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上面的卦象怎么来的 易经的卦象怎么看

最后更新 :2022.12.23 21:33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易经上面的卦象怎么来的和易经上面的卦象怎么来的呀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易经上面的卦象怎么来的以及易经上面的卦象怎么来的呀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问下易经六十四卦是怎么算出来的,演变出来的规律

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将来问卦人的问卦的那个日期和时间,换算成阴历(如果是公历的话)的日期和时间。

例如今天是公历2001年9月19日早晨10点钟,有人来问卦,我们就先把这个公历的日期和时间换成阴历,一般查万年历就可以一目了然。经查万年历上面这个阳历日期就变成了阴历辛巳年八月初三,而早上10点就是巳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时辰和年数是取用地支的序数参见表1.1。

则:辛巳年八月初三就可以进行起卦了,具体操作如下:

上卦的求法:年数加月数加日数,其和除于八,求余数,整除时取八数:

就是: (6+8+3)÷8=2;余数一,即上卦数为一。

下卦的求法:年数加月数加日数加时数,其和除于八,求余数,整除时取八数:

就是: (6+8+3+6)÷8; 余数七,即下卦数为七。

动爻的求法:年数加月数加日数加时数,其和除于六,求余数,整除时取六数:

就是:(6+8+3+6)÷6; 余数5,即5爻动。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卦了:

上卦是一,即一数为《乾为天》

下卦是七,即七数为《艮为山》

合并上下卦就是《天山遁》

第五爻动则变为《火山旅》

上面介绍的是《梅花易数》的起卦方法之一,这是我们在应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炼掌握。

二、摇卦

取三枚硬币(通常用古铜钱,并以“乾隆通宝”为佳,下面以“乾隆通宝”为例)

为了阐述方便,我们先约定:有“乾隆通宝”字样(其他古钱有汉字的一面、现在硬币有面值的一面)为正面,反之为背,摇卦时将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A、摇卦:摇卦是把三枚铜钱合扣于双掌之中,需虔诚、意念集中,默问要测之事数遍,在自己觉得 可以的时候,轻掷于地,反复六次,摇出六个爻;

B、记录摇出的情况:

一、一个背为阳爻,记作" — ",

二、两个背为阴爻,记作“- -”,

三、三个背为老阳(即阳动),记作“ O”,

四、没有背(即三个面)为老阴(即阴动)记作“X”。

值得注意的是,摇卦共摇六次。第一次所摇的结果为初爻,记录在卦的最下端;第二次所摇的结果为第二爻,记录于初爻之上,其余依次类推,直至第六次完毕。这才是一个卦的起卦结束

虽然摇卦测事的准确率相当高,但必须是虔诚,最好先静手、焚香、意念集中;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两数起卦法

意念集中于要测之事,随意报出两个数,以先报出的数除以八的余数为上卦,后报出的数除以八的余数为下卦,两数之和除以六的余数为动爻。

 

周易万年历中每天的本曰卦象是怎么来的?

151****7838 :你好。

每日卦象的由来:

一,八卦数: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二,地支纪年,从午(马)年,正月初一为乾;二月初一为兑;三月初一为离。。。。。。按八卦数排列。九月初一又是乾,十月初一是兑,十一月初一是离,十二月初一是震。

下一年,是未(羊)年,正月初一是兑,二月初一是离,三月初一是震。。。。。。

再下一年是申(猴)年,正月初一是离,二月初一是震,三月初一是巽。。。。。。

以此类推。记住:①,八卦数。②,从午(马)年正月初一开始。每月(阴历)初一排。

遇到闰月,如:闰三月,按三月计,闰四月,按四月计。。。。。。

你可以自己列一个表,就清楚了。

易经怎样得卦

这个有很多种方法,总体来说很复杂很难讲清楚。用铜钱或者普通钱币是比较简单的,三个铜钱在手里抛出六次,三个正面就是老阳,两个正一个反就是阳。三个反就是老阴,两反一正就是阴。六次得出六个阴阳幺,第一个在下面,依次往上罗。比如说你摇出六个阳,那么就是乾挂,老阴老阳是变的,老阴变为阳,老阳变为阴,这样的话你就又有一卦了,这个老阴老阳变过得出的卦叫变卦,比如说你摇出一卦,没有变的时候叫本卦,变了以后叫变卦。比如说我摇出乾卦,第一幺是老阳,变后得出屯卦。那我这次摇出的就是乾变屯卦。得出卦后就要解卦,64卦各有6种变卦。根据不同的解释也就是爻辞得出最后的结论。还有一种是64卦没卦有64种变卦,这个解卦就更复杂了。通常一卦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卦的话,就不算变卦,直接算本卦就行了。这个要长时间的学习才可以运用自如。最主要的是心诚,心不诚再怎么算都是没用的。还有一些方法比较复杂,比如说要用51个秸秆,这个就更费时间,操作起来也很繁琐,我这里就不给你介绍了。其实这些都是形式,没有固定的,最终目的是得出卦。高手不用这些也可以,比如说他可以看时间,看六次时间,单数就是阴,双数就是阳。主要是用心。每天只回答一个问题没想到遇到你这道题,打了半天系统还不给通过。

关于易经八卦 卦是怎样形成的 是怎样的顺序解说的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易学的卦象是怎样产生的?

“易”字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是“变”的意思,即“变化”。也就是说,《易经》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问,只不过它的“大”和“全”囊括了世间所有的变化规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指出,“观其名,知其意”,研究易学时刻不能离开一个“变”的意识,所以易学也被称为“变学”,《易经》也被称为《变经》。《易经》中有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和道家所说的“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同样的道理。

按照《易经》的理论,天地原本是一片混沌,这就是“无极”的状态。地心引力形成后,宇宙中的物质逐渐被吸附其上,这就是“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在万物被吸附到地心的过程中,污浊沉重的物质逐渐下沉,成为地;轻盈透彻的物质开始上升,成为天,这就是“太极生两仪”的过程。天(阳)和地(阴)也就被称为两仪。实际上,天和地是一体的,天(大气层)也是地球的一部分,只不过由于各种物质本身重力不同,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存在于地球的上下不同层面。人居天地之中,也是地球的一部分,所谓天地之分,也只不过是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已。

天地形成后,开始孕育万物。“天”“地”在《易经》中被译为“阴”“阳”,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变化促生的。《易经・系辞上》有“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变化又被分为四个部分,即少阴、太阴、少阳、太阳。阴阳是一个循环的整体,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以一天为例,早上的时候太阳初升,阳光和温度开始回升,称为“少阳”;中午时,阳光和温度最盛,却也是开始开始衰弱的时候,被称为“太阳”(也称为老阳);晚上的时候月亮初升,黑暗和寒冷开始加剧,称为“少阴”;午夜时,黑暗和寒冷达到最盛,但也开始向光明和温暖转化,称为“太阴”(也称为老阴)。此外,还有一月、一年、一甲子等循环体表,各自都有在阴阳促动下的变化规律,纷繁但绝不出错。这就是“两仪生四象”的过程,“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也被称为“四象”。

在四象(也就是阴阳变化)的作用下,天地间的万物开始具体化,我们的眼睛可见的山川湖泊一点点出现,我们所在的地球表面开始出现各种形态和现象。当然,这些具体的形态也都是变化中的一环,只是这个过程及其漫长,漫长到超出人类的想象力。按照《易经》的划分,天地间万物的基本元素有八种,即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这就是“八卦”。易学卦象就来源于此。

八卦的卦象由阴阳组成,一横代表阳,同样长度的两横(中间断开)代表阴,一阴(地)或者一阳(天),一横或者一断,都被称为一“爻”,一横为阳爻,断横为阴爻,阳爻和阴爻也是易学卦象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八卦即用“ — ”和“ -- ”符号组成,以三爻为一组代表卦象,具体为三横“☰”(三阳爻)表示乾(天),三个断横“☷”(三阴爻)表示坤(地);自下而上,一个断横两个横“☴”表示巽(风),两个断横一个横“☶”表示艮(山);同样自下而上,一个横两个断横“☳”为震(雷),两个横一个断横“☱”表示兑(沼泽);中间断横上下各一横“☲”表示离(火),中间一横上下两个断横“☵”表示坎(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伏羲制的八卦之所以如此繁琐,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产生,只能使用这样的图像进行阐述。所以,研究八卦的另一个重点是,必须能够将卦象和今天的文字相互贯通,才能了解八卦的奥秘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关于易经上面的卦象怎么来的和易经上面的卦象怎么来的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看更多