不在一...
87年兔女找什么最合适,87年男兔婚配
87年兔女找什么最合适 想要恋爱或者结婚其实不难,只要彼此稍微迁就下对方,一方忍让一些一...
属蛇和属羊姻缘怎么样,属羊人属相姻缘配对
属蛇和属羊姻缘怎么样 民间的俗语,是最能够反映出老祖宗生活的。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通俗易...
属兔的和什么属相最配婚,属兔2022 年运势及运程
属兔的和什么属相最配婚 这里说属兔的不宜和鼠属的结为夫妻,因为兔为卯木,鼠为子水, 比如下...
女大男6岁意味着什么,女比男大六岁适合结婚吗
女大男6岁意味着什么 一、女大男四岁婚姻需注意1.不要太强势女大男的家庭存在的最普遍的...
属鼠人最怕的人是谁,84年属鼠男婚外情
属鼠人最怕的人是谁生肖鼠 属鼠的男人在家里可以说是一点家庭地位都没有,所有的家务活基...
增强偏财运最灵 *** ,每天睡觉前发财咒语
增强偏财运最灵 *** 人们最最关心的莫过于财运了,“人无偏财而不富”,追求财富是人的本...
鼠和什么生肖配对更好,蛇跟什么生肖配对更好
鼠和什么生肖配对更好属鼠和属鼠的婚姻配对 共同点未免太多,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的,并迷恋家...
-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